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美学与理念

知秋

<div><br></div>文采,顾名思义,是指文字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也就是文字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作者的思想和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文字语言是可以增加文章的审美的。文章的审美达到一定高度,那就是美学,美学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有一个思想基础,那就是作者的理念。<div><br>审美是一个体系,不是消费选择。审美是你与众不同的视觉表达、和气氛营造,是你令人记忆深刻的那个识别系统。我的意思是说,美不是唯美,美是有攻击性的、且不令人反感的雅俗共赏视觉、听觉规律。</div><div><br>雅俗共赏不是什么垃圾杂碎都一起赏。雅俗共赏的作品就是雅,是大雅;是作品可能穿透各个层面的审美格局达到共识的一种力量。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智力水平、具备什么样的感知能力,都能看得懂,觉得好;是激发人类情感中最本源、最共性的那道灵光。</div><div><br>你说春晚的舞台是雅俗共赏,这就是扯淡了;因为那根本就是各种违背基本美学常识的典范。这就是俗,不能因为受众规模大就妥协。雅俗共赏是高级向低级的包容,不是高级向低级的妥协。我相信很多人都讲不出《蒙娜•丽莎》好在哪里,讲不出没关系,毕竟这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该做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得到就够了。这就是雅俗共赏的典范。<br></div><div><br></div> <div><br></div>美不是鼻直口方,也不是肤白腿长,美是不令人反感的“自以为是”——它是无意识的自信,是有技巧的修饰,是皮囊下的衷肠,是闪闪内含的光。<div><br>相貌是天生的,但美不是。美是一种可以靠素养缔造的视觉体验。它无关于他人的认同,却有关于美学的常识;它只有两个使命,一个是取悦自己,一个是吸引同类。</div><div><br>艺术源于生活。美就应该从生活切入。生活美学,是希望美学不要太理论,而是希望美学到最后都要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美,不再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再是一些学者、专家口中的理论。美,是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的。所以从我们生活的周遭,从我们写的文字开始,希望我们可以眺望出去。</div><div><br>生活美学其实是安慰我们自己,鼓励我们自己最重要的一个方法。通过读、写具有生活美学的文字,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己感受的空间。通过我们的眼、耳、视觉、听觉,可以听到、看到美的东西,这个才是真正的生活文采美学。<br></div><div><br></div> <div><br></div>人们绝大多数“审美”话题间的争议,并非出自艺术与美学的立场,而是人底层心理的“不安全感”。不同人群“审美”上的差异,以及背后艺术观、美学观的诸般分歧,究其详,无不是由人与人不同的经历、感知、记忆、情感、气质决定的。不同的艺术与美学对应着不同的审美心理需要,此生理与文化层面的双重差异极复杂而微妙,难涉比附。<div><br>局外人大都妄想在艺术工作和时尚行业中寻找到一个可靠的“审美客观标准”,并以此信奉为某种社会身份的认同或安全感、优越感的归属,实则一不小心就将自己最原始而饱满的感受力、洞察力、判断力交相抵押于谄媚的权力思维与狭隘的阶级论,此后万难赎回。</div><div><br>老子很早就发现了:“美”,竟然是“非美”。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世俗大众遵奉美为美,附庸美,使美成为俗滥的、千篇一律的流行,美便失去了创造性的意义。没有了特立独行的个性,没事去了风格的典范,美不再美,斯恶矣。</div><div><br>没有比老子这一段“非美学”的论断更精辟的。他看到了俗不可耐的附庸风雅,看到丧失了真正生命力的涂脂抹粉,看到扭捏作态的东施效颦,对天下俗众皆知的“美”,严厉的指斥为“斯恶矣”。 <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希望强调的是:什么是美?<div><br>有自己独特的品味才叫美。我们知道所有的美是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会说这个人穿衣服真有品味,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既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要了解自己的个性,所以服装最能够反映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部过程。</div><div><br>同理,文采美学也是如此。作者的思想也就是他的独特品味。如果人性的灵魂真相没有被真正理解,那么真善美其实是作假的、虚伪的,它也不稳固,也不牢固。</div><div><br>我们看到最近这些年,世界各国的文学、诗歌、电影,都在不断地试探这个复杂的灵魂。先不说这个灵魂它是好或是坏,我们说它真是复杂。</div><div><br>可是,在另一层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大概也都有复杂的部分。只是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其实是我们掩盖了内心深处的其它部分。或许是特别纯粹部分。</div><div><br>就像是艺术创作,一个人在自己创作的时刻越专注,自我潜能的爆发就越纯粹。比如我在画画的时候,我就会想别人喜不喜欢我的画?如果别人这样想,我会怎么样?一旦这样想,其实我的手就已经受到牵制。这就很难保有真正纯粹的自我。所以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br></div><div><br></div> <div><br></div>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是把下意识感知理性化的一个过程。审美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感性能力,一定是从生理到意识,再由意识回馈到生理的一种闭合的循环过程。<div><br>审美,真诚比高级更重要。尤其是在和一群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交流时,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比勉强地去迎合他们的品味更明智。</div><div><br>看过武侠小说杨过故事的人都知道,杨过博采众长,将各门派剑法拳法棍法内功修习法等等,融会贯通到一起,最终自创一套“黯然销魂掌”.....觉得跟写字的路径很像......</div><div><br>就,好的文字,一般都是在多读多看勤写勤练的基础上,慢慢将各种风格流派之精华,悉数杂糅进自身分别与之一脉相承、同声同气的各个点位里,再日渐沉淀拢聚出一份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气质,运笔为文,也就自成风骨和韵味—文采美学与理念。</div><div><br>性格特征极其突出的话,功底也足够深厚的话,自然而然无可取代。而太过单一的模仿、抑或太过刻板的师承一家,终究难成大气候。武术也好,文字也罢,到底是要有专属于自己的东西。<br></div><div><br></div> <div><br></div>有的人适合抖机灵,有的人适合忠实叙事,有的人适合苦心孤诣,有的人适合总结陈词,有的人适合妙笔生花……但真正适合妙笔生花的人万里挑一都难,因为要“集大成”,思想见识逻辑缺一不可,然后用天生的诗人气质穿插其间起承转合,要巧,要不露痕迹,还要恰到好处。<div><br>而大多数人精心刻意的“妙笔生花”,特别像自家手工酿制葡萄酒,自以为美味无比,但充其量也就“自以为”……偶尔看到,唯一感受就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div><div><br>我的意思是——</div><div><br>说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其实,每个喜欢写字的人只需忠诚于自己的禀赋性情,“我手写我心”,有基础的话,应该都不会太难看,甚至别具一格,这就自己的文采美学与理念。</div><div><br>只要驾驭得当,在笔法上,朴拙也是美,纯净也是美,冲淡也是美,圆熟也是美....文笔之美,本来就是各有千秋的。</div><div><br>最怕的、最扎眼的,就是本来文风清减朴实的作者,忽然强行试图用妖娆妩媚的语句表达情绪和意念.....那种味道,怎么说呢,就像适合唱流行歌曲的非要唱花腔,习惯跳民族舞蹈的非要跳芭蕾……十个有九个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div><div><br>说实在的,诗意的灵魂真的不是谁都具备,更遑论下笔成文。诗意的灵魂什么样?借用一句话来形容吧: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风月无边;他们一扬眉一瞬目都长空无染。<br></div><div><br></div> <div><br></div>看到有人说——“我真的很不爱跟喜欢的人打字聊天。可能因为日常过分频繁地动用文字,导致我不怎么相信文字。我不相信见字如面这种说法。我只信你生动的脸”。<div><br>有人则回应:“比起手机聊天我更喜欢你真真切切拿出纸和笔写一封长长的信给我。”</div><div><br>嗯,想了想,我就有点不一样。说到“见字如面”,确实,至少我个人更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比较排斥与人面对面大眼瞪小眼七情上面促膝而谈。</div><div><br>主要是感受性太强,而应激能力又弱了点——就,对方的声情并茂和各种瞬息万变的肢体语言,很容易干扰和胁迫到我的态度与思维,因为面皮薄,也因为总是过分顾及对方感受,所以每每心里想的,跟实际表达的,总是背道而驰,很难做到言为心声,更多反而言不由衷。</div><div><br>文字就不一样。文字交流总有充裕的时间慢慢衡量、反复字斟句酌,然后做出最恰如其分的表达。不过,话又说回来,喜欢文字交流也仅限于玩味有才情的人写充满灵性的文字,一般二般的文笔就算了。因为太了解文字,再加上以前做文字编辑、记者和现在做制片人经常和编剧打交道留下的职业病,所以,对方每一个用词不当,在我看来,都像眼里揉进了沙子,想动手修改,想……嗤之以鼻。当然那很不礼貌,也有点吹毛求疵,我也不会真的表现表达出来....</div><div><br>世间男子,上下几千年里,涉及男女之情的话,李后主和纳兰容若的文字可以说相当入眼;要是做朋友,柳永晏殊等等都还不错。李渔的知情识趣,以及梁实秋的闲适风雅,也都算难得。<br></div><div><br></div> <div><br></div>历史上所谓的“江郎才尽”,倒更像一些人用以装点门面的说辞,言外之意不外是——老子也曾辉煌过的。却又总是讳莫如深吞吞吐吐的样子,完全经不起深究和推敲。说到底,那点资本,时移世易,含金量其实大可质疑。<div><br>换言之,得先有才,之后才谈得上用尽、使尽.....虽然那是不可能的事。</div><div><br>又不是万贯家财只出不进能、然后用之而竭。才华这东西,真有的话,别人根本偷不走抢不去,敲骨吸髓也不成,刑讯逼供也没用。</div><div><br>要我看,真正的才华从来都是随着年岁增长越攒越多的。纵然苦难加身,纵然风霜摧折,心窍里的灵犀与慧根,从来都不会被任何邪魔外道拦腰斩断。更别说你一失恋,心情一不好你就写不出来了。蒙谁呢!</div><div><br>即便一段时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顶多只是不再付诸形式,但内心里的才气,是扎根在灵魂深处的,随着阅历经验感受等等的愈加丰富,底蕴只会越来越深厚,直至不绝如缕万寿无疆。</div><div><br>你看那些书画大家武学大家文学大家,哪个不是年岁愈长功力愈老而弥坚深不可测。而一般所谓的“江郎才尽”,无非都是自己给自己砌的台阶,顺带诿过于时 。是非真伪,往往出人意表。实际上,无外就是底子太薄、基础不牢,抑或之前从来就是靠坑蒙拐骗浪得虚名,离博大精深才华横溢差着何止八百里春风。</div><div><br>江郎才尽?真好意思说呀.....<br></div><div><br></div> <div><br></div>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若没有好的思考体系和思维方式,就是去再多地方旅行和体验,等于出门只带了双脚没带双眼,也不等于一定就见了“世面”和开了“眼界”。<div><br>深以为然。</div><div><br>虽说开卷有益,但最终真想在益处上一较高低、权衡长短的话,万卷书就得从根基上分一分论一论了——关于层次,关于志趣,关于读书人自身对书籍领悟吸收的能力.....日积月累下来,水平收获上的差异就是云泥之别。</div><div><br>希望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人很多,但真正会读书的人很少。</div><div><br>会读书的意思是——自身兴趣和思考能力相融合之外,还要善于提炼、善于总结、善于在实际运用中熟练而巧妙地化为己有。取得真经的人,你肉眼几乎能看到他灵魂的绝艳无匹,其华彩鬼魅之气随时随地浩荡蔓延。</div><div><br>行万里路也是一样的道理。</div><div><br>行过万里路的人不计其数,但鲜有人能把旅游笔记写得眼光独到、匠心独具。此外更多点位的收获,也大多浮光掠影、乏善可陈。</div><div><br>你与山光水色面面相觑,大千世界是你的生活布景,而你不过是大千世界的甲乙丙丁,相互望见的,都不过是对方的走神儿。</div><div><br>有行万里路的机会和财力,却无配得上万里路的脑袋和视角的话,说到底就是没有自己的文采美学与理念。<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