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建交后,一个由外贸部长率领的意大利代表团访华;7月20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并委托安东尼奥尼担任导演。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安东尼奥尼一行人在中国待了22天,消耗3万米长的胶片,最后制作成一部时长220分钟的纪录片——《中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意大利导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b></p> <p class="ql-block"> 纪录片《中国》首先于1972年在美国上映,然后于1973年在意大利上映,1974年在瑞典上映。</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4年1月30日至3月18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26篇文章,</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对纪录片《中国》展开了一系列批判。</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关联阅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3crectb2"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批判反华影片《中国》</b></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b></p> <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同意外交部《关于肃清“四人帮”在批判〈中国〉影片问题上的流毒、拨乱反正的请示》,表明中国党和政府采取了与所谓“极左”年代划清界线的立场。</p><p class="ql-block"> 2004年,《中国》在中国首次放映,放映地点是北京电影学院。</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五集电视纪录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8, 68, 68);">《从〈中国〉到中国》。摄制者</span>沿着当年《中国》的拍摄路线,寻访曾经在《中国》中出现过的人物,还拍摄了深圳——四十多年来中国变化最大的地方,希望展现人们是怎样适应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好处。</p> <p class="ql-block"> 对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中国》的评价,与对当年中国的评价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立场的人们会给出不同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中国当时的党和政府与后来的党和政府对《中国》的看法就截然相反。</p><p class="ql-block"> 安东尼奥尼坚持说:“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p><p class="ql-block"> 画家陈丹青曾说,《中国》是他看到的唯一一部逼真记录70年代的影像作品。</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认为,完全客观中立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状况的影视作品是不存在的,纪录片也不例外。安东尼奥尼《中国》的镜头纪录了当时中国的一些侧面,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镜头的组合和解说是更接近于当时真实的中国,还是背离了当时真实的中国?这是一个须要认真探究的问题。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即全面性方面来看,纪录片《中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冠以“中国”之名是很不恰当的。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这样一部冠以“中国”之名的纪录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历史资料,纪录片《中国》当然是有价值的。只要我们不带偏见,不以偏概全,而是把影片反映的情况还原到当时中国有机整体的恰当位置上,那么,它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中国就不无裨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点击观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m.toutiao.com/is/515QYAw3r-U/"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纪录片《中国》</b></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高清完整中文字幕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意大利安东尼奥尼摄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72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附 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关于《从〈中国〉到中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一</b><b style="font-size:20px;">、百度百科的解说</b></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到中国》是一部五集系列纪录片,片中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4位外国友人作为寻访者分别讲述了各自眼中跨越40年的中国故事。2019年3月16日—20日,该片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和纪录频道播出。</p><p class="ql-block"> <b>拍摄背景:</b>《从〈中国〉到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拍摄背景,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2年,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访问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电影《中国》。此后,又有一些西方的纪录片导演来到中国,完成了多部反映中国社会的纪录片,包括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与夫人法国导演玛塞琳•罗丽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美国导演默里•勒纳拍摄的记录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访华之旅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日本导演牛山纯一拍摄的反映上海张家宅地区居民生活的《上海新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纪实影像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最重要的窗口之一。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高速发展让这些印象变得模糊起来。40年后,来自意大利的老高、来自法国的斯坦、来自美国的大卫•斯特恩(艾萨克•斯特恩之子)和来自日本的牛山彻也(牛山纯一之子),作为寻访人,沿着父辈的足迹,以40年前4部纪录片为线索,重访片中的故地和故人,重新发现和记录“中国”。</p><p class="ql-block"> <b>剧情简介:</b>五集系列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是一部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4位外国友人作为寻访者分别讲述了各自眼中跨越40年的中国故事。</p><p class="ql-block"> <b>获奖记录:</b>2019年8月,《从〈中国〉到中国》荣获“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经典电视纪录片及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纪录片成片。2019年11月,获得首届金熊猫国际传播奖最佳创意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二、头条AI的解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中国〉到中国》是一部纪录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尚未全面开放之时,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和日本的四位纪录片大师不约而同地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和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四部轰动世界的纪录影像,分别是《中国》(意大利)、《愚公移山》(法国)、《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美国)、《上海新风》(日本)。这些影像不仅让世界第一次大范围了解中国,也为中国人回顾历史、回忆父辈祖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四十年后,同样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和日本的四位国际友人,再次来到中国。他们曾通过当年的影像模模糊糊地认识中国,如今决定用自己的双眼,看看中国发生的巨变。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重新找到了那些出现在过去影像中的普通人,通过贴近的观察、真实的记录,将中国四十多年的变化自然地呈现在观众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部纪录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和变迁,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果你想观看该纪录片,可以通过各大视频网站搜索相关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