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庚子秋末,应汶阳西徐村侯书记和管区王勇书记之约,为其新建乡村记忆馆创作几幅反映早时农村耕读及收储的作品。凭着儿时的记忆,又参考网上记载的一些文献逐渐形成了一些思路。</p><p class="ql-block"> 汶阳镇地处泰山西南汶水之北,这里沿河而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唐代韩翃《送高别驾归汴州》诗:“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 汶阳田”。西徐村地处汶阳田复地,全国文明村,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就出生在这个地杰人灵崇文尚礼的小村庄,近三千年的历史渊源使当地经济富庶繁荣,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劳作之时不忘读书写字,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创作农耕题材对我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画山水画,人物画涉足的很少,笔墨技法不成熟,造型能力薄弱,构图形式也缺少经验,由于村委侯书记和管区王勇书记的盛情相邀,便想挑战自己,搜肠刮肚,凭着儿时在汶水之阳的生活记忆,几度更稿,逐渐完成了几幅作品,粗略还原六七十年代当地部分农耕场景,因时间紧迫,只能临时创作这些,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创作更多的反映农村生活方面的作品,留作记忆。因水平有限,请行家指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以下是作品及简述</b></p> 1 <p class="ql-block">这幅画反应的是八十年代以前农民耕地的场景,那时候机械工具很少,拖拉机还是很奢侈的农耕机器,农民春天耕地主要还是靠牛拉耕犁,汶水沿岸主要是黄牛拉犁,犁耙靠人工扶持,把握方向和深浅程度,早上太阳升起下地干活,下午太阳落山收工回家,午饭一般在田间地头就餐,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黄牛草料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出工时带上,人们就餐时,黄牛也在一边幸福的咀嚼草料。</p> 2 <p class="ql-block">农民在田间劳作,借休息空闲时间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读书学习,写写画画,有的爱翻看历史故事,有的爱学习农耕知识,尤其是刚恢复高考之时,这种镜头比比皆是。</p> 3 <p class="ql-block">到了播种季节,无论是种玉米还是花生,人们都来到田间,沿着事先划好的沟畦,一人用撅头刨坑,一人在后面撒种,再用脚把坑填平,有的是后面再跟上一人专门平坑,双方配合,非常和谐</p> 4 <p class="ql-block">辘轳浇地在六七十年代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灌溉方式。辘轳能组装能拆卸,农田需要浇水了,人们便带上辘轳套装来到井口,那时候每个村都有几眼井,人们轮流使用,井口一旁有立着的石桩,石桩上面有空,是为组装辘轳用的,辘轳头安装在石桩上,前面用木桩交叉架起,绳子缠在辘轳头上,盛水的容器大部分是用木条编制的,上面再用油毡纸胡起来,容器下面是尖的,当水被提上来的时候,容器自然歪倒,水流进水沟进入田地,那时候打辘轳还有配套的歌谣,据说人唱着歌谣干活不会感觉累。</p> 5 <p class="ql-block">麦收季节是汶水两岸最忙的季节,人们抢着收割麦子,因为是雨季,一旦收割的小麦遇到雨天很容易生芽发霉,所以人们必须抢收,甚至昼夜劳作,此时正好六月热天,阳光如火,汗流浃背,男女老少齐上阵,战天斗地夺锦粮</p> 6 <p class="ql-block">冬天来临,家家户户,玉米成堆,人们把玉米辫成一束一束的“辫子”悬挂在墙上,树上,有的用木棍搭起架子,上面排满玉米辫子,玉米“落头子”就用“棒子站子”圈起来,一垛一跺的,既透气还干燥的快,这里不得不服气人们的创造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