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段,在知名编剧余飞、宋方金的倡议下,一百多位编剧作家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全社会抵制郭敬明于正等抄袭剽窃事件。那几日,这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颇是有些动静。这晌,刚刚是歇落了下来,今日又从抖音里看到有关部门紧急叫停郭敬明刚刚上映十天右右的新片《晴雅集》及《沐浴之王》,特别是电影《晴雅集》,那可是郭敬明斥了巨资打造的大制作,票房刚刚突破四亿左右,就传言下架。有行内人士估计票房过二十亿,才可以赢利,如果就此被封,巨亏无疑。郭敬明及相关投资方恐将欲哭无泪血本无归,这些大约总是无法逃脱的逐渐成为现实。</p><p class="ql-block"> 郭敬明遭此滑铁卢及电影《晴雅集》未来命运,我毫不关心也了无兴趣。如果因此而逐渐淡出大众视线,不再霸占流量高地,道貌岸然假装大师指点文化,甚至而就此走向没落,总是有一些德不配位咎由自取的因为所以。</p> <p class="ql-block"> 谈到郭敬明的抄袭事件,不得不提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庄羽的《圈里圈外》,这两篇作品我都没有看过,所以无法客观作出评价。但我百度了一下当年那官司的全过程,也算知道了大概。虽然有郭的再创作,但抄袭是毋容置疑的。这也从郭最近那封迟到的道歉信中,看到了郭的低头认错。但郭这错误示范对文学界乃至文化界的亵渎和毒害无疑是深重久远的。当初官司的判罚轻微和社会的宽容,让不择手段的剽窃抄袭蔚然成风,让卑鄙畅通无阻,让高尚头破血流。整个文艺圈乌烟瘴气,到处弥漫着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方抄罢我方抄的了无创新的虚假繁荣。就连红极一时的好声音和跑男,都落入抄袭克隆的窘境。</p><p class="ql-block"> 抄袭,古以有之,向来是受到唾弃和不耻。借签和化用倒是常有的事,这就是古诗文惯常用典用故的缘由,这是有别于抄袭的,究其实是个再创作的过程。古人文化传媒没有现在发达,简单纯洁了许多,尤重名誉节操,而今人媒界之浩渺发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就自然有了浑水摸鱼之流,他们更为利益所屈服,为了眼前即时利益,丢却做人起码底线,拿来主义洗稿水平高低成了炫耀本事,真是悲哀!说起古人抄袭,不得不提唐宋之问,就是那个近乡情怯的成语的原创。宋是有一定才华的,但性格上狭隘,容不得比自己高明之人。自已的亲外甥刘希夷,也是文章了得。一日宋看了自己的外甥刘希夷一首诗,中间的两句诗,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十分喜欢,有点爱不释手。宋当时的声名远远高于外甥刘希夷,也是太爱这两句诗了,就有了据为己有的私心。宋问明白了外甥这诗并没有对外公开(相当于现在公开发表),就私下让外甥把这两句诗让给自己,刘希夷当时也应了,不久又后悔了,这事还是闹开了,弄得当时文坛沸沸扬扬,宋一下颜面扫地,恼羞成怒之际,竟然生生的谋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刘希夷。这就有了后来清人编《全唐诗》几乎一模一样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宋之问的《有所思》。这事如今想来,仍匪夷所思,想那宋之问也算一时名流,却因为了抄袭,就污名到现在,也算遗臭万年。</p> <p class="ql-block"> 古人对抄袭的不耻,就是现代,早期的文坛,文化界,对抄袭一样是深恶痛绝的。记得著名作家贾平凹,当年写就那颇有争议的《废都》一书,也是闹了被起诉抄袭的风波。一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告贾平凹在书中抄袭了她的诗句。这事后来以双方和解而完美解决。回看那件事,也的确算不得抄袭。贾平凹在发表《废都》之前,也告之了那诗人,书中引用了她的几句诗文。况且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废都》中的几句话,怎么可以简单定义为抄袭呢?当时许多作家,马上站出来为贾平凹声援,也厘清了整个事件的曲曲直直。前段读铁丁老师的文章,讲了著名作家刘心武夜得佳句"江湖夜雨十年灯",沾沾自喜而招至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这段逸事,仔细想来,正如铁丁老师所讲,大约总是刘心武有意无意读了古人诗句,留有若有若无印象,进而一时迸发,却似了自己的所创的假象。如此尔尔,却也闹了不小的笑话。</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文坛,乃至媒界,大抵是纯洁的。对抄袭的也是零容忍的,对歪曲事实无理取闹博眼球的炒作,也是说不的。</p> <p class="ql-block"> 文人对好词好句好文章的偏爱,大约是大同小异的,但处置的方式方法却大相径庭。宋之问的强夺强占,刘心武的夜得“佳句”,贾平凹的明示借用。宋的强夺留下骂名,刘的偶得闹了笑话,贾的明借,赢得尊重。所有这些,无不是社会道德层面正确体现。而时下郭敬明于正之流,靠着抄袭剽窃之能事,行着不劳而获之勾当,却堂而皇之在殿堂之上论道讲法,这是多么的猥琐讽刺呀!</p> <p class="ql-block"> 主流媒界歪风邪气盛行,小众自媒体一样不是很干净。比如美篇,一些个作者的文章,借了图片音乐也就罢了,整段的文字也一样百度拼揍,这些也依旧罢了,还大言不惭署上原创,这个就有点过分了。明明只是一篇百度文,或者只是些微的更改,脸薄的加了编辑,还勉强凑合,你这原创是谁给你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说了别人,我也揭揭自已的短了。自已的一篇拙作《儿时老屋及往事》中间有一词"盈盈荡荡",是写儿时满池满渠清水漫漫的景象,写作时几乎是脱口而出,感觉是自己所创一词,常常沾沾而自喜,以为自己怎么了得。近日读刘醒龙自选散文集《人性的山水》一文,其中就有"盈盈荡荡"一词,该文章明显早了我的文章,原来我根本不是这词的原创,最多只算是英雄所见略同罢了。好笑不?幼稚不?</p><p class="ql-block"> 还有更好笑的,我这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爱好者,也有被抄袭的经历。那天无事,就在今日头条搜了一下我自己的文章《儿时老屋及往事》,我这文章一字不落发在头条上,署名是荣哥说三农,荣哥说三农是什么鬼,能不能出来说二句。</p> <p class="ql-block"> 写了上面絮絮叨叨的许多,其实又有什么用呢?幸得社会正义正在苏醒,道德良知已然回归,但冰冻三尺,非一时可以成就。蔚蓝一如天空,干净是最美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7.cn/3cpnfun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关于"抄袭"一文的忐忑</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