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看会昌——晓龙篇

会昌县摄影家协会

<h1> 晓龙乡地处会昌县西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东邻会昌高排,南接安远长沙,西毗安远版石,北连于都靖石,为三县交汇中心.晓龙乡四面环山,以低山、丘陵为主。晓龙乡国土面积159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17000多人。<br><p><b> </b></p></h1> 晓龙乡鸟瞰图 <h1> <b>这是一方红色故土。</b>当年中央苏区时,革命先辈在会昌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其中“天门嶂血战”就发生在晓龙的天门嶂。</h1> 天门嶂晨曦 峰峦叠嶂天门嶂 时光回到1935年3月9日下午3时,贺昌带领第三大队(2个营,实为5个连)从上坪的屏坑山出发先行突围,红军将领袁血卒则率第四大队随后跟进掩护。 正在建设中的天门嶂风景区 天门嶂险峰 当天天黑前,突围部队安全渡过濂江(安远河),到达会昌晓龙的天门嶂,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突围部队全部被打散,但他们仍以小股为单位,依托山上地形顽强地抗击敌人。天黑时,敌人从三面上山进行包围,并放火烧山,不断向山上放炮。激战中很多同志英勇牺牲。整个夜晚,天门嶂山上枪声不断。 天门嶂 3月10日凌晨,天门嶂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前一天晚上的硝烟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血腥。间歇沉寂的枪炮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身负重伤的贺昌突围至归庄(今会昌县高排乡坪坑村)时,已经被敌人包围。此时,贺昌高喊“红军万岁”的口号,把手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天门嶂秋色 贺昌牺牲后,红军将士无比悲痛。1935年4月,冲出敌人包围圈的陈毅在《哭阮啸仙、贺昌同志》一诗中沉痛地写道:“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天门嶂广场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称“天门嶂战斗”。天门嶂战斗结束后,在赣南留守的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及红军大部撤离了江西境内,因此,此役也被称为江西苏区的最后血战,所以又叫“天门嶂血战”。<br> 如今在天门嶂上的战壕还清晰可见,各种遗迹还依稀可寻,现在的天门嶂正逐步打造成为缅怀历史、坚定信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 <h1> <b>这是一方产业旺地。</b>晓龙是传统的农业乡,生态农业建设示范乡,盛产水稻、烟叶、脐橙、番薯、油料、蜂蜜等农产品。脐橙是晓龙的主导产业,全乡现有脐橙11000亩,总产量达30000吨。烟叶是晓龙的后劲产业,现有烟叶600亩,总产量14万斤,产品定销云南红塔集团。</h1> 各种产业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先后形成“脐橙第一村”、“挖机第一村”、“烤烟第一村”等品牌村。 针对全乡种植红薯具有历史悠久,气候、土壤、雨量都又适宜红薯生长,所产红薯甘甜可口、品质优良,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众多特点,乡村们又独创的“倒蒸”晒制工艺等因素,晓龙乡引导培育以龙头促品牌方面狠下功夫,在种植改良、深精加工、销售推广、烘烤设备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晓龙乡红薯产业化经营。 从传统加工到现代化工艺 12月28-29日在全乡举办红薯文化节,是为传播红薯文化、乡土文化,展现晓龙风采搭建的开放平台,目的让更多的朋友走进晓龙,了解晓龙,投资晓龙,兴红薯富民产业,促晓龙健康发展。 文化节上的各村趣味运动会代表 趣味运动会掠影 文化节 首届红薯文化节主持人——晓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震阳 晓龙乡党委书记刘小灵致开幕词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春香讲话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张彬宣布首届红薯文化节开幕 香火龙 欢庆锣鼓 独唱《中国人》 各种文艺表演 各类颁奖 现场签约 红薯干擂台赛一等奖得主 游客如云 喧嚣的市场 带货直播现场 现场品尝美味红薯干 长桌宴 <h1><b>这是一方旅游胜境。</b>晓龙至今还保留有客家人的各种风俗民情,每年的迎元宵民俗活动都在田尾村隆重举行,四面八方的乡亲汇聚一起,场面热闹非凡。三角班、香火龙等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表演,集中展示了赣南客家人灿烂悠久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增添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打卡胜地。</h1> 客家香火龙 晓龙乡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现有原生态的天门嶂风景区、有历史久远的金华山寺、仙嵩山护国寺等古迹,有景色迷人桂林电站水上风光。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3%,活立木蓄积量20万立方米.晓龙空气清新,是一处天然氧吧。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走进阡陌田园,徜徉晓龙山水,感受兴业气息,体念纯朴民风。碧水青山,让人流连忘返。 天门嶂风光 桂林风光 上罗电站 库区风光 <h1><b>这是一方山水家园。</b>赣江水系贡江水流域濂支流,濂江河穿境而过。一排排古民居、一幢幢别墅在山间、在水边,相映成趣、和谐共处,山青水绿,宜业宜居。山清水秀好福地,生态宜居是家园!<br>  近年来,晓龙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战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如今的晓龙正成为宜业宜居的山水家园。</h1> 濂水渔歌 濂水渔歌 正在建设中的新村 悠悠濂水向西流 百年古樟 历史悠久的桂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