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宋郁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听完讲座,我也查阅了一些国内外学龄前孩子的差距,大家先来看看一个对比研究,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创造力的四个层面(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冒险性)有什么差异。一般测试创造力会让孩子用画画这一类发散思维的方式。研究中我们发现,美国孩子画完之后,会像献宝一样拿出来问你“我画的好不好,你喜不喜欢我画的”,但中国孩子好多画完了以后,第一他不愿意把画给你看,第二即便让你看了,也会特别惴惴不安地问“老师,我画的对不对?”。</p><p class="ql-block"> 与美国的孩子相比,中国孩子一点也不缺少想象力和好奇心,但中国孩子缺的是什么?中国孩子缺的是挑战性和冒险性,以及不怕犯错的精神。为什么?因为一旦他们犯错了,我们的老师就会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们家长也会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创造力的核心价值是快乐在心理学上,对创造力的定义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新颖,这个没有什么好说,你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旧的,怎么能叫创造呢?第二个是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有价值要怎么定义吗?对于成年人来说的价值,往小了说就是对你自己,对你的小家庭或小组织,创造出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而往大了说,高创造力的人,比如像乔布斯,他创造的这个东西,对整个行业,甚至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具有颠覆性的影响。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大家想想创造力的价值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对!是快乐。</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我想跟大家强调的:中国的孩子不缺少创造力,中国孩子在好奇心和想象力上,不输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但是我们恰恰忽略的是什么?从表现上看,我们中国孩子缺乏的是冒险性和挑战性,为什么?因为我们忽略了对孩子来说,创造力的两个维度上那个有价值的维度,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价值就是他们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即便说犯错了,犯错没关系啊!犯错了也许没有快乐,但至少不会带来特别糟糕的,诸如批判或不开心什么之类的。错就错了,下次改了就好了。但如果是做好了呢?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快乐,孩子自己自发的会愿意这样去做,因为这是他内心快乐的一个源泉。</p> <p class="ql-block">杨君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因为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就奠定了国人的性格与心态。美利坚的历史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美国之所以可以成为独霸一方的强国,必定是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勇气和信念。而中国经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等守旧思想的洗礼,在历史的积淀中才酿成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芬芳。正是因为两个</p><p class="ql-block"> 国家的不同发展经历,也铸就了不同的国人。</p><p class="ql-block"> 美国的孩子常常活跃于社会实践的舞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有着迎接各种挑战的自信心,或许他们还未具备这样的实力去战胜困难。而中国的孩子坚守着家与学校的两点一线,学校俨然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每年上学的时间比美国多了整整一个月,而其余做功课、补习等各类学习的时间全部加起来就是美国学生的2倍。这样的数据或许让有些美国人汗颜与咋舌,但也让有些美国人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有着对教育独文到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杨雪红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相对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去思考不同文化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取其精华,从而使自己达到更高水平的幼儿教育,培养出更健康、自信、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先行者与指导者,应拥有尊重多元的职业道德,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开阔的国际视野可以促进教师多维度的思维方式,也会使教师对各类教育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将国际视野带入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面对各具优点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的教育方法时,拥有正确的文化意识与选择能力尤为重要。我国文化与教育理念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在坚守我国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来尊重和认同其他文化;在教育中选择适合幼儿需要并能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生活中不断发展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张香月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聆听相楠老师的“我在美国硅谷做幼师——谈中、美、印三国的大人与孩子”专家讲座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新鲜没接触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内涵各有不同,各种说法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大小不一,层次参差。西方学者倾向于从行为、方式、角度界说文化,而我国学者则从文化传播或心理意识方面进行界说。总之他们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各国学前教育特色的形式与之不可分割。</p><p class="ql-block"> 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印度儿童在行为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由文化决定的育儿方式有关系。中国儿童的养育方式反映了以社会为中心的东方文化,而美国儿童的养育方式反映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美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同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条件下可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得到赞赏或宽容,在另一种文化条件下可能遭到惩罚或非议。</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前教育也是如此。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工作学前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即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是规格的儿童,这是文化对学前教育最深层的影响。文化中的核心一价值观念, 作为一种沉淀于人们心里结构中衡量事物的基本尺度,极大地制约着学前教育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育内容,其总体构成是由文化的特点决定的,学前教育中对幼儿传授的内容都是文化积累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韩竟霞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是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一向是各国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美国的学前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的天性,玩的比重比较大。幼儿园中虽然也有语言、常识、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的教学大纲,而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美国幼儿园还注重游戏和手工活动的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比较注重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在园经历的乐趣。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幼儿园明显地侧重于学,全国有统一的教育纲要,每个幼儿园有精细的教学计划。儿童在学前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既需要玩也需要学,中美教育者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值得相互学习的经验。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玩的方法,美国可以向中国借鉴学的方法,两方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周健宇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不同国家,国情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自然教育观念也不同,谈不上对错之分,我们应该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盲从,不跟风。 中国孩子语言、数学最好,有竞争意识,但时常出现焦虑。作为中国家长,我感觉在教育方面应该学习印度家长的抱团协作精神以及那份无惧的付出,学习美国家长的放手理念,同时保持中国的文化自信,改变自己各扫门前雪的心态,不能禁锢孩子的思想,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和尊重,相信孩子这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不能用自己的焦虑干预孩子快乐的童年。 </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因地制宜的,因材施教的。所有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总结找到适合自身孩子的教育陪伴方式。</p> <p class="ql-block">李忻原教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一、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p><p class="ql-block"> 二、育人目标: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三、课堂: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p><p class="ql-block"> 四、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p> <p class="ql-block">蒙红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我观看相南老师讲座《我在美国硅谷做幼师——谈中、美、印三国的孩子与家长》,不仅受到了教育,知道了自己教育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美国教育并不完全以抓学习为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更爱鼓励孩子。印度父母对孩子高标准,更加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主,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能言善辩,不羞于表达意见。而我们,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老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总以为孩子小,没有思想,对他们的想法没有给予重视,没有顾及孩子的需求,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这样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不到位,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应多乐观鼓励孩子,培养孩子交际沟通的能力,值得我借鉴学习,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王海超老师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其实正在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的孩子以后有无限的可能,谁也不能预知到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所在的国家及国家文化也在影响着这个人,在文化交融的时代,学习和改变是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美国人遵循个人主义,可以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国人相对内敛些,印度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明确,执行力强。在讲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印度家庭聚会的内容是一块学习读书,很特别。相对于中国人更愿意去玩呀。有一些印度妈妈在有了孩子后,愿意放弃自己的软件工作,专门从事幼教职业,因为她觉得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如果我不从事幼教行业,也许我不能深刻感受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里面的重要内容和观点,我很理解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中国家长其实对于孩子的关心太细致了,我觉得在美国的中国家长和在中国的家长没有多大差别,尤其是在关心孩子穿吃方面,美国人就很想的开,确实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