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背后

I will be!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改示范课教学竞赛ing</h5> <div> 1月6日,在平罗中学举办的课改示范课教学竞赛中,李玉军老师给学生和评委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物理课,课后,大家对这节课都表示赞赏:评委认为这节课信息技术运用效果好,自制教具新颖、学生参与度高,听课的其他老师也表示这节课设计巧妙、目标合理、学生活动充分、课件制作好。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好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李老师通过这一堂课展示给我们的东西很多,而这堂精彩的物理课的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辛苦。</div><div><br></div> <div align="center"><h5>高二物理组关于课改课的讨论</h5></div> 为了切实推进课改和互联网+教育,平罗中学从2020年1月底安排了推行课改的计划,高二物理组经过讨论决定推李玉军老师为本组的课改先锋。李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课改对于李老师而言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老师在做教学设计</h5> 连续带了几届复读班的李老师很少使用智能教学助手,为了做好课改课,李老师很早就开始琢磨如何让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教学,并向组内的青年教师请教,先后练习了Hita、云校家和希沃白板三种智能教学助手软件,并在平时的课堂中反复练习使用,比较了三种软件的优缺点,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李老师已经成为了智能教学助手使用的“小能手”。 <div align="center"><h5>唐艳薇老师在帮李老师修改课件</h5></div> 确定了竞赛课的内容后,李老师与组内的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大家集思广益,给李老师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想法,如用电磁炮进行新课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制教具电磁炮模型等等,大家的讨论又衍生出了许多新想法,这些好主意后来都出现在了这堂公开课上。 <div align="center"><h5>集思广益出主意</h5></div> 为了让想法成为现实,李老师开始制作教具,除了来源于实验室的仪器外,还有一些仪器零件来源于生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维东老师和李老师一起制作教具</h5> <div align="center"><h5>为了制作教具而凌乱的办公桌</h5></div> 由于有时导线和电池会出现故障,自制教具演示时稳定性欠缺,大家建议录制微课以备不时之需,而录制的微课比课堂的演示更能清晰的呈现出实验的效果,因此课堂上李老师展现了微课视频,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田思文老师在帮李老师录制微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磁炮模型微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培力大小演示仪微课</h5> 一切准备就绪后, 李老师先在12班授课一次,而这次的课也暴露除了一些小问题,经过组内成员提意见讨论后,李老师做出了改进,终于确定了最终的方案。<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永亮老师为课程改进提意见</h3> 一堂好课的背后有授课教师无数的辛苦,但课程却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收获 ,李老师的课受到了大家的表扬,他却谦虚的说,是团队的力量。我们希望,老师们听课,不光要注意这个老师是怎么设计一节课的,更应当重视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也就是说,不光要注意这节课的表面,更要注意这节课的背后。

李老师

课改

老师

教具

这节

微课

教学

一堂

好课

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