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晋学者皇甫谧幼年丧母,后在叔母任氏教诲下发奋读书,为挽回此前浪费的时间,他常常挑灯读至深夜。一个午夜,皇甫谧偶然发现对面人家的窗户也亮着灯光,只见一位老人正不停地来回走动,似乎很烦的样子。意识到老人可能是被自己挑灯夜读打扰后,他便不顾暑天炎热,先是找来一块黑布,将窗户严严地挡了起来,以免自家灯光照进老人屋子,虑及自己读书有踱步思考的习惯,他又脱下鞋,光着脚在屋里轻轻走动,以免发出声响吵到老人。一段时间后,他再侧耳细听对面的动静,感觉老人已经安静入睡,他才放下心来。自此而后,他夜间读书时都是密闭窗户,光脚轻走。老人感知到这一善举后,一再向皇甫谧表示感谢,而他夜读密闭窗户、光脚轻走也成为人们传颂佳话。可见,一个人只有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的处境、得失、感受着想,才有可能做出友善、智慧、暖心的行动,让人觉得如沐春风,非常舒服,这种把舒服带给别人的能力,即是一个人真正教养的体现。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尽可能地替他人着想,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尊重对方的善意,怎能不让人顺心惬意、备感温暖。这种自省自律,与人为善,没有人要求,自己主动、默默地给予尊重,充满人格魅力。暗处尊重人,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情怀和人生境界,也更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拥护。</p> <p class="ql-block">《围炉夜话》云:“代人作想,尽显教养。”比如,有一天,坐在公园里长椅上的一位母亲正欲起身叫正在荡秋千的女儿回家时,一名可能在附近工地上的民工在她身旁坐了下来,身上还穿着没来得及换下的工作服,也许是太累了,当他在长椅上坐下时,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略带歉意地对女子笑了笑,身体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一下。女子礼貌地回应了一个微笑,挥手对站在身边的孩子说:“去吧,再玩一会。”几分钟后,女子装着一副想起什么事情的样子,招孩子说:“我们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刚才让她多玩一会。女子笑着告诉孩子:“那位叔叔刚坐下,我们就走,他会以为我们是因为讨厌他才离开的,这样可能会给他带来伤害。”多么的好妈妈,多么善良的心。胡适说:“真正的教养,是把舒服让给别人。”所谓修养,不就是拥有这种推己及人的能力吗?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不让人尴尬,不使人难堪,用发自内心的善良,照顾别人的感受,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如果说,尊重别人是做人的基本礼仪和准则,那么,暗处的尊重蕴含的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实诚和善意,尽显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明面上的尊重,也许会让别人觉得那只是客套和礼貌,但暗处的尊重则更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p> <p class="ql-block">巴金说:“最好的善良,是不动声色。”帮人时尽量不露痕迹,不求人知,以维护对方自尊。在别人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呵护受助者的尊严,这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高调的帮助,居高临下的付出那不是善行,而是施舍,伤人尊严,等同于作恶。比如,春秋宋国国相子罕,为人宽厚,他家的南邻是一家鞋匠,其住宅的墙弯弯曲曲地伸到他的厅堂,子罕原想令其搬家。可是这家人在此干鞋匠多年,一迁走,买鞋的老客户就找不到新地址,鞋匠一家也就无法生活。子罕于心不忍,只好委屈自己。子罕家的西邻地势高,积水不停地流过他的屋房,既潮湿又不美观,童仆愤愤不平,子罕也不让计较。子罕的君子气度远播于外,楚国想攻宋,一听子罕的宽厚仁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这就是善待他人的好处,仅因为子罕的宽容,仅因为他的善待,竟平息了一场战争,可见善待他人的力量有多大。谚语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待人处事,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理解,就没有友情,就会失去善良。善念就像拿蜡烛点蜡烛,会传染的。今天的受助者,就是明天的助人者。从心底生发的每一点善意都有温度,这样的温度可以化成暖流,就能把那些刻薄和乖戾对冲掉,让社会不再冷漠、让心灵感受阳光,让友善的价值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方孝孺说:“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古人亦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善待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根本。当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因此善待你,还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善待,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字眼,但要每个人都做到却是一件不易的事。善待他人就是无害人之心,就是与人为善,就是成人之美,就是要做到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关心、帮忙他人。帮忙他人就是帮忙自己,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忙的人越多,你得到的帮忙也就会越多。只有那些乐于帮忙他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学会说话、做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替他人着想。一条道,自己要过,也给别人留下过去的空间。谁不想在自己身处低谷时,有人能拉上一把?谁不想在遭遇不幸时,有人能耐心地聆听倾诉?谁不想在感到惶恐不安时,有人来加油打气?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想被善待,才去善待别人,而是要以友善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德准则,在一言一行中共同塑造社会风尚。善意如泉如松,汇集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力量,才能不涸,不折。这需要每个人善于、乐于、勇于、勤于释放善意,爱只有在交相传递时,才不会冷却下来。改变从点滴行动开始、善意要持续释放,唯有如此,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支撑。善待你身边的人,你的善意,就是改变社会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