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蝶恋花</p><p class="ql-block"> 片片浮萍圆又小。根系不牢,无奈一芳草。穹庐天阔苍野浩,腥风血雨难预料。</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漫漫道。五味杂陈,有苦也有笑。雨过天晴大雁叫,浮萍朵朵出水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萍初中毕业那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打碎了初高中学生继续升学的梦想。一九六八年深秋时节,全国六界初高中毕业生一起上山下乡,他们打着红旗,高喊革命口号,在各省市的安排下,分期分批浩浩荡荡地来到边疆、草原、生产建设兵团。但大部分都被分到广大的农村插队落户,成了明正言顺公社社员。</p><p class="ql-block"> 林萍不用分配,因为她的户口在农村,只需回到家乡——桓仁县灌水村参加劳动就可以了。村里初中毕业生很少,在大家眼里,林萍就是有文化的人了。刚还乡时,她满怀豪情地对哥哥说:“哥,我回来了,要和城里的知青一样,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十分热忱地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用田间地头休息时间,组织社员学习“老三篇”,教唱革命歌曲,在大队革委会的支持下,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各生产大队演出,忙的团团转。</p><p class="ql-block"> 两年以后,她发现文革的深入并没有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村民们年复一年土里刨食,除了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以外,并没有其他变化。正是:“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p><p class="ql-block"> 正在她感到非常迷茫的情况下,城里的知青开始抽调了,有的回城,有的当兵,有的上了各类短期培训班,结业后脱离了生产劳动。就连一些还乡青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或是当了老师,或是在乡镇企业当了工人。林萍多么羡慕他们啊!</p><p class="ql-block"> 林萍从小长的水灵灵的,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样,清新优雅,深受父母疼爱。十岁那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父母体弱多病,相聚去世,跟着哥嫂长大。哥哥是村里商店的采购员,每天看到妹妹累的精疲力尽,心里非常难受,早想给她另谋出路。</p><p class="ql-block"> 一天收工后,哥哥告诉她:“萍妹,收拾一下,明天到商店报到。”林萍听了高兴地说:“真的?我可以到商店上班了啦!谢谢哥,让你费心了!”哥哥说:“原本打算供你念个中专大学什么的,为我们林家争光,谁知赶上文革,现在许多城里的孩子还窝在农村,工作不好找。我老早就跟商店张书记打了招呼,如果商店招人,算我妹妹一个,还乡青年也应该考虑吗!”接着哥哥又说:“今天张书记告诉我,明天你可以到商店上班了,另外还有三名知青和你一起去。”林萍道:“不光我自己,还有三名知青,那我就不会孤单了!”哥哥又叮嘱她:“到了商店接触人很多也很杂。工作要认真仔细,态度要好,手脚要干净;不要把钱款收错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将来有可能转正。”林萍一本正经地说:“放心吧!哥,我一定好好干,争取早日转正。”</p><p class="ql-block"> 林萍和另外三名知青,一同住在商店的宿舍里,工作之余,她们讲述着各地知青有趣的八卦新闻。谈论如何想办法回城的事。</p><p class="ql-block"> 商店张书记是一名转业军人,高大帅气,和林萍哥哥是同窗好友。因此,对林萍非常关心。</p><p class="ql-block"> 林萍虽是还乡青年,但她容貌秀丽,身材适中。很多人家上门来提亲,林萍的哥哥都没有答应,想等林萍有了正式工作再说。</p><p class="ql-block"> 张书记虽是有妇之夫,依然被林萍的美貌迷醉,他经常找林萍谈话,说是要帮助她进步,有一次在他的办公室,给林萍喝了带有安眠药的茶水,在林萍失去反抗力的情况下,玷污了她宝贵的玉女之身。</p><p class="ql-block"> 可怜的林萍没有等到转正,肚子却鼓了起来,不能再去上班了。在嫂子的追问下,林萍哭着说出原委,哥哥气的要拿刀辟了张书记,被嫂子拦下来,她说:“这事还是莫声张,姑娘的名声要紧,嚷嚷出去今后萍妹怎么做人。”接着她又说:“这样,我带她悄莫声的到外地引产,把孩子拿掉,工作的事就算了,怨咱没那个命,以后寻个好人家嫁了,岂不好些!”</p><p class="ql-block"> 美梦像昙花一现,从外地打胎回来,林萍觉得没脸见人,整天不出屋。她嫂子托了媒人给她介绍对象,打算把她嫁的远一点,那样的话,就没人知道林萍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林萍这颗娇嫩的浮萍从童年到成年都遭受了无可预知的暴风雨,险些把她淹没,现在已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烟雨沧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论如何,林萍是个初中生,是个有文化的人,不能找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最后选定了一名矿山的合同工人,叫吴琼,家在岫岩谋公社。是一名高中生。以后有转正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男方知道了她以前打胎的事,并没有嫌弃他,但林萍的事已在此地传的满城风雨,她无颜见乡亲父老。坚持让男方辞职,到男方的家乡去开始新的生活。男方当时已经三十多岁,没文化的人他也看天不上,就轻易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林萍跟着吴琼回了老家——岫岩县一个偏僻落后的农村。这里没人认识她,林萍松了一口气。但吴琼却不适应了,他毕竟当了几年工人,每月有50几元的收入。再重新当挣公分的社员,心里非常失落,有人背后说他傻,为了一个女人,把工作丢了,这年头有工作多么幸运。</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吴琼辞职是错误的。几年的矿山生活,是令人向往的。回到家乡后,即没有工资,也没有休息日,更没有文化生活。重新拿起农具到队里劳动,觉得丢人现眼。合作化时期,人多地少,没有任何副业收入,分值一天不过几毛钱,刨除口粮款,所剩无几。一年后,儿子晓君出生了,生活更困难了。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没有,更别提给孩子买奶粉和鸡蛋。俩人心里不顺,时常吵架,常常动起手来,每次吵架,吴琼都在林萍身上发泄无尽的不满和怨恨。嘴里骂道:“你这个骚货,自己做了不要脸的事,却连累我辞职,丢了工作,回来当老农,现在挨累不说,吃不上捂不上,手里一个钱也没有,你真是坑了我一辈子。”林萍自知理亏。不敢还口。谁知他变本加厉,一不顺心,就拿林萍出气,拳打脚踢成了家常便饭。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吴琼在外边又受了别人的奚落,说他娶了个破鞋,还为了那样的女人丢了工作。这些话触到了吴琼的痛处。当时就和那些人打了起来,寡不敌众,被那些人打了个鼻青脸肿,浑身是伤。回到家看见林萍,就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抓住林萍的头发就往墙上撞,年幼的儿子吓得哇哇大哭。邻居们听到了吵闹声,急忙过来拉架,吴琼不肯罢休,林萍的心早已冷了,无法再过下去。抱起孩子对吴琼跪下说道:“是我坑了你,不该让你辞职,如今过到这份上,都怨我。从今往后,我们离婚吧!”吴琼骂道:“你想离婚,没门!当初是你逼我还乡当老农的。你就得一辈子做我的女人,任我打任我骂,一辈子踩在我脚下,做我的奴才!”林萍哭道:“看在孩子的份上,你饶了我吧!从今以后,各走各的路,孩子由我扶养。”吴琼一看林萍真的铁了心要走,就说:“你走可以,把孩子留下,那是我们吴家的根。”说着就要动手抢孩子。这时孩子已哭的上不来气,可怜的林萍抱着儿子,光着脚不顾一切的跑出家门,踏着冰冷的雪地,在惨淡的月光下往家乡跑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林萍赤脚深夜连跑带颠的行走了三十里地,狼狈地回到了娘家。见了哥嫂哭诉着几年来的遭遇,最后说:“哥,嫂子,是我不争气,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本想跟吴琼好好过日子,可现在无法过下去,请哥嫂做主,我要和他离婚。”</p><p class="ql-block"> 林萍暂住哥嫂家,想和吴琼协议离婚,但吴琼死活不同意,林萍只有到法院起诉离婚,并请了王律师,帮助打官司。那吴琼也是倒霉,丢了工作,现在又要失去老婆孩子。他舍不得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但一切都不可挽回。在法院调节无效后,他想要回儿子,但法院考虑到孩子太小,判给了林萍。</p><p class="ql-block"> 王律师通过帮助林萍打官司,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他有一个哥哥,从小有点残疾,头脑有些痴呆,没有文化,只知道下死力气干活,但心地善良。王律师竟给自己的哥哥和林萍牵线搭桥。</p><p class="ql-block"> 林萍无处可去,总不能带着孩子长期赖在哥嫂家白吃白喝。眼下只要有人愿意要她,给她一口饭吃就行了,哪怕他一个大字不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难道不答应,还能有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的故事发生吗?不能!</p><p class="ql-block"> 林萍再一次像风雨中的浮萍一样,任凭命运的安排,抱着孩子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辽阳县吉洞村,离家乡大约五十里地。丈夫王大力已经四十多了,没念过一天书,因为又穷又傻,一直打光棍,对于林萍母子的到来,他非常高兴,因为他不能生育,对孩子视若己出,对林萍更是爱护有加。每天收工回来,都能吃上热热乎乎的饭菜。老王很知足,不但有了媳妇,还有了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命运似乎总跟林萍过不去。跟老王过了二年光景,有一天,老王和社员们在山上打石头,天下起大雨,没地方背雨,只能猫在庄稼地里。这时他犯了老毛病,一见水就憋不住尿,他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小解,不料却惊动了一条眼镜蛇,被毒蛇一口咬住左小腿,老王气的拿石头打死了毒蛇,并把它抛的远远的。这时他的身体已逐渐浮肿,继而抽搐,大家急忙把它抬到大队医务所,但医生没有抗蛇毒血清,只能做简单的处理,在左膝盖上方扎止血带,但蛇毒还是很快蔓延到了全身,侵润了神经中枢,在转往县医院的路上就停止了呼吸。</p><p class="ql-block"> 苦命的林萍又失去了丈夫。林萍哭的顿足摧胸,疯了一般。</p><p class="ql-block"> 多少个夜晚,林萍夜不能寐,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看不到希望,有一首歌唱到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可林萍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有头呢?她幸福的彼岸在什么地方呢?</p> <p class="ql-block"> 林萍在王家守了两年,孩子已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在农村,家里没有一个男劳力,一个寡妇挑门槛过日子,既要出工,又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属实艰难。这时邻村的一个李瓦匠老婆患风湿性心脏病,生孩子时难产而死。有人给林萍撮合,都是苦命人,两人一见面,都挺有好感,没有任何仪式就搬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李瓦匠为人厚道,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村给别人盖房子。虽然辛苦,但每次回来都能挣几十元钱。自己留下点买烟钱,剩下的都交给了林萍。</p><p class="ql-block"> 文革结束后,农村的土地实行包产到户,李家分到了五亩平地和五亩山林,生活有了希望。</p><p class="ql-block"> 有了承包地和山林,李瓦匠又有手艺,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喜悦荡漾在林萍的眼角眉梢。焕发出多年不见得风韵。没多久,林萍怀孕了,李瓦匠对林萍更加关怀备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林萍给李家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孩子非常健康,林萍的大儿子已经八九岁了,成了小哥哥。他每天放学回来就逗弟弟玩,让妈妈腾出手洗衣、做饭、或是到承包地里劳动。</p><p class="ql-block"> 生活好了,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没有转变。在小儿子五岁时得了流行性脑炎,高烧不退,由于脑积水引发脑压高,频繁抽搐,喷射性呕吐。村里的大夫给孩子注射了镇静剂以后,赶紧陪她带孩子转到县医院。当时李瓦匠正在外地给别人家给盖新房。当他听到口信以后赶到县医院时,孩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林萍悲痛欲绝。她多么疼爱这个孩子,那是她和李瓦匠的心头肉啊!倒是李瓦匠安慰她,孩子走了,算俺们没福消受,你再哭坏了身体,那不是更糟了吗?</p><p class="ql-block"> 很长时间,林萍都没能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来,哀叹命运的不公。她的同学,大部分都参加工作。端起了铁饭碗,而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受命运的愚弄。邻居们也都劝她,苦尽甜来,说不定好日子在后头你呢!</p><p class="ql-block"> 林萍强打起精神过日子,直到她又怀上了,她的脸上才有了笑容,她多么想给李瓦匠留一个后人。孩子生下来是一个乖巧伶俐的女儿,她成了全家的宠儿,邻居们每天都能听到从李家传出来的欢笑声。哥哥已上了初中,每逢假期,他都会抱着妹妹到处玩耍。教她唱歌,给她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谁知到女儿四岁时,患了肺炎,发烧、咳嗽,村里的医生以为是感冒。给用了退烧药,小儿止咳糖浆,几天以后,不见好转,才知是肺炎。用了青霉素,在换批号时沒重新做皮试,导致青霉素过敏死亡。林萍看着孩子苍白发青的小脸,心都要碎了,昔日那个活波可爱的女儿又离她而去,林萍简直不想活了。他的大儿子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劝道:“妈妈,你一定要坚强,你若不想活了,我和爸爸怎么办呢!以后我就是爸爸的亲儿子,孝顺你们二老。给你们养老送终。”</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林萍的身体和精神逐渐衰落,再也没有怀孕。</p><p class="ql-block"> 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林萍的大儿子晓君终于长大了,考上了辽阳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参加了辽阳市一个建筑公司。由于他虚心好学,在实践中很快掌握了电工、木工、瓦工、水暖工等各项技术。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李晓君收入越来越高。他知道父母一辈子过的艰难,把大部分工资都交给父母,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现在,林萍和老伴都到了耄耋之年。李瓦匠放下了瓦刀,他们把土地流转了出去,开始安度晚年。但闲不住的他们还是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果树和蔬菜,过上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在乡临们的劝说下,老两口还参加了村里的秧歌队,逢年过节,和大家浓妆淡抹、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演出。锣鼓声、歌声、笑声时常在村中飘荡。</p><p class="ql-block"> 晓君后来定居在沈阳,他的女儿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目前在某重点高中任教。林萍和老伴时常到沈阳去看望儿子一家,尽享天伦之乐。但一想起过去,林萍就会止不住双泪长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小小的浮萍终于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开出了艳丽的花朵,虽然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彼岸花,但却年年岁岁漂浮在烟雨中,顽强地摇曳着绰约的风姿。</p><p class="ql-block"> 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多年离乱后,磨砺众苍生。</p><p class="ql-block"> 彼岸惊初见,浮萍去旧容。</p><p class="ql-block"> 挥别沧海事,喜踏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行雨苍龙暮,花开老树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