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的写作风格》

梅婉儿

<p class="ql-block">《浅谈诗歌的写作风格》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 / 梅婉儿 </p><p class="ql-block"> 虽然自己更熟稔于现代诗的表达,对于诗歌的热爱却源于从小就背诵的唐诗宋词。读李白的豪放、飘逸、洒脱,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婉约细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慷慨悲壮。他们的佳句千年传诵,诗词代代流传,这些经典无一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彰显诗人鲜明的个性。 </p><p class="ql-block"> 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这些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也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写作风格吧。他们能够在古国繁若星辰的诗词中脱颖而出,除了精湛的文采,更重要的是他们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就像在一群锦绣华裳的佳丽中, 你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位气质高雅的白裙翩翩的仙女,而其他的美女则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诗歌需要天分和灵感,而更重要的是学习与磨练。诗人余秀华以她鲜明的写作风格,风靡诗坛。我们姑且不论她的思想境界,宣泄的情绪。就像诗人刘年说的“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的是,不是任何一个脑瘫的文学者都可以发出类似她的感慨的。在她的成名背后,请不要忽视她的文学素养,她有着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阅读量,在余秀华阅读的书单里,有博尔赫斯、泰戈尔、雨果等人的作品,她的书柜中,有鲁迅、巴金、朱光潜,也有海子的诗和《浮生六记》。她独树一帜的诗行里除了有非同凡人的经历,内心的孤寂,还藏着她漫长岁月里读过的书,无数次的磨练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象山诗社写短诗之前,我也有着微诗的磨练。微诗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立意深刻,而且要凝练。有时为了一个意象,一个动词,反复思考,反复修改,螺蛳壳里做道场,在三句当中磨练基本功。通过两年的训练,找到了些许语言的感觉,对自己的短诗帮助也很大。其次经常通过过朋友圈阅读优秀诗人的作品和诗歌理论,对照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另外在各个诗社和平台,我也担任了部分朗读任务,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是学习他人的一个机会,特别在语感方面也有些心得,自己的诗作每次写完后,一定读一读,琢磨哪里断句合适,也尽量避免晦涩拗口的句子。 </p><p class="ql-block"> 在象山诗社里,有幸和众多优秀诗人们交流,大大开阔了视野,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收益颇多。他们的诗歌风采各异:夏维纪老师的稳健老道,春天的落叶的隽永深刻,一池墨香的温婉细腻,淼淼的缠绵凄美,还有简约、雪中佳人的清新,香雪兰的灵动,有烟花三月的斐然才情……有人说:“你的诗简约、大气,底蕴深厚”其实,也许就是淡淡的显现了自己的特点,离开真正有着鲜明的独特风格,还存在很大差距。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诗社成立不久,很多人写诗也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有的审题、立意缺乏深度;有的语言浅显,功力不深;有的诗句缺乏新意,不够凝练;还有的是文学修养不够,诗不能表达出心中所想,更不要说真正形成风格,所以诗歌圣坛的路途还很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p><p class="ql-block"> 其实学习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身心修炼的过程。诗歌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阅读,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世界和人生,让我们的境界高远,内心充盈,当我们的诗歌变得更好的时候,也感谢诗歌,令自己也变得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