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陆玲

2020年12月22日,抗疫大战、扶贫攻坚节节取胜;南粤冬至,依然郁郁葱葱。适逢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下,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溯源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座谈会在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举行。 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溯源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合影。 由广东省生态学会、华南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主办,来自广州市相关科研院所的生态、农史、教育、文博、文旅等领域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研究生等20多人汇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溯源与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 发起组织会议,是受到习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华文明溯源的讲话令人鼓舞。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习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比如,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为信史就显得特别重要。又比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也需要考古工作去揭开谜底。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要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溯源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座谈会与会专家在研讨中。会上大家认真学习《求是》杂志12月1日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对中华文明溯源表示了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拟进一步携手跨系统、多学科的力量,协力推动北回归线地区农耕生态文明历史研究,及其农耕文明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以农耕生态文明溯源,促进滋养了中华民族5千多年的文明、上万年的文化历史长河源流相接。为更有力地发掘和弘扬北回归线传统文化,助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粤 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座谈会由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暨南大学段舜山教授主持。<div>他在会议筹备时就强调,关于人类文明起源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命题,非常值得研究,因为人类在早期更注意与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系,但在人类进入工业化后,强调了对自然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系就受到影响,现在追溯文明起源历史,有助于进一步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div> <div>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周艳华书记代表主办单位致辞。<br>她代表校方对来自各个机构前来华农大参加座谈会的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热情地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以及生态学科等科研办学条件,近年所搭建的多个创新平台,以及所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她表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合理利用,是一个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社会实践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一定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久久为功。华农真诚欢迎大家开展更多学术交流与合作。<br></div>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福昌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并做了专题发言。<div>他强调农业历史研究要依赖现代生态学的知识,并回顾了农史所的发展过程,以及早期丁颖教授对稻作起源的研究成果,该所拥有数量较多的农历史研究藏书。<div>南岭以南为岭南,在历史上也创造了很多农业成就。北回归线对应部分岭南地区。关注中国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对话西方更有意义,要让外国人听得懂。<br><div><br></div></div></div> 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骆世明教授做主旨发言。<div>他讲到中华农业文明,北回归带在中国有很重大的意义。<div>由于中国的河流主要是东西走向,河流上下游纬度差别不大,所以农作物可以从河流的上下游进行转移,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文明中心是从小米产区向小麦产区,然后向水稻产区转移,在不同区域间承传和发展起来的。<br>骆世明教授认为,北回归带在中华是文明的缓冲区和承接点,对中华文明的不中断、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很重要。应当进一步发掘北回归线的意义。</div></div> <div><h3>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家恩教授做主旨发言。</h3></div>他强调,我国历史上很早就诞生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因此,在坚持文化自信中,生态文化自信也很重要,我们要不断树立和提高国民的生态文化自信。由于不同文化系统起源与形成发展、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体制等的差异,目前尚未形成能够统领各种文明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文明的共同范式。在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可望成为全球共同价值。我国是最早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这对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中,要让亿万农民树立和增强农业文化自信、农村文化自信和农业产业自信,要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农民感受到做农业、住农村也是“体面”和“自豪”的事儿;要大力宣扬和培养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公民。当前,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抢救工作,特别要收集、整理和抢救老一代农民头脑中的文化记忆与农业生产和农村民俗技艺,以及长期赋存在农业农村中的“群体记忆”,以免出现“文化断层”乃至“消失”问题,这对维护和提振我国广大农业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文博馆馆长谢正生教授做专题发言。<div>他从亲身经历的雷州半岛生态建设到白云山生态规划的历史回顾,谈到农博馆的建设。他强调需要多学科来支持,才可以做好农博馆,更好地发掘和展示华南农耕文明的历史。</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邹发生研究员做专题发言。</div><div>生态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好时机,生态的作用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背书,成绩是显著的。我国近期实现9000多万人脱贫,部分地区的移民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并举。<div>生态科学工作者只是写文章还不够,还要推动社会进步,要帮助当地,服务当地,才可以实现更高的价值。<div><br></div></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陆玲副研究员做专题发言。</div><div>通过学习习主席关于加强中华文明溯源的重要讲话,基于中国北回归带农耕生态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并受到南朝任昉《述异记》所载“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和民国十三年版《花县志》卷十《文艺志》中黄土龙撰《扶军李大中丞平定花山碑记》(呈稿)关于花都北部一带“旧名盘古,更号花山……”等记载启发,结合对广州市花都区及狮岭镇独特而丰富的盘古文化现象考察信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考古信息、文献资料、文化基因传承、生态综合等多角度分析,发现了或可说明“原属古南海今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为盘古王安魂之地,花都区部分区域为盘古国故址,盘古王是介于八千五百年到一万年之间在古南海今花都区一带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的盘古国之王”等观点的若干研究线索。期待引起更多专家兴趣,携手对该领域研究。<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从现代文明各类载体中,也可显示历史文化基因的传承。</h3> 广东省生态学会人专委秘书长梁达平高级政工师做专题发言。<div>珠江流域岭南地区的历史考古新发现工作尤其任重道远。比如,珠江中下游是否存在上百万年的人类化石、岭南水稻说能不能确立、如果盘古神话产生于上万年前,为什么史书记载却迟至三国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广东北回归线地区上整体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我觉得,珠江流域的古文明暂未能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成果,应该与我们考古发现仍不充实,理论研究仍不深入,媒体宣传仍不广泛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期待“十四五”时期,广东组建更强有力、多学科、现代化的探源队伍,通过对珠江及岭南、广东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进一步系统研究,为迷茫的早期历史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研究论证,为众多古老的难题找出越来越接近事实的答案。<br><div><br><div><br></div></div></div> 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钟燕在会上做了分享,她强调:“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我们耳熟能详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中的创世始祖盘古是否确有其人?是否早于三皇五帝?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几则关于盘古国的文献记载以及相关文物。而在广州花都狮岭镇,一直活生生地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盘古文化载体群。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携手各个学科继续做好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大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创世文明在北回归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流文化地位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振兴村。<div>盘古王山气势奇特,清代已是花县八景之一,称“盘古烟霞”。盘古王庙历年香火不绝,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盘古王诞,各地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擂鼓舞狮,隆重庆祝,远近数万人前来朝拜。盘古王庙(盘古神坛)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座落在盘古王山麓正中,这是一座柱体支撑,木起架,琉璃瓦面的中国古典殿堂式的艺术建筑物。神坛正面开敞,两则有雕花板屏隔,东西北面用青砖砌墙,有雕花木窗。神坛顶木四周飞檐,均刻有花纹图案,盖黄色琉璃瓦,四条青龙盘脊而行,神态活现。盘古王庙虽然历尽沧桑,但每年的盘古王诞和重阳节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朝拜、游览、登高。半山亭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抗战时被日军炮火所毁,只剩下两条扁方石柱竖在那里,上有对联:“白石清泉常共隐,和风时雨与人同”。近年经不少热心人捐款赞助,重建这半山亭。亭的顶部全是琉璃瓦,四角飞檐内有花卉图案,四周为通花栏杆。亭内设有圆桌及石凳,以供游人休憩。来盘古王山游玩的游客也要来龙口泉饮“圣水”,希望能医治百病,镇邪消灾。盘古王公园门楼气势非凡,值得留影,这是一座包含有民间故事、楹联、书法、绘画艺术于一身的高水准的仿古建筑物。</div> 广州流溪研究院院长梁镰芝说道:我是读艺术的,为何艺术会跨界到生态、农耕领域,就是因为我觉得农耕文化的承载,就是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很多需要通过古村落体现。农耕文化的繁衍也要归到古村落中进行。我主要做古村落和艺术文化,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去体现古农耕文化”,他强调了农耕文明的研究,古村考古的重要性,农耕文化的弘扬,艺术是重要的载体和手段。 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原馆长何彬彬介绍了珠江源头之一的流溪河沿岸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他提到在狮像岩人类活动遗址年代达到7000年,并发现了多个时代文化层,其中发现了一批疑似稻米化石。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再探索机会。<div><br></div><div>——在多年前,本人曾经在地图上意外地发现从化沿着流溪河边,其中有一片狭长的地块地质年代标识为7千年。我惊讶有这么年轻的岩层分布,根据我的地壳成因基础研究,那意味着,在7千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相应的陨击天文事件。狮像岩也在其中么?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否从那时之后才有的?这些都是很值得继续探究的。</div><div><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狮象岩遗址位于吕田镇狮象村东村社迳坑</div>1984年10月,一石质刮削器在此被发现,刮削器的中央厚平,以便于持执,直径约5厘米,中间厚2厘米多,四周坚利,打凿成鳞状片。从它的器型判断,打造这一石器时的制作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年代为新石器晚期。在发现刮削器周围数百平方米的地表零星散布一些陶片、砺石等。2002年底至2003年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在狮象岩前坡地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古代遗迹,包括灰坑25个,墓葬1座及柱洞数十个,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镟、石环等各类磨制石器39件,以及可复原的罐、釜陶器、支座、纺轮等50多件。 广州第二师范学院李海生教授介绍了本校如何通过弘扬宣传生态文化,提高学生们对生态学专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经验,并期望通过交流更多地借鉴其他学院的经验,相互促进。 广东省生态学会人专委副主任黄建中强调了北回归线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例如: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这些人物都是,在北回归线所穿越的广州,还有洪秀全,这些人文历史现象非常值得研究。<div>5000-10000年前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古苗人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初级文明,古苗人所崇拜的五氏中的“神农氏”发明了农耕,“始教民播种五谷”(《淮南子》)稻为五谷之首。苗的造字为三个禾苗种在田里(两棵在田上,一棵在田里。)</div><div>也不排除居住在北回归线的百越人(原住民)早于古苗人已有稻作文明存在,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个发祥地。广东广西本古百粤(百越)地,合称“两粤”。粤字的造字与稻米有关。(古“越”“粤”通用)</div> 广州第二师范学院刘金苓教授分享了其所在师范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生态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的经验。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文化认同,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拓宽了就业途径。生态专业大学生就业率高显示了社会对生态学专业的需求和教育成果的认可。他们将继续努力,将生态文化作为生态专业的素质教育支持内容。 广东省生态学会人专委陈志武副秘书长强调盘古王文化研究现实意义。他认为:盘古传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赞颂中华民族的先祖无惧困难,敢于拼搏,为创造美好家园而勇于献身的精神。<br>今天,我们纪念盘古,既是缅怀、感恩,更是为了将盘古的意志和精神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我们南粤乃至华夏大地的儿女及其子孙后代牢记、发扬先祖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创新精神;以崇拜先祖,敬仰图腾的形式,维系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通过发掘盘古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当今的人文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携手共筑中国梦。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赵飞副教授认为:历史时期,约有一半进入中国的域外农作物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毫无疑问,华南地区是中外农业物种交流的桥头堡。素馨、茉莉、杨桃、菠萝蜜、番薯、菠萝、岭南木瓜等一批作物自华南进入中国。同时,荔枝、龙眼、甜橙等也是从华南走出了国门。 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人专委李建基副主任说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近说:“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按年代由古到今排序,分别有元谋人(云南,大约170万年)、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广东,大约13万年)、河套人和山顶洞人等,揭示了我国也是古人类的主要发源地。<div>他进一步强调了北回归线文化研究,要以自然为基础,要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自然现象。否则,就难以避免局限性。<br></div> 《生态科学》编辑部广东省生态学会秘书长蔡卓平博士认为。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北回归线带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文明溯源,需要生态学的理论。我们将与各位与会专家一起,继续积极关注和探索北回归带农耕文明起源,大力弘扬北回归线传统文化。<div><br></div> 华南农业博物馆位于华农校内的16号楼(华农红满堂对面)。这是一栋颇有历史的砖红色建筑,建成于1935年,原为国立中山大学教职员宿舍,后为华农图书馆、行政办公楼。据了解,华南农业博物馆历时5年建成。<br>走进博物馆展厅,一进门就有个雕像,展示着“农人赶着水牛犁田”的场景。<br>华南农业博物馆以华南地区农业与自然资源为主题,一共设有8个展厅,其中广东农业历史展厅、传统农具展厅、土壤与演示展厅位于一层,动物世界展厅、植物世界展厅、昆虫世界展厅、林业资源与利用展厅、南海海洋生物展厅位于二层。三层还设有标本库。(大洋网讯 2019年11月11日) 与会专家在会前参观了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博物馆,华南农业历史渊源深厚,水培作物、以虫治虫和桑基鱼塘等古代农业生态创新成就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族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培作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桑基鱼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物防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优良品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耕农具</h3> 链接背景资料:<div>广东省生态学会为推动北回归线生态创新持续发力,在2020年11月承办了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第39分会场,与会者在现场或通过网上发言,围绕“北回归线带生态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开展积极的讨论,交流来自企业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研究等各领域的生态创新成果。上图为会议现场。</div> 链接背景资料:<div>广东省生态学会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第39分会场,是北回归线带生态创新议题首次进入国家级学术会议。此举将有助于推动北回归线带文明溯源,以及文旅资源联动共赢发展。上图为部分参会者合影留念。</div> <div>链接背景资料:</div><div>广东省生态学会积极参与地方北回归线带生态建设。</div><div>为纪念从化首开北回归线文化活动十年,为打造北回归线农、文、旅生态产业的响亮品牌,让从化这颗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更加璀璨生辉而继续携手努力。</div><div>2020年9月22日,秋分日,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之时,北回归线生态文化活动十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和广州从化太平镇特色产业生态发展调研活动在从化区太平镇顺利举行。上图为会议现场。</div> 链接背景资料:<div>广东省生态学会专家团队,在以个人、专委会和学会的名义,对北回归线地区农耕文明起源的研究贯穿其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组织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对推动北回归线中华文明溯源的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div>——自从2011年6月22日夏至日,由从化市人民政府、国家天文台二部和广州市五羊天象馆联手打造2011北回归线“夸父追日”活动,开启了北回归线生态文化整合发展的新里程。上图为从化北回线文化活动现场。<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栏洞遗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链接背景资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岭南地区稻作遗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万年前。<br></div><div>牛栏洞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位于广东省英德市云岭镇东南面约2公里的狮子山南麓。<div>1983年,英德县文物普查队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牛栏洞遗址。<br>英德牛栏洞遗址经考古专家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长期活动、居住的遗址。经碳十四断代,该遗址的年代约距今1.2万年至8千余年,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即中石器时期)。第二、三期文化堆积层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岭南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这一重大发现,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万年前。对本地区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动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60百科)<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塘遗址<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链接背景资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div>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青塘镇。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div>通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发现距今2.5万年至1万年连续的文化序列,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动植物遗存等各类珍贵文物标本一万余件。尤为难得是发现距今约13500年的蹲踞葬,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出土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此外,还有距今2万余年、华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万年、广东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等重要考古发现。(英德NE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禹贡九州图》<br></div>链接参考资料:<div>最后,让我与各位老师分享一幅古地图《禹贡九州图》吧?期待农史专家给力研究,反馈更多信息,助力北回归线文明溯源。<div>据说该《禹贡九州图》作于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描绘大禹治水成功后分天下为九州。</div><div>《尚书》的《禹贡》篇有关于中国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该图好像就来自《禹贡》这篇。</div><div>上图是1789年由日本人编制的《禹贡九州图》,主要就是根据尚书古籍绘制的。<br><div>该图让我感悟到: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勘定了“夏至日长线”(今称为:北回归线),在还没有“子午线”的时候,就勘定了“日正中”(古华夏地图测绘坐标原点),而这些历法研究,并非在编绘地图时才进行的,而是在大禹时代,或之前就开展了。</div><div>由于观测条件优越,这些古代历法研究所需的日影观测点在北回归线地区的分布应该比较普遍。从地图看方位,日正中在目前的广东境内,联想到我国重要的“道观”都附设了观星台,这些古代的科学系统,可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民族古人的伟大智慧。历法是人类行为的第一大法,是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科技支撑……综合多方信息,对北回归线带文明溯源,我们就更有文化自信了。</div><div>现在,我有了寻找我国古人是何时勘定“夏至日长线”、“日正中”的念想,也知道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还是要发动各方面力量,一起来给“夏至日长线”,以及线上的“日正中”溯源吧!这应该属于北回归线带文明溯源的一个最基础的课题?</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b>结语</b>:北回归线是地球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中国北回归线地区自古以来拥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有关科研团队,经过对广东英德牛栏洞文化遗址多年研究,提出了华南种植水稻历史长达1.2万年的依据;被列入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成果之首的广东英德清塘文化遗址发现了1万年到2.5万年的丰富文化遗存,甚至我国自古以来盛传盘古为“三皇五帝”之前的创世之王,近古记载盘古王和盘古国与古南海郡关系密切等信息引起关注。北回归线带文明溯源研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2020年将要过去,2021年就要到来,期待着更多的文明溯源的好消息不断传来!<br><div>让我们采用多学科、跨系统的方法梳理盘古、稻耕、历法和粤语等系统文脉,可望加速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农耕文明历史长河源流相接,我们携手努力,争取早日在北回归线带农耕生态文明“源头”相聚吧!<br></div> <div><br></div><div>感谢李建基、蔡卓平、赵飞、黄建中、陈志武、梁达平等老师和甘甜同学提供了许多精彩相片,以及内容审校等帮助!<br>感谢座谈会组织单位提供了优质的会议服务和鼓励创新的学习交流平台!</div><div>展望新的一年,衷心祝愿华南地区北回归线带文明溯源研究事业更上一层楼,早日达成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div> <div><b>鸣谢:</b><div><b>本次活动的组织机构</b><br>主办:</div><div>广东省生态学会<br>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br>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br>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r>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br>承办:</div><div>广东省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br>广东省生态学会北回归线生态专业委员会<br>广东省生态学会人文生态专业委员会<br>华南农业大学乡村生态振兴产业学院<br>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br>协办:</div><div>《生态科学》编辑部<br>广东北回归线活动策划有限公司<br>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br>广东省生态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br>广州流溪文化旅游研究院<br></div></div> 广东北回归线活动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日铃向座谈会与会专家赠送他做执行主编并作为出品人的图书《感动中国》人物,书载有关于华南农业大学老校长卢永根院士的感人事迹。特表感谢! 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陈信路副会长给座谈会专家们赠送图书《盘古王》。陈副会长为该书的主编,书中介绍了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和丰富资料。特表感谢!

北回归线

生态

文明

盘古

文化

农耕

生态学

溯源

考古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