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鸡公山得名于报晓峰,是因为此峰酷似雄鸡报晓。不过,在李培基题刻之前,报晓峰俗称“鸡公头”,更早的时候也称“鸡头石”。明朝嘉靖举人岳东升回家乡信阳省亲时,曾游览鸡公山,并写下“鸡头石”一诗。诗云:“鸡头石在千山里,芳草诗传亦有名。突出云宵疑健斗,乍惊风雨欲长鸣。绛冠日晓丹霞拥,绣羽春晴锦树生,身世百年真一肋,夜半起舞不胜情。”这首载于清《信阳州志》,注释中引用唐人诗“春来芳草满鸡头”,这是有关报晓峰最早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报晓峰老名信片</span></p> <p class="ql-block">关于报晓峰,清乾隆《信阳州志舆地》记载:“鸡公头高耸,远出群山”。清末《重修信阳县志山脉》记载:“鸡公山在县南七十里,南新店十四里,与湖北应山自顶分界。怪石特陡,峭拔凌云,状类鸡公。”说鸡公头是类似鸡公的怪石。鸡公头何时更名为“报晓峰”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1987年姜传高主编《鸡公山志考三则》:“因民国23年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在其上题刻‘报晓峰’三字。从此,以‘报晓峰’取而代之(鸡公头)。”经查,当年的河南省主席并非李培基,而是抗战时期的“逃跑将军”刘峙。李培基当时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据传,李培基当年到鸡公山来是为了处理豫鄂两省边界纠纷,这刚好与他民政厅厅长的身份相吻合,也同样契合鸡公山作为两省界山的历史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1936年《鸡公山指南》附鸡公头照片,“报晓峰”石刻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鸡公山自1903年开发以来,始终是豫鄂两省共管。1907年底鸡公山外人租地交涉案后签订《收回鸡公山地基房屋另议租屋避暑章程》,已将鸡公山划分为湖北森林地、河南森林地、避暑官地。除森林地外,避暑官地为两省共管,共设警察局、工程局,教会区为协会自治。豫鄂两省的分界从1935年绘制的鸡公山全图中标注得很清楚,报晓峰则处于河南森林界和避暑官地之间,至今报晓峰北侧入口处的崖壁上,仍留有“豫森林界”的石刻标记。避暑官地内的土地和房屋收回后,房屋租金收益用于区房屋和道路维护,自然也免不了纠纷。1934年夏,归国后的张学良就任武昌行营主任期间,曾上山避暑半月,目睹避暑官地管理混乱,与西人治理的教会区形成强烈的反差时,就有了设立鸡公山特区的打算。李培基作为河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当年来山或与此事有关,游览鸡公头之余,兴之所至,题写“报晓峰”并勒石纪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万没有想到,这一题刻从此让鸡公头更名。更没有想到的是,李培基也决非等闲之辈,乃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民国风云人物,后来曾任过一段时间的河南省政府主席。</p> <p class="ql-block">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学者、诗人、艺术家郭风惠在其《风惠楼诗剩》中有一首题为《涵础以湘赣吟见示奉题却寄二十一年》的诗,诗中有“诗人能武严仆射,武人能诗高达夫。奄有兼长李涵础,腰横长剑手提觚。得句朗啸龙沙月,将军出塞诗胆粗。十年前事曾记否,野幕寒厅相唱于…”的诗句。诗中李涵础说的就是李培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李培基</span></p> <p class="ql-block">李培基(1885~1970),字涵础、涵初,河北献县人。李培基幼年应童子试,落第后入中学堂。清末袁世凯编练常备军,李赴武汉投湖北常备军第二镇。不久,改为黎元洪任协统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嗣后,又进湖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在湖北新军代理下级军官,因党务案被免职。遂赴关外奉天,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与商震为同学。毕业后,又考取东三省陆军测绘学堂。</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在奉天的李培基、商震等革命党人共谋起事,促成各县独立。起义失败后,李培基潜回奉天。后因保皇党赵尔巽残酷镇压革命,在奉天城内疯狂捕杀革命党人。又转移至大连,并组织关外民军,以商震为总司令,李培基为参谋长,于1912年抵山东蓬莱,与北伐军会师烟台,声势颇大。1913年赴包头,任《晋边日报》编辑,后任山西革命军第九师中校团副。同年,关外民军解体,李培基赴北京,积极参与“二次革命”。失败后,李培基幸免于难,在京津地区辗转。1915年到汉中,任陕南镇守使署参谋官,赞助响应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复回山西,任晋军营长。1917年商震为阎锡山督办军工厂,李培基投靠商震。1924年李培基任商震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团长。1926年升任旅长。1927年阎锡山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李培基任第一师师长。1928年晋奉大战时,李培基因作战有功,升任第三军团第一军军长及西北地区指挥官。同年6月,暂时代理绥远都统,同年出任晋军三十二师师长,11月被委任为察哈尔省政府代理主席,因军务繁忙未能赴任。11月被任命为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后由杨爱源代理。1929年,部队缩编后,任第三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后改任陆军第三十二师师长,并调驻河北,兼省政府委员,同年11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绥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931年8月辞职。同年商震脱离阎投靠蒋介石,并邀请李培基赴北平开会商讨晋绥之事。1933年5月24日南京国民政府委任李培基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5年6月28日调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同年12月31日又复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936年任河南省地政局长。1937年2月19日出任全国经济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9年5月任铨叙部部长。1941年12月任考试院秘书长。1942年1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2月兼河南省保安司令。1944年7月,河南全省沦陷,省政府改组,被免去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职务,移居陕南城固县。1945年3月,任国民政府顾问。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p> <p class="ql-block">日本投降后,定居北平。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并先后担任国民政府顾问,水利委员会委员,考试院部顾问官,立法院立法委员。1948年行宪后,任立法院立法委员。同年12月,被国民党中央推为立法院院长候选人。选举之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北平面临解放,遂拒绝参加竞选。</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1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6月2日病故。享年85岁。留有《古鉴斋诗抄》二卷、《古鉴斋漫记草稿》、《烟草新谱》四卷,《辛亥关外革命始末记》等著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李培基画作</span></p> <p class="ql-block">李培基与郭风惠的交谊,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一十年代。据三十年代的大公报等报刊记载,郭风惠先生在任河北省立河间第三中学校校长时,曾于1934年主持了这所全国最古老中学的33周年校庆。李培基与张伯苓、刘春霖同是被邀出席庆祝会的贵宾之一。作为诗人,李培基与郭风惠先生同属著名的“稊园诗社”,唱和颇多。特别是解放后到“文革”前的岁月里,二人关系更为亲密。</p> <p class="ql-block">1942年李培基就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期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时河南省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著名作家刘震云据此创作了小说《温故1942》,后改编为电影剧本《1942》。2011年10月由冯小刚执导,华谊兄弟公司投资2亿元正式开机拍摄。据了解,该片从1993年被冯小刚看中,到正式开拍,历时18年,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剧中张国立出演老东家,陈道明出演蒋介石,李雪健出演李培基,徐帆、张涵予、范伟、冯远征等明星大腕云集,更有阿德里安·布劳迪和蒂姆·罗宾斯加盟,使得该片未映先红,令人期待。2012年8月,《1942》正式杀青发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李雪健饰演李培基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由李雪健来演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李培基,可以想见李培基当年为民请命的清廉形象。剧中蒋介石询问李培基的对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在今天,也颇具讽刺意义!</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p><p class="ql-block">李培基:“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