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老 家 拜 年

幸福人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得回趟老家拜拜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幸福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前年腊月的一天,我因阻拦父母不要回老家过年走亲戚,母亲听着不顺心,责怪我:“你变了,忘本了,没有人情世故了”。至今,我羞愧不安,扪心自责。我想,父母来到外地这十几年间,每一年回老家次数不止三四回,人老了,怀旧、爱故乡,重情重义,多回家走亲访友是人之常情,是对老家依依留恋的情结所在啊!而我走出农村快23个年头了,回老家看看却寥寥无几,回家过年走亲戚就不用说了。只要二老身体好,能多回家浪亲戚,也能代替我向老家亲戚邻居问安问好,何而不为?但我那天那来的一肚子怨气,惹父母生气,实在是惭愧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难道我真的变了吗?我不至于到那样的地步,我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恩图报的人。说实话,父亲去年曾两次因糖尿病突发住进了医院,母亲常年忍受着风湿病的疼痛煎熬,再加上两位老人逐年渐老,原本就没有承受过多大压力的我,感觉身上的责任不轻了,阻拦父母不要多回家出于孝敬和爱护,期盼康复健康,单怕回家次多了吃不好、睡不好,路途颠簸折腾受罪。或许是我尽“养儿防老”的责任太心切了。不管怎样,惹父母生气是我的错,头脑简单,没有多加考虑就埋怨责怪。所以,去年春节刚过,二老乘坐便车回老家走亲戚拜年,我再也没有阻拦,到是理解支持他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情世故就是礼尚往来、相互走出来的”,母亲说得对。现如今,有些人隔三差五走亲戚,越走越淡,有些人却只收礼不待客,亲戚越走越远的多的是。事实,亲戚是越走越亲,再亲的亲戚若不走动就渐渐疏远了。然而,我好多年没有回家过年走亲戚了,欠老家亲戚的情太多了。好在父母常回去时,我顺便捎些礼品,毕竟我们是一家子,但还算是“礼到人不到”。我想,以后若有机会一定回趟老家拜拜年,拉拉家常,叙叙旧,看看叔父叔母,看看亲堂弟兄,看看舅父舅母,看看乡里邻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说起老家过年,在腊月里就变成了神话。人们想的看的做的说的都是老家过年的故事。我那时在农村,由于穷苦,童年盼年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正如“娃娃盼着过年呢,大人逼的胡旋呢”“老汉要戴新毡帽,姑娘要穿花棉袄,小孩要放小花炮”的情景历历在目,那雪花飘飘,把年味翻搅得更加香色诱人,记忆犹新的是放鞭炮,把欢乐花炸得满地飞溅,还有腊八吃“糊心”粥、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祈福灶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的风俗,到后来生活富裕了,“年猪”宰好了,猪肉臊子盛满盆盆罐罐,油饼干果馒头样样不少,除夕晚上吃饺子,三十早上贴对联挂红灯笼。光阴落地无痕,这一切热闹景象都变成了往事。现在,老家除了亲房邻居几家人,村子里也许已没有几个熟悉的面孔,该认识的已经老眼昏花,好多年轻人长得认不清到底是谁家的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常言道:“有钱没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村子里四处打工的青壮老乡犹如漫天飞舞的风筝,随着年的脚步收紧,都风风火火回到自己的家里过年。父母是游子无尽的牵挂,有父母就有家,就有了年的味道。若谁家的兄弟姐妹在电话里说一些孝顺话,总不如回家见到父母那样的真实可亲。我建议,包括我,不必纠结,放下身价,抽几天时间,带上妻子孩子,放弃城里预定的年夜饭,把带满“权味”“职位”“钱味”的帽子脱掉,快回到那个***沟啊、***岔啊、***咀啊、***梁啊的老家里,看看各自的父辈们,走走乡里邻里,弯下腰称呼一声高辈分的 “小爷碎爸”,再爽快地接过白胡子“老侄子”端来的美酒,品出个有滋有味,再约几个同龄爱好,白天打麻将挖坑斗地主,晚上再喝它个一醉方休。回家最好不要大包小包的,拿多拿少无所谓,礼轻人意重,不要“弯门头”,挨家挨户去走走看看,围着火炉子烤烤火,熬着喝几杯罐罐茶,脱掉皮鞋在土炕上坐坐,跟大爷大妈叔父聊聊天,吃几口“酒醅子”,抛上一碗“臊子面”,给老人孩子撇几个“压岁钱”,人情世故的茶就越熬越俨,话匣子就拉得越长越有味。谁还说“人情世故淡如水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是的,今年不管年前或年后,我得回一趟老家,在那久违的故乡、生我养我的老庄子大院里,热热闹闹地过一个最淳朴祥和的春节,过一个年,给邻里、亲戚、乡亲们拜拜年!&nbsp;</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