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着恩师的足迹,做一个像她那样的老师

祝明

<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最近看了郑杰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到某一段文字,很有感触,想起了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张雅芳老师,于是写成这篇文章。以此献给我想念的雅芳老师、我的初中生活和那段我们共同走过的四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工作近十年,我一直努力寻着恩师的足迹,做一个像她那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与我的雅芳老师,相识二十年了。她是我初中四年的数学老师,也是对我影响颇深的人。直至现在,我依然对我的学生讲述我与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左一为张雅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  初次见面,她很严肃,说话语速很快,那时我对她的印象只有害怕,觉得这个老师一定非常严厉。然而四年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不是害怕,而是敬畏。尊敬在前,谨慎在后,佩服在左,信任在右。</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班同学都非常喜欢她的课,她总是能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上我们都争着抢着把课上做的习题给她批改,要是做错了,她会说:孩,再琢磨琢磨。要是做对了,她会一改严肃的神情,笑着说:孩,真好,真好!她让我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竞争意识变得特别的强。我们总想第一个做完题让她批改,然后再得到她的表扬。那种成就感,是当时任何一科老师都给不了的。课后,我们一定是先完成她的作业,然后再写其他科。记得那时候我们班主任(最开始教英语,后来教化学)还因为这件事“吃醋”了。他说,老师一留作业你们就先写数学,咋不先写我这科?我想我们不是怕她第二天的严肃,而是真心喜欢她和她教的这门学科。可能那时,我们班的同学,就是有点“偏心”数学老师吧!</p> <p class="ql-block">  雅芳老师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我想除了她的教学方法独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能走进我们的心里。她跟我们说起她的家庭: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不能供那么多孩子读书,但她比较坚持,不管怎样都要把书读下去,要考大学,要有一份好工作。她把她的经历讲给我们听,我们也在她的教导中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她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在我们稍微懈怠的时候给我们加油鼓劲,她的课不仅仅是数学课,更是心理辅导课,思想教育课。四年下来,我们有许多的心里话都愿意跟她说,包括那时偶尔的思想开小差,包括自己家里的喜怒哀乐愁,她愿意倾听并说出她的想法,或安慰,或提建议。总之,我们无话不谈。</p> <p class="ql-block">  上了高中后,我去了县里读书,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就靠书信来往。五毛钱的邮票,带着我的疑惑,我的失落,我的喜悦,写成书信飞到她的身边,她一定会在收到信的第一时间给我回信。那时候,从她的信里,我能解开心结,能获得能量,这些让人振奋的文字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支持着我走完高中三年。我的高中三年没有迷茫过,因为我知道,她一直在陪伴我、鼓励我、鞭策我。那时虽然我们相隔三十里路,但我从未觉得我们的距离变得遥远。</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也有几年没有见面了,甚是想念。我也参加工作近十年了,在这十年里以及以后得岁月里,雅芳老师一直都是我的榜样。现在想来,她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她的真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她追求的就是本真,秉承着那份赤子之心,用她的真情对待她的工作和她的学生。热爱教育、真诚对待工作,才让她不断钻研业务,用最好的方法教会我们知识。心中有热爱,才会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让这份热爱保持最初的温度,去温暖自己和学生。关心学生、用真情与我们这相处,才会与学生亦师亦友,走进孩子们的心中,让学生信任老师。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不管大事还是小情,都愿意与她分享,听一听她的想法。我想,我就是先爱上这个老师,然后再爱上这门学科的典型代表吧!</p> <p class="ql-block">  夜阑人静,掩卷沉思。感恩遇见——我的恩师张雅芳老师。师生一场,缘分使然。让我们都带着这份热爱,在教育这方热土上,执着前行吧!</p> <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最好的祝福,送给最特别的你——我的恩师,元旦快乐,工作顺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