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徽州有一种魔力,自从迷上户外,来的最多的就是这里,每次都会被当地厚重的人文历史所折服。元旦小长假,又追随石头的脚步,前来徽州探寻网红打卡地木梨硔。木梨硔隶属黄山市休宁县,休宁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是中国第一状元县。境内齐云山被称为黄山白岳,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游黄山白岳不果》就出自这里:“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阴错阳差,这首明显带有发泄情绪的诗,后两句却成了推介徽州的经典广告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木梨硔被誉为黄山市最美高山古村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小众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位于休宁县溪口镇境内,坐落在黄山余脉一处山脊之上,这里处处高山竹海,松涛山泉,每年有云雾的日子长达百天,整个村子犹如仙境一般,所谓天上蓬莱境,人间木梨硔。我们此次恰逢雪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木梨硔不通公路,只有一条山路徒步可达,所以游人罕至,宛如世外桃源。木梨硔三面悬空,四季云雾,如在云端。久经风雨的粉墙,斑驳陆离的石板路,一景一物,无不留下岁月的沧桑。因为幽僻,所以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木梨硔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传有环氏家族犯案迁逃于此,后改姓詹。传说已不可考,但当地居民在此养鸡种稻,自给自足,引山泉水入户,已经过了上百年桃花源般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村里住着五、六十户人家,年轻人大都出去闯荡,全村所剩多为中老年人。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已久,村民与世无争,民风淳朴,以超然的姿态俯瞰着外部繁华喧嚣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始的村落,没有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食宿却很是方便,山上村户不多,但每家每户都是客栈。村民在自家门前的山坡上支起柱子,用竹子和木头修建起一片片晒台,用来晾晒食物,也可以供人通行,现在更可以摆上桌椅,供客人品茶赏景,甚是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是中午前后到达的木梨硔,看到时间还早,在老板的推荐下,一行踏上了去祖源村的山路。祖源村距木梨硔五公里左右,生态绝佳,拥有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历史文化景观,尤以1200年树龄的红豆杉闻名,需五人合抱。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村里有朱、项两姓。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寻访大臣朱升之地,朱姓村民奉朱升为始祖,故而得名。民居多以粉壁、黛瓦、马头墙,配以精美的雕饰,依山而建,临溪傍水,错落有致,是徽派建筑的一个缩影。此情此景,成打油诗一首,发在朋友圈:冬日寻胜徽州行,仙境祖源木梨硔。村外红杉亭上客,相看都在画图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皖南之行第三站:西递。西递旧称西溪、西川,位于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说,如果宏村是一幅画,那西递就是一首诗。西递村落空间变化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主要景点有胡文光牌坊、走马楼、桃李园和西园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递古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其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全村有14到19世纪祠堂3幢、牌坊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距歙县城6公里有村曰“棠樾”,是我们此行的第四个景点。棠樾村明清时外出行商之人颇多,有的成为世袭的官商门第,“上交天子”,“藏镪百万”,其中以鮑氏家族为代表。他们斥巨资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统治者为维护秩序、聚拢民心,常常用御审官批准建牌坊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有特殊贡献的人或恩泽其家人。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宝贵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1981年9月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宝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游览完牌坊群和买一赠一的鲍家花园,我们便踏上了返回的行程,决定夜宿马鞍山,次日游完采石矶打道回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采石矶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终老之地。一代诗仙捉月地,千古画卷采石矶。李白一生曾多次来此游览,写下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亡,留下了“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一生中多次游历马鞍山,在此所作诗文多达60首(篇),几乎吟遍了当涂的山山水水,其中《望天门山》、《横江词》等名篇成为千古绝唱。白居易、陆游、王安石等也都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皖南之行,也算是一次文化之旅吧,深切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光辉灿烂、万紫千红。徽州人坚持耕读传家,诗书济世。面对四面大山的险恶自然环境,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事业成功后回报社会,造福乡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徽州教育、程朱理学、徽派建筑、徽州园林以及徽剧、徽菜等,几乎在各个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后世难以企及。其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刚健有为的进取意识、向外拓展的开放风气、维系族群的宗族观念等,形成了徽州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