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联光【妈妈的一段回忆】

袁联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妈妈的一段回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袁 联 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0日,袁联光写给河南省安阳市袁家健书记的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某个星期天中午,回家看望父母。母亲做了几道好菜,面带微笑朝我说:“联光,这个星期《报刊文摘》习近平的文章看了吗?习近平现在在河北省正定县当领导了。”我回道:“这篇文章在单位看到了,怎么了?"母亲又自豪地说:“习近平在咱们1军1师幼儿园上过学,妈妈亲自带过他,他在大班,你们在小班。”看着母亲发自内心的自豪笑容,就跟过年似得喜悦颜开。</b>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军1师是一支历史悠久、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在全军野战师中番号排序第一,尤为光荣和自豪。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涌现出以“战斗模范团”、“战斗模范营”、“硬骨头六连”、“尖刀七连”等英雄集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军1师幼儿园座落在安阳市东大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西北部由西边3个院子向南递进,中北部一条甬道直通南部滑梯大院,中东部3个院子向南递进直达大院。南部向东延伸,有3个院子,东门伸向三道街的延伸段街道。院落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亭台楼阁,清新幽静。1师幼儿园是部队正式编制,老师职务是排级或连级,编3个炊事班,都由解放军叔叔担任,保卫工作由师保卫科直接负责,工作人员全部军事化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军1师师长徐文礼伯伯在全师指战员大会上说:唐金龙军长说,我们的娃娃是革命的下一代,要求全军官兵一人一天省一口,也要把我们的娃娃养活好,培养好,等他们长大后,接过我们父辈的枪,继续保家卫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团结紧张,严肃活波。大红标语在幼儿园广场主席台二侧耀眼夺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幼儿园活动大厅,中央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伟人画像,伟人画像左右挂着鲜红的党旗、国旗,大厅左右两旁挂着张思德、董存瑞、江姐、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图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小的年龄,封闭式住园,半个月回家一次。全部按照军事化管理,起床、早操、上课、就餐、睡觉……铃声响起,一切行动必须统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早操步调有劲,童声口号声声悦耳,一二三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课老师教得第一句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一首歌《东方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就餐时必须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允许剩下一粒米,更不准将米粒掉在地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人卫生也要求极严,每天都要检查手指甲盖,耳朵背面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小培养成爱劳动地好习惯,扫院子,擦桌子,饭后洗碗洗筷子,手帕脏了动手洗,叠被子、晒被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大声唱歌,不许低声低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外出参观大同学照顾小同学手拉手,相互帮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时站姿、坐姿、睡姿都有严格标准,至到今天只要一趟下睡觉,一个动作保持到天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课堂上有军事模型,士兵模型、汽车模型、坦克模型、飞机模型是男生的喜爱。积木、竹简、皮筋、跳绳是女生的喜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天,休息铃一响是男生的狂欢时刻,满院追得跑,一会演抓特务,一会玩老鹰抓小鸡……集合铃一响,立刻全部回到教室。晚上息灯铃一响,立刻全部入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深夜,幼儿园主任李柏兰阿姨(徐文礼师长伯伯的夫人)亲自带队巡视,检查每一个小朋友的睡觉情况,亲手抚摸下每一个小朋友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的、生病的,掖一掖被角别凉着。如有生病,阿姨叫来三轮车亲自陪着到师部卫生院诊断治疗,无微不至的关怀是1师幼儿园每位阿姨和叔叔的最高职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姜翠云,1958年到1师幼儿园工作后,穿上了军装,享受排级待遇,开始带小班。一天,幼儿园主任李柏兰阿姨叫母亲到她办公室,说要把她调到大班工作,并十分认真地交待一件事情,嘱咐道:“过两天,习仲勋老首长的一个儿子要来咱师幼儿园上学,吃、住、上课全都由你负责,此事保密。你丈夫袁永福原是26军战斗英雄,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分到我们师,师领导非常高兴,对你也十分信任,要保证把这项任务完成好。”大约一年后,习仲勋老首长的儿子就离开了1师幼儿园,母亲整日紧绷的神经也慢慢地舒缓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1982年,母亲看到习近平成长为县领导,高兴地心情 溢于言表。为什么今天来讲这个故事,因为,父母在有生之年不让去讲,可能是有他们处事的道理和原因吧。父亲当年荣获华东野军二级人民英雄称号,六十多年后才被山东省《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挖掘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讲述封尘已久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在军中幼儿园成长的经历,对每一名党员传承红色血脉也是一种启迪吧!</b></p> <p class="ql-block">(上面所有图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军一师在河南省安阳市东大街八一幼儿园的旧址和幼儿园回忆建筑平面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