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以真情实干创佳绩, 2021,我们以担当奋进续新篇

魅力时村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冬终将被画上句号,</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天已然赶往路上。<br></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span>在挥别极不平凡的2020年,迈进充满希冀的2021年,开启下一个崭新十年新征程之际,时村营乡党委政府向所有支持关心时村营乡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全乡干部群众及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因为你们,时村营乡2020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因为你们,时村营乡2021年必将实现新的更大突破。</h5> . (一)战“疫”篇 <h5>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转瞬间打破了庚子新春的祥和气氛。在这危急关头,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号召,时村营见行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最快速度迅速动员,立竿见影落实防控,切实筑牢了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h5> <h5>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乡村广大党员干部亮袖标,展身份,做表率,无怨无悔的岗位坚守,构建起群防群控阻断疫情传播的防护墙,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初心使命进一步淬炼和升华。</h5> <h5>  白衣执甲,火线逆行。时村营乡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驰援防控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那被口罩勒出伤痕的脸,让我们对“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铭刻于心。</h5> <h5>  广大网格员、退伍军人、志愿者不避艰险、坚守一线;小喇叭讲清战疫“大道理”,硬核防疫措施尽显民间智慧;内外乡贤、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尽其所能、共克时艰,一件件义举、一份份善心,彰显了时村营的生命力。</h5> (二)党建篇 <h5>  始终坚持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等制度,增强乡村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深入挖掘西小屋村中共直南第一党支部红色文化,完成中共直南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的扩建和改建工作。</span></p> <h5>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高标准打造行政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专项工作人员,更快更好服务群众。</h5> <h5>  农村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高效率运转,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切实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h5> <h5>  深入开展党员“五带头、双联户”评比活动,激发内在动力,带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提效,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h5> (三)乡村振兴篇 <h5>  坚持以“农民增收、产业支撑、农村兴旺”为目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方法和途径,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h5> <h5>  依托小屯洼村、小盆沟村成熟的生姜芋头种植经验,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规模化特色产业种植,打造“生姜芋头之乡”。2020年,小屯洼村生姜亩产由过去的1万斤提高到1.5万斤,亩产效益增收1万元以上,农民收入提高了,笑脸也多了。</h5> <h5>  小盆沟村流转土地400亩,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种植玉米小麦340亩、生姜20亩、芋头40亩,总产值达70余万元,实现2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钱包鼓了,村干部腰杆硬了。</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年白庄村集体出资8万元,流转30亩地,结合本村土壤墒情,进行朝天椒试验性种植,收获可喜,亩效益保底在3000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3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辣椒采摘还解决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白庄村由传统农作物转型特色农产品种植的第一次有意尝试,让村“两委”干部更加坚定了搞农业特色种植、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span></h5> (四)人居环境篇 <h5>  坚持以“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大决战”的态势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五清三建一改”为抓手,全方位、系统性进行整治。全乡共出动机械车辆1500余台次,清理各类杂物、垃圾3万余方,拆除破旧房屋、残垣断壁和私搭乱建900余处,硬化村内道路47.4万余平方米,街道沿线绿化8千余平方米,建成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60余个,改厕(卫生式)2413座,各村村容村貌明显提升。</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以村庄为单位,按照“乡镇+村+坑塘”形式以数字进行编码,为每个沟渠坑塘配发一个“身份证号”,安排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监督,实现坑塘常态化治理,一座座坑塘正变身为村民休闲的小游园、小菜园。</h5> <h5>  因村制宜,大力绘制文化墙,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绘画,向群众宣传村规民约、政策法规等正能量,让每堵墙壁都会“说话”,让“文化墙”成为政策明白墙、美德教育墙、文明新风墙,从而将精神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h5> <h5>  大刀阔斧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出动铲车50余台次,出动购机40余台次,出动三马车60余辆次,乡村干部、党员群众齐齐上阵,对讲岳线、磁西路沿线两侧进行地毯式清理,共清理垃圾、杂物2千余方。同时,对沿线住户进行编号,落实乡村两级干部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沿线住户自觉遵守“三包”规定,干群齐心努力打造畅安舒美路域新环境。</h5> <h5>  每季度组织开展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对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变化大的村颁发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旗并发放奖补资金;对效果不明显、力度不大、进展缓慢的村颁发人居环境整治“蜗牛奖”。通过观摩评比,激励先进,勉励后进,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西小屋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庄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小盆沟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牛尾岗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下七垣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庆和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白庄村</span></p> (五)国土绿化篇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社会造林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打造绿美乡村。2020年,共栽种优质核桃树2.2万余棵,乔木2万余棵,灌木5万余株,植树14万余棵,造林面积1420余亩,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绿化任务。</h5> <h5>  对牛尾岗、小盆沟、陈庄、西小屋等四个村进行高标准精细打造,种植鸢尾、麦冬草、波斯菊等花草28万余株,绿化美化面积1.2万余平方米。</h5> (六)污染防治篇 <h5>  按照“全年禁烧、全程禁烧、全面禁烧”要求,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网格化联动机制作用,压实网格员责任,确保工作不留缺口和死角。</h5> <h5>  各村设置散煤检查点,严禁生产、运输、销售、购买劣质散煤,全面高效推进散煤“清零”工作。逐人逐户查看群众取暖,尤其是贫困户取暖情况,确保群众温暖、安全、清洁过冬。</h5> (七)脱贫攻坚篇 <h5>  坚持因户施策,精准脱贫。对4名有创业意向的贫困户办理政府贴息小额扶贫贷款;对无劳动能力的48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办注资相关企业,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每户每年分红收益1000元;对31名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办理了公益岗位,每人每年6000元收入。目前,全乡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全部得到解决,适龄儿童全部入学。</h5> (八)民生篇 <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办一件实事,暖一片民心。对22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2名特困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享受相应政策保障,对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h5> <h5>  乡村干部每月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h5> <h5>  积极推进农村房屋安全信息采集工作,为群众住房安全排除安全隐患。</h5> (九)乡风文明篇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全乡16个村,结合村情,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为乡村治理营造了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h5> <h5><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font-size: 15px;">  </span>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三好一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树了陈志学、赵庆文等先进典型。</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坚持“教育、疏导、监管”结合,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切实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宣传、指导作用,规范婚丧嫁娶办事流程,制定红白事办事标准,倡导文明、节约、诚信的社会新风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进殡葬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治丧、低碳祭扫、生态安葬等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尚。</h5> (十)河长制篇 <h5>  根据省市县关于清理河道“四乱”的通知要求,时村营乡对位于下七垣村漳河河滩的四家养殖场开展拆除工作。为做好拆违工作,乡机关干部齐上阵,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不怕脏、不嫌累,为减少群众损失从早到晚一刻不停为群众拆卸、搬运器械设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实现了和谐拆违。</h5> (十一)人口普查篇 <h5>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时村营乡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选聘的21名普查指导员和90名普查员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登记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按要求全面完成了全乡16个普查区,87个普查小区的普查登记任务,圆满完成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h5> .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迈进2021,面向21世纪第三个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对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必将续写更多时村营“春天的故事”。<br></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