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屋镇愚公学校前身为阳台小学,于1944年在阳台宫西侧的白云道院成立,后搬至月庄岭。曾先后增设初中、民高,随后民高撤销,初中并入王屋初中。1992年成立济源市愚公希望小学。2012年8月,王屋镇党委、镇政府考虑到有效利用原济源二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王屋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决定把王屋镇第二初级中学和愚公小学一同迁入原济源二中校址,成立济源市唯一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愚公学校。</p><p class="ql-block"> 王屋镇愚公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世界地质公园、天下第一洞天、国家4A级景区——王屋山风景区,这里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她占地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目前初中、小学两个学部共21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55名专任教师。</p> 一、周边环境 愚公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距济源市区38公里,距荷宝高速王屋山站仅3公里,327国道、王屋山景区路等多条公路从校门口经过。 <p class="ql-block"> 愚公学校位于雄浑壮丽的王屋山南麓,北有小沟背景区冬冰挂林立,如梦如幻;南有举世闻名小浪底气势磅礴;东有十里画廊五龙口景区,猕猴鬼怪精灵!</p> 二、校园风光 <p class="ql-block"> 愚公校园红墙绿树,相映成趣;奇石景观,星罗棋布;花池花带,绿草茵茵;苍松翠柏,四季长青。校园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院内“愚公移山志如山”“大禹治水善若水”“精卫填海心似海”“女娲补天梦在天”四块励志石独具特色;庭院楼宇文化独具匠心。</p> 三、学校特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愚公学校着力打造“愚公移山精神教育特色学校”。 构建八大主题文化区,实施八大主题活动,实现四个突破。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搭建快乐的平台。</span></p> 家长不在家,我们在学校参加碾碾转活动。 传承传统美食,老师带我们体会炉炉馍之乐。 冬至了,我们在教室包饺子,远方的爸爸妈妈你们吃了吗? 四、留守儿童 愚公学校共有留守儿童423人,分布在王屋山区26个自然村,许多家长外出务工,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孩子们缺少家长的关爱、陪伴和管教,他们自立自强,但也有自卑相伴。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让留守娃不孤单,我们在行动 投入到临时爸爸妈妈的怀里,幸福在心底荡漾。 <p class="ql-block"> 自2017年至今我们持续开展“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动。先后组织留守儿童到洛阳王城公园——观赏牡丹;到山东日照看大海;到西安看兵马俑,到济源市区参观世纪广场、科技馆、城展馆;赴北京看升旗、逛故宫、登长城;到内蒙古欣赏草原,游玩沙漠;今年又参观了鸡冠洞……笑颜洋溢在学子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p> 中央电视台报道愚公学校“公交护学专线”的新闻,关爱留守儿童上下学困难的问题。 2020年11月,中央电视台以“善行者—为爱追逐”为题,报道愚公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情况。 留守儿童之家构想 地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愚公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上做了积极的努力,但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山区冬季寒冷异常,校园水管上冻,洗漱成了大问题,洗澡更不敢奢望。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室外厕所更是让学生望而却步。周末和节假日不仅功课无人辅导,只有家务和手机相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更没有特长兴趣班,提高综合素质等系列问题制约着学生学校的发展。<div><div><br></div></div> 一到冬天都没水的水管 干净的宿舍,难御的寒冷。 由此,我们构想有这样一个“留守儿童之家”:<div> 有干净的宿舍,配套的水冲式室内卫生间,有随时能流出水管的热水;有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温暖明亮的作业辅导教室,心理辅导教室;有相应的特长训练教室及辅导教师,让他们在课余和节假日在学校能有一个安放心灵的家,让山花更烂漫。</div>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为留守儿童筑起温暖的港湾,让山里娃不再孤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