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2020</p><p class="ql-block"> 被说成是“最糟糕的一年”的 2020年终于过去了。一年间,世界被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冠病毒搅得地覆天翻,生活就此换了模样,一切变得如此陌生。</p><p class="ql-block"> 好在,还有相机和图片,作为对客观现实最直观最真实的映照,可以记录世间万象,留住难忘记忆。</p><p class="ql-block"> 疫情还在全球范围持续,生活终将继续下去。愿冬去春来,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1月1日0点0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小葡萄”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经自然分娩出生了,这是2020年上海出生的第一个新生宝宝,也是上海第一个“20后”宝宝。</p> <p class="ql-block"> 1月2日,腊八节,一位市民得到书法家书写的“福”字。“ 2020年徐汇百人写春联惠民公益活动”举行, 给刚刚到来的新年增添了浓浓的喜气。</p> <p class="ql-block"> 1月4日,地处老城厢核心区域的乔家路西块居民正在搬迁,他们将在春节前告别蜗居,改善居住条件。</p> <p class="ql-block"> 1月24日,大年夜,往年熙熙攘攘的龙华寺不见一位香客。当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龙华古寺撞钟祈福活动及相关佛事活动停止举办,不对外开放。本市各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开放并停止集体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五,本该是民间传统迎财神的日子。在南京路上的第一医药商店外,市民排起长队购买口罩等防疫用品。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谚语:“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1月31日,一位戴着三只口罩夹多层纸面巾的市民。可谓“最严防护”。</p> <p class="ql-block"> 2月4日,铁路上海站,志愿者走向岗位。他们将负责采集来沪旅客的健康信息,把好城市防疫安全的入口关。</p> <p class="ql-block"> 2月13日,瑞金二路,两位“严防死守”的人。</p> <p class="ql-block"> 2月22日,徐家汇公园率先开放,游客隔座交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p> <p class="ql-block"> 3月16日,中山公园开放首日,兴奋的游客在草坪上做后空翻。本市公园已连续关闭达50余天。</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闵行区青春支路,一处共享单车堆场。</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公园里拍全家福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3月23日,疫情以来的两个月,这位市民携带爱犬外出,始终双双佩戴口罩。</p>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一单位餐厅配备的两位值勤人员,密切注视着用餐人员是否保持安全距离。当日,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p> <p class="ql-block"> 3月25日,在闵行区一处空旷的农田里,独自干活的村民周老伯戴着口罩。习惯已成为自然。</p>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一市民在紧闭的大光明电影院外向内张望。原本应该当日恢复开放影院又被紧急叫停。本市影院停业已达65天。</p> <p class="ql-block"> 4月4日,游客在人民广场喂食鸽子。当日是清明节,也是全国哀悼日。</p> <p class="ql-block"> 4月4日,清明节,人们自发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铁栅栏外祭扫英烈。疫情发生以来,陵园一直处于关闭状态。</p> <p class="ql-block"> 4月6日,长宁路,阔别多日的广场交谊舞又跳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肇嘉浜路,通勤路上的建设大军。</p> <p class="ql-block"> 4月27日,龙华路,房产中介人员做班前操,冷却了3个月的房产市场期待复苏。</p>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 年轻人在徐汇滨江打篮球。</p> <p class="ql-block"> 6月1日,公园里的“六一节”。</p> <p class="ql-block"> 6月4日,一所医院的核算检测采样点。</p> <p class="ql-block"> 6月5日,地铁一号线站台,一名年轻人为自己摆地摊做广告。扩大就业、搞活市场,“地摊经济“一时成为热词。</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一位奶奶在公园里为小孙子理发,疫情以来,奶奶变身为家庭理发师。</p> <p class="ql-block"> 6月26日,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直播间在推销云南食品。直播带货成为疫情以来拉动经济的新手段。</p> <p class="ql-block"> 7月1日,建党纪念日,一航空公司的乘务人员在中共一大会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 7月7日,南洋中学高考考点,送考家长为考生加油鼓劲。“非典出生,新冠高考”,上海市约5万名考生步入考场,迎接人生首次大考。</p> <p class="ql-block"> 7月10日,上海城隍庙恢复对外开放,香客了却近半年来未能实现的心愿。受疫情影响,上海宗教活动场所自今年1月24日起,停止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露天电影院内外。当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黄浦区济南路湖滨路口露天影院,迎接爱电影也爱生活的市民和影迷。为弥补每场售票率不超过30%给影迷带来的遗憾,电影节创新举办的露天展映,覆盖全市7个商圈、36个社区。</p> <p class="ql-block"> 7月28日,火热建设中的南京东路步行街东拓段。东拓段建成后,游客可从西藏中路直接漫步至外滩。</p> <p class="ql-block"> 7月31日,是上海市中心最后一个花鸟市场、拥有20年历史的万商花鸟鱼虫市场关闭前的最后一天,市民纷纷赶来淘便宜货,老板娘乐弯了腰。</p> <p class="ql-block"> 8月7日,两年来,每周两次,市民魏先生都会吹着萨克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行走在南京路步行街。</span>现在已经鲜有人员前来干涉了,他也成了步行街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8月30日,电影《八佰》热映,而作为电影中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原址,上海的四行仓库一时间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南京东路步行街东拓段建成开街,一名小男孩透过商店玻璃橱窗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丰盛里国际啤酒节上一位时尚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国庆节,市民自发来到国歌曲作者聂耳的塑像前,向人民音乐家致敬。</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武警战士在南京东路为国庆黄金周护航。</p> <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中山公园,两代人。</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公园里的甜蜜一刻。</p> <p class="ql-block"> 11月15日,老年人排队订阅报刊。当日,2021年度报刊征订会在淮海公园举行,现场难见年轻读者的身影。纸媒的前景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公众参观日,参观者寥寥无几,参展人员无所事事。疫情使国际旅游业遭受重创。</p> <p class="ql-block"> 11月29日,志愿者为马拉松选手提供能量食品。在严密的防疫措施保障下,2020上海马拉松赛如期顺利举行。</p> <p class="ql-block"> 12月5日,永康路上一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网红熊爪咖啡店HINICHIJOU,互动卖萌的熊爪创意和聋哑人咖啡师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去打卡。</p> <p class="ql-block"> 12月24日,平安夜,外滩源圣诞集市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现场采取限流措施。当日,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单日新增确诊病例713861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79663933例。</p> <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地铁18号线一期南段开通试运营,乘客在无人驾驶的车头拍摄视频。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增至729公里,为全球第一,上海地铁30年“跑步”走完了西方百年路。</p> <p class="ql-block"> 12月27日,顺昌路一条弄堂口,90岁的老裁缝王老伯在摊位的墙上张贴着“肖像权随意”字样的纸片。</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日开始国家《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条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p><p class="ql-block"> 这将给街拍摄影爱好者带来极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12月29日,是和平公园闭园改建前最后一天,尽管下雨降温,仍有市民来到公园参观“生态动物岛”,与这座市中心的公园告别。</p><p class="ql-block"> 此次和平公园改建,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取消“生态动物岛”的动物饲养,承载了几代上海人集体记忆的“去和平公园看老虎狮子”将成为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