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具有新时代精神的“阳光少年”打下基础,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感恩教育为载体,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承担、懂得给予,现代双语实验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我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并<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时间为学生休息回家时间(包括周末休息及寒暑假),活动范围全校一至九年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内容分为以下七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一)体验生活滋味</p><p class="ql-block">让学生亲临生活的第一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体验生活滋味的最佳选择,从而悟出生活的丰富内涵。</p><p class="ql-block">(二)搜集学习素材</p><p class="ql-block">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广泛的搜集学习素材搭建平台。小小的家务事,是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素材的“宝库”,牵涉方方面面,家务劳动本身就是对生活素材的积累。</p><p class="ql-block">(三)灵活运用知识</p><p class="ql-block">让学生回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同时,亲自实践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p><p class="ql-block">(四)弘扬中华文化</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替长辈或其他亲人分担一些家务,本身就是一种孝道行为,可以通过家务劳动,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五)学习生活本领</p><p class="ql-block">让学生学做家务,是学习生活本领的好机会,是实践生活本领的好机会,是学习生活本领的最佳平台之一,从而实践学会生活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六)增强学生体质</p><p class="ql-block">让学生做家务,综合性地锻炼身体,有效地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p><p class="ql-block">(七)养成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指导学生做家务,要让学生养成肯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动脑的良好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2020年12月1日—31日):</p><p class="ql-block">宣传发动: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动员全体学生积极投入“为父母做家务劳动”主题活动中去。</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2021年元月1日开始——)。</p> <p class="ql-block">全面实施阶段:</p><p class="ql-block">1.下发“为父母做家务劳动”活动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学生为父母做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劳动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具体要求:低年级家长指导学生做家务,高年级家长共同参与和监督学生做家务,每次劳动不少于10分钟。(中小学政教处负责)</p><p class="ql-block">2.组织开展一节主题班、队会,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范围提出不同的做家务要求,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各班主任负责)</p><p class="ql-block">3.举行为父母做家务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感恩情怀.(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情况进行选择)</p><p class="ql-block">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一位少先队员要讲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洗自己的手帕、袜子等;四至九年级学生能主动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洗自己的衣物等.</p><p class="ql-block"> (2)今天我下厨: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帮助父母择菜、洗菜、切菜等;四至九年级学生每天能够主动帮助父母择菜、洗菜,每周能与父母共做一顿饭。</p><p class="ql-block"> (3)感恩进行时:每天至少对父母说一声“谢谢”,一至三年级学生能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倒杯水、收拾碗筷等;四至九年级学生能主动为父母洗洗脚、剪指甲、与父母说说心里话等。</p><p class="ql-block"> (4)亲子私房菜: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每月制作一次简单的凉菜、果盘等;四至九年级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每月学做一道菜。</p><p class="ql-block">4.开展“为父母做家务”劳动记日记、写征文、编手抄报和照照片等活动。</p><p class="ql-block"> (1)一至三年级学生开展“为父母做家务劳动”写日记活动,四至九年级学生开展“我做家务,我快乐”主题征文活动。</p><p class="ql-block"> (2)举行做家务劳动精彩瞬间摄影展。(家长负责,班主任负责收集)</p><p class="ql-block">5.举行讲感恩故事比赛活动</p> <p class="ql-block">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是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践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家校共育,以下是学校向各位家长分享的家务劳动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b>1.充分信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孩子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多缺乏责任感。通过做家务,孩子可以体谅家长的辛苦,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逐渐承担自己在家庭里、社会上的责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家长引导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做事能力,还可培养责任心。如日常生活中的择菜、扫地、洗衣服、晒被子等活动,最好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步提高家务活难度,孩子一旦完成,家长不要忘记给予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孩子自然会养成习惯。</p> <p class="ql-block">所以家长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入手,事先把家务劳动的意义和结果告诉孩子,以使孩子产生做家务的愿望。当他经过努力完成家务,得到收获时,便会产生满足感,进而积累为兴趣和习惯。</p> <p class="ql-block"><b>2.经常提醒——指导孩子做家务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时间、耐心以及必要的计划,让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程序,应该是先易后难。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明确分配给他一份家务,且有范围、程度、进度、质量标准,使孩子建立起责任感,并形成劳动纪律观念。</p> <p class="ql-block">首先可以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将自己的衣服穿好、放好,自己洗自己的碗;整理自己看过的书籍和玩具,让孩子慢慢明白这些都是自己分内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表,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他想做什么,并监督孩子按照计划表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些家务活他喜欢干,有些家务活他厌恶干,因此家长要设置一些游戏,让孩子尝试他不愿意干的家务活,如家长和孩子比赛清点、整理冰箱内的各种食品,最准确和最合理的放置方式将得到一个苹果作为奖励。</span></p> <p class="ql-block">3.共同参与——恰当的进行鼓励</p><p class="ql-block">做家务实际上是孩子与家长共同的事情。父母和孩子共同做家务,也会给家庭带来一种融洽、和谐、欢乐的气氛。</p><p class="ql-block">孩子分担家务之后,亲身体验到家务劳动的繁杂,才会体会到父母终日辛苦操劳的不易,才会真正感受和珍视父母平日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的良苦爱心。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应该在与孩子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做出榜样,交流感情,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另外,家长要恰当的对孩子进行鼓励,比如可以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让孩子体验分担家庭责任的喜悦。再比如家长要适时地称赞孩子,让孩子知道他的家务劳动是多么的出色,对他们的帮助是多么的感谢。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p> <p class="ql-block">我劳动,我快乐,我成长。家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让他们体谅到了父母的不易,深刻体会到了“美好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同时,孩子们也懂得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快乐的,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争做一名“爱劳动、肯劳动”的好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