<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我为啥爱画农村生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美术具有艺术与社会、美与生活相互交融的文化特性,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创作的美术作品中,就人物画来说,年度跨度较大的有几幅均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作品,且有的入选、发表、获奖,有朋友不解地问:“你怎么爱画农村里这些老太太和老头呀?”我笑着回答:“咱是从农村走岀来的农家娃么,看到这几十年来的三农变化,心里就总想画岀来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港回归的1997年7月,那时正值我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搞毕业创作。一次让韩植墨院长指导时,他说了以下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画的《葡萄熟了》表现手法不新颖,功力不错但缺少时代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这幅《芽儿》从主题到表现手法都不错,但作为艺术创作出的作品来讲缺少“力度”和“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看到过《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王有政的《悄悄话》……要想一想这些作品怎么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而流传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好作品要能够反映和记录时代变革和社会变化,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被社会所认可,不要以美术教师的角度来搞创作,要以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来出作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我的毕业人物画创作导师王玉玺老师一方面赞同韩植墨院长对我的指导,一方面谈了他创作的《山村童趣》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并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鼓励我</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画生活、画感受、画典型、画有社会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韩院长和王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彻底升华和改变了我的创作思路。改革开放(时代)、香港回归(事件)、三农变化(社会)安装电话、窑洞、大妈的形象、自己家装电话的过程(生活)……这一切的一切涌入脑海,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元素如乐章般在我心中强烈奏响,那些日子里,在激动和亢奋的情绪中,不分昼夜的提笔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毕业创作《北京的长途》在省展中入选并获奖,王玉玺老师在画展现场给我打来电话说,好多人评价这幅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是件好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生活和工作的稷山县是全国板枣之乡,板枣是枣乡人民的主导产业。</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反映时代、表现生活,走现实主义创作成为我人物画创作的方向和目标。</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说《北京的长途》表现了农业体制改变后对农家生活带来的新变化,那么,我的《今年多收这个数》则是对农业调产后枣农丰收的喜悦心态和自豪形象的写照。枣农伸出的两个手指会给观者带来丰富的想象。这才是艺术的含蓄和魅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咱村当模特》这幅作品是表现了当地有个马趵泉村,位居吕梁山中,这几年在村主任韩根龙的努力下,终于将一个原生态、贫穷落后、石墙石屋石板路的石头村打造成国字号的历史古村落,成了当地的旅游景点。村里的一位老农民成了摄影采风的“模特”了。这不是新时代带来的社会新变化吗?这不是新生活让农民“转型”成为模特吗?这才是美术工作者创作的生活源泉,这才是有生命力的现实主义作品。画面中将长长的铜烟锅、烟袋上的红“福”字、远处门边的红春联、近景的黄色迎春花和废弃的碾盘……将这些平平常常的生活元素作以艺术的组织,烘托出村民身份转型后的生活现状,作品发表、展出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议论和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size: 20px;"> 一幅画如一本书,有的画是哲学类的,有的画是文学类的,有的画可能是一首诗,有的画可能是长篇,有的画也可能只是一个成语故事。一幅画到底能够呈现什么取决于画家的知识面,取决于画家对大道的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我的美术创作路子走对了,在进入2021年乃至以后的美术创作道路上将继续坚定的走下去。让更多蕴含中国精神、厚植文化根脉的美术作品走进大众生活,更好地发挥美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美术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讲述的不是画家自身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而是和国家、社会息息相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和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