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微记录第40期||新年新气象

徐徐💤

<p> 传唱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p><p> 宋正梅</p><p> 新的钟声,新的一年!新的祝福,新的期待!2020年在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中渐渐远去了,在2021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12月29日夜晚,在小学部阶梯教室举办了一场以“传唱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庆元旦迎新年文艺合唱比赛,全校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p><p>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歌咏比赛前夕,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老师排练的身影,回荡着他们铿锵的声音,挥洒着他们辛劳的付出,他们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展示自己嘹亮的歌声和风采。此刻,校园内,歌声飞扬,老师们身着整齐的衣装,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我校“庆元旦红歌唱响校园”歌咏比赛正式拉开序幕。小学至初中六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六支团队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天气虽然寒冷,但大家却一个个笑靥如花,热情似火。各代表队用他们极其饱满的精神风貌和嘹亮的歌声表达了自己的爱校情怀。阶梯教室里响起的《强军战歌》、《国家》等一首首爱国歌曲让台下观众掌声经久不息。</p><p> “庆元旦,迎新年”红歌合唱比赛,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艺术才华,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也体现了各年级组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又表达了大家欢庆元旦的喜悦心情。感谢所有的参赛教师,因为有你们,使本次元旦唱红歌比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让我们在新</p><p>的一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着春的希望、夏的激情、秋的收获、冬的守望,拥抱新时代、领略新气象、凝聚新力量、踏上新征程、做出新贡献!</p> <p> 我和我的小皮夹克们</p><p> 裴海棠</p><p> 人们常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句话说的真是好。可是,我们班的小皮夹克们一点也不逊色,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不信,跟我来一起看看吧!</p><p>情景一:</p><p> 寒风凛冽的冬晨,起床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可是由于我们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五点多就需要起床。在黑夜中急急匆匆的前进,去干什么呢?当然是接我班的孩子们啦!我戴着帽子,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步履匆匆的往前走去。突然一声声老师的喊着,清脆动听的童声,让人心都化了。虽然每天很累,可是我的心是暖的。</p><p>情景二:</p><p> 这周二天空中飘洒起鹅毛大雪,雪景的美丽美不胜收,也燃起孩子们的各种乐趣。但是一下雪,身为班主任的我就会有更多的担心,例如穿不暖,鞋子湿没有,路面滑容易摔跤。中午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食堂里吃完饭,准备下楼,我心里正苦恼,很害怕摔跤。突然一个小手握住了我的手,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刘致远,只见他微笑着说:“老师,你今天穿的高跟鞋,楼梯太滑了,我扶着你下去吧!” 瞬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感动的事每天都会发生,路还长,我们慢慢走。</p> <p> 破冰</p><p> 李艳阳</p><p> 2020年最后一场雪悄然而至,从夜晚到白天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下课了同学们在走廊上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高兴地叫着喊着,还不时地用小手去接那一触即化的雪花,即使小手冻的冰凉也不在意,仍然那么激动,那么兴奋,这大概就是童真吧!</p><p> 雪花尽情地下到夜晚才停歇,因为是水雪,我班的走廊漂了很多雪水,开始也并没在意,原想到让同学们把水扫一扫,可一忙就忙忘了。第二天早上我带着学生一走到班门口就傻眼了,班门口的走廊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这可怎么办?孩子们的安全是大事,耽误不得。我立即找来我班个子比较高、力气稍大的男生们,让他们把灰斗,笤帚拿来,开始破冰扫冰。因为冰结得比较厚,要想撼动坚冰,的确要下点功夫才行,有的男生用笤帚把砸冰,有的男生拿椅子腿砸冰,有的男生拿灰斗砸冰,有的男生用小手去抠冰……可坚冰却未伤分豪,纹丝不动。这可怎么是好?我正扫着走廊上的碎冰,一转身就发现余建辉正拿着杯子,往冰上倒热水,不一会儿冰就化了。孩子们就这样一边用热水化冰,一边用笤帚扫融化后的碎冰,一边又用灰斗装冰……就这样来来回回,也不知跑了多少趟,总算是把走廊外侧的坚冰用热水融化成碎冰,并清扫干净。但走廊中间的坚冰还纹丝不动。余建辉说:“老师,开水房水的温度只有三四十度,不烫手了。”我说:“那就不接热水了,赶紧把剩下的浮冰扫扫,然后进班早读读英语。”看来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知道动脑思考,像王戎一样是个聪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实际上班级的很多事都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们去做,孩子们往往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而且孩子们在为班级做事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获得一定的感悟和成长,何乐而不为呢?看来以后的班级工作,我也要多动脑思考,怎样用科学而巧妙的方法来管理班级,让孩子们既爱我又怕我,宽严相济,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风向标,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p><p> 站在窗台,看着孩子们,我不禁思绪万千。伫立岁末的渡口,遥望飞舞的雪花,涌动一份情思暖意。内心的万千思绪,涤荡一种浓郁感怀。回首过往的时光,既有风和日丽的欢欣,也有风雨彩虹的激动。既有山重水复的心事,也有旖旎风景的庆幸。留驻心灵的那些美好,缠绕在脑海曼妙时光。似水流年的日子,珍惜每一年深情记忆。2020年所有的美丽的过往,都已经成了最美好的回忆。</p><p> 往事清零,未来可期。走过的一年里,无论收获多少荣耀,或者经受多少委屈,都需学会并懂得清零。已经逝去的光阴,永远再不会重来。</p><p> 未来可期,放得下过去,才能开启2021年新的征程。但问耕耘,莫问前程。唯有坚持不懈走下去,想象的一切将来会更好。善待自己,往事清零。珍惜时光,不负岁月。立足于当下,从此刻做起,才能超越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便会梦想实现。</p> <p> 我的小淘气</p><p> 方娟</p><p> 开学到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可是我班依然有个特别调皮的小男生,他就是吕宗阳。他妈妈说他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他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转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王同学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对于好动的孩子,我觉得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夸美纽斯说过:“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主要方面,都应该有些基本且严格的行为要求。我也多次跟他妈妈沟通,他家长也很配合我的工作,每天放学回家督促他好好学习,逐渐养成了好习惯!</p> <p> 尊重孩子</p><p> 乔晶晶</p><p>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老师;首先关爱学生,孩子们才能学会关爱同学。</p><p> 低年级的孩子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往往只在乎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或许不能意识到什么行为是嘲笑,但是一定能体会到被嘲笑的难堪。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孩子起来读生字,不小心读错了,班里哄堂大笑,而那个孩子也随即抽噎起来。我先安抚了那个孩子的情绪,随后让发出笑声的同学自觉起立。我严肃而郑重地向他们,在同学回答不上来之后发出笑声的行为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是嘲笑。同学回答问题出了错或是答不上来时,正确的做法是帮助而不是嘲笑。同时又让同学们想想如果是你回答不上来,你希望听到其他同学的笑声吗?有的孩子明白了,有的孩子懵懵懂懂,道理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我表扬了主动站起来的同学,肯定了他们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同时也告诉他们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不能知错就改。后来在类似的情形下我又强调了几次,孩子们都渐渐明白了不能嘲笑别人。</p><p> 面对孩子的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是想让孩子们意识到行为的错误,不是为了证明孩子错了,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年幼的他们,严厉的惩罚不见得能让他们避免犯错,但“刀子嘴豆腐心”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师长的关怀与爱。惩罚不是孩子们成长的助推器,爱才是。关爱学生不是严厉苛责也不是一昧地心软纵容,严慈相济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p><p>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学校里学生又何尝不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呢?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镜子”我明白我应该时时反思、事事思考,以身为范,让师德落在实处。</p> <p> 利用班会课,培养学生自信心</p><p> 徐萍</p><p>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班主任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特别是在班会课这个特殊的场合,老师更不应该吝惜“表扬”。</p><p> 我们班有一个调皮的男孩,他思维敏捷,反应总是很快,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懂很多大道理。但是,他总不愿意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且对其他学生爱搞一些恶作剧,引得大家都没人搭理。他越感到无趣,越破罐破摔。看着很是让人担忧!</p><p> 一次班会课,我赫然在黑板上写着“我想对你说”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狐疑。我不慌不忙,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份字迹工整的作业,让学生先赏析优点,再甄别是谁的作业。大家一番猜测后,我说出了这个同学的名字,大家很惊讶,那个学生的神情很微妙,既有激动,又有莫名,继而变得无比专注。借此,我又罗列了他最近的几大表现:主动回答问题了;上课不影响大家听讲了;早上能早到校了。同学们听着听着,开始频频点头;他也一本正经的样子。</p><p> 趁热打铁,我对同学们说:“某某同学很想把学习搞好,也很想和你们大家交朋友。希望大家能帮助他!”片刻沉静后,几个同学举起小手,表达要和他坐同桌帮助他。我鼓励大家:可以和这位同学签订君子协定,如果你—————,我就————;不能—————,否则——————。以此为契机,教育同学珍惜机会,积极向上。继而,我指着主题“我想对你说”,鼓励学生发自肺腑,对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同学们有劝告他学好的,有指出他不良行为希望改正的,也有和他相约一起写作业、玩耍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我看火候到了,也让这位同学大胆向老师和其他学生表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感觉这次效果很好!后来该生虽然也会犯错,但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p>

孩子

同学

学生

老师

大家

雪花

走廊

男生

他们

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