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3年6月3日,与朋友一行23人一同到访这一美丽陵园,崇敬之情长留心底。整理当时拍摄记录资料,并借助网络,成此一篇。</span></p> 新圣女修道院是瓦西里三世在1524年为纪念俄罗斯古城斯莫林斯克摆脱立陶宛统治而修建的。到18世纪初以前,新圣女修道院一直享受皇家庇护,它的富丽堂皇非同一般。 新圣女公墓,曾经是新圣女修道院的修女们的墓地,1898年被划为公墓。 19世纪后,这里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先后有2.6万多名俄罗斯名人葬在这7.5公顷墓园,使之成为与维也纳中央公墓、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齐名的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这是一场盛大的聚会,那些影响了俄罗斯历史,乃至在人类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脚印的英灵,诗意地栖居于此。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之地,而是借助精美的雕塑艺术讲述先贤生平之处。<div><br></div><div>走进新圣女公墓,犹如翻开一部俄罗斯的“百科全书”,朝圣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触摸一部伟大而辉煌的俄罗斯历史,深刻了解俄罗斯民族的血和骨!</div> 俄罗斯的雕刻艺术家,让一个原本该是寂寂无声的先贤栖息地,变成了展示生命价值和艺术魅力的露天博物馆。步入陵园,犹如翻开一部“百科全书”。艺术家们精心将墓主人的生平和性格巧妙地定格在墓碑上,再现其精彩人生。不由得你放慢脚步、舒缓心境,去体味生命与历史的深邃。<br> 一座座墓碑,就是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一尊头像,一句话,一个音符,一朵花,一个名字,一件息息相关的物品,通过精妙的构思设计,解读着逝者的生平业绩,镌刻下永恒的爱与尊敬。 一座座雕像,凝固住最经典的神情,最经典的舞姿,最经典的传奇。在你轻迈脚步寻找之间,可与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p class="ql-block">新圣女公墓,沉睡着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似乎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那些紧缩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无奇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烛光。这里无愧于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p> ▲卓娅·阿纳托利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1923年9月13日-1941年11月29日),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女英雄。<div><br><div>18岁的卓娅在执行烧毁德军马厩的任务时不幸被捕。她受尽酷刑也不肯透露半点秘密,最终被绞死。面对绞刑架卓娅对德军士兵说:“你们可以绞死我一个人,但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人,他们会为我报仇的!”卓娅的事迹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为卓娅报仇!”成为苏军最响亮的口号。斯大林亲自签署特别命令:遇到绞死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332团的任何官兵,就地枪决不接受投降。</div></div> ▲ 在卓娅墓地对面,是卓娅的弟弟舒拉和母亲的墓。舒拉是在姐姐牺牲后进入坦克学校学习,毕业后以指挥员的身份参加了战斗。在卫国战争胜利前夕牺牲在前线。获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有照片的是舒拉的墓。<div><br></div><div>旁边红色的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墓。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写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当年曾影响了无数中国的年轻人。</div> ▲尤利·鲍里索维奇·列维坦(1914-1983), 二战期间著名播音员。墓碑上方的无线电波天线,揭示了这位俄罗斯金话筒的一生。在卫国战争中,列维坦洪亮的声音把斯大林的命令、前线的战况、后方人民的期望传递给前线的战士。苏军军心大振,德军闻风丧胆。据说,德军统帅部悬赏击毙的苏方最具威胁之敌的名单中,斯大林排第一,列维坦名列第二。 一个“王二小”式的少年英雄。她1944年在树林里遇见德军被迫带路。她把敌人带到沼泽地之后,惨遭杀害,年仅八岁。旁边黑色的墓碑是她哥哥,是因为她哥哥要求葬在妹妹的墓碑旁边,永远陪伴她。<div><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DQQtyNhsbbW9bDoVqz6bA"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俄罗斯的王二小</a><br></div> ▲尼古拉·泽林斯基(1861-1953),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防毒面具。小时候读过他写给苏联青年的一封信:“祖国的青年公民!你们生长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你们有着灿烂的前途,一切大道都在你们面前展开着……” ▲ ·列阿尼德·谢梅科维奇(1908-1978),俄罗斯最伟大的妇产科医生,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他亲手接生过15000多婴儿。他医术高超,曾化解了无数可怕的难产,被称为生命使者。在莫斯科被德国法西斯围困的日日夜夜里,他在地铁里建起简易医院,迎接了1000多个婴儿平安降生。 ▲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1888-1972), 前苏联乃至全世界都非常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他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空军中将。参与上百个军用和民用飞机型号的设计,以“图”字命名。<div><br></div><div>1937年以间谍罪被捕并被送到集中营,在狱中他继续从事飞机设计。1941年卫国战争开始后,最高苏维埃将他提前释放,1955年正式恢复名誉。据说他是斯大林唯一一次向大清洗的受害者当面道歉的人。1956年他担任苏联航空工业总设计师,在他的领导下,诞生了著名的“图”系列超音速喷气客机。他一生在飞机设计上创造了78项世界纪录,被前苏联誉为”航空之父“。</div>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1905年8月5日-1970年12月9日),是米格-1、米格-3、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5的直接设计者。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航空器设计师,苏联现代航空业导师,米格设计局奠基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得者、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红星勋章获得者、列宁奖获得者、斯大林奖获得者。<br><br><div>世界著名的米格战斗机设计者的墓碑上,一架米格-23战斗机直冲云霄,清楚的反映了米高杨毕生的理想和追求</div> ▲ 瓦西里·格拉宾(1899-1980),苏军的火炮专家。他设计的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有效地遏制了德军坦克的威风。整个二战期间,苏军总共使用了14万门野战炮,其中有12万门是根据格拉宾的设计方案制造的。他设计的穿甲弹,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形状,三个弹孔,则形象地表明他研制的炮弹之巨大威力。 ▲ 炮弹专家戈洛夫大将。铜质的墓碑、英俊威严的半身塑像以及碑座上的发发炮弹令人印象深刻。 ▲ 格·卡捷利尼科夫,空降兵伞包设计师。 <div>▲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09.25—1975.08.09),原苏联时期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br></div><div>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div><div><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OofehwlN5k3Jx_ykhIa6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俄罗斯作曲家肖</a>斯塔科维奇<br></div><div><br></div><div>如今肖斯塔科维奇平静地躺在了,新圣女公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墓碑上只是简单的几个音符。但这位天才的音乐,已经铸造了几代俄罗斯人的灵魂和脊梁。</div> ▲芭蕾女神加林娜·乌兰诺娃(1910-1998)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优美的舞姿永远的留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世人无法忘记。诗人艾青是这样形容乌兰诺娃优美的舞姿: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div><br></div><div>俄罗斯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曾这样说道:“她是艺术的灵魂,她本身就是诗,就是音乐。”</div> 柳德米拉.古尔琴柯(1935年11月12日~2011年3月30日),前苏联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1953年于全苏国立电影大学表演系毕业,1956年被选中出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的《狂欢之夜》,该片大受观众欢迎,她也就此走红。但此后9年息影,原因是影片《狂欢之夜》有暗讽苏联的官僚主义之嫌。重新出山后演技愈发精湛,尤其以《两个人的车站》最为突出。在近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当中,共出演了超过80部电影。 ▲柳德米拉●泽金娜(1929-2009),俄罗斯著名歌唱家,有伏尔加女王之称。剧目中有2000多首歌曲和浪漫曲,其唱片的发行量达600万张!曾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1973)、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7)称号,并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其代表作《伏尔加河长流水》等歌曲在中国流传广泛。被称为是"俄罗斯的象征"、"民间之心"、"歌曲之灵"。泽金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她的崇拜者数以百万。在她6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她的歌声不仅征服了俄罗斯人,甚至成功地征服了整个世界。包括披头士乐队和尼赫鲁、英迪拉·甘地夫人、夏尔·戴高乐等世界政要都盛赞过她的艺术成就。 <div>▲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夏里亚宾(1873-1938),俄国男低音歌唱家,被誉为世界低音之王。他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家,表演与人物、语言 和歌唱高度融合,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主演过电影《可怕的沙皇伊凡》和《堂吉诃德》,录有近 200张唱片,著有《我生活的一页》和《面具和人》等书。</div><div><br></div><div>他是《伏尔加船夫曲》的原唱。他深沉悲怆的歌声曾使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流下眼泪。但他命运坎坷,曾流亡法国,最终客死他乡。在他去世46年之后,他的遗骸终于从巴黎迁回祖国,安葬于此。<br></div><div><br></div>夏里亚宾的雕塑是根据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而做。夏里亚宾靠坐在沙发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正在倾听天上传来的乐曲。这座传神的雕像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夏里亚宾歌声的追忆,更唤起了许多俄罗斯老人对他的挚爱和怀念。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1927-2015),俄罗斯导演。他的作品有《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 ▲尤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尼库林(1922-1997),莫斯科大马戏创始人,喜剧大师,被称为俄罗斯的卓别林。他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看着他前面卧着的他忠实的朋友,那只聪明的狗,据说他和他的狗是同天死亡的,这是心灵交融的结果,比人和人的情感更为真挚动人。<div><br></div><div>尼库林1973年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82年任莫斯科马戏团团长。75岁去世时,当时的叶利钦总统在电视上宣布他的死讯,为他举行了整整两天的遗体告别仪式,之后还举行了国葬。</div> 喜剧大师 <p class="ql-block">▲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年-1938年),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原姓阿列克赛耶夫。 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墓碑像正在拉开的剧院大幕。</p> ▲法捷耶夫(1901-1956),苏联著名作家,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毁灭》和《青年近卫军》。墓碑顶上的雕像是法捷耶夫头像,下面的浮雕表现的是《青年近卫军》中几位共青团员临刑前宁死不屈的场景。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亚诺夫斯基(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笔名果戈理,俄国批判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死魂灵》(或译:《死农奴》)和《钦差大臣》。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联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列宁》、《好!》。攻打冬宫时,士兵们高唱他写的战歌:“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斯大林在诗人死后这样评价“: 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 ▲ 契诃夫,全名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是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和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变色龙》和《套中人》两部作品,是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br><br>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他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r><br>他的墓碑是一尊具有俄罗斯乡村民居特色的小尖顶屋。墓碑顶端有三支锋利的笔尖,代表他的作品讽剌尖锐,碑身黑白分明则体现了他的人品黑白分明。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前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开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苏联国内战争。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r><br>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6年12月22日逝世,年仅32岁。1940年位于索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改建成为国家博物馆。<div><br></div><div>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被雕塑家定格在墓碑上: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面还雕刻着伴随了他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站在墓碑前,你似乎能听到那句著名的话:“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div> ▲德米特里·富尔曼诺夫(1891-1926),俄罗斯作家。35岁的短暂生命写下了《恰巴耶夫》和《叛乱》两部长篇小说。根据《恰巴耶夫》改编的老电影《夏伯阳》让人印象深刻。富尔曼诺夫的墓碑上是一本书夹着一把剑,他以亲身经历创造性地在小说里塑造了政委格雷契科夫的形象。 ▲ 这是公墓里唯一的商人墓地,埋葬着帕·米·特列季亚科夫和谢·米·特列季亚科夫两兄弟。他们被称为俄罗斯的”油画之父“。他们并不是画家,而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油画收藏家、画家们的赞助和保护人。他们于1856年创办了全俄最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1892年特列季亚科夫将他所有收藏品2500幅精品油画捐献给国家,这个画廊收藏了10万件作品,十月革命后成为国家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年3月13日~1939年4月1日),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作家。墓前的雕塑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孩,抬头看着老师的浮雕头像。很怀念读《教育诗》那个年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亚历山大.尼斯米亚洛夫,曾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主持了麻雀山新校园的建设。1951-1961年担任苏联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列别德,是一名传奇的哥萨克军人,在阿富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战争中英勇作战,战功赫赫,却被称为“有政治头脑的军人”。<br><br>1991年苏联内乱,他作为苏军伞兵部队副司令,被苏共紧急状态委员会任命为前线指挥官,去捉拿“动乱头目”叶利钦。他却临阵反戈,态度鲜明地站到叶利钦一边,最终导致苏共的下台。<br><br>作为叶利钦的恩人和亲信,他在弃军从政后却在政坛上同叶利钦叫板,竞选俄罗斯总统。败给叶利钦后又被叶委以重任,出任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和驻车臣全权代表。<br><br>由于同政界其他高层闹翻,再加上他手中掌握着一支仅听命于他的警卫部队,几个月后又被叶解除了全部职务。他不甘寂寞,几年后又同普京叫板,再次竞选总统,却因名声不佳而被迫退出。<br><br>2002年一场飞行事故终结了这位具有哥萨克血统的军政强人的生命,死时只有52岁。据说普京闻讯后失声痛哭。这次空难此后却传出多个版本,成为俄政坛谜团之一。 ▲ 在墓园的大道上,俄罗斯三色旗雕塑格外显眼,这里是俄罗斯首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墓地。除了醒目的三色旗雕塑之外,旁边还有一个东正教十字架。这样的墓碑组合,覆盖了叶利钦一生的两大贡献:恢复了俄罗斯的三色旗和东正教。 <p class="ql-block">▲ 赫鲁晓夫的墓碑由著名雕塑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设计,这两个人堪称欢喜冤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2年,赫鲁晓夫参观涅伊兹韦斯内组织的抽象艺术展后,十分反感,说这些作品“没有感觉、没有内容”、“一头驴用尾巴扫也能涂得更好”。然而当1971年赫鲁晓夫弥留之际,却留下遗嘱:墓碑请涅伊兹韦斯内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墓碑是黑白大理石构成,简洁而抽象,似乎象征着逝者是非参半、功过难分的复杂人生;涅伊兹维斯特内自己的解释则是:生与死、白天与黑夜、善与恶交织在一起,虽不规则,但又是一个整体,生命由此得到升华。赫鲁晓夫的头像塑在黑白大理石之间,粗犷而率真,坦荡而倔犟。</p> ▲ 葛罗米柯(1909-1989),前苏联著名外交家,担任外交部长长达 27年之久,以至他生前最高职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反倒不太被人提起。由于苏联屡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他获得"摇头先生"的绰号。<div><br></div><div>墓碑上一凸一凹的头像雕塑,既形象地展示了这位从斯大林到契尔年科五朝元老历经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浪而不倒的性格特质,也反映了外交家应对各种场面的职业风彩。</div>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1895-1978),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高扬。<div><br>米高扬,从列宁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政界最高层中雄踞各种要职达55年之久,他之所以有这么长的政治生命,是因为他不但有杰出的工作能力,公平正直,而且有卓尔超群的政治素质,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他有一句名言:"别担心,雨淋不着我,我能在雨点之间躲闪穿行。他和设计米格飞机的弟弟同在一起栖息。</div> ▲ 这是斯大林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1901-1932)的墓地,她和斯大林一样也是格鲁吉亚人,比斯大林小20岁。 阿利卢耶娃是斯大林老战友的女儿,与斯大林结婚后,担任过列宁办公室的秘书,与性格强硬粗暴的斯大林格格不入,婚姻并不幸福。1932年11月9日,两人一起参加庆祝十月革命的晚会时发生了激烈争吵,她中途退场,回到卧室后举枪自杀,时年31岁。不过,民间的版本说她被斯大林枪杀,这至今仍是悬案。他们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在回忆录中,对其母亲的死解释为“半是个人原因,半是政治原因”。 ▲ 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的墓地(1933-1999)。她是唯一丈夫仍健在而先入葬新圣女公墓的前第一夫人。她与戈尔巴乔夫在大学年代相恋,毕业后结婚,相依为伴从地方走到中央。她墓上优雅美丽的青铜雕像是雕塑家根据赖莎18岁时的一张照片雕刻的。赖莎旁边这块空地,就是留给戈尔巴乔夫的未来墓穴。 索菲亚·捷尔任斯卡娅(1882-1968)<br><br>苏联早期领导人捷尔任斯基的太太,出生于波兰华沙的犹太人。捷尔任斯基此人虽有争议,但他在监狱里写给自己太太的情书却是经典之作。 所谓不知名,是因为我一存在语言障碍,二见识有限,并非他们不在名人榜。 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div><br><div>你可以不知其名,不知其身份,但他们被认可,被铭记,被流传,已经融汇成俄罗斯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外表彪悍的战斗民族也有一颗柔软的心!如此珍惜历史宝藏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div></div> <p class="ql-block">相信中俄人民有共识:</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活着,</p><p class="ql-block"> 他已经死了;</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死了,</p><p class="ql-block"> 他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p><p class="ql-block"> 骑在人民头上的,</p><p class="ql-block"> 人民把他摔倒;</p><p class="ql-block"> 给人民作牛马的,</p><p class="ql-block"> 人民永远记住他!</p><p class="ql-block">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p><p class="ql-block">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p><p class="ql-block">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p><p class="ql-block">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p><p class="ql-block">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 1948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