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时间内,对大多数该子而言,考试就是一件让人紧张的事。如何应对孩子考前紧张心理?家长要培养孩子们树立积极应考心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生活,给与鼓励!</p> <p class="ql-block">一、孩子考试心理紧张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孩子考试心理紧张这一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有:频繁上厕所、心跳加快、心慌、手哆嗦、出汗、全身颤抖、甚至会对考试出现怯场,大脑一片空白,反应迟钝,对平时会解答的问题也会感到束手无策,严重的甚至无法坚持考试而晕场。</p> <p class="ql-block">二、孩子考试心理紧张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该子考试产生紧张心理和父母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全部原因。这有两层含义,1、是每个人的神经类型不一样,先天因素不同,有人容易产生紧张心理,而有的孩子的紧张心理就轻一些;2、与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较高,比较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考试时就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反之,孩子就不易产生紧张心理。孩子考试产生紧张心理和自己的心理素质地有关,这有先天遗传因素,也和后天的教育锻炼有关。后天的培养锻炼也很重要,有意识的把考试的重要性淡化,平时多培养自己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克服考试产生的紧张心理。</p> <p class="ql-block">三、对孩子考试产生紧张心理应采取的对策</p><p class="ql-block"> 1、协助孩子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告诉孩子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2、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要鼓励孩子对考试充满信心,由于他们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要帮助他们确立适当的期望值和正确的应试态度,争取在考试中能把自己的实际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反之,信心动摇,则势必难以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 3、提醒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时,每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再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白天配合学校的安排来学习,下午要有文娱体育活动和放松自己的时间,早饭前和晚饭前可以看一会儿新闻联播,或和家长散散步。</p><p class="ql-block"> 4、提示孩子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家长应关心孩子在迎考期间的生活与作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如果长期休息不好,睡眠不足,则考试时会体力不支,精力不足,容易产生怯场。</p> <p class="ql-block"> 5、帮助指导孩子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考前家长可向孩子介绍临考时的自我调节方法。如首先使肌肉放松,缓和紧张心理。孩子接到试卷一看题量大或有不熟悉的题目,就会紧张,这时可自我暗示:要有信心,不要慌张,坐姿尽量舒适,使肌肉放松。如四肢还在颤抖,可进行深呼吸,反复几次,也有助于缓解紧张心理。其次,答题应先选容易的做,顺利解答一些试题后,可增加自信和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从而有利于发挥最佳的应试水平。此外,考完一科后,可总结经验教训,不要因乐观而掉以轻心,也不要因一科失误而丧失信心。考试期间,家长的情绪也很重要,要平静、自然,对孩子充满信心,切不可因孩子的一点失误而斥责。</p><p class="ql-block"> 云浮市云硫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