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元旦,参加自由飞翔俱乐部组织的德化九仙山观雾凇活动。对本次活动大家的期望值非常高,但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寻雾凇终成空,实在遗憾!当然也并非一无所获,九仙山的景色也确实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起了大早,今天大降温,大家顶着刺骨的寒风,赶到创元,清点人数,大部队约6:10出发。</p><p class="ql-block">有两个驴友错过时间与本次活动失之交臂,原本替他(她)们惋惜,谁曾想对他(她)们来说最终的结果反而变成好事一件!真的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让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经过近3小时的奔波,车抵德化九仙山,此时最低气温仅为0℃,虽然全部武装,但还是感到冰冷,冰冷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内心。沿途连霜都难于见到,放眼远眺,景色与福清无异,到处都是青色。心里绝望至极,仿佛整个人掉进冰窟,拔凉拔凉的。</p><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石碑下倒是被冰水包围,但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排队等待进入景区时,看到两追风少年正在玩类似陀螺的游戏,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里三层外三层,排满了焦急等待入园的游客,大家都希望能早点上山,或许尚能抓住雾凇的尾巴。</p><p class="ql-block">事后了解到,今天景区的游客超过2万人,据说相关领导赶到现场,曾经一度关闭了售票窗口。</p> <p class="ql-block">听领队说如果这样苦苦排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等到车,然后上山。领队经过紧急研究,我们团多数成员也同意徒步上山。景区特事特办,打开侧门放行,如果能见到哪怕一丁点的雾凇,再苦再累也没事,哪曾想还是事与愿违。</p> <p class="ql-block">据查:福建德化九仙山位于中国古瓷都德化西北部的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交界处,距县城35公里,海拔 1658 米。</p><p class="ql-block">九仙山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因该山九峰并峙故名;有说是此山最早开发在南北朝,是道教用地,因道教有九仙而得名;清乾隆版《德化县志》记载,是“相传昔有隐士九人居此,俱仙去”,故名;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很久以前,有一附近农民上山砍柴,遇到八仙在山顶的一块名叫棋盘石的巨石上下棋,下得十分精彩,他站在一旁观看,忘了砍柴,直到日落西天了才回家,却发现家里早已儿孙满堂,方知自己遇到了仙人,急忙再折上山,但仙人早已远去,于是他就在山上修炼,后来也成了仙,因此而得名。另有一说法,说是唐代开元年间,开山僧邹无比在天然室修炼成仙,恰逢八仙在邻洞欢聚,合为九仙。</p><p class="ql-block">九仙山风景名胜区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属于戴云山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这条水泥路盘山而上。</p> <p class="ql-block">九仙山绿化率非常高,有天然氧吧之称。</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队伍有80人之众,走着走着,大部队开始出现分化,我们走在最前面,神龙见首不见尾,前后只能通过步话机联系。</p><p class="ql-block">行进中,没有见到其他步行的游客,不时地旅游中巴就从身边呼啸而过,留下难闻的尾气味道,我们觉得郁闷,或许车里的游客也把我们当做异类看待吧。</p> <p class="ql-block">五个人的小分队打头阵,最左边的就是网名“川流不息”的领队。年轻帅气,肩背大包,步履轻松,放着DJ音乐,沿路谈笑风生,据说也是马拉松好手。</p><p class="ql-block">虽然此时气温是2℃,但由于连续爬坡,全副武装的我额头已渗出汗珠,身上开始觉得有点燥热。</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口气走了约3公里,在此休整,等待总领队的到来,准备从这里进山。</p> <p class="ql-block">脚头很硬朗,一点都没有落下,拍照时神情依然很悠闲,体力不错!</p> <p class="ql-block">整理行装,开始下行,从永安岩古刹穿过。</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临近永安岩古刹,一棵巨树夺人眼球。这是一棵有着663年历史的古柳杉,也就是栽种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可能是雷电原因或蛀虫原因,树的中上部分已断掉,后面也掏空了一大半,但依然难掩其硕大的体态,目测两个飚哥不一定能抱得拢。</p><p class="ql-block">据查:柳杉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安徽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及广东等地均有栽培。其中,浙江天目山、浙江百山祖保存了树龄在200-800年的较大规模柳杉古树林。而德化这棵古柳杉并非福建树龄最长者,在福建鼓岭存在一株树龄1300年以上的柳杉王,按时间推算,应该是栽种于盛唐时期。</p> <p class="ql-block">侧面看古柳杉</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柳杉,不远处就是德化著名的永安岩古刹。</p><p class="ql-block">永安岩又名荇菜岩。据清乾隆版《德化县志古迹志》载:“永安岩……唐僧邹无比艺圃处,多种荇菜,旧名荇菜岩。”明代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有一晋江籍出家儒生名叫史云济,法号妙应,游历九仙山,下榻荇菜处。因荇菜地处九仙山南麓,密林幽篁,小涧飞流,空林霖色,史云济遂选定此处为出家居地。</p> <p class="ql-block">史济云后与铭爱村周进隆、周进宗兄弟一见如故,结盟换帖。明天顺八年(1464年)六月十四日,史云济在荇菜小涧大岩石上圆寂,遗嘱曰:“吾大劫未尽,火化后悬吾骸于大椿树梢,60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照办。周琼六捐献山场筹建寺庙,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租千担作寺田,故后来便有“九仙银、荇菜谷”之称。</p> <p class="ql-block">永安岩坐落在密林环抱中,清爽安谧,松涛阵阵、鸟语蝉鸣,涧泉潺潺似丝竹玉音,令人明目醒脑、神清气爽,俗虑洗净,飘飘然如天外仙客,忘却身置尘寰。</p> <p class="ql-block">岩宇前有一泓林山倒映的半月池。山寺附近有明清两代摩崖题刻“觉路”、“玉液泉”、“法水流香”、“第一山”等文字,字迹清晰,笔力飘逸洒脱。</p> <p class="ql-block">永安岩由正殿、中殿、下殿、观音楼、地藏殿、禅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830平方米;正殿供奉史云济祖师,左右分别供奉蛇岳尊王、伽兰佛和檀越王周进宗、周琼六的塑像;中殿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又称“释迦殿”。</p> <p class="ql-block">正殿藻井为太极图,结构复杂精巧,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守刹长者耐心引导我们参观并细致讲解,我们虔诚地在正殿参拜完毕,直接从后山沿着石阶而上。</p><p class="ql-block">之前走了五六公里的水泥路不觉的有难度,一上石阶,虽然手撑木棍,刚行没多久就觉得气喘吁吁,呼吸都有点困难,全身上下大汗淋漓,可能跟低温和海拔都有关系吧。索性脱下羽绒服,身着单衣艰难上行。此时的气温大约5℃,换成平常,能想象的到这样的温度穿单衣吗?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一路歇,累得死去活来,终于把石阶甩在身后!忍不住振臂高呼:飚哥我又活过来了!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沿着公路继续上行,山下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此时此刻,要是能下山洗一把脸,游个泳多好!</p><p class="ql-block">多么脑残和幼稚的想法啊,大冬天的,下去后还上得来吗?</p> <p class="ql-block">继续继续继续!这是什么?山路右侧的岩石上覆盖着一层尚未融化的薄冰,这是昨天留下来的,因为阳光还没有照顾到她,使其苟延喘喘,也总算让我们看到些冰渣。容易吗?谁都不容易!</p><p class="ql-block">见不到雾凇,能看到这么点冰渣,多多少少也安慰了飚哥受伤的玻璃心。</p><p class="ql-block">听说昨天的雾凇很大很浓很靓。真是造化弄人,今天多少人是奔着雾凇来的,但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p><p class="ql-block">其实想看雾凇,对于远路的我们来说,是可遇不可求,可能也少了一点运气和缘分吧。</p><p class="ql-block">据查:雾凇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雾凇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俗称树挂。 </p> <p class="ql-block">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p><p class="ql-block">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p><p class="ql-block">而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风也不大,可惜昨日无雨,空气十分干燥,没有充足的水汽,就算我们子夜前来,恐怕也难以见到雾凇。</p> <p class="ql-block">这位同行美女想把冰渣装进心里带回去,来,飚哥助你一臂之力。</p> <p class="ql-block">炽烈的阳光融化了冰渣,却融化不了飚哥受伤的心。雾凇美梦到此彻底破裂,地上留下飚哥发呆、无奈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以平常心来对待今日的九仙山之行吧。终于看到先头部队,公路旅程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沿着公路左侧景点入口拾阶而上,放下雾凇的念想,心里反而坦然。</p> <p class="ql-block">石阶长而宽,难度不大,呼吸没有那么急促了,马上就要到达小山的山顶了。</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的头驴,神采飞扬。</p> <p class="ql-block">像什么?似乎有点像飞鱼,是在招呼我们还是在嘲笑我们?</p> <p class="ql-block">渐入佳境!好嘛,但愿此言非虚。</p> <p class="ql-block">风车的世界,明明没有风,但千百个五颜六色的风车却转着欢畅,呼啦呼啦声音如同迎宾曲,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p> <p class="ql-block">感受一下千百个风车卖力旋转的盛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才过风车“洞”,距离不远处又现花仙阵,男男女女都是花痴。</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通道,不走也得走。</p> <p class="ql-block">一而再再而三,穿过心型们,应该快接近九仙山核心景点了。</p> <p class="ql-block">弥勒大殿,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弥勒大殿前的弥勒造型,数一数,有没有九个弥勒?</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仙山开山祖师邹无比带领众弟子用天然巨石,雕刻弥勒造像于弥勒洞内,高2.7米,宽3米,周长8.9米,雕工线条简练,神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弥勒洞之上这两块石头的造型像什么?看出来了吗?</p><p class="ql-block">前面的这一块奇石称之为“天狗”,酷像昂首向天的狗,后面这一块奇石被称为“天鼓”。</p><p class="ql-block">据九仙山周边村落的涂姓、周姓、林姓乡亲传说,“天狗”“天鼓”与二郎神的一个传说有关。</p><p class="ql-block">相传很早以前,泉州地区连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泉州州官上九仙山祈雨,感动玉帝,派二郎神带哮天犬到九仙山降伏旱魃。玉帝又派雷神擂鼓助战,顿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哗啦啦下起大雨,解除了旱情。二郎神奉玉帝旨意,令哮天犬镇守九仙山,让雷公把“天鼓”也留下。从此以后,九仙山周围乡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前文提到的“川流不息”正在怪石上耍太极,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很有范。飚哥想问一下,你是陈式太极、杨式太极、 孙式太极、吴式太极、武式太极五大门派中的哪个门派?亦或无门无派,自成一派?</p> <p class="ql-block">这位仁兄超腻害,仿佛西楚霸王项羽再世、赵王李元霸重生,硬生生把一块巨石撑住,而且心不跳脸不红!有毛病吗?没毛病!</p> <p class="ql-block">弥勒洞上看群山,九仙山和周边的山同属于戴云山脉,山外有山,山一座挨着一座,连绵不绝,巍峨壮观。远处的河流如同演员在舞台上轻轻甩出的白色纽带,不经意间成就了九曲十八弯,异常秀美。</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不远处的植被,似乎隐隐约约看到了雾凇的影子,都这个点了,还能有这个样子,可见,昨天早上的雾凇该有多么惊艳!</p> <p class="ql-block">彩虹栈道是九仙山旅游网红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柏与巨石孟不离焦、焦不离孟。</p> <p class="ql-block">透过树的缝隙,九仙山的气象塔清晰可见,快到终点了,加油!</p> <p class="ql-block">灵鹫寺还在修缮中。</p> <p class="ql-block">像什么猛兽?</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栈道就到达气象站了</p> <p class="ql-block">九仙山气象站是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到今天为止,已走过66个春秋,海拔1653.5米。</p><p class="ql-block">这个站是国家的基本站和参加亚洲气象情报交流的台站,也是我省唯一的高山天气测报指标站。它除了负责每天24小时气象记录观测外,还担负着为军航和民航部门拍发天气报和航空报、不定时拍发危险报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九仙山气象站旁侧的二十四节气图和相对应的星座图,好好看看,属于自己的,免费领走,不用谢!</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境,抓拍别人的,一点理想的效果都没有,只能滥芋充数了。</p> <p class="ql-block">从池里捞出的一块比较完整的冰,不知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这两天气温低,自然的可能性大点吧。也难为了这位模特,自己出不了镜,还脱下手套,在这样的气温情况下抓冰,这就是勇气、责任和担当的表现,福清人就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可惜没有去成“只有天”。</p><p class="ql-block">到达气象站时看到领队开始下行,而且牢记领队之前约定的下午3:30准时在车场集合,所以在气象站广场泡了两桶快熟面(面自带,买热水来泡,泡一桶5元,是不是贼贵?),囫囵吞枣后赶紧下撤。</p> <p class="ql-block">两点了,依然有大量的游客上行。</p> <p class="ql-block">到达观景台乘车点,等待乘坐景交车下山的游客排成长龙,看到这个阵势,头皮都麻了,没辙,等等吧。</p> <p class="ql-block">人数虽多,但在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下,总体上秩序井然,就这样一辆辆景交车把归心似箭的游客拉回到起点。</p> <p class="ql-block">早上来的时候队伍水泄不通,现在终于通了,拍个照做个纪念。别误会,这两个可不是飚哥的孩子,也不知是谁家的,借用一下,做个道具,拍几张。这样说是不是有点没道德?</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很有爱心?这位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省下口粮来喂牛,好感动!感动个牛,作秀而已。</p> <p class="ql-block">票务中心广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快马加鞭赶到旅游大巴,才发现自己当了一次二百五,一个人都没有,连司机都没见着。</p><p class="ql-block">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继续逛呗,停车处的左侧就是一个人工湖,水很干净,周边还有钓鱼台,水上游船,宾馆,级别很高的小木屋等设施,绕栈道走一圈,感觉此湖的景色一点也不逊色于山上,随便拍都觉得景色秀丽。</p> <p class="ql-block">水天一色,在夕阳的照拂下,湖面的木桥显得古色古香,平添了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水波潋滟,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湖的后面就是九仙山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正对面就是九仙山小木屋,也就是高级宾馆,价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五点多了,烈日不再,阳光开始变得温柔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把湖水划出了粼粼波光,就像是天上的仙女撒下的一把把碎金。</p> <p class="ql-block">来一段视频,看看此湖的美丽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下山的队伍拉的太开了,我等着花儿也谢了。你看,连太阳也等得不耐烦了,不顾一切掉头而去了。</p> <p class="ql-block">此时景区的观景灯都已打开了,九仙山夜色阑珊,但我们却无心欣赏了,到了六点,终于把队伍集合完毕,不多不少,晚上九点整到达创元。</p><p class="ql-block">今天从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多到家,确实有点辛苦。虽然没有见到梦寐以求的雾凇,但也看到了九仙山另类的景色,也算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p><p class="ql-block">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在此飚哥祝各位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一切大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