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吕苏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7年4月14日至5月1日,我专意回北京一趟寻故访友。此行是迁离北京四十余年中返回时间最长的一次;即便如此,每日安排紧张依然感到时间不够用。回来以后,我利用公众号等几种形式记录了其中的片段和侧面,但是其间还有不少情节和随拍没有收录进去,总觉得是缺憾。利用“美篇”平台,沿着当时寻找原乡味道的路径和图片,这次再作一详录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孙嵘在三元桥“全聚德”分店请吃烤鸭。</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其乐融融地分享了“全聚德”第1.96亿只烤鸭哦。</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里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条京城著名的街区白天褪去了夜幕下的五色霓虹、觥筹交错,时尚而优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朝阳公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豫一小的同学发小张毅薇因为要到云南摄影采风,让我先安排与她一起活动。她从小性格就是能干麻利、热情直爽。从1980年代回京见过一面,也有三十多年再没见了。这次回京事先与她联系上,她立马说要开车到机场接我。这次见面,她整整陪伴了我三天,请吃饭,游园景,访故友,逛名巷,使我深感发小同学友情的诚挚热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阳公园建于1984年,是在我家离京十年以后了,原先叫水锥子公园。当年我小时常去的是日坛公园。</span></p> <p> <b> </b><b style="font-size: 20px;">南锣鼓巷</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建成于元大都同期,是帝都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散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这条名巷已被改造成一条商业步行街,店铺相邻,售卖京味儿的小商品和小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逛过不久,这条巷子又被封闭起来进行了再修建。</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鼓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鼓楼有:北京鼓楼、西安鼓楼、南京鼓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鼓楼大街两旁,分布着许多老字号商店与各色各样风味小吃。图片里露出横匾的“馄饨侯”,就是一著名的老字号京味馄饨馆,在薇薇的介绍下,我们登上木质楼梯进到不大的房间里吃了中饭。</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这家山东馒头店铺前站满了排队买馒头的人。据薇薇说,这家店馒头做得很好吃,每天门口都排着长队。薇薇时不时特意到这儿来买馒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烟袋斜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全长232米。在清末至1920、30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为主,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烟袋斜街已经和鼓楼、南锣鼓巷等景区一样,成为每个在北京的人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span></p> <p><b> </b><b style="font-size: 20px;">什刹海·前海、后海·银锭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什刹海是由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块水面组成的。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这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银锭桥,位于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薇薇的陪同下,我们跟建娟会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仨,是豫一小的同班同学、日坛中学的同级学友。我在豫一小读过两年书,那时,我跟建娟是好朋友,建娟跟薇薇是好朋友,于是我们仨成了课余时间常在一起的好友。她俩身上都有股子侠气,敢说敢为,跟她们在一起,我有受保护的感觉,出外到哪儿都不害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张当年我们仨合影的老照片,第一张时间是在升入初中的第二年,第二张是在初三的时候,尽管我们仨同年级不同班、也不同在一个连内,但是友谊一直保持着。从两张青葱留影可以看出,那时的女孩子,脸上的纯真和本色一览无余,现在同龄女孩儿身上几乎难以寻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来,我们仨相识已经半个多世纪。在那个年代、那个岁数结下的友情,可以穿越此后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自生活背景,贯穿一生。我记得1980年代初期回北京,我们仨曾相聚于薇薇新建的小家,能干的薇薇做的饭,我们仨毫无顾忌地高声阔谈。之后时代的变迁、生活的跌宕,彼此基本失去了信息,直到这次30余年后再见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同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请吃饭。自毕业一别,已经37年未见面。</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孙三君60寿宴场面热烈、氛围温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迎新二姐利用退余时间学习演奏葫芦丝,这次为妹妹庆生在宴席上吹奏了一曲《映山红》,看她表演得多么投入。</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见到小雪(张雪),是此行我最期盼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有记忆里,小雪是我生命中第一个“闺蜜”,在外交部西郊幼儿园。其实她比我小一点,不在一个班里,我还能记得同班好几个小朋友的姓名;而跟我最亲近、最好的,就是小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流淌而去的许多事情都不可思议。从西幼毕业离开以后,我俩竟“失联”了54年,没再相会甚至失去讯息。在漫长的岁月里,小雪的形象常常会不期然跳出脑海,勾起我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等到这次我与她重逢前后才知道,她其实跟我住在一个地方-豫王坟,上的同一所中学-北京市日坛中学,我们至少在母校有两年半的交汇时期,可是,为什么却从未碰见面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一代闺蜜照。摄于外交部西郊幼儿园教室门外。这次见面,张瑞杰叔叔说这组照片是他为我俩照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一辈就是好闺蜜。两位母亲此时还是工作不久的新青年,同在一个单位,尚待字闺中。周末大概是一起到北海荡舟,二人的表情生动有趣(照片由张瑞杰叔叔提供)。</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会面,小雪将时间定在下午5点,也查好了乘坐地铁的线路。但是我听说换乘地铁中途需走挺远的距离,而坐公汽倒车不必走得远,恰好又是在周末休息时间的傍晚,因而侥幸地想:也许不会塞车呢。就按照理论推断时间出了门。结果事与愿违,塞车几乎到了走不动的程度,足足晚了近50分钟,将原来大家聚会的计划打乱了。当我见到张叔叔和小雪时,内心极为不安!再解释什么语言也显苍白,非常后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东方医院看望卧于病榻的王宝琴阿姨。感觉她的相貌变化不太大,我一下子就能认出来。</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叔叔年事已高,早些时由小雪的妹妹夫妇陪同吃过饭,会面交谈后先行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与小雪一家吃了晚饭。</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豫王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豫王坟是老北京的地名儿,具体位置在现在央视新大楼西南不远、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显著地标即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CBD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背后掩映着一大片宁静的居民社区。这片早前叫作苗家地的地界,后来因为将近400年前,曾经安葬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清初战神爱新觉罗·多铎,以及其同为战将的儿子爱新觉罗·多尼两代豫亲王,从此被人名为豫王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五十年末、六十年代初,在豫王坟的荒郊黄土之上以及周边,陆续建成了大型国企、中央国家机关、军区部队、文化单位的大面积住宅宿舍,尤以外交部家属宿舍多有十几栋楼,成为最早的“外交大院”,许多建国以后著名的外交家、外交界传奇人物都曾落户过此地,因此,这里流传着不少与豫王坟有关联的人物趣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回忆北京的文字里,描述最多的是豫王坟。这是因为,我生长在北京的时间里,绝大部分是在豫王坟度过的;当我于今有闲追忆往事、回溯足迹、梳理思绪、盘点得失,得以确认,这是迄今我最快乐有趣、增长见识的生活时日。尽管由于父母的工作和家庭状况,以及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我在很小的年龄就备尝孤独,遭遇过挫折,但那时的我天真自信,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有长辈们和老师的关照、同学朋友们的纯洁友爱,因此,情绪波动低落是暂时的,大都怀有快乐的心境、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和向上的追求。时光仿若是有选择的漏斗,将我在童年和少年时期遇到的不快,悄悄地漏掉记忆之外了,留下的是美好和偏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代中期,随着北京CBD的兴建,豫王坟生活住宅区也相应做了调整。这里更名为光华里社区,各个单位家属楼也做了重新排序。如今它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东起东三环,西到东大桥路,南起建外大街,北到光华路,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人口为12006人。外交部陆续在其他地方兴建了新的家属宿舍,很多老住户搬离了这里,建国初期第一批外交官们也相继离世。然而一甲子前建起的“外交大院”还在不断的修缮,陆续进新人。据说在我去探访后的2018年,外交部宿舍又进行了新一轮修缮。2021年4月中旬去京,再去看望了“豫王坟”,果然,60年的老房子修葺如新,经过数次改造,连外形都具有了时尚特点。居民区的道路在添置了附属设备之后,变得越来越窄,跟60年前相比倒是十分新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楼房是原外交部宿舍1号楼,现光华西里9号-3楼。原来排序为1号楼,我感觉名实相符。因为当年要从西面东大桥路(原东光路)进入豫王坟宿舍区,必须从1号楼前面走过,这座楼象是一座“桥头堡”,俯瞰着前面进进出出的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过这座楼北转,再往东走大约几十米,就是我就读三年半的母校日坛中学。如今主楼和校园改变巨大。</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母校前留影。第三张是2021年(今年)4月又去北京再访豫王坟拍摄的。相距四年,岁岁易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同学张淑敏在母校前合影。感谢她此次全程陪同我重访豫王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楼号为“光华西里10号”楼房,是原外交部宿舍13号楼,它的位置在距离北京市日坛中学不远的正南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自西向东与自东向西拍摄日坛中学前面一条延伸约300米长的内马路。2017年拍摄时除了两旁建筑不断修建增多,基本上保持了我家在这里时的原貌。今年(四年后)再来时,路两边安置了隔离桩,显得更加逼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日坛中学自西往东,再自东往西,是我当年上学或外出每天必走最熟悉的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起,是从日坛中学前约300米内马路北侧,向东依次相挨的家属宿舍排列:原人民日报出版社宿舍(现光华里28号-1、28号-2),两座楼呈</span><b style="font-size: 20px;">𠃊</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原外交部宿舍11号楼(现光华里24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下就是我曾经的家园-原豫王坟外交部宿舍10号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列组图2赫然标注着现在是光华里22号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代外交部在豫王坟陆续建起的十几栋宿舍楼,都是五层。组图1是仰拍我家曾住的10号楼三单元2、3、4、5层,左侧被封闭阳台的4层楼曾是我家旧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组图3、4两张是我今年4月去京重访时所拍10号楼外景,大概是沿袭疫情期间做法,院儿里已经不可以随便进入,经过2018年又一次修缮,楼外体焕然一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2000年初起,院落里就修起这样长长的绿化带,代之以原来每个单元门口左右用石英石砌成的花坛。而在我心里,还是原来那样的布局更合理适宜,目前这样空间狭窄,缺少自然温馨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单元。自1970年5月2日晚着大火以后,我家就从4楼搬到1楼左侧这套房间了。和当时的老照片对照,目前窗户安装了防护网。</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单元。当年全楼的传达室就在1楼东侧的房间里,那儿是倔强而负责的左大爷的“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的小花园儿,坐落在四单元东侧。60年前左大爷开辟侍弄的孩子乐园,那时花鲜草茂、蝶舞蜂飞,在正午灿烂的阳光下,孩子们偷偷钻进去,闻花香,捏蝴蝶,看蜂舞,捉迷藏;有时,被左大爷发现踩踏花草了,老爷子撅起山羊胡子呵斥一声,孩子们便一溜烟儿跑没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花园儿,承载了我少儿时代多少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7年的小园子,只余绿荫下的棚架,从地面看到,早已没有了鲜花和绿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今年)春季再去看,小园子彻底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位于四单元前面10号楼的院门。小园子就在走进院门的东面。小时候常看到,每当晨曦微露,身穿一身黑衣、匝着裤脚的左大爷挥动着一把大扫帚,从四单元门口扫到院门口,将四周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别看老爷子几无笑模样,倔得很,但他传叫电话、收送信件的认真负责、忙里忙外的勤快操心,就象在为整栋楼看家护院;因为有他,10号楼就象一个大家院儿。</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住在10号楼(现光华里22号),南面是一排平房。了解豫王坟的历史后,我猜最初那是看坟人的住所。后来成了一所机械技校校舍。现在在原平房处,盖起了光华里23号楼(下面图2),据说是金属结构厂的宿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0号楼是日坛中学前向东延伸的300米内马路的终点处。它的东侧,是一条早就有南北走向的马路,现在叫金桐路,很好听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出10号楼往东看,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直耸蓝天、近在咫尺;北京CBD中央商务核心区域建起之前,那是金属结构厂的所在,曾是第一代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的安厝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0号楼顺金桐路往南走过现光华里23号楼、京伦饭店(下图右侧白色高楼),很快就到了东西方向主干线—建国门外大街。建外大街实际上就是长安街往东方向的延伸街道,记得50年以前通往北京站口、东单、天安门的 9路公共汽车,在这里有一站—豫王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0号楼顺金桐路往北走,紧挨10号楼北面这个红墙包围、大门紧闭、有些神秘的处所,现在是一家公司。50多年前,这里是豫王坟一小。我曾就读的崇文小学文革开始被关停,豫王坟二小招生已满不接收,停学一年后我到豫一小读了最后两年。豫一小后来改名为光华路一小。最传奇的,这里曾是二代豫亲王爱新觉罗·多尼的安葬地。两代豫亲王的墓地相距不过几百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列组图3是大约1980年代豫一小(后来的光华路一小)的外貌,除了校舍翻新了,结构跟我就读时改变不大。</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过豫王坟一小(光华路一小),沿着金桐路继续北走,很快就到中海广场了。2017年与今年,我的脚步都没有走到中海广场近前,只是拍了它的标的建筑大厦。它实际上距离10号楼忒近,小园子还在时,透过外围栅栏,就可以看见中海大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依我居住经验目测,中海大厦基本上是在原来的二层豫王坟合作社(那时的叫法,即商店。)原址上建造起来的。豫王坟合作社,是当年豫王坟居民区内唯一一个集小商品百货(二层)、蔬果副食(一层)、餐饮(一层面南)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店。虽然面积不大,甚至很普通,但给生活在豫王坟东区的各阶层居民百姓提供了生活便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组图2是原外交部宿舍7号楼(现光华里18号-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组图3:原外交部宿舍7号楼东侧前露出西端部分的是原外交部宿舍8号楼(现光华里18号-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1是1960年代外交部办公厅信使队部分人员合影。他们中,有不少是外交部刚建部从全国各地不同方向选调来的第一批外交部人,包括我的父亲。小时候常常见到他们中的一些人,或高或矮,无论穿西装还是普通制服,都容貌俊朗、风度翩翩、谈吐儒雅、潇洒帅气,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是令我仰视的叔叔们。这些长辈们大都住在7、8号楼 ,或者10号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外交部7号楼,则是我家10号楼以外跟我最有缘份的院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到1965年,父母参加外交部社教工作队去到湖南农村,我被寄养在信使队队长肖青家一年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我正在崇文小学读书,寄宿制住在学校,每个星期的周六课后乘公交车回到7号楼肖叔叔家,周日下午再回学校。肖叔叔岁数并不很大,却是从延安过来的“老革命”。住在他家时,由于我太小没有跟他聊过时政话题,但知道他的姑夫是中共早期大名鼎鼎的领导人王明,肖青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肖叔叔很关心我。他在家时,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读书看报,很少说话。只要我回到家,他就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问我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况,鼓励我好好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10月末,父亲患病突然离世,我无比痛苦,很长时间内心无法释然。想到从父亲口中零零碎碎听到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在外交部工作了23年,当外交信使整天飞在天上就有13年多。我非常后悔他在世时,没有有心记录下这个阶段他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即使知道一些也是碎片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到了肖青叔叔,他一直担任信使队队长,既然是写历史经历,必须真实准确,回忆父亲在信使队的这段经历由他把关不是最合适吗。我根据父亲以前写的履历、回忆大纲和文字片段,以及自己的记忆,写下回忆文章《父亲曾是外交官》。将草稿寄给肖叔叔请他帮助纠错和补充,肖叔叔欣然应允。他请一位同时期在信使队工作的老前辈,亲自到外交部办公厅档案室查阅文章里提到的1950-1960年代信使队的人和事,据此,肖叔叔在我的文章草稿的留白处进行了补充和修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看到经过肖青叔叔过目后的原稿时,非常惊讶:他的字苍劲漂亮,在空白处添加了有关事件重要的时间、地点和人名,对不太准确的用词作了修改。尤其是修改符号和标注完全符合编辑专业规定要求,原来他对文字修改很有经验,而且文字功力相当深厚!惊讶之后,我被他的认真和严谨深深感动了!这篇文章2005年发表于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很火的《老照片》丛书里。这之后,我回北京时非常想去看望肖叔叔,但是听说他心脏病很严重,夫人已经谢绝打扰了,只得作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下半年,父亲最后一次出国送外交文件。1969年3月,随外交部大批人员下到江西省上高县五七干校砖厂烧砖,母亲于1970年下到外交部湖南茶陵五七干校,后来迁到上高与父亲会合,在猪场喂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许多家庭都是孩子随着大人一起走,全家下干校。因为我坚决拒绝这样做,父母同意我留在北京上学。在我家居住的10号楼,找到一个熟悉的大人做我的监护人,父亲还是不放心,又委托信使队的机要秘书刘涛阿姨照顾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涛阿姨也住在7号楼。据说她原是晋察冀边区的妇女干部,后来调至外交部。在我孤独一人在京学习生活期间,幸亏有刘涛阿姨的关心照顾。10号楼距离7号楼不算很近,7号楼又成为我常来常往的“家”。每每接到刘阿姨叫我去她家的电话 ,心里就很雀跃,因为又可以吃到她拿手做的打卤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吃完饭后,我都会在她家坐上一阵儿,跟她聊家常。我感觉,听刘阿姨说话讲道理,跟父母与我的交流方式有明显区别。她在了解我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后,会针对我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用轻缓耐心的语调说出应该怎样看待和处理。她在跟我说话时并不走来走去或干其他事儿,而是坐在我的对面,眼睛看着我,流露出慈爱。她不讲大道理,而是在告诉我生活常识的同时,说出看问题的思路,顺便教给我一些社会经验和处事方法,让我心服。后来,我到她家会主动向她汇报遇到的问题,问她该怎么办,她在交谈中鼓励我,或者批评我,我听着很受用。尤其她叮嘱我,女孩子一定要学会自己爱护自己,让我终身受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下半年,就有父亲将要调回北京的传言。大概在1973年年初,有一天刘涛阿姨打电话到学校,要我晚上到她家吃饭。我去到以后,她满脸笑容地跟我说:你爸爸很快就要调回来了,你们全家人可以团聚了!她还说出父亲调回北京后派出国家的名字。我当时心情异常兴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想到,半个月以后,事情陡变,父母分别从江西干校来信,告诉我已被双双调往当时还在辽南农村的一所外语专科学校。为什么会是这样?这背后发生了什么?现在我问过还健在的母亲,她说当时他们什么也没问,就服从了组织调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北京的那个雨夜,刘涛阿姨也赶到9路车站送行,我知道她是为我而来。当汽车将要关门时,她叫了我一声,塞到我手里一袋白糖。我与刘涛阿姨四目相对,看到她复杂的眼神,很快她转开了眼睛,我竟没有开口与她道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启祯是1949年成立外交部后第一批外交信使,担任过信使队副队长。他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曾是上海地下党青年工作的负责人。1980年代后,担任过中国驻美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每次看见朱启祯叔叔,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容,稳重而儒雅,学者的风度。我记得他也住在7号楼,2021年(今年)春季去京跟小雪见面提到他,经她更正才知道自己记错了,朱启祯叔叔与小雪家同住在8号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我到7号楼总是要先经过8号楼。7、8号楼紧挨一起,只是8号楼在东,比7号楼错位往南靠前。有一次我走到单元门口,看见朱叔叔手托着自行车正好下到一楼,这一幕就成了忘不了的印象。后来听说朱启祯叔叔当上外交部副部长后,还自己骑车上下班,不知道那时他是否还住在8号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春北京行这次重返豫王坟,原外交部宿舍7、8号楼是我止步的终点。这也是我家迁离北京几十年中,我第一次走到这里。站在7号楼围栏外,驻足向里眺望:这个曾经开放式的院落,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我极力想看一眼,四单元二楼最东边那个曾经熟悉的阳台,可是在茂密枝叶的遮蔽下,里面一片朦胧;我痴痴望着,往事仿佛过电影般在脑海里流过,恍若隔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十年间,1980年代我回过北京几次,也从未淡忘几位老前辈给予我的关爱和温暖。但因那时心理一直没有调整好,对人对事都持一种回避的心态。最主要的,肖青叔叔、刘涛阿姨对我的鼓励犹在耳畔,我自认为后来的成长没有达到优秀的目标,真没有勇气去面见他们!如今,两位我最怀念的长辈已经驾鹤西去,我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能够感知,那个他们关爱过的傻丫头会永生感恩怀念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是一位朋友发给我的豫王坟(现光华里社区)模型图。画圈处即原豫一小(后光华路一小),也就是第二代豫亲王爱新觉罗·多尼的安厝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天安门向南,出前门楼子,是北京老城最为繁华、历史最为悠久、经济最具活力的繁华商业街区,在老北京城市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城翘楚——大栅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栅栏,老北京人读做“大石栏儿”(汉语拼音:dàshílàr),兴起于元代,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六百年来大删栏历尽沧桑,1900年6月16日,义和团藉口“禁售洋货”,一把火焚烧大删栏老德记大药房,火势猛烈、四面蔓延,进而烧掉了整条街,1800多家店铺和7000多间民房被焚毁,甚至连巍峨的正阳门城楼都被殃及并烧毁坍塌。此后经过不断地修缮和建设,大删栏得以恢复和保持了以往的丰富繁华,聚集了门类众多的老字号品牌,虽经久而不衰,在帝京独领风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栅栏街区有三张名片:以大栅栏为核心的繁华商圈,以琉璃厂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八大胡同为核心的京剧演出、花街柳巷集散地。这三张名片,共同构成立体的、多面的、鲜活生动的文化大栅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汲古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琉璃厂文化街横贯大删栏街区内,以南北向的南新华街为界,分为琉璃厂东街与西街,汲古阁位于琉璃厂东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汲古阁,于1956年开业,其字号是由原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根据明代常塾文人毛晋藏书楼名“汲古阁”所取,意为汲取古人之精华,用于仿制复制文物以及修复文物的店铺。汲古阁牌匾由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也是第一任院长吴仲超题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2年北京市对琉璃厂文化街进行大规模改造,考虑到汲古阁的经营特色及其在海内外的良好声誉,市政府决定将汲古阁原2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扩大到近2000平方米的面积。改造后的汲古阁,从一家文物复制和文物修复商店演变成汇集古董瓷器、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旅游纪念品、文物鉴定、画廊、茶苑等集于一体的综合古玩艺术品商店。一层主营古董瓷器、文物复制品、文房四宝、手工艺品等、二层展览名家书画和开设茶苑。“汲古阁茶苑”牌匾由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亲笔题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日坛同学张淑敏在汲古阁工作了30多年。我特别感谢她!非常热情地陪同我在大删栏浏览了大半天,观赏了大删栏文化著名的三张名片。她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陪着我徜徉于琉璃厂文化街,尤其是在汲古阁里,感受到那种特殊的文化艺术氛围,令人心旷神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琉璃厂,跟我小时候和1970年代所见,已经完全改换了外貌。</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汲古阁有常驻画家进行创作和展售。他们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进行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坐落于南新华街东、西琉璃厂交汇处的老浒记民俗酒楼,跟这条文化街一样古色古香,面积不大,似乎气派不大,但是在里面吃的两道菜:铁板栗子鸡、菊花娃娃菜心汤的味道让人忘不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书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琉璃厂东街的中国书店,是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自从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全国文人聚集北京,琉璃厂逐渐兴旺起来。当时,这里的书店多至30余家,加之清代考据学派的兴起,琉璃厂就形成了文人游集的场所。来京和居京的文人,都以到琉璃厂买书为乐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2年,专营古旧书刊的中国书店正式成立,来薰阁、翰文斋、邃雅斋等琉璃厂周围的书店均归中国书店领导。现在的中国书店,专门收集中国历代古籍、碑帖、拓片、各类旧书、报纸杂志,发售新印古籍和研究有关的各种图书及画册,兼营文房四宝,还开办了京味书楼和北京民俗馆等各类书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荣宝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坐落于琉璃厂文化街西街的荣宝斋,是一家驰名中外的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字号店铺,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1894年,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经几百年历史烟云的洗礼和刷新,荣宝斋的文房珍宝收藏颇丰:有明代的程君房的百子图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宫笔、宫廷用纸、水晶印泥盒等等,特别是藏有重4275克的田黄石,堪称世界之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画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画店前身为北京市美术公司,是中国当代最早的专业画店之一。应艺术市场及自身发展的需求,2003年北京画店由王府井大街289号迁址到琉璃厂西街44 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画店与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叶浅予、陆俨少、黄胄、启功、赖少其、黄苗子等著名书画家都曾在北京画店泼墨挥毫、切磋艺术。吴作人先生题写的“北京画店”匾额及诸多艺术家遗留的书画精品记录了一代艺术家与北京画店的深厚友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八大胡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西南至天桥一片区域,即是兴盛于清朝的烟花柳巷,以著名的八大胡同为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实际上在这一带遍布着许多类似这八条街巷的胡同,也是曾经的青楼巷。到大删栏这天,最后一个安排是寻看八大胡同,已经黄昏,时间紧迫,我们先走到朱家胡同,然后挨着走下去,拍下了五个胡同口,只有朱家胡同、石头胡同、陕西巷归属于“八大胡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八大胡同里,最引人注目有传奇故事的当属陕西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陕西巷,位于大删栏西,为南北向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铁树斜街,全长约500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陕西巷有着悠久历史,据《京城胡同徐瀛速写集》记载,明初,大量商户云集前门外地区,招商居货,此巷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囤积木料,故名陕西巷。到了近代,成为当时北京南城最繁华的地点之一。凡是提及老北京南城的繁华之所,就有:“前门大街大栅栏,石头胡同陕西巷”之说(此四处均连通,可由北自南一路游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乾隆年间到1949年,陕西巷开的都是头等清吟小班。清吟小班并不只是皮肉生意,她们更多的是陪客人吃茶、宴饮、抚琴弹唱,弄曲填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期间,有许多京剧名家曾居住在这条胡同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这条街巷最引人注意的,是曾经在里面活跃过晚清民国时期两位名妓赛金花和小凤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初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蔡锷将军在辛亥革命后,发动领导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他在北京秘密做准备工作期间,为了不引起袁世凯的怀疑,装作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就经常出入八大胡同,在陕西巷52号云吉馆与红极一时的小凤仙相识交往,并引为知音,成就了一段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陕西巷,很快就能看到一座灰色二层小楼,现在叫作上林旅社,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金花买下并挂牌营生的上林仙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夜幕下的天安门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蓝天下的天安门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庆幸在我离别故乡半世之内,上帝赐予我感知,分别于2017年、2021年春回北京寻故访友、同学聚会、探访故居,回觅足迹,捡拾起被岁月冲淡了的记忆,遂愿了积压在心底的记挂,一切安排顺应天意、恰在其时。 这篇图文过长,我知道这不太符合当代人阅读习惯。只是旅行一路随拍,集合了太多值得记下的瞬间。恰好借助“美篇”平台,用图文的形式将其编撰保存下来,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记忆存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睹物思人,赌物忆旧,情不自禁将过去深压内心的话说出一些,毕竟平台有别;即便这样,文字已显冗长,为图释义,只好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恩曾经给予我关爱教诲的前辈们!感谢爱我、我爱的伙伴学友!这是坚持做完本篇的精神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