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九

九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二首》中的一句诗,所谓“汉时关”指的就是汉长城设置的玉门关和阳关。自汉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历朝历代计1800年,到明朝时西域的边防已经放弃玉门关和阳关,退守到嘉峪关一线了。我们此次的行程最远到达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长城的最西端敦煌后,掉头东返,来到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嘉峪关。 从敦煌出发,375公里的路程,一个上午轻轻松松到达嘉峪关。嘉峪关市原本名不见经传,但它拥有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旅游资源,又有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产,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使其名声不胫而走,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胜地。<div>简单用过午餐,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前往景区参观游览。</div> 嘉峪关为何选址在这里?答案就是这一泓清澈的湖水,它的名字叫九眼泉。据史书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得名于嘉峪塬,关以山名。此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600米以上,干旱少雨,而嘉峪塬所在位置恰好是一个小盆地,水源集中,祁连雪峰和冰川融水汇聚于此,泉眼之多不可尽数,故以数字中最大数“九”为限称之为“九眼泉”。当明朝的远征军到达这里时,吸引他们的正是嘉峪塬下这处水源。现在,九眼泉已经成为人们观赏的湖泊,湖边种植了一排排“左公柳”,树影婆娑,微风习习,平添一丝凉意。 终于看见嘉峪关那伟岸的雄姿了。万里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上有萧显所题“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现牌匾上有赵朴初题写的“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9年,从规模上也大于山海关,因此是长城上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 嘉峪关初建时不过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而现存的关城总面积达33500平方米,有三层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攻守兼备之势。整座关城由外城、内城、瓮城和罗城组合而成。 嘉峪关城建有三座高三层、面阔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形制的高台楼阁,城楼高17米。关城外城墙周长733米,内城墙640米,城墙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再以砖包墙。东西两端设有两座城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三座城楼外各建一座瓮城,以屯兵之用。 城墙四隅设有角楼,南北墙中段设有敌楼,再加上箭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西门外面另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关城的外城。 外城比内城高2·7米,正中大门额上面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古朴遒劲,是何年代何人所题已不可考。 如此之大的一座关城怎可无水?在内城正中有一口官井,年久失修现已废弃,原有井亭早已无影无踪。这座外观华丽的井亭显然是现代人后建的。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它高大威猛,虎视眈眈;它两两对称,造型美观;它真材实料,固若金汤;它一夫当关,险峻天成。如今,这里是旅游胜地,游人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境。你可知在古时,人们进出关城需手持关牒,战战兢兢,接受守城兵丁的盘问和检查;你可知在古时,这里就是边关要塞,出关就是出国,有道是“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嘉峪关的选址相当精准,它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靠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奉命追击元朝残兵败将收复河西后,就选中这里筑关建隘,成就了嘉峪关一世英名。从1372年动工兴建到1540年大功告成历经168年,嘉峪关终于站立在大漠戈壁之上向世界宣告它的诞生。 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能力,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肃州兵备道李涵从黑山南侧的山头开始,建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城墙,这是明长城接入嘉峪关的最后一段。有诗赞道:“万里长城万里关,叠嶂黑山暗壁悬”,它好比嘉峪关城伸出的一条臂膀悬挂在黑山的悬崖峭壁上,故名“悬壁长城”。 嘉峪关附近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共有墩台66座,与关城、城壕、烽燧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墩台即瞭望台,当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守兵和驿马、驿驼,还有简易的住房,担任相互瞭望,互通情报的职责。这座墩台的外包砖早已不存,始建于1539年,距今已400多年。它建在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上,故名讨赖河墩。又因它是明长城西起第一座墩台,后代人誉之为“长城第一墩”。<div>以上两个景点距嘉峪关都不远,在关城外有售票处并有电瓶车送游客前往。但一过十一黄金周,这里就是旅游度淡季,我们被告知这两个景点已经关闭,谢绝参观,只能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了。</div> 如此雄伟庞大的一座城堡,在古代俨然就是一座城市。据史料记载,到清光绪年间,关城内陆续修建的建筑物就有嘉峪公馆、巡检衙门、警卫营房、戏台、演武厅、值更房、南闸门楼、魁星楼、同善堂、山神庙、药王庙、龙王庙、娘娘庙、关帝庙、武安王庙、马王庙、老君庙、鲁班庙、湘子庙、财神庙、护国寺、菩萨殿、观音殿、元真阁、三官庙、案牍庙、腊八庙、无量庙、东岳庙、城隍庙、土地祠以及车马店、小客栈、磨坊、药铺、当铺、杂货店等200余间,有住户数千家。从古至今,年代久远,兵荒马乱,天灾人祸,这些建筑大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已所剩无几。 这座古戏台就是遗留下来的古董之一。它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是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古典戏台。上面有一个可以拉开的木制屏风,屏风拉开便是戏台。屏风上画的是“八仙过海”的人物,两侧石壁上刻有一幅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帝庙原在内城中名“玄帝庙”,明正德元年(1506年)从内城迁移至关东瓮城西墙外,即现在的位置,改称关帝庙。原来占地面积720平方米,有大殿一座,配殿两座。1998年对残旧的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眼前的嘉峪关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可圈可点。如果你以为它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出彩,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据著名记者范长江于1936年在《嘉峪关头》中的描述:“嘉峪关城内已全废颓,城外有居民50家,街市房屋矮小破败,居民亦穷困无活力,关楼楼盖已为大风吹去,仅剩支柱几根,勉强支撑”。如果历史可以定格,那时的嘉峪关就是破败与荒凉的代名词。 这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中国首席记者莫里循于1910年拍摄的嘉峪关内城。 这是1949年拍摄的嘉峪关关城。 现在我们唯一能看到的古迹就是外城南侧的这堵长数百米的黄土围墙,别看它凹凸不平,参差不齐,蜂窝麻面,其貌不扬,但它屹立在西北荒漠数百年而不坍不倒不毁不灭,相比身旁的宫阙楼阁鸿篇大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嘉峪关自建关以来,历史上有过四次大规模的保护维修。第一次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对城台、城墙进行加固维修。第二次是左宗棠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整饬了嘉峪关营务,斥资修缮了关城并题写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只可惜这块不可复制的牌匾于1931年毁于军阀马仲英部的兵火燹灾之中。第三次是1986年,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中,嘉峪关市出资重建了关楼、游击将军府、关帝庙等古建筑。第四次是2011年,国家文物局将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列为“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投资3·7亿元,历时5年至2017年方使嘉峪关重新焕发青春。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不是那个600多岁垂垂老矣的嘉峪关,而是一个修旧如新脱胎换骨的新景点。如此而已。 几百年来,进进出出嘉峪关城门的高官显贵文人墨客肯定不会少,但真正为嘉峪关留下墨迹的名人当数林则徐。他在虎门销烟后被发配新疆“谪戍伊犁”,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秋抵达嘉峪关,立马关前,放眼河山,感慨万千,写下《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在关城外的广场上,立有一块巨石,上面就镌刻了毛泽东手书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中的第一首:“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全诗语言平易,不求用典,读来却感质朴醇厚,大气磅礴。能让毛泽东亲笔手书的诗词,显然不是平庸之作,其过人之处不言而喻。 为嘉峪关留下墨宝的还有这块石碑“天下雄关”。这是肃州总兵李廷臣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视察嘉峪关防务时写下的,并勒石为碑,弥为珍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嘉峪关已不再是孤城一座,不再是“边陲锁钥”,更不再是蛮荒寒苦之地,而是一座拥有25万常住人口的工业城市、旅游胜地。登临关城,极目远眺,悠悠古风遗韵折射出来的历史光环,赋予这座城堡以千古的厚重。它集丝绸之路与长城文化为一体,在中国众多的历史古迹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入夜时分,我们下榻嘉峪关市。寻寻觅觅,我们在一条夜市街道找到一家川菜馆,在火锅的氤氲中正在大快朵颐,旁边来了几位身穿“酒钢”工作服的年轻人。我想酒泉钢铁厂的工人怎么跑到嘉峪关来吃饭呢?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酒泉钢铁厂不在酒泉,而在嘉峪关——我真的是孤陋寡闻啊!纳闷之下我又想:这是两个平级的地级市,既如此,叫嘉峪关钢铁厂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