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踏实地、常探索——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精彩分享

swan

<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新的学期开始,经过春夏两季的积蓄,秋天的成熟正在蓄势酝酿。这个学期无疑是特殊的、繁忙的,但对于我们二年语文组来说,这也是一个找准方向、迅速成长、充满收获的学期。</p> <p class="ql-block">  学期初,我们是兴奋的,同时也是迷茫的。兴奋是由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网课期间,我们一同学习观摩了大量优质课,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渴望自己实践;迷茫则是由于我们二语组特殊的</span>人员构成决定:组内有三名新教师,在充分适应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正蓄势待飞之际,她们经历了一学期的网课,这无异于教学实践的停摆。</p> <p class="ql-block">  如何帮助三位新老师快速成长、熟练教学;如何让老教师更进一步,精益求精?这就是我们本学期亟待解决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结合语文低年段“重字词”的特点和统编教材字词繁多,新老师们反应很难在一个课时内扎实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问题。我们决定:这在一学期里,我们组专攻“随文识字”和“句群训练”两个问题。期望在专家的指导下,能够实现流畅、高效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的尝试从蔡斯媛老师的《雪孩子》开始。在这一节课里,蔡老师依然采取了传统的集中识字的方式,简要根据读音特点将生字归类。不过在遵循传统识字的同时,她出示了这些字在文中所带出的词语和句子。在教学了生字后,立刻让学生试读词句,这算是随文识字的第一次渗透。这次的教学尝试得到了专家高老师的肯定,同时高老师也以生动的比喻指出:传统的识字教学相当于先柚子肉一粒粒拨出,再还原到整体里,其实与学生的认知顺序不太符合。建议我们继续大胆尝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后,我们开始了探讨随文识字的途径。在12月17日的专家听课时,我们组汪倩老师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她执教的《雾在哪里》中,先出示了文中的词语,学生凭借预习的印象自由读出。在学生读完之后,汪老师再标红生字,一边教学生字、规范读音,一边再次读词。最后将生字密集出现的句子列出,再次让学生试读。</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尝试得到了高老师的赞赏,在这一节课里,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更加明确。同时高老师指出:可以再往前一步,不必担心反复的读词读句造成识字时间过长,相反,还可以必须补充课外词语。</p> <p class="ql-block">  在高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全组开始积极准备最后一次随文识字,一起探讨如何把步子迈得更大。几番讨论试教更改后,12.24日是由年轻的张协老师执教《狐狸分奶酪》。在这一节课里,张老师采取的是先出示文中句子,学生尝试读句,师生读完句子后,句中生字标红,再在句中读字,并对该生字做出其他词语补充。</p><p class="ql-block"> 最终,这一节课得到了高老师的极大认可,认为我们二语组在随文识字这一教学方法上跨出了极大的一步。并且,根据张老师的课堂用时来看,在我们看来会耗费大量时间的随文识字实际上只用到18分钟左右,与之前集中识字的时间相差不大,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更扎实。</p> <p class="ql-block"> 虽然,随文识字仅仅经过了三节课的尝试,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比一次前进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到专家的预期。台上展示出来的仅仅是三节课,但在台下,我们却经历了一次次思考试教修改,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打磨,我们的思路才更加清晰,目标才更加明确。</p> <p class="ql-block">  二语组的张冰洁、鲁亚丽、何叶娇三位老师就低年级如何进行句子训练这一问题也做出了自己的探讨。</p><p class="ql-block"> 张冰洁老师的《大禹治水》第二课时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鲧采用的筑坝挡水的办法有用没呢?在课堂上,学生反应不一,在经过老师讲解后,孩子们依然有疑惑。张老师因此向专家求解,高老师提醒:文中出现了一个句子“禹吸收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我们可以从这个句子中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由这个问题中,高老师第一次指出:从二年级开始,应该对学生有句群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  鲁亚丽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被高老师认为句子训练十分扎实。文中的感叹句、反问句,老师采用了各种教法让学生体会和训练,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鸟眼界广阔,见多识广,鲁老师精心设置了几次句子训练:当小鸟飞到沙漠,她看到……;当小鸟飞到草原,她看到……;当小鸟飞到森林,她看到……多种形式的句子训练让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更加什么群。</p> <p class="ql-block">  何叶娇老师的《狐假虎威》里,同样有非常有效的句子训练。在分析完老虎与狐狸的三次交锋后,何老师让学生补充“老虎被蒙住了,他(心里想:)、他( )地说:( )”,孩子们兴趣十足,踊跃地畅想老虎的语言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既完成了句子的练习,又深化了对课文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语文授课一样,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高效组织课堂;教研工作同样需要一个精准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沿着问题不断思考、尝试,一步一步不断修正积累,终有一天,我们会一起进步。</p>

老师

识字

句子

随文

学生

教学

我们

生字

尝试

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