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古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发人深省,极具感染力和启发性。将古诗词教育与育人相结合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一直以来,“诗文育人”是潍坊市实验小学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历经数十年的积淀和发展,我校的诗文育人已经走向了制度化、体系化。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学诗、赏诗、鉴诗、创诗,在诗意圆融的课堂里生长,在诗意浸润的校园中徜徉。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组诗文教学的业务水平,夯实教师驾驭诗文课堂的基本功,同时也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教学风采和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我校举行了第十四届诗文节优秀诗文课例观摩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参加。</p> <p class="ql-block"><b>诗文创作课——枯藤老树萧瑟起 渲染联排小令来</b></p><p class="ql-block">《天净沙·秋思》是一首马致远的小令名作,深情地表达了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孤寂思乡的情感,被称为“秋思之祖”。曲莉莉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写作经验,让学生具体地、深入地感受景是人眼中的景,情是景中的情,从景物联排、动静结合、层次渲染等方面,具体深入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三个写作策略。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景物、特点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情动令来,创作出一首首文思斐然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b>诗文鉴赏课——细雨斜风青蓑笠 出世入尘渔翁情</b></p><p class="ql-block">《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气氛宁静。王锋锋老师在疏通诗意后,带领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品析“渔翁”形象,随后巧妙设计与《江雪》的对比阅读,读中悟、悟中读,强化了学生们垂钓诗的鉴赏力。 </p> <b>诗文诵读课——吟诵无痕涌活水 观书有感始践行</b><div>“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800多年前,大思想家朱熹也在一个小村子的池塘边,由景思议,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高敏老师指导学生用吟诵三步法诵读《观书有感》二首,在读的又长又低的平声词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在又短又高的仄声、入声词中体悟诗人所强调的义理。依字行腔,依义行调,高老师的课堂像活水一般汩汩流动,浸润了孩子的心田。</div> <b>诗文知识课——小小对联学问大 巧对桃符兴致高</b><div>对联教学,古称“对课”,明清以来的六百年间一直是私塾蒙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海燕老师将“对课”搬进课堂,从“赏对联、用对联、写对联、赠对联”这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在丰富多彩的对课活动穿插一些诗词格律的渗透,轻而易举地让孩子爱上了这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唤醒了学生心底的诗性,拉近孩子与文学的距离,为之后的诗词学习、创作打下快乐的基础。</div> <b>诗文活动课—— 张烛进馔墨香飘 品味甚盛仪理藏</b><div>翻开书籍,“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的词句扑入我们的眼帘,或清雅,或粗野,满满的都是对生命的最朴实的爱。田秀清老师独辟蹊径,将诗文与学生劳动实践相结合,确定了“追随墨香寻食香”的活动主题,课上孩子们通过展示诗词之中觅食香、诗词之中书食味、诗词之中寻食仪、诗词之中话食理的探究实践成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饮食文博大精深,今后也一定会更加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div> <p class="ql-block"><b>诗文竞赛课——诗文擂台鼓声震 学子比拼志气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高颖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小组齐背抽选题、小组必答题、小组抢答题、小组挑战题。比赛题目大多出自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古典名著的内容,优美的诗句如汩汩清泉流淌而出,精彩纷呈的名人轶事在眼前铺展开来。选手们现场对答如流、思维敏捷,展现了扎实的诗歌功底。这是一场竞赛,但更是一次尝试,一次呼吁,希望唤起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关注和兴趣,去多多地阅读和积累。</p> <p class="ql-block"><b>诗文表演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孩童自撷书中义 </b> </p><p class="ql-block">李陆洋老师抛弃传统的诗文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又一个别开生面的戏剧情境,吸引着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文本当中,去不断思考问题、大胆想象、参与协作、解决问题。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成为故事里的一员,在戏剧的情境中深层次感知,与古文产生共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示活动为我校语文组教师提供了学习和观摩的平台,是我校语文教师一次难得的磨练与提升的机会。不仅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也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示结束后,执教老师进行说课,阐述设计思路,总结教育得失;张则香校长、陈朝祎校长做总结发言,勉励全体语文教师结合自身所长和学生实际,深入钻研诗文教学,开发特色诗文课程,成长为敢讲、能讲、会讲的诗意教师!</p><p class="ql-block">千帆竞渡立潮巅,百舸争流勇者先”,相信在领导的支持下,在深厚的积淀上,在研究的氛围里,市实小的诗文育人将走向更灿烂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