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关系篇:</span></p><p class="ql-block">1.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再处理问题。而改善亲子关系的关键在于,把学习和亲密关系分开看,杜绝“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好孩子”这种极端想法。</p><p class="ql-block">2.亲子关系与学习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想要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之中,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安排丰富的家庭生活内容。</p><p class="ql-block">3.父母的每一句冷嘲热讽,在孩子心里就像扎了一根针一样。有时毁掉孩子的,不是手机游戏与贪玩,而是父母的“语言暴力”。</p><p class="ql-block">4.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教育意见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沟通篇:</span></p><p class="ql-block">1.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有力的牵手、轻柔的肩拍,常常胜过千言万语的唠叨。</p><p class="ql-block">2.别忘记常常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听他说,听到他语言背后的情绪。</p><p class="ql-block">3.父母要允许孩子表达真实想法,并将孩子的情绪情感放在自己心中深深体会并感同身受,之后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需要什么?</p><p class="ql-block">4.凡事都有积极面,只要我们放下作为家长头脑中的“优越感”,愿意低下头来“听孩子的话”,孩子总会给我们惊喜。</p><p class="ql-block">5.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话是很伤人的:“你真笨”“你不如人” “你怎么这个都做不好”……如果想让孩子积极向上,您可以这样说:“这件事上,我看到问题是……”,与孩子沟通,要就事论事,不对孩子贴标签、下定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习篇:</span></p><p class="ql-block">1.不要只看到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进步空间。</p><p class="ql-block">2.指导学习不是替代思考,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p><p class="ql-block">3.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的学习。</p><p class="ql-block">4.相比于考了多少分,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养成了自主作业、预习、复习、刷题的好习惯,以及孩子学习的过程是痛苦不堪还是比较快乐。</p><p class="ql-block">5.知道孩子成绩后,家长要记住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永远不埋怨孩子”。</p><p class="ql-block">6.只有把孩子的学习问题,当做是我们父母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帮助孩子真正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陶老师”工作站</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