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南音1000年,昆曲800年,山西的蒲剧也有700年的历史。从戏曲发展史上考证共有300多个剧种,目前存活的还有200多个,再过几十年,如果不加以保护消失的会更多。</p><p class="ql-block"> 欣赏地方戏首先要听得懂当地的方言,才能听懂地方戏的道白和行腔。当下推广普通话是好事,但从长远来看也会伤及地方戏的观众欣赏群。听秦腔就要先熟悉陝西地方话的特点,秦腔又是所有梆子戏的源头,到了山西叫晋剧也叫山西梆子、山西梆子又分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到河南叫豫剧也叫河南梆子,又有越调、曲剧;到河北是河北梆子,又有平剧、丝弦⋯⋯,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表现出丰富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欣赏群体,有些小剧种仅限于一个县或乡。央视戏曲频道的收视率调查显示观众收看人数最多、排在第一位的剧种是:黄梅戏,第二是:越剧、第三是:豫剧、第四是:京剧⋯⋯。</p><p class="ql-block"> 中国戏剧发展史其实就是名演员史,不管是哪个剧种只要还有"角儿"这个剧种就存在。许多观众对剧目、剧情全都熟悉,千百年来传唱不衰,观众看的是"角儿"如何演绎。戏曲的传承一直都是靠拜师学艺,口传心授。久而久之又形成了多种门派的表演风格。观众欣赏的就是戏曲演员人戏合一的表演过程,是一种美的视听享受。</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在护国寺人民剧场看过梅兰芳的戏,文革时期的八个样版戏至今都是精典。对京剧真正产生兴趣是在中年以后观看了张火丁的程派代表剧目《锁鳞馕》她的唱腔和作功都好!她的文静气质演绎的一招一式夺人目睛。</p><p class="ql-block"> 电影诞生后的百余年间,中国的戏曲电影遂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费穆导演拍摄梅兰芳的京剧电影《生死恨》开始,电影和戏曲如何处理好虚实关系就成为拍摄戏曲电影成功的关键。五十年代著名演员陶金导演了昆曲电影《十五贯》,当时业内人士评价是:"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六十年代岑范导演的越剧《红楼梦》,崔巍导演的京剧《野猪林》,八十年代谢添导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都是精典影片。当年拍摄戏曲电影都是有着资深艺术修养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导演。</p><p class="ql-block"> 中央新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每年都有拍摄戏曲电影的任务,从早期的舞台纪录片到戏曲艺术片沿续致今。戏曲节目部目前还在拍摄戏曲电影和《快乐戏园》少儿戏曲电视节目。</p><p class="ql-block"> 我从事了三十多年影视美术工作,除了电影故事片、电视剧、纪录片外,其中有十几年时间担任戏曲电影的美术设计,参与拍摄过几十个剧种的唱段。深感戏曲和电影有三大矛盾,(从剧本到戏曲演员的虚拟表演,以及戏曲舞台与电影时空环境的矛盾等)拍摄戏曲电影要求导演即要懂戏又要熟悉电影的创作特点,巧妙的化解这些矛盾,使之溶入到电影的艺术形式。拍摄之前美术设计是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演员表演以及灯光、摄影的艺术发挥。</p><p class="ql-block"> 在摄影棚内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中国戏曲的特点,我做了一些艺术尝试。当时用相机随手拍下的照片,也成了让人回味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组合搭建的主持人演播室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2004年为央视《名段欣赏》栏目拍摄张火丁的现代京剧《江姐·绣红旗》唱段,搭建的监狱场景</p> <p class="ql-block"> 2003年拍摄京剧《李逵探母》选段(尚长荣 饰李逵,王梦云饰李母)</p> <p class="ql-block"> 京剧《曹操与杨修》孔闻岱灵堂佈置(尚长荣饰曹操)</p> <p class="ql-block"> 京剧演员李维康在试戏</p> <p class="ql-block"> 2005年为上海越剧院王文娟丶徐玉兰的两个高徒郑国凤、王志萍设计搭建的《追鱼》书房外场景</p> <p class="ql-block"> 越剧《春香传》场景</p> <p class="ql-block">越剧《蝴蝶梦》场景</p><p class="ql-block"> 这些场景都是在新影摄影棚(原修理科的车间改建,目前已拆除)内组合搭建的。月亮是灯光师郭维均用三合板挖圆,再加上磨沙透明胶纸和日光灯管制作的,挂在天幕背后,还可以调成月芽。</p> <p class="ql-block"> 这是江苏省京剧团的演员王琴生老先生的剧照,当年他以93岁高龄饰演京剧《捉放曹》陈宮(中立者,着兰衣)这是我搭景后拍下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老先生从小作科,一招一式全都记得,我问他早上吃什么饭?他却不记得了。拍摄完毕几天后老先生参加完师兄谭富英诞辰100年纪念活动后过世。我拍的这张照片保存了他最后的舞台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