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元月二日在家中为母亲庆祝九十九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母亲过99岁生日了,踏进100岁行列。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因为还在新冠疫情期间,在家中庆祝生日更安全些。</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于1921年农历十一月下旬。现在过了生日,进入一百岁行列,成为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从事教育工作,老师的职业从解放前一直延续到她退休。从我懂事起,她就是小学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调到幼儿园当园长,几年后到达休年龄而退休。有人称她游园长,更多的人尊称她为"游老师"或"游校长"。与她年纪相仿的同事亲切地叫她"阿游",他们退体后相约每月到茶楼聚会一次。现在,再也听不到叫"阿游",她的同事们相聚在天堂。母亲没有了与同龄人聊天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随着孙子与曾孙出生,母亲由妈妈晋升为婆婆至太婆。我们五兄弟姐妹也跟随小子辈改口称她为婆婆。和婆婆一起逛街,时不时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主动向她打招呼,她很有礼貌地点头还礼。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认识她的学生应该不少吧!不过,她已退休四十多年,她的学生也都步入老年行列了。</p> <p class="ql-block"> 百岁也算是长寿之人了。她也意想不到自己可以活得那么长久。</p><p class="ql-block"> 文化革命时, 我属"老三届"。离开广州番禺到海南岛农场当知青八年。回城后,已属大龄青年。成家、结婚、生子,为提高自身文化,边工作边读电视大学,弥补缺失的学习机会。生活的压力自顾不遐。后来又离开广州生活外地,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多,对她的晚年生活了解不多。2019年底回广州探亲,我认真地观察她的生活作息,并拍摄些视频畄念。</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母亲都是生于辛酉年。父亲77岁往生后,母亲就选择独居生活。我们做子女的也经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从我懂时,母亲就梳着两条又长又黑又粗的辨子,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才迫不得已剪成短发。老了,她又恢复留长发,可能对长发情有特钟吧。头发花白而稀疏,她每天自己很细心梳理。出门时,总是刻意地整理一翻。她经常用广州话嘱咐:出门见人,要得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室外修路的机械声干扰着,把噪音也录进视频中。</p> <p class="ql-block"> 母亲居住老房子三楼,没有电梯,老了,上落不太方便。所以她很珍惜洒进室内的太阳光,很享受阳光温暖她背脊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母亲讲究卫生,自己的内衣裤和毛巾必须用手洗,照太阳光,少用洗衣机。</p> <p class="ql-block">运动是她每天的必修课。疫情前,她每天早歺后步行到公园运动。下午午睡后一定要做半小时自创运动。</p>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18日下午,我来到母亲家,把母亲自创保健操用手机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上下左右摇头五十次,</p> <p class="ql-block">甩手运动五十下</p> <p class="ql-block">前后拍手运动五十次</p> <p class="ql-block">前后摇头五十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地踏步五十次。</p><p class="ql-block">母亲告知,以前是不用扶手踏步,现在越来越老了,体力不支,改为扶手踏步。</p> <p class="ql-block">弯腰运动五十次。</p> <p class="ql-block">手腕旋转五十下。</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自创运动还有深呼吸、扭腰、柔脚等等。这些运动她坚持了四十多年。年龄不是太老时,她户外运动多些,如打太极拳,六通拳,快步走⋯。到离家远些,植物多的市桥西园做运动。年龄越来越大,体力也相对差些,她就转到离家近的市桥水晶宫公园活动。室内运动也由多站立更改为坐着活动。由于美篇设限,只能转播十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拍摄母亲每天在市桥水晶宫运动是在计划中。但疫情来了,封城。只有等疫情太平时再续了。</p> <p class="ql-block">在饮食方面,母亲经常唠叨:食要七成饱,不要撑坏胃。</p> <p class="ql-block">到外面吃大餐,她从来不破戒,只吃七分饱。</p> <p class="ql-block"> 母亲现在虽然老了,但我认为她肠胃消化能力还可以。每歺满满一碗白米饭,吃大量的肉和菜。经常私人定制老火汤。但不喜欢吃鱼。</p> <p class="ql-block">饭后也添加些营养膳食补充剂。</p> <p class="ql-block"> 睡前饮一杯鲜牛奶的习惯已经维持了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与曾孙一起</p> <p class="ql-block"> 人生活离不开水,饮用水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近年还按装了还原水机。</p> <p class="ql-block"> 母亲健康的晚年生活,这是她长期坚持的好结果。她经常叮嘱我们做事要坚持。的确,能"坚持",是可贵的,但对于我有时很难做到的。我很佩服她这种坚持精神。 </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中,母亲很少生病。倒是父亲和我们几兄妹姐妹体弱多病,经常进出医院。在我少年时,只记得母亲为自己买来一少篮西红柿生吃。原来她牙龈出血到医院看病,医生没有开处方,只让她到市场买西红柿粘白沙糖服用。</p> <p class="ql-block"> 我的四弟和五妹出生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们常常都处于饥饿状态。生完孩子的母亲没有营养补充而沒有奶水,弟和妹是用牛奶喂养,更多的时候是喂米糊。喂米糊的差事当然交给长女我来做。弟和妹吃剩少少米糊,我会用舌头把碗添得一干二净,带点甜味的米糊对当时的我也算是奢侈品啊。有一次,我乘母亲不注意,在喂食时自己偷吃几匙。处在婴儿中的五妹因吃不饱整夜啼哭,让大人们围绕着她团团转。找到原因后,我被痛骂一顿。从此,喂食时我就规矩多了。</p> <p class="ql-block">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食物凭票定量供应。母亲尽量把自己的饮食维持在最低限度,早餐我们有些稀饭填肚,而她只饮一杯白开水就去上班。我记忆中除了过春节可以尽情大吃,平时都是处在饥饿状态。春节大餐有鱼有肉,白饭随便吃。每到春节,我放开肚皮拼命地吃,把胃撑得很疼很疼,非常难受,我当时就警告自己,下一年春节要少吃些。但到了春节,又不顾命的大吃。可能饥饿的感觉根植得太深了。当时有句流行语:"宁做饱鬼,不做饿鬼。"</p><p class="ql-block"> 母亲经常感叹,意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过上不愁吃喝不愁穿的好日子。要善待自己,好好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母亲珍藏的全家福,前面的两个小女孩,左边年龄大些的是儿童时的母亲,右边是她小妹(四姨),右边的小男孩是母亲哥哥(五舅父),左边的小男孩是四舅父。</p><p class="ql-block"> 同父同母共九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排列不是按年龄,而是按性别排,所以她的哥哥我们称五舅父,而她的妹妹我们称四姨。我只见过四舅父、五舅父和四姨。母亲九岁丧母,后来外祖父续延,又为她添了三个弟妹。</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香港,当时她父亲开厂,家境富裕。母亲和四姨就读香港尊德女子中学时,有专车接送上下学。香港是她的娘家。他们兄弟姐妹中,只有母亲一人在广州,其他的都生活在香港。1984年,母亲被批准去香港探亲,这是她结婚后首次在她的出生地与兄妹团聚。</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父母亲很少提及他们原生家庭。父亲家庭成份地主,母亲与香港有牵连,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们的工作带来不顺。在文化革命中,父母都成为批斗对像。母亲的小学校长职务也成为"走资派",被安排清洗厕所、搬砖、扫街道。家门口贴满大字报。母亲暗中烧了很多老照片。仅仅畄下这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这照片是五舅父保存的。左一是母亲本人,左二是她二嫂(二舅母)。据四舅父讲,二舅母是上海女,为了娶她过门,外祖父从香港租专船载聘礼到上海,花了大量礼金才把二舅母接回来。开放改革后,我与小妹参加香港旅游团,跟团参观香港虎豹别墅。回家后,我和小妹兴奋地描述虎豹别墅情景,母亲在旁边淡淡地回应:她小时候,她父亲带她和四姨去虎豹别墅拜年,那里是很大的。据同父异母的七舅父在香港图书馆查资料,当时新闻报纸有记载外祖父捐款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报道。</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还未成年时,外祖父破产,家道中落。母亲与四姨跟着二舅父生活几年后,各自独立谋生。经朋友介绍,母亲在番禺黄阁谋到一个教师职位,从此居住番禺,结婚成家。</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还是姑娘的母亲(戴眼镜者)在番禺黄阁做教师时与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与五舅父摄于1960年6月1日广州华侨大厦门前。当时五舅父公事从香港路过广州,匆忙通知母亲见一面。带母亲去购买礼品。</p><p class="ql-block"> 计划经济时期,按票证购买生活用品。有钱无证是买不到东西的。广东有很多侨乡,海外华侨与港澳同胞经常寄食物和衣物或现金接济国内的亲人。友谊商店应运而生。经济困难时期,香港的舅舅姨姨们会寄些米、面、豆、花生油和衣物给我们,有时也会收到现金。当收到海外寄来的现金时,政府部门同时会配套些华侨专用票证。有了这些票证才能凭证进入华侨大厦并购物。母亲带我去过一次友谊商店,货物淋郎满目,母亲看来看去,最后选了两包牡丹牌香烟给父亲。小孩子的我眼巴巴地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直流口水,失望而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我们姐妹带母亲去香港探望五舅父。五舅父比母亲大二年,今年102岁了。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留在世上的就剩他们哥妹二人。他们手足情深,互相惦记着。</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南站侯车</p> <p class="ql-block">母亲第一次乘坐高铁去香港。</p> <p class="ql-block">"坐高铁原来那么舒适"母亲说。</p> <p class="ql-block">高铁还有轮椅服务,坐着轮椅优先过海关。</p> <p class="ql-block"> 兄妹相见,翻看老照片,聊聊小时候的故事。照片中的他们是黑发孩童,现在都成了白发老人。</p> <p class="ql-block"> 五舅父现在102岁,头脑非常清淅。据表妹讲,他的学生来探望他,他不但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姓名,连某学年毕业都能分清楚。近期发生的事也不含糊。</p><p class="ql-block"> 五舅父生命力强。在他七十多岁时肠癌做手术。术后康复期间的一天,在四姨和五舅母陪同下突然出现在我父母家中。当时天气有些热,我们穿着单衣,五舅父要穿棉衣保暖。这时候母亲才知道五舅父患重病。五舅父放心不下这个妹妹,不顾阻拦,乘车坐船来到番禺。刚好我家公也来到我父母处,几个老人家在一起畅聊。闲谈中才了解到,五舅父与我父亲和我家公都是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友。当时的几位老前辈,身体最差是五舅父。但是,四姨、我父亲、我家公、五舅母相继作古,五舅父还活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五舅父喜欢运动,特别善长打网球。能动尽量动,能站就不坐。他与母亲一样喜欢饮牛奶,食面包。</p><p class="ql-block"> 五舅母患老人痴呆症十多年,五舅父细心看护她不离不弃。照顾老人痴呆症患者是累人活,患者记忆力衰退快,吃没吃,饱不饱自己不知道,晚上睡不着,满屋乱翻乱动,弄出很多噪音,比照顾小孩子难多了。有次我去探望五舅父,感觉他精神疲惫,他已九十高龄,还得照顾痴呆症的妻子,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五姨和七舅父</p> <p class="ql-block">2020年春节前的年夜饭后合照</p> <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p> <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14日</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外孙女</p> <p class="ql-block">母亲九十八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老了,看电视时间多了。</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30日在番禺儿童公园</p> <p class="ql-block">96岁的老小孩开心荡秋千!</p> <p class="ql-block">2017年春节期间在番禺广场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在永旺商场</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到番禺莲花山。</p> <p class="ql-block">莲花山上的莲花塔</p> <p class="ql-block">莲花山上的酒店内</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春节期间到广州白云山和云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2015年母亲第一次乘坐地铁去佛山祖庙。</p> <p class="ql-block">在祖庙看粤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2011年农历11月在番禺宾馆庆祝母亲九十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2008年2月20日在广州越秀山公园看花灯</p> <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4日香港游迪士尼公园</p> <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6日到澳门小赌怡情。</p> <p class="ql-block">2006年在番禺宝墨园</p> <p class="ql-block">2003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2003年在番禺宝墨园</p> <p class="ql-block">2003年在番禺大夫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9日五舅父和母亲在番禺</p> <p class="ql-block">1999年3月至9月母亲到温哥华探望我二妹。</p> <p class="ql-block">1999年母亲在纽约</p> <p class="ql-block">1998年9月12日广州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1998年元旦在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1998年夏天在南海西樵山上</p> <p class="ql-block">1997年春节在广州东方宾馆</p> <p class="ql-block">1997年母亲带我们去军训</p> <p class="ql-block">1996年7月父母与外孙女</p> <p class="ql-block">1996年2月春节在家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1995年12月23日在广州世界大观</p> <p class="ql-block">1994年夏天去泰国旅游</p> <p class="ql-block">1992年华东旅游</p> <p class="ql-block">1986年夏天,母亲在北京旅游。</p> <p class="ql-block">1985年,父母与孙子女</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1984年母亲与四姨在香港</p> <p class="ql-block">1984年母亲与四舅父在香港</p> <p class="ql-block">母亲语录:</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四天晒网,坚持才有效果。</p><p class="ql-block"> 老了,不要想太多。不愉快的事情忘记它,只想好事,人才快乐!</p><p class="ql-block"> 早晨,睁开眼,还活着,又攒了一天。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活着,没有对错,快乐就是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自我评价:</p><p class="ql-block"> 本人天生比较笨,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聪明。但我胜在勤劳,肯学,坚持,肯改变自己。笨鸟先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开心不是自来水,寻开心只能靠自己,别人没有义务让你开心"。母亲性格越老越开朗,活出人生的意义。非常欣赏。母亲是我老去的样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