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曹氏文化研究会成立

🏇t蛟🐲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热烈庆祝阳新县曹氏文化研究会,于公元2021年元月2日成立!</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说源流》</b></p><p><br></p><p>崎岳之雄巍,原由山脉绵长而亘起,江河之远广,皆属纳千川、汇万溪,庞其系而源远流长。木之盛者,出其根深也。然,由根深而干壮,由干壮而枝繁,由枝繁而叶茂,不逾矩也。阅上三论集思所得者二字。根,源也。忆吾族氏渊源于周,实乃根深、脉远、源长、矣。我始祖振铎公于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受封于曹,而后裔系以国为姓,此乃我谯郡之根,平阳之脉。自振铎传二十世至伯阳公,立国六百三十六年,亡于宋。后九世传至参公,汉高帝封参为平阳侯,复代萧何为国相。六世传至宗公,连续六世袭侯爵,宗公十一世传至充公,子褒公东汉官封颖川太守也。褒公十二传至修公始迁福建七闽建安县 唐贞观朝进士,是始迁七闽之祖也。修公之孙仁卿、政卿,二公当时富名冠世,称曹家富无敌也。拥有五省田庄、十八库。仁公生子五,越、道、远、通、达,越公是我直系嫡祖也,居江南。道公迁北直,十六世孙曹彬是宋朝开国良将,封吾国公复拜枢密相封济阳王。远公迁河南;通公迁浙江;达公迁山西。各居省地开基创业。越公之孙清公生子二权、柄,叔祖柄公唐时率众保境有功,勅授忠直郎,掌吴楚威武都督。两次救刘姓巨容公,刘公逝前留言:曹公义薄云天堪比关圣,没有曹公就没有刘姓,凡我后代子孙当铭记曹公再生大德。晚年隐居兴国朝阳里曹平畈(今湖北阳新龙港株林上村)卒后加封曹宣王,隐居曹坪,逝于曹井,葬于株林山(这是源于刘姓史料,另有史料记载逝于战场,有待考证),乡人立庙祀之。权公九世传松公生于公元八三一年,系江南舒州潜山附近人,唐光化二年中进士,任洪都太守,著有诗集行世。因唐宋兵乱阻羁,遂籍豫章梅林,娶周氏生子三,宗、祖、朝。松公五世传至宝公任荆州府通判户部员外,六世孙伯通、道、达,俱迁湖广通山县。八世传至仲荣公。任吉安太守,忠心报国,生子三季玄、应、佳,兄弟三人俱迁福建开创基业。季铁、金、银、铜、锡,俱迁湖广鄂城。十七世孙瑚公娶戴氏生子四,谅、文、敬、信,自梅林迁武宁县十四都外仁乡箭干源派。为武宁箭干源派。再十传至本通公生子经仁、经义。仁公生子尚邱,尚陇。义公生子尚乾,尚坤。尚邱迁通山为通山派,尚陇迁铁山云宕兴国白岩派。尚乾自武宁箭干源迁瑞昌洪一乡之双溪居焉。生子汝惟、汝圣、汝贤,惟公生子三守恭(行肖八)守敬(行肖九)守礼(行肖十)。守恭公自双溪迁兴国州永城里,冷水港,生子四福四、五、六、七,归葬江西洪一、廿四向柏树下月山。守敬公生子二,福九、十,福九公迁浙江省嘉兴府海沿县,福十公居双溪,守敬公葬守恭公茔右。守礼公生子一福八,迁大冶挟城山后迁道仕洑而后孙明公由战乱易曹为肖以派为姓,公归葬江西双溪茶冲,妣葬枫林湾。以上条分缕析、派系明瞭,只虽阅序俱知其源。本届续修宗谱联宗,还有江西都昌龟山派系、南昌荐公派系、山西蒲县、洪洞县等参加者来自五省四十余县(市)五地区(市),鸿丁达十六万余人,是历史以来一次空前的合修,也是我族一次空前的盛会。由此显现我族,人才济济,文韬武略,代代不乏人才也。世泽绵延,渊源流长,是为源流记之。 </p><p> </p><p> 乙酉届编写组 公元二00五年岁乙酉仲冬月</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历史的河流踏着轻松的乐曲缓缓流淌。一代代英雄豪杰,辉煌了多少流年,峥嵘了多少岁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家族史,是族人一辈辈的与自然抗争,坎坷与智慧并存,汗水与硕果齐飞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族人不屈不挠,在一次次人为与自然灾害的打击下,都迅速崛起,且愈挫愈勇!族人永立时代潮头而独领风骚!</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纱帽山的传说</b></p><p><br></p><p>坡公出生于1516年,诰封承德郎,曾任山东清吏司主司,加赠中宪大夫,从四川守巡道兵备付使隐退,闲赋家中后,就潜心钻研起了风水学。由于他博学多才、加之刻苦好学,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代堪與学宗师。</p><p> 一个春暖花香、和风拂面的早晨,坡公提着鸟笼、拄着龙头拐杖,信步来到东山脚下,吟唱道:</p><p>一、</p><p>生平几老一书囚,</p><p>今慕扬曾作浪游。</p><p>万里江山归眼界,</p><p>一天星斗灿心头。</p><p>健儿须向英雄展,</p><p>明月毋将暗里投。</p><p>有幸得蒙天地佑,</p><p>能令白屋易封侯。</p><p>二、</p><p>老年赢得一身闲,</p><p>欲絜青囊历玩山。</p><p>牧唱樵歌凭耳听,</p><p>琪花瑶草任情看。</p><p>一腔潇洒尘嚣尽,</p><p>六合周流眼界宽。</p><p>勿谓闲行无所济,</p><p>嘉谋拟藉浪游间。</p><p> 爱犬听着也精神亢奋,伸着猩红的长舌,狂吠着时而钻进绿油油的麦田,惊飞一群燕雀;时而冲进金黄的油菜地,追出几只觅食的野兔。</p><p> 坡公来到山包顶上,把鸟笼挂在树杈,拂着雪白的长髯,深邃的目光环视着连绵起伏的山脉。猛然发现,这几个大山派生出的小山包,好似一顶官员的纱帽。两边的帽翅栩栩如生,脚下所站之处,正为纱帽之顶。</p><p> 坡公感叹: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呀,这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这么多年来竟没有发现。众里寻它千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今天得来全不费工夫。</p><p> 其实,坡公今天才发现此地风水,情有可原,坡公在家乡生活时少不更事,更不懂风水知识,终日在为求取功名而寒窗苦读。功成名就后,一直在外任职,公务缠身,百忙之中偶尔回家省亲一次,总是行色匆匆,哪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p><p> 一番感叹后,坡公仔细勘察,找准龙穴,用拐杖戳一小洞,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正面朝上的埋入土中。</p><p> 是日晚上,坡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园泛黄的韭菜,往西方顺着。第二天早晨醒来,坡公就把梦境和自己发现的纱帽风水,一并告诉了太婆。太婆听后惊喜万分的说:梦境是指示你去拜访江西的风水高人王顺九呀。</p><p> 岁月匆匆、时间如白驹过隙,坡公忙完移坟迁墓之事等,为了印证自己的勘察的准确性,在太婆的指点下,择日启程,背着包袱雨伞和盘缠,轻装出发,前往江西,去寻访叫王顺九的风水大师。经过数十日的鞍马劳顿、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王顺九先生家。</p><p> 有智不在年高,王顺九乃一翩翩少年,年方十九,尚在上学之中,其祖上三代都是风水先生,他从小耳濡目染,承祖宗一脉真传。由于他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勘與学上有很深的造旨。</p><p> 坡公说明原委,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成了忘年之交。王顺九留坡公小住几日后,作别家人,随坡公一同来到坡公家乡。</p><p> 坡公一家人对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热烈欢迎、盛情款待。在游完家乡的风景名胜、名山大川后,一日闲游到坡公的埋铜钱处,王大师随手折下一支树枝,往地下一插说:数日游玩,纵观兄台贵地风水,此处为绝佳之处------纱帽地穴、出高官。不过葬坟后,要过几代人才会出大官。坡公说:俗话说穷搬家、富挪坟、生意不旺移大门,先前我已将几代先人尸骨移葬此山了。王顺九答:兄台高招,怪不得坟未葬、人已出(那时大箕公等可能已经出生)。</p><p> 当坡公小心翼翼地扒开王顺九所插树枝周围的土时,发现树枝不偏不倚,正好插在铜钱眼中,两人相视而笑:英雄所见略同呀!</p><p>注:源自于零星传说</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乌鸦伏泉塘的传说</b></p><p><br></p><p>在铜录山古铜矿遗址纪念馆的西南侧,原有一口池塘,因该塘常年四季有清亮甘甜的泉水外涌而得名“泉塘”。这泉塘犹如一面巨大的天然宝境,镶嵌在铜录山中。泉塘以青山为岸,由东北至西南三面青山环抱,山势活像一只展翅翱翔着的乌鸦,守护着这明清如境的泉塘。山间松柏掩映,铜草芳香。这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黄金、白银、铜、孔雀石……现今的铜录山矿大型露天采矿场,即是这乌鸦山的腹背之地。当你屹立在乌鸦山顶,举目环顾,无限美景定然令你心旷神怡。东眺鹿头晨曦,南望龙角凤头,北瞰青龙兴波,西赏曹湖(现今三里七湖)映月…</p><p>在泉塘的东南岸,曾长眠着一位明朝再宪大夫——曹东山(1485年10月4日——1565年2月10日)。四百多年来,曹东山的后裔数以万计、遍布大箕铺。</p><p>曹东山之子——竹坡,通天文,精地理。一生足迹踏遍五湖四海,寻找矿产资源,观察风水宝地,这乌鸦泉塘是竹坡居住在这泉塘岸边,经数年观测才发现这绿如翡翠的泉水,常常早晨金光灿灿,夜间银光烁烁。这是他一生中观测到的一块稀世风水宝地。</p><p>曹竹坡觅此风水宝地之后,倾全家之财,买下乌鸦山,泉塘,曹湖,并在这泉塘边建造庄屋,聘人看山守湖。</p><p>曹东山于公元1565年2月18日逝去,竹坡择吉日时辰在此安葬其父。 放下东山老人的灵柩后,身为孝子的曹竹坡详细地向八仙反复交代了下葬时的吉时、天象等有关事项。因下葬吉时忌压竹坡及其孝眷,故竹坡与其孝眷先行离开墓地,到庄屋去了。</p><p>正午 时分,果不出竹坡所言,天空突然浓云密布,雷电大作,大雨倾盆。送葬宾客纷纷向庄屋跑去,只剩下几位八仙等待着下葬灵柩。不一会,八仙们看到泉塘中央,先是金光灿灿,光芒万丈,既而塘中涌起冲天水柱,状如青龙。此时狂风呼啸,整个泉塘巨浪翻腾,大地一片漆黑,八仙们个个惊魂落魄地向庄屋逃去。</p><p>不一会,雨过风停,艳阳复出,泉塘依旧碧水平静如镜。曹竹坡急忙问他们灵柩安葬妥否,八仙们个个摇头不语,气得竹坡顿足捶胸。随即竹坡喝令八仙们速到泉塘东南岸的乌鸦嘴前,掘穴安葬。竹坡对八仙们说:“这个墓穴掘下去三尺,下面有一块平展的几尺见方的青石板,见了青石板,就可以在石板上下肂,安放灵柩。”</p><p>八仙们听罢竹坡的话,个个半信半疑。但因已错过一次下葬吉时良机,个个不得不抓紧时间挖掘墓穴。在竹坡的督促下不一会儿挖的挖,铲的铲,很快就挖出了竹坡事先说的青石板。竹坡交代在石板上下肂,安葬灵柩。他自己亦为避忌而去了庄屋。他去时一再交代不要推开青石板看里面的东西。</p><p>八仙们见竹坡已离开墓穴,八仙个个说:“曹竹坡怎么这么神?先是大晴天知道要下雨、有雷电,泉塘会腾起青龙,现在又知道掘地三尺有青石板,这青石板下面又有什么呢?”八仙们个个想扒开石板看个究竟。于是有两个八仙偷偷地扒开石板,只见一团浓浓的紫气冲天腾起,随后有一只全身闪着金光的乌鸦从石板下向外冲出。见状,两个八仙,手一松,另一只乌鸦被压死在石板下,飞出的一只八仙看到它飞到了大冶的青龙山上。</p><p>曹竹坡不安地站在庄屋门前,见那凌空而起的紫气,料是八仙们扒开了石板,当即气得晕了过去。</p><p>待竹坡苏醒过来,坟已葬毕。竹坡大发脾气,冲八仙们吼着:“你们这帮胆小好奇的愚八仙,白费了老父的一生心血和巨额家财!你们知道吗?此地名叫乌鸦伏泉塘,谁家祖人眠此穴,谁家子孙万代出帝王!”</p><p>竹坡说罢连连叹惜。从此曹竹坡有了地理仙的美称。其父安葬乌鸦伏泉塘的神奇传说,流传至今。</p><p> ———源于曹氏家谱(大冶)</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文化是每个家族的灵魂!一个不尊重知识的家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家族;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家族,必定会兴旺发达、前途无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穿越时空的神树</b></p><p><br></p><p> 徐家庄通往国道的几条乡村公路,平常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遇上清明小长假,更是堵得水泄不通。人们索性弃车徒步,好在大家出来也是散心游玩,并无要事要办。再者道路两边香樟参天、人在林荫道下行走,凉风习习,也非常舒坦。周围还有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人们宛如沐浴在金色的海洋里,不失为另一道亮丽风景!</p><p>徐家庄村,山环水绕,论风水,是堪舆学中的绝版与精品。</p><p>鸟瞰村庄,前有照、后有靠,左有怀、右有抱,铝秀山、银鱼尾、后天坪、细山、周家脑五条山脉,九曲回肠、环绕村庄,是名副其实的九五之尊图,也神似一只向旭日腾飞之大鹏。</p><p>山是村的魂、水是村的脉,村因山而庄重、而灵气、而秀美、而升华;因水而润泽、而富足、而安康、而祥和。</p><p>山,有上竹林、下竹林、银鱼尾、铝秀山-----从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地名,就可以看出村里文人墨客的多少与知书识礼的程度。</p><p>水,前有金港、后有银河,足可以保证村民的旱涝保收和衣食无忧。</p><p>铝秀山顶有一棵古枫树,数百年来,汲日月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颇具灵气。古往今来远远近近的莘莘学子们,为了追求功名、出人头地、不负十年寒窗之刻苦,临考前纷纷都来抱抱神树,沾沾神树的灵气。沾灵气后的不少学子们,在考场上超常发挥、下笔如有神,最终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而光宗耀祖。</p><p>东、西两曹在大箕铺落业的始祖,徐家庄、秦兴脑的太祖,两位先人安葬于铝秀山顶的古枫树下,还有柳林的廷旭公等等曹氏祖先长眠于铝秀山麓,因此,有不少曹氏家族名人身影曾经在此地的清明时节出现。不光清明时节,就是家中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他们也会来祖坟祭拜、祷告。</p><p>四百年前,东、西曹始祖相中此龙穴时,原想砍掉此枫树,一斧下去,血水外冒,吓得胆颤作罢。因此,人们知道此树有神,不得不对它格外敬重、顶礼膜拜。</p><p>古树也由此留下了一个不可愈合的伤疤,而且逐年增大,最后定格在一米见方。</p><p>山顶地势居高临下,加之古树荫天蔽日,无风也有三分自然凉,因此,这里历来被村民视为夏天纳凉的风水宝地。每天不等晚饭吃完,各家的孩子们纷纷搬来竹床,率先抢占“有利地形”。</p><p>有一天,一晚归的村民,对摸黑接收的一百元工钱的真假放心不下,就叫爱人回家拿来验钞电筒照一照。</p><p>验钞时,电筒余光照在了古树伤疤上。伤疤立时现出一个陌生的身影,又正好被旁边一小孩无意看到,顿时,吓得嚎啕大哭。</p><p>小孩父母问明缘由,拿来那个电筒再照时,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官员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顿时,整个村庄沸腾了------</p><p>暑假在家休息,在哈工大读地质物理学博士的曹小游也闻讯赶来,看后也不免大吃一惊。连夜网购了一张返校车票,小心翼翼地在伤疤处刮下一点粉末,天不亮就起程回校找导师去了。</p><p>第三天,曹小游与导师一起带着仪器,又重回了家乡。回家后,他与导师一起,拿着仪器、罗盘,在古树身上与周围测土质、量方位、翻资料的忙碌开了。</p><p>经过一个星期,吃住在山上的昼夜奋斗,谜底终于揭开:</p><p>大冶不仅铁矿石贮量世界第一,其它稀有矿物质也非常丰富,所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都富含稀有金属元素。四百年前的古树伤口冒血,是树中流出的汁液中的矿物质铬,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氧化铬(Cr3O2)变成红色。</p><p>三氧化铬汁液,经过处于北回归线的太阳的暴晒,慢慢的“包浆”,形成一种永久磁性的保护膜。那层保护膜成了天然的“电子眼”,全天候、多方位地记录着四百多年来,人间的风霜雨雪与悲欢离合。那晚验钞机的紫光一照,那些录制在伤疤上面的影像就浮现出来了。</p><p>村长曹树红,二十来岁就在商海披波斩浪,很有商业头脑,是商界的才俊,当年在乡镇企业里是一名最年轻的厂长。</p><p>他苦留导师师徒,再把村里在华中科技大学读计算机工程专业的高材生曹煌请来,他们三人联手研发、设计软件、安装系统。</p><p>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找出了古树的正、负极点,连上直流电源;在古树的核心部位植入他们研发的芯片;用数据线把电脑的USB端口与古树的阴阳点对接。</p><p>与古树连接上的电脑,打开电源,在桌面的古树图标点连接,然后在索引处随便找自己想看内容,然后输入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某事。想看什么,随心所欲。</p><p>再把古树阴阳点与网线连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查看了。</p><p>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春风。村长曹树红在谋划怎样运作才能把村里开发成世界顶尖级旅游景点。</p><p>首先他把村里几个建筑老板请来,商量通过外面融资、村民入股,建几个吃、喝、玩、乐一条龙的五星级酒店。</p><p>直挂云帆济苍海、乘风破浪终有时。</p><p>经过近一年多的艰苦努力,5座18层高的现代化酒店拔地而起,在请来省、市各级重要领导以及数十家知名的媒体后,召开了徐家庄旅游景点正式开业的新闻发布会。</p><p>只几秒钟的时间,徐家庄三个字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就连芝加哥的街头、好望角的巷尾、巴黎的餐桌傍------无不都在谈论徐家庄。</p><p>为了亲眼目睹,满足好奇心,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p><p>国家气象局在这里长期包下了6层酒店,专门供科研人员长期驻扎研究。原来研究古代的物产,要经过考古发掘才能知道些皮毛,研究古代的气候,只能根据树木的年轮稀密来推测历年的降雨的多少与日照的多寡。现在科研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连接上徐家庄,就能把四百多年来的物产、气候,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p><p>譬如,打开链接后,输入1954年7月20日,就会看到大雨倾盆、白浪滔天,大水漫过村里的大门台阶,有村民手里拎着从厨房灶孔里抓到的鲤鱼,从家里走出来。</p><p>输入1998年7月8日,就会看到黑沉沉的天空,乌云压得很低,很低。突然,一道闪电撕破天幕,随着一声振耳欲聋的炸雷,天公把天河之水倾注人间,不一会,漫野茫茫、浊浪排空,洪水挟裹着泥沙与沉甸甸的稻穗呼啸而下------</p><p>普通游客大多数关注的是,古代的人和事。电脑软件里有一些名人的索引,点开它,不光那些的人物当年的一举一动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游客面前,还有程序员编进去的,对此次人物出现的来龙去脉、前因果后的讲解。</p><p>因为堪舆家认为铝秀山是阴宅宝地,前面介绍了,这里长眠着不少曹氏家族的不少先人,看到那些名人大多与祭拜有关。</p><p>譬如:输入曹志遇,就立刻显示:</p><p>曹志遇,字二箕,又字知我,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大冶大箕铺曹六房村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曹璇曾任山东清吏司主事等职,兄弟八人,他排行第六。</p><p>曹志遇自幼聪颖好学,21岁中举,37岁中进士(万历二十六年),先后任北京户部主司、六米仓尉、广东惠州府知府、高州府知府、四川重庆府知府,后又任罗定道兵备副使及广东按察使等职。据载,曹志遇的才学深得当朝皇帝的器重,并将义女陈氏许配他为妻,族谱记载“续娶明皇义女陈氏”。1587年,曹志遇生下长子曹景参。有意思的是,曹景参却以大箕山为号,称“大箕”。</p><p>父二箕,子大箕,不知道的人以为人伦颠倒,实际上父“箕”与子“箕”同字不同义。</p><p>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51岁的曹志遇以尚书郎身份接替同乡吴国伦出任广东高州府知府。他“丰神岳立,凛不可犯”。到职后“豪民蠢吏屏迹,平民百姓拥戴”。重建郡学,并扩大其规模;用公帑购买田地,作为郡学资产,出租所得,用以资助贫苦寒士读书膏火之费。郡学竣工后,他亲自为书院题额,将原来吴国伦兴建的“南山书院”改成“笔山书院”。并亲自主持纂修《高州府志》十卷。</p><p>在这里共看到志遇公三次身影,分别是:</p><p>1581年春,乡试赶考前夕,与母亲大人一起,来祭拜列祖,祈求列祖显灵,保佑自己三元早中。</p><p>第二次是,万历二十六年,高中进士后,衣锦还乡,来谢列祖、给列祖报喜。</p><p>第三次是,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2岁以尚书身份任广东高州知府其间,回家自筹钱款,重修前任同乡吴国伦建造的“南山书院”,修缮后改名为“笔山书院”。</p><p>输入曹景参,就立刻显示:</p><p>曹景参是曹志遇的长子,生于明朝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以大箕山为号,称“大箕”。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获殿试二甲第一,按朝廷规定,他要分配到地方任职,但当朝皇帝十分喜爱他,为了将他留在朝廷,将他的成绩降为第四名。他历任礼部精善事主司、北京员外郎、授谏议大夫、京殿传胪。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克制着威胁家庭的火曲星。去世后在祖堂里停放了三年,刚一出殡到祖堂后的扑虎山下葬,家里就无缘无故的起了一场熊熊大火,将家里的房屋、祖堂化成一堆灰烬,现在还依稀能看到四百年前留下的残垣断壁,破败的祖堂上还能看到“大夫第”几个饱含沧桑的大字,仿佛在对后人诉说着流逝的辉煌的从前……</p><p>在这里也能看到他来古树下祭拜太祖三次,前两次也与父亲一样,分别是赴考前祈求太祖显灵保佑,高中后来向太祖报喜。第三次,就显得面容憔悴,原因是:</p><p>当年他获殿试二甲第一,按朝廷规定,他要分配到地方任职,但当朝皇帝十分喜爱他,为了将他留在朝廷,将他的成绩降为第四名。其实是皇后贪恋他的才貌,向皇帝吹“枕头风”才降格使用,留在身边的。</p><p>一日,趁皇帝外出,皇后与他调情,叫他坐一坐龙位试一试。他刚一坐下,屋檐下的鹦鹉就叫起来了:</p><p>曹大箕,好大胆。</p><p>外面的侍卫听到喊声,从门缝往里一看,顿时吓得目瞪口呆。连忙跑去城外向皇上禀报。</p><p>皇上听后,龙颜大怒,下令封锁城门,捉拿大箕。</p><p>当城门关好,准备前去捉拿时,大箕在外面敲打城门。</p><p>皇上立时傻了眼,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袭上心头。立即下令:将谎报者斩首示众。</p><p>真实情况是,封锁城门的举动惊动了,在龙椅上惴惴不安的大箕公,他连忙翻墙逃跑。从城墙跳下时,刚好落在停泊于护城河上的一条小船上。城墙虽高,由于有小船的缓冲,所以他毫发无损,才敢若无其事地大胆从城外敲门进来。</p><p>一场虚惊后,向皇上告假一月,回来祭拜列祖列宗,感谢他们的显灵保佑。也是大家看到的他面容憔悴的真实原因。</p><p><br></p> <p>输入曹亚伯,简历就显示:</p><p>曹亚伯幼年受教于本族塾师曹风翔老先生,平日里爱听乡中父老讲太平天国故事,渐蒙推翻帝制思想。1889年,曹亚伯从大冶县城福音堂借阅上海广学会所译《格物探源》一书,顿悟守旧之非,遂入该堂为信徒,在传教士张长善指导下学英语。</p><p>1897年前后,考入武昌农务学堂,补博士弟子员。1900年,目睹20余名志士遇难,反清复仇思想更炽。后转武昌两湖书院就读,与黄兴、周震麟同班,同吕大森、宋教仁、陈天华交往密切,常斥同学中醉心利禄者为“走狗奴才”。1902年,经书院舆地教授邹源帆介绍,去湖南新人办教育。冬去日本,与兴中会成员吴禄贞结成知交。1903年回国,任长沙中学教员。</p><p>1904年春,只身去江西吉安府统领廖笏堂处运动军队,公开向士兵演讲并散了《警世钟》、《猛回头》等进步读物。江西巡抚用万急公文指示吉安营捕曹就地处决,幸已离去。7月上旬,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分管宣传交际。后在长沙求中、宁乡、长沙3中学执教。竭力协助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议定盱慈禧诞辰日举行长沙起义,被推举为湘鄂联络员。事泄,黄兴受通缉惹居教堂,由黄吉亭牧师献策,曹与张继护送始得脱险。宋教仁初不知有变,亦由曹告知并赠川资,才免致罹祸。1905年2月,与刘静庵积极活动,成立"日知会"。随后去日本留学,参与筹备同盟会。在第一预备会上第一个签名“兴国州人曹亚伯”。是日,大会讲演,首为兴中会孙中山,次为华兴会黄兴,第三即日知会曹亚伯。同盟会成立与汪精卫、胡汉民、冯自由同为评议部评议员。</p><p>1906年,以官费留学英国。途经香港,受聘《中国日报》驻伦敦义务通讯员。过新加坡时,与孙中山晤见畅谈。抵英后,初习海军,后因在英倡言革命,被清廷免去官费待遇,遂习矿冶,并任中国留学生会馆馆长,介绍吴稚晖加入同盟会。1909年,孙中山由南洋赴英,曹醵款资为程仪。翌年毕业于牛津大学。</p><p>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复至伦敦,邀曹结伴归国出任财政部次长,曹婉辞不就。1912年,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回国。返鄂入黎元洪幕府,赞襄机要。4月6日,孙中山在上海爱俪园欢宴辛亥革命诸元勋。曹应邀赴宴,并同孙排坐合影。1913年,住上海法租界,参与剪除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活动。肇和军舰起义时,曹在寓所内秘密制造炸药,门口挂"曹工丞化学师"招牌掩人耳目,连他10来岁的儿子曹文锡也被派去跑交通、送情报,并“尝于菜篮内密运炸弹,以应讨袁军急需”。</p><p>讨袁失败后,复东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继续策划讨袁。1914年,奉命主持旧金山美洲支部党务。时陈炯明在南洋另创"水利速成社"对抗中华革命党。曹与陈耿夫奉孙中山之命,赴南洋各埠疏解。1917年,孙中山率海军南下护法,曹从德国人克利来处筹百万巨款相助。9月,孙中山函促曹赴粤任大元帅府参议,曹复信"乏经济之才,且不谙政事,赋性耿直,不合时宜,愧不克前来匡襄也。"但为革命奔走一如既往,策动鄂军师长石星川在荆沙独立,又以"赴荷兰考察水利"为名出国游说,争取国际支持。用孙中山万元赠款在沪创办"亚林溴水药厂"。1921年夏,离沪赴粤,受聘总统府高级顾问。孙中山督师北伐,曹随行相助。后受胡汉民排挤。陈炯明企图利用曹出面怂恿海军将领中止北伐。曹为避嫌离粤返沪,并在昆山县置田经营农业。1926年,国民革命军经浙抵苏,北军褚玉璞、白宝山部自知不敌,密谋在淞沪抢掠后撤离。曹号召昆山乡民奋起自卫,使北军闻风而遁。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以"投机"、"捣乱"为辞,将曹诱禁于上海龙化华。经报总司令部,方获释。事后,曹闭门著述撰成《武昌革命真史》数十万言,192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胡汉民授意国民政府参事吴醒亚等出面。抨击此书"取此不真",联名呈请国民党中央党部查禁。曹屡遭打击,厌倦世事,遂皈依三宝,受戒于印光大师。并指引林森、居正、柏文蔚等信佛,创办昆山佛教莲社。"九·一八"事变后,曹疾呼"不自御侮,国亡无日"。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精神大振,朝夕祈祷中国军队胜利。并以本人名义向上海商界储蓄银行两次借款,替冯玉祥筹措抗日军饷,冯尊其为"老革命"、"老英雄"。曹还甘冒日机轰炸之险,主动抢救抗战伤病员,不其染疫,于10月27日病逝。遗著有《第一交欧战中世界旅行记》、《游川日记》、《大冶之铁矿》等。曹亚伯的事迹被列入《中国历代名人词典》和《中国近代史词典》等书。</p><p>这里能看到不少他祭拜的身影,有的是考前来祈求祖宗、神树保佑;有的是家里有红白喜事,千里迢迢赶回祭拜祖先。</p><p>看,他踌躇满志、西装革履,这是他1910年从英国牛津大学学成归来,特意回到作别多年的故乡,顺便也拜拜祖宗。</p><p>看,愁容满面、忧国忧民,这是他1929年因事从上海回家,与邻里们闲聊,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江山终将是共产党的,遂劝大家:一块钱(银元)一斤的肉大胆吃,一块钱一担(古代单位)的田莫得。村民们骂他读书读傻了,追着打他,他满腹愁肠,无处诉说,只得来与祖宗“互诉衷肠”。之后他老人家看破红尘、厌倦世事,受戒于印光大师,专心学佛。继而隐居昆山、解甲归田、躬耕南亩。</p><p>输入曹玉阶、曹壮父兄弟俩,介绍分别显示:</p><p>曹玉阶 (1877——1933)又名易亨,出生于大冶龙山镇曹家堍一个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在其弟共产党员曹壮父的影响下,积极投入了反列强、反军阀、反土豪劣绅的斗争。组织曹家堍“除毒会”、 “妇女放脚会”、“青年促进会”。历任曹家堍党小组长、曹家堍党支部书记、曹家堍农会会长、阳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鄂东南道委委员、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一九三三年秋,曹玉阶因劳累过度,肺病复发,不幸逝世,终年四十六岁。</p><p>曹壮父,湖北大冶人。早年在武昌求学时,受到恽代英、萧楚女革命思想影响,追求进步。1923年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大学,积极参与组织学生爱国运动、工人运动,是南京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南京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6年底,被调回湖北工作。党的“八七”会议后,湖北省委决定组织全省秋收暴动,特派他到当阳,协助发动了“瓦仓起义”。1928年底,湖北省委机关和武汉三镇党组织遭受大破坏,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湖北省委,曹壮父任省委常委、候补书记兼组织部长。后因省委机关再次遭到大破坏逮捕,英勇就义。</p><p>兄弟俩有几次是小时候随父母来扫墓的,成年后,忙于革命事业,再一个两人都过早牺牲,所以来得比较少。</p><p>曹玉阶成年来的一次是,1924年与曹大俊一起,他俩为了避人耳目,以祭祖为借口,躲在这里来共商革命大计,也从这里直接去石应高,在石应高学堂成立革命组织“龙山书社”</p><p>另一次是“大冶兵暴”前夜,打算壮士血洒疆场,来与先祖诀别。</p><p>曹壮父,成年来的、也是唯一成年来的一次是,1924年暑假,由南京返乡度假,顺带在家乡发展革命组织,抽空来祭拜一次。之后一直在外奔波于革命事业而无暇顾及。</p><p>输入曹良逸</p><p>屏幕显示,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衣冠不整的小男孩,索索发抖着,在太公坟前,虔诚地长拜不起。跪拜缘由,说来话长:</p><p>祖先是远近闻名的地理仙——风水先生,一次游山玩水时,偶然发现了一处绝佳风水宝地。为了自己百年后能长眠此地,让子孙万代兴隆、长发祺祥,颇费了一番心思。</p><p>首先,他与当地的家户头——家族的长老结拜老庚。在一次闲聊时,祖先感叹:老庚,活着我们这么好,要是死了我们还能在一起就好了。长老答:那还不容易,死了与我埋在一起不就行了。祖先答:嗯,还是老庚聪明,这不愧为是一个好办法。</p><p>办法有了,两人雷厉风行,长老请风水先生的祖先去他家的山脉察看地形,寻找风水、勘察龙脉走向、确定穴位。遍山查看后,祖先指着脚下一平坦处说:我死后就埋葬在这里算了。长老知道老庚是远近闻名的地理仙,他相中的地方一定是绝佳的风水宝穴。即刻就对老庚说:不好意思,老庚,这个地方我死后要安眠的!祖先哈哈一笑:没关系,那我就埋在前面那个水凼处算了。</p><p>其实,祖先知道老庚聪明绝顶,定有“埋伏”。所以,先前就故意虚晃一枪,说的 并非是自己真正相中的风水宝穴。</p><p>为了免除后患,祖先问:老庚,我该给多少钱?长老答:老庚见外了吧,还谈什么钱呀?!祖先说:我们这一代人好,谁能保证下一代人还继续好呢。长老想:那也是。就指着祖先带去的一篓鸡蛋说:真要给钱,就以这篓鸡蛋为价吧。祖先说:也行,不过契约写一篓鸡蛋不雅、难听,还是写一篓元宝吧。长老还陶醉在自己的风水宝穴中,大手一挥说:应该、应该,鸡蛋本来就叫元宝嘛。</p><p>祖先预见以后会与老庚后代有官司,不管哪朝、哪代,打官司就得花钱,有句话他概括叫:赢了官司、输了钱。祖先知道自己的二儿子小竹(水南湾太公)世代发财,就吩咐小竹,百年后与他傍葬。日后打官司花钱,一元钱,二房小竹公后裔五毛、其它八房五毛,八房这五毛,二房也要摊八分之一。</p><p>解放前,家族有个教金馆(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的范星(星过去对老师的尊称),他饱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写起文章来可谓:妙笔生花,他在世之时,遇到打官司,自然由他执笔写诉状。</p><p>这天,他坐在稻场的石磙上长嘘短叹,还只有十四、五岁的良逸凑近问:</p><p>“范星何事发愁呀?”</p><p>“唉,一言难尽!”</p><p>“到底什么事? ”良逸打破砂锅纹到底.</p><p>“明天打官司法官不看状子头,诉辩双方必须当堂辩答,可我口拙舌笨呀。”</p><p>“范星放心,明天你带我去,我自有办法。”良逸信誓旦旦。</p><p>为了打赢官司,这天晚上,他偷偷的来祈求太公显灵保佑</p><p>第二天,他扎着围裙,打扮成倒茶扫地的跑堂,当轮到辩方应答时,他跑进法堂,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舌战群雄。</p><p>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的雄辩大论,顿时满座皆惊。那些请来的各姓长老纷纷说:M府看到火候哟,曹府还是一个倒茶扫地的伢仔(小孩)说话,二十四件长袍马褂还没开口呢。</p><p>看到这个阵式,M府只好借坡下驴、知难而退。</p><p>其实,各姓长老,提前花钱打点过,良逸公当时是一个目不识丁孩子,也因这次官司,成就了他“瞎眼光棍”的雅号。</p><p>你也可以滚动鼠标,在网页上漫无目的的游弋。</p><p>当时间显示2001年4月5日时,市教委主任曹琳与夫人吕老师,来山上扫墓,坐在树下小憩,那时他还没到教委,在镇里当政法镇长。他突然想起李清照与先生“赌书泼茶”的故事,也心血来潮对夫人说:“我们今天也来一次赌博”。</p><p>“怎么赌?赌什么?”夫人问。</p><p>“我们赌对提篮,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如果对出来了,供篮归我提,对不来,那就SORRY了”</p><p>“一言为定,不许反悔”</p><p>“ 君子一言、决不反悔”</p><p>“请出题”</p><p>“甘当公仆 顺民和众”</p><p>吕老师看到对面叶家庄村的漫山桃树,顿生灵感,张口就答:</p><p>“乐为园丁 培桃育李”</p><p>答完笑呵呵的拍屁股就走,把装供果的篮子留给了曹主任,不,曹琳那时他还是曹镇长。</p><p>当鼠标滚到2002年4月4日时,看到市作协主席曹茂海背着笔记本电脑,与他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款款走来。那是他借清明假期,与村中父老一起来祭拜先祖廷旭太公。他还有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丰富第一手革命先烈的翔实资料,更好地书写《大冶兵暴》。</p><p>他不虚此行,在这里,不但查到了更多的关于革命先烈曹大俊、曹玉阶等的革命史料。还站在山顶,眺望波光粼粼的大冶湖,浮想联翩,酝酿出了《畔湖男》的构思。</p><p>再滚鼠标,大冶楹联协会的副秘书长曹树友,坐在窗前奋笔疾书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之所以能看到他坐在窗前书写,是他家窗户正好对着古树屏幕。双击一下图片、滚动鼠标,一首气势磅礴的《踏莎行·回故乡》跃然纸上:</p><p>南水长流,东山不老。平川高峡风光好。层楼栉比绿杨遮,人车奔走康庄道。</p><p>旱地栽棉,水田种稻。矿山工厂机声闹。 惠民政策暖人心,千家欢唱丰收调。</p><p>挪动鼠标,右移图片,村中大门上一幅对联非常醒目,那是村中老人曹茂奎先生撰写,我大哥庭锡先生的墨宝</p><p>承祖宗一脉真传 克勤克俭</p><p>教子女两条正路 唯耕唯读</p><p>2015年11月18日初稿</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曹志遇公和曹大箕公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大夫第与九如堂</b></p><p><br></p><p> 曹志遇生于1561年10月,号“二箕”,父亲曹璇曾任山东清吏司主事等职。曹志遇自幼聪颖好学,21岁中举人,37岁入进士,先后任北京户部主司、六米仓尉、广东惠州府知府、高州府知府、四川重庆府知府、罗定道兵备副使、广东按察使等职。曹志遇在高州任知府时,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当地人为了感谢他,在“府城内十王殿侧建庙祀之”。曹志遇“不避权势”,状告朝廷内一名违法的宦官儿子,朝廷各官员纷纷称赞他“不为私腹而忠君报国为民也”。曹志遇告老还乡后,在家乡修建了“大美堂”,并由儿子曹景参亲笔书写“大美堂”三个大字。相传,这“大美堂”是得到皇上御批的。</p><p>二房太婆听说六弟大兴土木,请了不少能工巧匠兴建祖堂,一大早 ,蹚河来到六弟家。深受皇帝喜爱的侄儿景参,看到二娘不辞辛苦、大清早的到来,就远远的迎了上去:</p><p>二娘来啦!</p><p>嗯,听说贤侄家的祖堂建得非常豪华花美,我来看一看,也想建座这样的祖堂 。</p><p>啊,二娘也想建这样的祖堂?侄儿景参随口问道</p><p>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二娘想,听侄儿的口气,分明是看不起孤儿寡母的二娘呀。于是就气哼哼的应了一声“嗯”。</p><p>不几年,二房太婆就遍访能工巧匠,请来100多工匠用13年的汗水,终于在水南湾树立起了一片徽派建筑。核心建筑是气势恢宏的九如堂,其内九重门连通两旁上百间横屋,使整个家族浑然一体。</p><p>侄儿景参知道后万分高兴,吩咐家人送来满满一担彩礼。完工后,二太婆把景参侄儿的彩礼一分没收,还加十块银元压担返还。 侄儿景参得知后,百思不得其解,几夜冥思苦想后,默默自语:是不是二娘为我当年的无意随口一问,还耿耿于怀!</p><p>于是,侄儿景参亲自登门赔礼道歉,跪着写下“九如堂”这块遒劲有力的牌匾。</p><p>过去请工匠师傅做事,一日要吃五顿:炖母鸡猪脚过早、早饭、汤圆糍粑过中、午饭、晚饭。一百多工匠每天过早,从来没吃到鸡胗。于是,做工时故意把立柱倒立着——树杪朝下。</p><p>完工送工匠师傅 时,二太婆拿出一担油纸包说:各位师傅辛苦了,粗茶淡饭怠慢了各位师傅,这个小小的纸包,不成敬意,给各位师傅拿回家带接师娘。</p><p>师傅们在路上把纸包打开,原来里面都是晒干的鸡胗。师傅们 不由一声长叹:咦,主人用心良苦呀!遂吩咐徒弟回头,用斧子把立柱敲三下,口里念念有词:倒 立 倒 发 !倒 说 倒 好 !</p><p>曹景参是曹志遇的长子,生于明朝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以大箕山为号,称“大箕”。据说,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获殿试二甲第一,按朝廷规定,他要分配到地方任职,但当朝皇帝十分喜爱他,为了将他留在朝廷,将他的成绩降为第四名。他历任礼部精善事主司、北京员外郎、授谏议大夫、京殿传胪。 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克制着威胁家庭的火曲星。去世后在祖堂里停放了三年,刚一出殡到祖堂后的扑虎山下葬,家里就无缘无故的起了一场熊熊大火,将家里的房屋、祖堂化成一堆灰烬,现在还依稀能看到四百年前留下的残垣断壁,破败的祖堂上还能看到“大夫第”几个饱含沧桑的大字,仿佛在对后人诉说着流逝的辉煌的从前……</p><p> 2013年8月11日</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七莲姐的传说</b></p><p><br></p><p>一日,竹坡公行走疲惫,在龟墩一棵香樟小歇一会。明媚的阳光伴着和谐的惠风,使坡公昏昏欲睡。朦胧中,土地爷说:竹坡,此地哪有你睡的呀?这是七莲姐睡的。</p><p>坡公猛醒,一阵惊喜:此乃风水宝地也,只有七莲姐有此洪福。</p><p>从此,坡公特别留意七莲姐是何许人也。不久,坡公因事来到李姓村中,刚好,一村民在自家门前池塘,一网捞起七只白鲢。坡公暗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七莲姐必定生在此家,遂上前搭话闲聊。</p><p>看到李家一妙龄闺女,但,遗憾的是满头癞子,无一根头发。就问李姓村民,令嫒是否谈婚论嫁。李父长叹一声:唉…如此丑女,谁人肯娶呀!看到李父长吁短叹,坡公试探性问:若不嫌弃,嫁于我家犬子如何?李父摇头说:莫拿老夫开心了,家女哪能高攀得上你家相公呀!非也、非也。坡公答:令嫒是大富大贵之像,如肯低就,就与犬子择日成婚。</p><p>意想不到的是:新婚之夜,新娘“金盔”蜕落,长出满头青丝。美中不足的是,在以三寸金莲为美的年代,仍然一双大足而羞于见人。她的一双棉靴,至今在族中保留着,足可以装下一斗毛大麦。坡公说:若再大点好了,可以脚踏十三省。</p><p>由于长着一双难看的大脚,每次回娘家时,不敢走大道, 只有翻山越岭,现在东山脚下的龙山庵,是过去建给她老人家翻山歇脚留下的。</p><p> 2013年6月2日</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五三公的传说(轶事三则)</b></p><p><br></p><p><br></p><p>五三公,我族嫡祖也。谱名曹景晨,字曙云,号五三。生于明朝嘉靖戊午年(1558年),万历帝乙酉科(1585年)举人,曾任保定府清苑县教谕,江西南昌府同知,永昌府知府,云南金腾道按察使,后加授升任云南按察使司,为一省最高司法长官。五三公仕途历任三帝(明神宗万历帝、明熹宗天启帝、明思宗崇祯帝),秉政四十八年。明万历帝年间,曾奉御旨出征西番瓦囚平定叛乱,功勋卓著,万历帝赐以联云赞曰:威震瓦囚落胆,仁流金齿倾心。五三公解甲归田后殁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享年85岁。</p><p> 脓头血疱,讨出不出(一)</p><p> 五三公出身于东曹名门望族,在兄弟之中排行老三,属于典型的富二代。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两姓联姻讲究门当户对,幼时与本邑本里高家晚庄一大户人家订了娃娃亲。五三公少年时,在长辈的带领下,第一次去高家晚庄拜见岳父大人,高府上的亲戚们一看五三公身材瘦弱矮小而且头上还长有癞子,与长得亭亭玉立的高家小姐根本不般配,高府上的亲属们大失所望甚至是对其有点鄙夷不屑。但古时候人们的婚姻观念非常传统保守,特别是女方,既然是订了娃娃亲的,就不敢随便退婚了。于是高府上的长辈们就想捉弄一下这位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的新女婿。</p><p> 在迎接曹府来宾的宴席上,高太公府上的家人特意搬来了一把很高的椅子给五三公坐,身材矮小的五三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蹦带跳才坐上去。结果刚刚坐上去,门外来了一位赴宴的贵宾,作为新姑爷的五三公必须离位去打招呼行个鞠躬礼,礼毕五三公又重新费力坐上去。宴席开始了,第一次上岳父家做客的五三公正思忖着如何进行敬酒的礼节时,结果高府上亲戚长辈们接二连三来向他敬酒了!而长辈们来敬酒,又不得不离凳干杯,于是乎五三公一上一下折腾了好几次,弄得满头大汗一脸窘态!这下子众人都在窃笑,并且十分得意!五三公更是尴尬至极!正当曹府同去的长辈在为五三公暗暗着急时,只见五三公装作喝醉了酒痛苦不堪的样子,向席上的长辈们鞠了一躬,说了声“对不起,我有点不舒服”,快步离席走到大厅天井边,对着天井做出呕吐和擦鼻涕的动作,大声说道:脓头血疱,讨出不出(爱出不出)!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其实这话的意思就是暗讽你们爱喝不喝爱来不来的,别把我当傻子玩。大家原以为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今天肯定会出大洋相的,没想到机智过人的五三公用苦肉计轻松化解了。众人看到五三公早已经看破“套路”了,也就见好就收了,玩笑不能开过了头,毕竟他还是自家的新女婿呢。于是大家又是连扶带劝簇拥着将五三公重新安排到酒席就座,家丁们迅速更换了一把适合他身高的椅子,席间重见欢声笑语,亲情更是其乐融融了。</p><p> 拆大门迎花轿(二)</p><p> 五三公天资聪颖,因为家境殷实,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勤奋好学,可谓是广读诗书满腹经纶。他期望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古人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间五三公已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某年中秋佳节,五三公携带礼品去高家晚庄岳父家“送节”并商量提亲结婚一事。高府盛情款待自不必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只见五三公缓缓走到高家晚庄进庄门楼(大门)前,对着大门看了看瞄了瞄,又用手丈量了一下,略带惋惜地轻声说了句:“这个大门好像窄了点,迎亲的轿子进不来啊!”一同过来的高府长辈们听后立刻明白了这位准女婿的意思,纷纷说道:鄙庄这个大门是非常标准的,我们接媳妇嫁姑娘的花轿都能进出,难道你还能用官轿迎亲不成?说话的同时都带着一种蔑视的神情,根本不相信其貌不扬的五三公能有本事用官轿迎亲。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民用花轿的尺寸比官轿小许多,所以普通村庄的大门都只适合民用花轿进出,而官轿也不是凡民百姓敢用的,否则就是违法。此时只见五三公弱弱的答了一句:“那怎么能说得清楚呢?恐怕我以后能用官轿迎亲呢?”话一说完,高府上的人哄堂大笑,有几位长辈更是拍胸脯说道:“只要你有本事考取功名,有资格用官轿接亲,我们宁可拆大门也要让你官轿进来!”五三公连忙说:“话可说不得哦,说了就要算数啊!”众人齐声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五三公立马大声说:“好!”五三公辞别岳父母准备回家之时,又留了个心眼,偷偷去大门处仔细量了一下尺寸记在心里了。从岳父家回来后,五三公更加发奋图强用心学习了。</p><p>及至来年,埋头苦读的五三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也该是天遂人愿,五三公果然中了举人封了官职。转眼间到了合婚的黄道吉日,春风得意而又不失低调谦虚的新郎官五三公骑在马上,仆从们抬着“特制”的花轿,随着曹府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向高家晚庄出发了。为什么说是“特制”花轿呢?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本来按五三公的级别,完全可以用朝廷规定的官轿迎亲,但五三公考虑到不能太张扬显摆,也为了不能太伤及高府的颜面,而特意定制了一辆尺寸比官轿小但又比民用花轿略大的新轿子,总之,比高家晚庄大门尺寸宽一点。转眼间,迎亲队伍来到了高家晚庄门楼前,锁呐齐鸣、锣鼓喧天,高府的人也在燃鞭迎接,场面好不热闹!可是喧闹了半天,曹府迎亲的队伍就是不进大门,高府的人不明就里,连忙派人来问是怎么回事。于是曹府的人就直接了当地回答,贵府大门太窄,迎亲花轿进不来!瞬间,高府的人就明白原因了!可当初有言在先,花轿进不来就拆大门的,姑娘出阁是千百年的大喜事,吉日良辰又不能耽误,现在只有兑现诺言了。果真,高府上的人就将门楼拆了,将五三公一行欢欢喜喜地迎了进去。据说高家晚庄自从那次拆了门楼以后,庄门气运一度衰败,以至于后代人数次想将门楼重建起来,均无法圆满成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建成功的,这当然是后话了。</p><p> 错失“侯王”封号(三)</p><p>崇祯皇帝登基以后,五三公年届八旬仍然在职为官,系三朝元老了。时任云南按察使司,镇守边疆。因当年奉前帝御旨征战西番瓦囚,平定叛乱有功,声名远播,获崇祯皇帝召见而班师回朝。五三公虽然功勋浩大,但因性格耿直不擅阿谀奉承巴结权贵,更不会行贿买贿邀功请赏,且长年在外任职征战,远离朝廷,一直未能获升迁提拔,仍然担任云南按察使司一职不能官至极品为宰相为尚书。崇祯帝在位期间,奸佞当道扰乱朝纲,天下叛乱频起,加上关外女真满人逐渐强大,正虎视眈眈意欲南下灭掉明朝,可谓是内忧外患。而五三公治下的云贵川一带,却是政通人和、民康物阜,人民安居乐业。崇祯帝此次召见一些有功之臣,本意也是想嘉赏安抚,以此激励其他君臣忠心报国。及至上朝时,五三公身着官袍端简百拜叩谢皇恩,嵩呼万岁。崇祯皇帝望着跪伏金鸾殿下的五三公,开口说道:爱卿平身!五三公答道:谢陛下!此时,崇祯帝仔细端详了一下五三公,觉得其身材矮小,但又不失玲珑矫健,相貌平平下巴尖削,但又目光如炬精神矍铄,虽是耄耋之年,却也老当益壮。于是脱口而出说道:曹景晨(五三公学名),尔好个猴(侯)相!此话看似奚落调侃,但在皇帝口中出来就不一样了,在过去封建社会里,君无戏言,皇帝的话就是“圣旨”,是金口玉言。作为从政者,文官拜相武将封侯是为仕途顶峰了,五三公虽贵为一员封疆大吏,但仍不能算是正一品官员。其实崇祯帝当时也是看他年纪大了且劳苦功高,想御封他为“侯王”早日退休安享晚年,要是五三公能即时跪下并回答一句:“谢主(陛下)隆恩”,那可就是顺理成章成为“侯王”了。可惜当时的五三公因有幸被皇帝召见,本已觉得“皇恩浩荡”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了,加上皇帝说他长得像个“猴相”,一时自尊心受损,心中闷闷不乐未能悟开,因而半响没有答复。而同时在朝为官,担任金殿传胪一职的大箕公(学名曹景参,系五三公堂弟)听到皇上的“金口玉言”后,又喜又忧!喜的是皇上御封自己的堂兄为“侯王”之衔了,忧的是堂兄此时还不答谢皇恩!心里那个着急啊,又是咳嗽又是跺脚,连使眼色,多番暗示,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就恨自己不能替他下跪叩谢皇恩了!而立于金鸾殿下的五三公此时低眉垂眼,心中郁郁寡欢,丝毫没有关注到堂弟曹大箕的神情,一直未能回复“谢主隆恩”,因而错失了一次宝贵的“封侯”机会。而当时朝廷上又有其他大臣要上奏议事,加上皇上日理万机,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p><p>(曹淦河编辑整理,难免有错漏,欢迎家族贤人批评指正,谢谢了!)</p> <p>谢谢宗亲们的分享!🌹</p><p>QQ日记(网名t蛟)里还有些关于家族的传说没有复制来。</p><p>------鄂冶徐家庄曹庭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