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洞头县现在已经改为温州市洞头区,它由168个岛屿组成,是全国14个岛屿县之一。过去上洞头岛都要乘船过去,现在有了连岛的14公里长的跨海大堤和桥梁,就方便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洞头望海楼,位于洞头区境内。望海楼,乃1500年前南北朝时,永嘉郡守颜延之在洞头筑望海楼亭以观海景。公元825年,唐代诗人张又新任温州太守后,特地乘船寻楼并写诗纪游。</p><p class="ql-block"> 因此,重建望海楼景区,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百岛一望"牌楼,山门匾额“百岛一望“为韓美林书写。为仿清式建筑,意在登楼巡览,百岛尽在一望之中。</p> <p class="ql-block"> 洞头旅游开山鼻祖,颜延之雕像。公元426年前后,永嘉太守颜延之率属下巡视温州沿海,对洞头的秀美山水称赞不已,特意在岛上筑望海楼,休息时常前来观赏海景。</p> <p class="ql-block">同辉亭</p> <p class="ql-block"> 望海楼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楼层分明,为东南沿海最高楼,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 《望海楼赋》,列数洞头历史典故及人文景观,自然胜境。上下几千年,浓缩在行行字里间。读来一股荡然之气充满心胸,为洞头赞美,为作者点赞!</p> <p class="ql-block"> 楼内分设5层,有不同的展览与介绍。你会看到海洋民俗文化,用多种手段再现“民俗八大巧”、“妈祖祭典”、“百岛十二鲜”等洞头渔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洞天福地,从此开头。</p><p class="ql-block"> 一楼是帆锚相依厅,正面是大型贝雕《帆锚相依》,象征着洞头的先民们扬帆而来,定锚扎根,合力开发了洞头列岛。 贝雕帆高5.7米,总面积70平方米,用8923斤的野生三角蚌蚌壳打磨嵌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贝雕件。 贝雕帆上的八个大字“洞天福地、从此开头”,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所题,这八个字取头掐尾,就是"洞头"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神奇的半屏山,在光影的衬托下,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渔网,浮标等海上作业工具。</p> <p class="ql-block">绣花鞋,奶奶曾经有过的鞋子。</p> <p class="ql-block"> 望海楼三层和五层有观景廊,登楼远望可观海天美景及洞头列岛全貌。</p> <p class="ql-block"> 一座新兴的大学城正在崛起,将带给洞头新的文化升级版和发展机遇。</p> <p class="ql-block">妈祖宫,节日的活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闽瓯风情,光影的魁力。</p> <p class="ql-block">保管完好民国时期的民宅及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 利用现代高科技电声媒体,可以让观众、游客、读者,身临其境;跟随着作者的童话、寓言、海洋动物故事、民间传说,畅想邀游于多维的梦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海底七彩珊瑚。</p> <p class="ql-block">千帆竞发,洞头洋上的渔季;收获时节,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身临其境,由衷地感叹,光、电、灯、画,如此完美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洞头的文化历史,书写着几代文人墨客的抱负和一腔热血。</p> <p class="ql-block"> 在望海楼,可眺望整个洞头岛。有一揽众山小之摡,洞头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东有虎头屿、竹屿岛、炮台山、仙叠岩、半屏山、洞头宫口渔港;南南北策岛、大瞿岛;西灵昆一带、洞头大桥、倪屿岛、元觉、大门;北三盘、鹿西鸟岛及国际航道。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