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出雁门关隧道,我真想像腾格尔那样扯开嗓子高唱牧歌《天堂》: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青的原野,还有那成群的牛羊……</p> <p class="ql-block">每次下乡不是草地就是牧场。</p><p class="ql-block">这是来朔州,是应朋友之邀,参加"2020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有关活动。在展销大厅正巧遇上了郭秀萍主任,她正激情洋溢地向来宾们讲述着家乡的綠色巨变,推销他们在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上的"朔州方案:</p><p class="ql-block">我们170万朔州儿女,坚持"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右玉精神,咬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放松,十年从根本上进行山河林田路综合治理,十年统筹粮林草牧协调发展,把二十年前的"右玉绿″变成了今天的"朔州绿″。今天的朔平大地,再不是过去"狂风遍地起黄沙"的旧模样。</p> <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高超的摄影技术,把朔州市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成果的部分实景,详实逼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展览分"农歌嘹亮,牧曲慷慨″;"发展引擎,阳光路径″;"桑源新曲,绿风浩歌″三大版块。一幅幅图片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古老河山旧貌变新颜的风采,一篇篇如诗如歌的解说辞,诠释了朔州人奋勇开拓、跋涉前行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绿满诗意的展览,我想起了十七年前的"焦祖尧之问″。</p><p class="ql-block">2003年岁末,我有幸陪同当时的省作协主席焦祖尧,副主席王东满、杨占平等作家,赴朔州考察省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重大决策两年来的实践。作家们都是"山西通″。出身"金太谷的″杨占平说,他对晋北的印象始于一首民谣,"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见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p><p class="ql-block">老作家王东满说起塞外仍深怀忧虑:我虽不是这方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子民,却曾做过无数回塞外之旅,听那里的老人们讲述过"走西口″的悲惨故事,钻过农家直不起腰的土屋,睡过铺着光板老羊皮的土炕,吃过混着黄土粒难以下嚥的黍米糕,真不敢想象这里有朝一日会荒原变绿洲,苦吟变欢歌。</p><p class="ql-block">焦老曾长期在雁北地区工作,他对晋北晋西北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农村贫苦有切肤之痛,他说,当你站在那贫瘠干渴的土地上,看着一孔孔土窑洞,一处处低矮了无生气的土房,你会想到,"这里要走向全面小康,路途该有多么遙远?他们的希望和出路又在哪里?"这两个难题一直困惑着焦老。他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寻求破解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容吸引人,郭秀萍神情并茂的解说更具体更全面更打动人。她说,在这波浪壮阔的事业里,我们畜牧人是由粮转牧变绿的排头兵,也是这块土地由荒凉变富美的奋斗者群体中的主力军。二十年来,我们畜牧人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批接着一批上,以崇高的责任感担当使命,迎接组织和人民的一次次大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向社会向大地交出了圆满的答卷。低调务实的郭主任解说并不夸张。</span></p><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我陪着几位大作家顶风踏雪走基层,入农户,访专家,看实地,前后一个多月的考察,不断改变着他们过去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作家们欣喜地看到,省委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重大决定,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新的生态生存发展环境;大手笔地推动产业转型、从根本上调正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建设草茂林丰、山川秀美、牧业发达、农业高效、宜居富裕美丽的新朔州,这已成为全市的共识和改天换地重整山河的实践。</p><p class="ql-block">在座谈会上,听了市委书记对《朔州市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十年规划》的解读,焦老说,他仿佛看到了万山披绿的新朔州,但也流露出了忧虑。王老则坦率指出,时下风行"形象工程″,主要领导一调整,又成了"半拉子″工程,劳民又伤财。但愿……,杨老师接过话说,倘若人事更替,此项重大举措半途而废,或功败垂成,那历史是无情的,不要把造福工程变成耻辱碑。</p><p class="ql-block">不会的。市委书记肯定地但神情庄严中又显激动地说,没有退路。这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今天请你们作证,有雁门雄关作证,十年后,我们要向历史向父老们交出满意的答卷。只有进没有退<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退,老天不答应,人民不答应。他拍了拍坐在前面的一位大个子的肩膀接着说,即使我离任了,他们会接着干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市委书记拍肩的大个子,叫曹有声。职务,朔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认识曹有声,是在2000年岁末。</p><p class="ql-block">省畜牧局会议室里,正热闹地讨论要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我刚由厅办到畜牧口任职不熟悉情况不便多言只是低头翻阅有关材科。初评名单出来了。我浏览后说,落了一个人。大家一愣齐声说,谁?朔州曹有声。我话音刚落竟引起哄堂大笑。没有收到他们的推荐材料,怎评。评工作又不是评材料。我坚持要加上朔州加上曹有声。理由?全省惟一市级政府序列行政局,有这一条就够了。再有第二家,还给他评先进。不能强词夺理。我第二天就去了朔州。</p> <p class="ql-block">曹有声不在朔州。他去外地选调牧草草籽还没有回来。老曹原是市农委副主任,分管林业。1997年朔州市机构改革成立了市畜牧局,曹有声是第一任局长。新官上任就提出要种草。当时,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下来调研,曹有声向省领导建议要退耕还草。他说,在我们朔州,要像种庄稼一样种草,农牧业才有出路。由开荒造田种粮到退耕还林还草,当时人们还很难接受。老办法,先搞试验再搞示范再用典型事实引导说服人。市局引回了50多个品种的牧草草籽搞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优良牧草。</p><p class="ql-block">局长不在家,副局长陈廷荣陪同我下去调研。山阴是养奶牛大县,农户院子里圈着牛,村子大街上拴着牛,野外跑着一群一群牛。从院子里街道上到处是牛粪。在平鲁区见到的则是一群又一群羊在光秃秃的山坡上放牧。陈廷荣是学者型领导,爱学习善思考,曾长期任市农委畜牧科科长,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转型把畜牧业发展成大产业,他已有了成熟的想法。他抓住"机遇″一路给我上课。他说传统的养殖方式不改不行了。必须要创新饲养管理模式,加快良种繁育,种植优质饲草,研究饲草饲料科学喂养,从整体上提高养殖水平,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p><p class="ql-block">回到太原,我召集省站专家进行了专题研究,把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设施养殖,加快转变饲养管理方式,推动全省畜牧业升级转型,作为下年度及今后工作重点,确定由研究员闫春轩站长牵头组织,编制方案报省计委立项。由此,拉开了全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序幕,也为今后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冬天,朔州大地却春潮涌动。2001年11月省委作出了建没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重大决策。朔州六县全在其中,省委决策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设绿色环境,发展现代牧业,成为全市的共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把曹有声陈廷荣等畜牧人推到了这场大变革大决战的前台。做规划,搞设计,调优种,抓品改,強防疫,建体系,引资金,上项目全方位重构现代生态畜牧产业。朔州走在了前列,成了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先行市。</p><p class="ql-block">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涉及4市28县农业人口450万人,范围广,工程量大,非下大力抓落实不可。2002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朔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强力推进。两年之后,2004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朔州召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现场会,大会检阅了朔州生态畜牧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总结出了朔州经验,肯定了朔州建设模式。省委书记在大会上表扬了朔州各级干部脚踏实地干事业的精神,特别赞扬了在这场攻坚战中表现突出的畜牧干部职工队伍。省委领导的表扬,更激发出了畜牧人的干劲,他们信心满怀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中。</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全面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关键期,朔州市畜牧局来了个赵养力。赵养力,真给力,他把干交通吋,那股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的攻坚克难劲带到了新的岗位上。他用交通行话说,该退,就要大踏步地后退,该进,就要开足马力前进。他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雷厉风行,团结带领市局一班人,强力推行大规模大面积的退耕还牧还草;整合集中资金,全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多方争取项目,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畜牧产业、创办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度促进大变化,<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手笔书写大发展。五</span>年大干,绿了山川,肥了牛羊,富了百姓,美了城乡,桑干河两岸再现风吹草低、花香四野、牛羊成群的新景象。</p><p class="ql-block">天蓝云淡,金风送爽。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朔州召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成就展大会。朔州市委书记在大会上自豪地宣布,朔州全市全面完成了生态畜牧经济各项指标,提前实现了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农歌牧曲,桑河芬芳。百里桑干河两岸,牧草紫花盛开,羔羊黑白花满栏,一幅生态畜牧的立体画图让朔州绿更充实更充满诗意。在展厅,郭秀萍在继续讲解着"朔州绿″。</p><p class="ql-block">2015年朔州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整市推进草牧业粮改饲试点市。2016年朔州市被确定为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先行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这些偏爱朔州的重大决策,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再次激荡出新的生机。新任务,新使命,把已到思退之年的市农委副主任兰世和推到了前台。</p><p class="ql-block">2017年市委任命兰世和兼任市中心主任。这位农大1989年的畜产加工研究生,学校毕业后回到市农口工作,一直是市畜牧业发展的设计者。到畜牧中心任职,兰世和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他不负组织重托,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挂帅亲征。他和中心的同事们创新工作思路,编制新的发展规划,谋划新的发展路径。在奶业上,坚持大草场,大牧场,草畜一体化,建设现代化奶源基地,全市现代化奶牛场发展到154座。在肉羊上,创立"牧繁农育"的养殖模式,形成了年出栏250万只"牧繁农育″区、年出栏150万只"自繁自育″区共同发展的格局。开启粮改饲、种养结合试点,打通草畜通道,大力推进引草入田,去年全市种草面积达到90万亩,实现了结构调整、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的共蠃。短短四年时间,他和同事们创造了"生态优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的朔州经验,蹚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展厅只是冰山一角。今天的雁门关外,恒山洪涛山层林叠翠,金沙滩盆地牧草铺锦,桑干河水清岸绿成了"直挂云帆”济京津的绿色长廊。说与江南人不信,凫雁早已落桑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0年10月</p><p class="ql-block"> 修改2020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