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喜迎新年,共享欢乐。2021新年伊始,兰州柏树巷爱心教学点的孩子们,与西北师范大学彩虹桥志愿者团队的哥哥姐姐们,以及爱心公益机构的志愿者们相聚在小西湖穆华餐厅二楼大厅,举行了“少数民族边缘流动儿童迎新年联欢会”。精彩的节目,欢乐的气氛,给每个孩子带来了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p> <p>爱心教学点负责人吴明润老师致辞</p> <p>著名剪纸艺术家马俊老师(教学点志愿者)应邀讲话</p> <p> 活动由西北师大的两位大学生志愿者主持,教学点负责人吴明润老师致辞。吴老师在致辞中感谢来自社会各界朋友多年来对教学点的支持与资助。尤其是西北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十一年来志愿者们将爱心“接力棒”一届届相传,不断的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知识,一个个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哥哥)”。</p> <p> 联欢会上,教学点的孩子们,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爱心奶奶们,将各自准备的精彩节目一一呈现,现场掌声不断笑声悦耳。著名书画家马正雄先生、蒋鹏瑛女士为联欢会送上各自的作品以示祝贺。</p><p> 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丁仁孝、《开拓》编辑部韩海潮主编等嘉宾,以及兰州义仓爱心服务中心、兰州良缘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应邀参加活动。</p> <p>记兰州边缘公益慈善机构柏树巷儿童辅导点负责人吴明润老师</p><p> </p><p> 吴明润老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原藉天水,在兰州已生活了七十余年。吴明润老师是一位从国有企业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一位退休后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回族老人,一位毕业于西北民族中学的"老三届"高材生,他用他学到的文化知识,用他的无私奉献和他的宽宏胸怀,怀着一颗朴素的民族感情之心,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于救助失学儿童和打工子女的公益教学点之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余生精力。</p><p> 吴明润老师在家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在学校他又是一位好老师,好爷爷。他对这里的每一个小孩都非常关爱,这个社区的孩子主要以东乡族和回族为主,都是跟着父母来这里打工者的子女,很多家长都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去上幼儿园。由于语言(东乡语)上的沟通困难和贫富上的差距,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导致他们在上小学的年纪,学校因他们基础差,不会说汉语,更不会讲普通话,导致学校不愿意收东乡打工子女的孩子,每年都有一部分家长去教育局上访,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外来打工子女上学成了老大难问题。吴老师说这是他们创办这个教学点的初衷。他迫切希望住在小西湖这一带的外来打工子女的孩子有学上,能够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开开心心的和其他民族的小孩一样去上学,去生活。吴老师说,因为这些孩子家长忙于生计,孩子们的文化程度、卫生习惯,文明礼貌,语言对话等都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造成这些孩子无法与当地孩子沟通。所以要慢慢去改变这些孩子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早日融入这个地方,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乡。</p><p> 吴明润老师做公益这么多年,付出了后半生所有的时间,没有什么报酬,经常还需贴补,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认为很值得。唯一痛心的是老伴,陪着自己辛苦了半辈子,突然就走了,到现在我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吴老师身体也不太好,腿不能站立,腰肌劳损已不能行走,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来到教学站点,看着孩子剪纸、画画、唱歌、跳舞、写作业,高兴时和孩子一块唱歌……。</p><p>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吴明润老师就是一位十年如一日做好事、做善事的人。他十七年如一日能坚持做公益,使人感到佩服,他在这块有限的校园土房中,培养出了千名优秀的花朵,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我们衷心的祝福吴明润老师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晚年生活愉快。(该稿由丁仁孝老师提供)</p> <p>图/文:晴雨轩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