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一先生(1929.10.31-2020.11.21)於2020年11月21日凌晨离开了我们,先生是我岳父,今天是先生的尾七。尽管有朋友说先生享年91周岁,也算高寿,更何况此前他已经承受病痛卧床6年多,离去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但是,亲人离去,心中只有万分不舍、无限悲痛。最后告别时,先生大女儿(我太太)一句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们再也没有爸爸了”,一个月来,总在我眼前回旋,当时画面般的场景一再重现,不思量,自难忘,惟有泪千行。10年前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生死离别,刻骨铭心,“我们再也没有爸爸了”,今天尾七(2021年1月8日)时分,写几行文字纪念,怀念蒋兆一先生,寄托我们的哀思。 蒋兆一先生出生名门,他的父亲蒋涤旧先生是1920-1950年代我国植物遗传学的知名学者,庚子赔款的美国留学生,193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学位。抗战期间回到国内,曾任复旦大学农艺系主任,内战期间曾任救济署长,解放前夕,婉拒飞往台湾的机票,毅然决然地留在大陆,要为建设新中国作贡献。可是历经“反右”等多次运动,文革时期关进“干校”,69年底从干校放出后两天离世。现在网络上可以查到许多他的研究、论文与著作,时年25岁时发表论文“遗传性与作物改良之关系”(《农学杂志》,1925年第7期),35岁时北平文化学社出版了他的专著《作物育种学》(1935年3月,516页)等等,不过蒋涤旧先生1952年开始遭遇批判后再也没有什么研究与著作了。 先生完全是一介书生,他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轨道本来是在国内大学先打点英语基础,然后去美国攻读数学专业,结果1949年全国解放,计划改变。从四川大学转学安徽大学文艺系于1951年毕业。最初被分配到江苏省政府做官员的秘书,先生坚持要当教师,就这样到南通做了英语教师,从南通师范(1951-1952)→南通市一中(1952-1977)→南通教育学院(1977-1990)。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后南通市英语师资的短缺因为先生的付出得到了弥补,文革后南通市英语教学的中坚力量一半以上都是先生的弟子,南通市的高质量英语师资是先生贡献的见证。先生的学生中有些成了达官贵人、商贾巨甲,有市长、省长、部长、亿万富翁等,但是更多的学生都因为这位特别暖心、敬业的外语老师,走上了以英语为专业、为职业的人生道路,或成为外语老师,或从事外贸业务、外事工作等。先生教了一辈子的ABC,从青丝到白发,默默耕耘40余载,桃李满天下,芬芳几代人。 <div> 先生一生平凡,淡泊名利,为人忠厚,待人诚恳,无论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在先生眼中都没有区别。作为他的学生,无论你出身何处,来自哪里,只要努力学习,都是宠儿和宝贝,若是学习成绩优秀,定是掌上明珠。在先生的告别仪式上,有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阶层的学生,有一位62级的学生,自己开着一部“拐的”三轮,停车后,拄着两根拐,艰辛地来到先生的灵前,即刻跪拜,当时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一个年近80的残疾人,对昔日老师感情该有多深啊!我还记得大概小我8届的一位南通学子,89年复旦硕士毕业后,因为当年的敏感问题,没有单位接收,先生力排众议一定要求单位接收,并严肃地告诉同事,如果不是这样的背景,我们学校不可能接收到这样的才子。果不其然,几年后形势一放松,就继续回到复旦读博了,现在复旦已是大名鼎鼎的学者。</div><div><br></div><div> 先生一生非常自律,自己不越雷池一步,但对他人却是非常得民主与宽容,要求子女、学生努力学习之外,表现得更多的是温柔、娇惯与兼容。很多他的学生都议论六十年代蒋老师可以默认允许自己的高中学生谈恋爱,不是谁都有机会遇到如此开明的老师。在先生的告别仪式上,有不少都是夫妇俩带着子女来告别的,而且他们都一再强调夫妇二人都是蒋老师的学生。<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先生一直希望看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对三个女儿并未过多苛刻要求,而是以开阔的胸怀和格局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们,现在姐妹仨全都学有所成,成家立业,自食其力。对家里第三代,先生更加宠爱有加,照顾他们几个读完小学中学,现在第三代都已经长大成人,先生的孙辈们也各自达到了不同的人生里程碑。子孙的今天应该是先生的最大骄傲。<br><br> 先生出生名门,长房长子,身上自有不少大少爷的作风。一般的小事基本不理不管,但特别具有老大风范,“爸爸是一座山,具备山的风骨,山的原则,给我们带来山一般厚重的安全感”(小女儿如是说)。作为长房长子,具有足够的大局观,所有大事他都会挺身而出,复杂的关系,有时自己做还不够,还要方方面做和事佬。先生特别有当担,家事国事出钱出力样样有份,功名利禄升官发财都在身外。 先生与我翁婿近四十年,多年来先生的言行举止一直影响着我,将来还会继续影响着我们。在先生的尾七之际,作短文一篇以怀念纪念先生,先生您会一直活在我们下一代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