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思而悟 ——浅谈我的课改感悟

小半仙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引进了冯恩洪教授的当代好课堂,构建了麟游中学“3466”学本课堂,在名师引领下,在自己的不断学习与摸索中,我结合自己一年半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课改感受。 一、 前置预习,收集思考的痕迹<br> 课前预习对于文科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也很必要的一项活动。对学生来说,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这样老师讲课的时候就能有所侧重的把握,提高学习效率。<br> 关于预习,一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完成金版新学案里面的“自主学习”部分,并把课本中看不懂、有疑问的地方写在纸条上附在金版新学案当中。在检查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虽完成了“自主学习”部分,但是有抄袭嫌疑,提供上来的问题有些直接是将学案中的问题附在上面,真正上课时,学生的书空空白白,预习效果很差。<br>  之后,我将预习任务直接布置在课本上,要求预习要通过三步走。第一步:阅读教材,划出重点信息,对于不能理解的部分重点标记;第二步:构建思维导图,在阅读的基础上构建本课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建立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第三步:梳理问题,再次阅读课本,将课本中有疑问、看不懂的知识以问题形式提出来并附在课本中。此外,要求课代表在每节新课的前一天将课本收上来,教师逐一检查,并将问题进行整合。<br>这样一来预习效果好了很多,几乎每个学生的预习都比较到位,课本中有勾画、有简单的知识框架、有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提出的问题上可以推测出学生预习的认真程度。比如选修一第二专题《商鞅变法》的预习: 上面这个同学针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一步步推导出社会变革,每一步推敲的都很仔细,说明他在预习时认真思考过。 上面这位同学在预习时直接写出了生产力导致生产关系变化,生产关系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用词上有些不当,但可以看出他有用心思考。 上面这个同学针对本课内容,从整体上制作了知识框架,内容充实、完整。 后来我把学生预习时制作的知识框架、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的一些比较好的东西都拍成照片,制作了一个合集,起了个名字叫《思考的痕迹》。这些于我而言,弥足珍贵,让我感动。我也恍然明白,预习必须要有方法指导,借助一些课外资料固然好,但是最最重要的是回归课本,阅读课本,有自己的思考。 <p class="ql-block">二、 问题预设,让教学贴近学情</p><p class="ql-block"> 问题预设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学情,让教学真正为了学生的学而出发。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预设问题呢?我想最简单最笨的方法是收集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水平。预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阅读了课本,制作出知识框架后,学生在有自己思考的情况下,不再是翻资料找问题,而是自己确实能提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看课本后看不懂的一些句子,有些是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有些是课本中的思考问题,自己思考了,却解答不出来的。我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二次修改,让教学更贴近学生学情。</p><p class="ql-block"> 比如学习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课本中说到: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那么,“新的耕作技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问题,通常教学设计中是不会提到的,因为它既不是重点也不是本课难点,但是学生提出来了,我就在上课时补充了“浅耕浅的耕作方式”和“细耙、多耙”,让学生猜测这样的耕作技术有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能答出是为了抗旱保墒。我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耕作技术会被哪本著作记录,学生立马说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虽然是一个很细小的知识点,也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对文科生来说,学会知识的联系是非常关键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比如学习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时,学生提出了一大堆有关北宋的政治制度的问题,所以我想学生必修一北宋政治制度这块学习的不扎实,我用了一课时复习了北宋,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到北宋的二府三司到宋明理学,在全面学习了北宋后,再学习王安石变法,学生觉得轻松又简单。</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一课时,学生还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价值。他问:课本中写道:北宋王朝纵容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既然如此,为何要“纵容”呢?这说明学生看书看的非常仔细。在教学时,我特别讲了“土地兼并”的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皇帝最头疼的事情,因为土地兼并有利有弊。弊端大家都知道,严重的土地兼并会引发阶级矛盾,为此,我们刚刚学过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用“均田制”比较好的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同时,土地兼并让地主更加富有,有钱消费,就拉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很快,这就是为什么北宋王朝要纵容土地兼并。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对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问题的提出与收集让教与学更加深刻、有意义。学生的问题往往促使教师更加认真全面的备课,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去思考。思考有深度,学习才会有长足的进步。</p><p class="ql-block">三、 关注学生的学,让教与学趋于统一</p><p class="ql-block"> 传统课堂,教师说的多,学生大多时候是在听。当代好课堂提倡让学生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上《梭伦改革》一课时,张奕彬同学主动要讲解负令,陈兰同学主动要讲发展工商业,在他们按照自己理解讲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又提出问题。比如,陈兰讲到梭伦采取措施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同时限制谷物出口,有同学问她,梭伦为什么要鼓励进口谷物、限制谷物出口?陈兰解释道:由于希腊的地理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但是要限制谷物出口,否则会导致雅典内物价不稳定。同学的疑问和陈兰的解释都切中要害,使得学习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上《商鞅变法》一课时,在同学上黑板写完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后,吴博同学提出应该在政治背景这里增加一条“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其他同学没有质疑,所以我来纠正,官僚政治是在商鞅变法后才开始出现的,放在商鞅变法的背景中是不合适的。</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课堂上的“说”和“写”需要教师特别关注,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趋于统一,教师的教才更有效,学生的学才更深刻。</p><p class="ql-block"> 任世江先生在《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中写道:教历史不仅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通过学历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有意义。我想课程改革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应当为调动学生主动思考而努力!</p>

学生

预习

课本

问题

学习

同学

知识

思考

兼并

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