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荥阳“小四清”, 黄永发

你是人间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大约63年11月间,上级通知,让学院政治系新生赴荥阳参加社教运动,即“小四清”。入校两个月,大学生活刚迈入正规,就把学生拉出来“放羊”,我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也很不理解,更认识不到这是一项结合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当时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正像毛主席在他的诗词中所说的“高天滚滚寒流急”,“雪压冬云白絮飞”,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已发展到两国的争端,迫使中国共产党开展反修斗争,也影响了党对国内阶级斗争的科学研判,把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绝对化、扩大化,于是,中央下发文件“双十条”,决定在全国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p><p class="ql-block"> 荥阳县东比邻省会郑州,西衔接重镇洛阳,北依广武、邙山,濒临黄河,山川俊秀、物产富饶、历史文化悠久,省委把该县作为“小四清”的首批试点。当时的“四清”是清理生产队的账目、财务、仓库、工分,仅限于经济层面,相对于65年的“四清”,从内容和运动规模上都要小得多,故名“小四清”。古人云:“仓廪足,知礼仪”,那自然是“仓廪空,失廉耻”了。农村干部中的“四不清”大都发生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多吃多占,数量也很少,然而就是在那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党对广大干部要求也十分严格,对其中的贪污、多占、特殊化也采取零容忍。不过,当时的运动,只是和风细雨的正面教育,对干部“掸尘整冠”,洗洗“温水澡”。开始我与几位教师、同学被分派到金寨镇,此镇紧邻上街铝业公司,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回民群众除集体经营农业外,大多农户都养有牛羊,做牛羊肉生意,收入增加,生活好转,有些人家就开始致富了,也有些农户却不然。我们在访贫问苦中,常看到一些群众家徒四壁、衣不蔽体、穷困潦倒,无法维持日常生计,甚至十几岁的女孩身穿吐着棉絮、露着屁股的裤子,难以走出门。还有一户人家,由于孩子多、老人有病而致贫,进到屋内,看到有三个孩子在床上裹着破被,其中两个孩子的头从破被洞中钻出来,一个中年母亲向我们诉说着那种茹苦含辛的无奈生活。我想,这可能就是当时农村中产生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吧。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以社教工作队名义进驻乡村的,自然要按上级指示与社员群众实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与讲教育学的陈姓老师住在一老汉家里,老汉儿子死了,儿媳另嫁他人,他带着十几岁的孙子艰难度日。一天,他在洗衣服,陈老师拿出两块肥皂放在他的洗衣盒里,以示亲密,拉近距离,与其聊起家常。回民群众都很好客,做饭菜都用动物脂肪,带点儿腥荤,吃起来十分可口,特别是早、晚熬的小米粥,加入柿饼,咀嚼起来甜中透香,别具风味。听村民说,金寨是号称洛阳牡丹、豫剧大师马金凤的故乡,其实大师并不姓马,也非回民,更不是此地人,她原籍山东,学艺时为表示从师忠贞不贰,过继到师傅门下。我闲暇无事,到村东头她老院去看,破壁残垣,草木丛生,已多久无人居住了。</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中旬,我与同学朱胡叫被调派到荥阳城北的魏河村,当地语称“外”河。魏河原是从山谷中流下来的一股清泉,后来被拦截修成水库,库水面宽百十米,水很深、呈青绿色,登高远眺,宛若一束青罗带,魏河村带状分布座落在水库北岸。水面上架起一条钢索,挂上小木船,贪走捷径的人们都坐船,由钢索牵引过河,我也坐过一次船,的确有很大危险性。我们回校后,村民写信说,有几个姑娘坐船进城,小船倾覆,带来了灾难。</p><p class="ql-block"> 这里距河南广播电台驻地很近,电波特强,各户家庭都安装有简易的矿石收音机,随便挂个喇叭就可以收听广播,特别是每晚都能收到优美动听的歌曲和豫剧唱腔,我心情也格外舒畅。寒冬腊月,天气寒冷,我与朱胡叫同睡一床。我曾问他为啥起这个奇葩名字,他说,出生时正逢荒乱年,家境贫寒,衣食无着,父母想了半天都想不出该起个啥名来,这时姥姥说话了:“就胡叫个吧”!于是这个名字就定下来。有一次上俄语课,老师手拿点名册提问,不敢念“胡叫”,而读“胡叶”,引来全班同学大笑,因此他决计改名。</p><p class="ql-block"> 魏河村盛产小麦、小米、红薯、柿子,群众除经营农业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手艺:织草帽辫,即把麦杆儿去叶皮,用水泡,使之柔韧,再用抹布包好。每当晚上开会学习,小至八九岁的女孩,大到六七十的老太,怀里抱着麦秆,来到会场,巧手编织,会场内传来飒飒的编织声。特别是那些十七八岁的姑娘们,用纤巧的双手,娴熟的技艺,织出的帽辫更是巧夺天工了。草帽辫织好后送往县城帽厂加工成品,收入颇丰,已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p><p class="ql-block"> 荥阳城池面积不大,仅有两条小街道,政府机关设在城东小山丘上,也未见到城墙,但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难怪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了。荥阳有“千年古战场”的称谓,从春秋战国的晋楚之争,到陈胜揭竿,吴广蒙难,再到刘项争霸、鸿沟对峙、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无一不是血雨腥风、壮怀激烈。那时,人们由于贫困,无心思旅游,常视景观为“穷山恶水”。然而我却怀古心切、兴致颇浓,邀村里几个伙伴,奔走几十里登广武山,去观赏千年古战场。</p><p class="ql-block"> 楚汉对峙的鸿沟,又称广武涧,原是战国时期人们依山就壑修建的引黄灌渠,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废弃,被淹没在野树草木丛中。仅留下汉王堡与霸王城遗址隔涧相望。放眼远眺,群山峥嵘,黄水苍茫,城堡萧瑟、凄凉,在习习的山风里,仿佛耳边传来人喊马嘶的百战声。“鸿沟”揭示了棋艺里“楚河、汉界”历史渊源,也见证了那段悲壮青史。当年霸王,英姿盖世,亲率八千健儿,勒马横行起江东;叱咤则风云变色,喋血沙场,广武争雄;只因钓誉沽名,最终落个垓下悲催,乌江哀鸣。晋人阮籍在“登广武山观楚汉战场”时,曾扼腕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个中要义贯古今,以史为鉴启后人。“小四清”会议上经常讲,“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社会主义搞不好,也难免有一天会别姬的”,这话不是空穴来风,也更非危言耸听,看来,这场社教运动,更显得必要和及时了。年终,荥阳县委召开社教工作总结会议,并举办便宴,招待开封师院来的师生。同学相聚,欢天喜地,柿饼多多,尽吃尽拿。酒足饭饱后,为节约一元多路费,与温县同学党保盈相约,决定从汜水过河返家过年。我们从县城出发,穿过上街,来到黄河南岸的汜水镇,汜水似乎比县城还要大,房屋乌黑一片,一望无涯,当时我就想到《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汜水大战”了。我们每人向船工交两角钱渡河,到达温县古贤村时,已是午夜时分,谁知一夜之间竟捂出一场暴雪来。我年轻气盛,又归心似箭,拒绝主人挽留,冒雪顶风上路。那天寒风劲吹,大雪纷飞,天地茫茫一色,真的是“万径人踪灭”,我手执打狗棍,以树木做标识,探路径,逢村寻人问路、辨方向,徒步六十余里,回到沁阳柏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