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8日上午9:50分,我和来自浙江各地的20多位朋友一起,参加了杭州顺风旅行社组织的《 穿越晋陕、行摄晋陕 》旅游项目,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发,乘坐山东航空公司的飞机,前往山西太原( 如照片1所示 )。</p><p class="ql-block"> 《 穿越晋陕、行摄晋陕 》项目的旅游景点包括: 山西的张壁古堡、黄河画廊、碛口古镇、李家山村、黄河壶口瀑布、乾坤湾、云丘山千年冰洞群、塔尔坡古村、王家大院,陕西的波浪谷、雨岔大峡谷、延安栆园和宝塔山。</p><p class="ql-block">照片2 ~ 3: 飞机飞越山西境内的黄河九曲湾。</p><p class="ql-block">照片4 ~ 5: 中午12点左右,飞机抵达太原机场。然后在太原机场换乘旅游大巴,向山西介休的张壁古堡进发。</p> <p class="ql-block">途中,旅游大巴在高速公路平遥服务区稍作休息( 如照片1所示 ),并在下午到达张壁古堡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张壁古堡( 张壁村 )位于山西介休市龙凤镇,建造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高度为1040米。</p><p class="ql-block">照片4: 张壁古堡的南门入口,入口前面是关帝庙和可汗庙。</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虽然是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却先后荣膺 “ 中国十大魅力古镇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 ”、“ 传统古村落 ”、“ 山西十大新锐景区 ” 等六项桂冠。</p><p class="ql-block"> AAAA级景区张壁古堡,是中国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生活、生产、星象、宗教为一体,世界上颇为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其面积仅为0.1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照片1: 南门门洞夜景( 网友拍摄照片 )</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很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它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为一体。它集中了夏商古代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张壁古堡整个村庄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地面布局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因此,张壁古堡还被称为 “ 中国星象第一村 ”。张壁古堡因 “ 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 ” 而闻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照片3 ~ 4: 这座重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的关帝庙,是纪念山西人士关二帝关羽的。</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的堡墙全长1300米,与瓮城及建在堡墙上的宗教寺庙,共同组成张堡的第一道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 如照片1、3、4所示,建在瓮城上的魁星楼,分上、下两层,上层内供奉魁星君,主管功名科举;下层内供奉文昌君( 文曲星 ),主管文运。</p><p class="ql-block"> 魁星楼平时是用来供奉魁星君的,若是古堡遭遇匪徒,则其便成了南门上的瞭望塔。这种军民两用的建筑和设施在张壁古堡则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内唯一的一条主街道,称为红石街,长244米、宽4米。它最初是乱石铺面,道光五年( 1825年 ),村中百姓集资1800两银元,改为红条石铺筑。</p><p class="ql-block">照片3: 南门内的街巷夜景( 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照片4: 古堡主街的永春楼夜景(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南门内的街道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可汗庙( 又名可罕庙,如照片1所示。 ),南北长57米,东西宽28米, 周边有胸墙,建在张壁古堡村东侧的黄土高台上。据说是被供奉在庙里的可汗王修建了张壁古堡的地道。</p><p class="ql-block"> 张壁古堡的最大秘密是,它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近万米( 现在已经开发出3000米 )、上下三层、可屯兵万人、攻守兼备的地道;在地上筑垒起构城,屯甲藏兵( 如照片2 ~ 5所示 )。</p><p class="ql-block"> 地道内有子槽、将军窑窟、天井水井、粮倉、泻洪防堵、壁孔通讯设施和暗杀机关等装置。</p><p class="ql-block"> 地道处处相连、弯弯曲曲、宛若迷宫,参观时必须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走,不然很容易迷路。</p><p class="ql-block">照片5: 将军窑窟</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的地道防御体系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第二层地道出来,已经是古堡之外。距地道的出口仅一、二米便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像这样的地道出口高低错落,遍布悬崖,应该不止是出入口,还兼有通风的功能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地道的第三层出口,也就是最上一层,转过弯来就进入了古堡。这一层的地道很浅,距离地面仅一米多点。</p><p class="ql-block">照片4: 推磨碾米,哈!</p> <p class="ql-block">在张壁古堡景区取景拍摄过的影视剧有《 豆娘 》、《 红军东征 》、《 杀虎口 》、《 1942 》、《 刀客家族的女人 》、《 于成龙 》《 尖刀班 》、《 平遥人 》等20余部。</p><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张壁古堡内的门洞、小巷。</p> <p class="ql-block">照片2 ~ 3: 游客们在模仿干农活。</p><p class="ql-block">照片4 ~ 5: 张壁古堡内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龙脊街( 如照片1 ~ 2所示 ) ,民居大门外的影壁墙是龙和仙鹤组成的龙鹤福。龙脊街依旧,只是不复当年繁华的景象了。</p><p class="ql-block">照片5: 张壁古堡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在这一丁字路口处、原 “ 张壁学校 ” 的门前,还活着一棵有名的千年之抱柳古槐树( 槐抱柳 )。</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千年古堡,穿梭于古街古巷,方知古人精心设计,巧妙布阵之妙道。</p><p class="ql-block">照片1: 在产生建筑倒影的水塘边留个影。</p><p class="ql-block">照片2: 张壁古堡内的门洞</p> <p class="ql-block">真( 玄 )武殿建于北堡门之上,是一座道教寺庙,藏风聚气,系一村之锁脉。</p><p class="ql-block">照片2: 古风市集</p><p class="ql-block">照片4: 张壁古堡的北门入口和真武殿</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早餐后,旅游大巴从张壁古堡附近的下榻处出发,前往碛口古镇景区的西湾村、碛口古镇以及黄河画廊( 岩窑水蚀浮雕 )、李家山村等景点游览,途经高速公路吴城服务区时稍作休息。</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所属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照片2: 西湾村村口的文化石标志</p><p class="ql-block">照片3: 西湾村的农家乐院落</p> <p class="ql-block">西湾村距碛口古镇约一公里,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西湾村的明清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p> <p class="ql-block">西湾村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的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西湾村村口风貌掠影</p><p class="ql-block"> 沿着黄河边的公路,躯车从西湾村去往黄河画廊( 岩窑水蚀浮雕 )景点,沿途风景掠影( 如照片3 ~ 4所示 )。</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百里黄河画廊 ~ 黄河天然岩窑水蚀浮雕位于碛口溯黄河北上约20公里处。这是一卷惊世作品,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记载,黄河水蚀浮雕遗迹形成于三叠纪,即中生代。它们是由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复合于三叠系厚层砂岩而形成的天然崖壁浮雕,当然还有风蚀与光照等重要作用。因此,在黄河两岸的砂岩中就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的天然浮雕。</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碛口30多公里的曲峪镇开阳村段,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如诗如画般的水蚀浮雕就会慢慢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里的黄河壁画最为著名,需要乘船( 小游艇 )观赏。</p><p class="ql-block"> 黄河水蚀浮雕以浮雕、缕雕为主,壁画千姿百态、维妙维肖;手法千变万化、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黄河画廊特色景观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岸边寻找到自己心仪的黄河石,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观赏了黄河画廊特色景观之后,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返回碛口古镇,沿途拍下了黄河边的山西风貌。</p><p class="ql-block"> 当游客进入宏伟的黄河古道晋陕大峡谷,那宽阔的黄河、矗立的石壁,顿时会让人心旷神怡、眼界顿开。</p> <p class="ql-block">建在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的碛口古镇( 黄河渡 ),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部的吕梁市西麓、临县城南48公里处。</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时曾为军事要冲,因紧靠 “ 黄河第二碛 ” ~ 大同碛的惊险而繁荣、著名。大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p><p class="ql-block"> 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形成了 “ 虎啸黄河、龙吟碛口 ” 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照片3: 碛口古镇全景图(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南与黄河名镇的柳林县孟门镇相接,东与林家坪镇相连,北与丛罗峪镇接壤,西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全镇面积约10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碛口,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在古时候,湫水河携来大量泥沙,挤占黄河水道,黄河河床在碛口由400米猛縮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 ~ “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 ”,使黄河下游显得凶险,上游来往船只难以通过,往往在碛口停泊转旱路,逐使碛口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道航运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碛口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 “ 九曲黄河第一镇 ” 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客栈住宿,别有情趣,体验享受着窑洞的冬暖夏凉,古老的神仙洞穴生活。客栈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朴实无华、原汁原味( 如照片1所示,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 闲步在千年古镇的廊街上,漫步向前走,石板路,古旧的房屋,很古老的韵味;古镇的院落,记录了多少年的风雨?</p><p class="ql-block"> 碛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透过它的大街小巷、深宅大院,可以领略到当年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黑龙庙 ~ 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古镇中心的一个制高点,它高踞卧虎山顶,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站在庙门前,游客可以远眺黄河气势,近观湫水曲折,耹听二碛涛声,俯瞰全镇风貌。</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名声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它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是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在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成为名躁一时的 “ 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 。</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下午,乘坐旅游大巴离开碛口古镇之后,我们来到了李家山村游览。</p><p class="ql-block"> 一下旅游大巴,映入游客眼帘的就是一片片黄土堆成的座座山峦,气候干燥,让人感觉步行困难。上山没有成形的路线,都是高低不平的羊肠小路。一路盘山而上,山上遍布枣树。到了山顶,看到的便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小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李家山村 ~ 位于山西临县碛口镇黄河岸边向南五公里,隐与大山之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 没有见到黄河大同碛,就不知道它那汹涌澎湃的魂韵和咆哮如雷的气魄;没有爬上黄土高原,就不知道它那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1989年10月,著名画家吴冠中到李家山村采风时,惊呼这里像 “ 汉墓 ”。他说:“ 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黄土高坡自然风光之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峦起伏、墚峁连绵、沟壑纵横,空灵静悠。整个小村落于山凹处,坐北向南、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致;建筑风格不同、造型各异,从沟底一直蔓延到山顶,多达九层,每层造型不同、风格殊异,形成了一个 “ 立体院落 ”。</p><p class="ql-block">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在这里是最恰当不过了呢!</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村的黄土高坡自然风光和人居建筑的交相辉映,彰显丰厚的黄土民俗风情和悠久的黄河文化,逐渐吸引愈来愈多的人。今天的李家山村,在弯曲的小路上,到处都是那些趋之若鹜的画家和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山体与建筑的结合之美、人居与环境的古朴之美、窑洞层层叠置的错落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黄土高坡自然风光之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黄土高坡自然风光之视频三</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房屋均是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 窑洞 )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村内窑洞的正房多用于住人,厢房既可住人,也可存放粮食,南房一般用作牲口棚和柴草房。窑房是二层时,正房和厢房窑洞的屋顶就做了二层窑洞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相传最早因有李姓家人在此开荒落户,故名李家山。后有山东、河南逃荒的人来此定居。李家山村有百十来院、400多孔住宿、200多户人家,现在村里主要居住的是留守老人。经常光顾这里,留宿的是来此地采风写生的年轻学生。</p><p class="ql-block"> 据说,李家山村曾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在碛口开的 “ 德合店 ”、“ 万盛永 ”;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有 “ 三和厚 ” 商铺。此两家财路亨通、月进斗银。</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下榻在吕梁市的所在地 ~ 离石市。</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早餐后,旅游大巴向陕西靖边县的波浪谷进发,途中在高速公路子洲服务区稍事停留( 如照片3所示 )。</p> <p class="ql-block">靖边波浪谷位于陕北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 黄土高原与马乌素沙漠的交汇地带 ),它与美国西部的波浪谷几乎在同一纬度的对称点上,方圆百里的波浪谷属奇异的红砂岩地貌,秀色如画。</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峡谷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而靖边的波浪谷也有着与美国波浪谷相媲美的红砂岩峡谷,被称为 “ 中国 波浪谷 ”。</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前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其砂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的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砂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的岩石为红砂岩,生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已经开发了四个景区:一( A )区名为地心丹霞景区 ( 一线天 ); 二( B )区名为火焰丹霞景区; 三( C )区名为水上丹霞景区( 一 )或者称为水上丹霞谷底景区; 四( D )区名为水上丹霞景区( 二)或者称为水上丹霞山上景区。</p><p class="ql-block"> 步行前往火焰丹霞景区途中,所看到的红砂岩结构之风貌。</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区之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人们前去观赏的火焰丹霞景区,即有人称之的 “ 原生态 ” 波浪谷,实际上是一大片裸露的砂岩层。一片片、一团团、一坨坨、一窝窝、一层层、一弯弯、一盘盘、一圈圈的涌向沟壑,动感强烈、十足。</p><p class="ql-block">照片2: 一片片的砂岩层结构</p><p class="ql-block">照片3: 一团团的砂岩层结构</p><p class="ql-block">照片4: 一坨坨的砂岩层结构</p> <p class="ql-block">照片3: 一窝窝、一层层的砂岩层结构。</p><p class="ql-block">照片4: 一团团又一弯弯的砂岩层结构</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区之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地质作用将砂岩层凝固,锁定在某一历史时刻,如今人们在此地穿梭。在旅游者的眼中,这些波浪又流动起来,令人们如醉如痴,从各地远道而来,一睹这异彩纷呈的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照片1: 一盘盘又一圈圈的砂岩层结构</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区之视频三</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区之视频四</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区之视频五</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每一块砂岩的纹路都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的波浪谷多姿多彩,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波浪谷的红砂岩在人们的脚下滚动,波涛汹涌。</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丹霞地貌,美艳不可方物。它展示着风采神韵、万千姿态,四季景色各异。</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火焰丹霞景区之后,游客们可以先步行进入水上丹霞山上景区,然后原路返回,进入毗邻的水上丹霞谷底景区。</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水上丹霞,四面环山,红砂岩大都被厚重的黄土所覆盖,但经过数千百年的风力和雨水的冲刷而显露出来,并形成孤立的山峰和形态各异的奇岩怪石。四周山脉的雨水流入盆地形成湖泊,红砂岩都围绕在湖泊周边,于是人们称之为 “ 水上丹霞 ”。</p><p class="ql-block"> 水上丹霞地貌景区是由红色层状砂岩和碧绿的湖水组成。</p> <p class="ql-block">砂岩经过数百万年风和水的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峭壁、沟壑、各种形状的砂岩丘。</p><p class="ql-block"> 水上丹霞,碧绿的湖水犹如无瑕的翡翠,在心型湖水的衬托下,岩石群更显险峻。红和绿交相辉映,美丽风光尽在红山碧水之间。</p><p class="ql-block">照片3: 水上丹霞地貌的光和影(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水上丹霞山上景区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上,极目远眺,顿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整个水上丹霞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来到水上丹霞谷底景区,峭壁下面是清澈的湖水,水面宽阔而碧绿,和荒芜的远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照片4所示 )。</p><p class="ql-block"> 丹霞地貌景区四面环山,绿水萦绕,形成独特的盆地之势。</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之下,历历在目的一坨坨、一层层、一圈圈的砂岩层结构( 如照片5所示 )。</p><p class="ql-block">照片3: 闫家寨子之旧址(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来自重庆的某旅游团队专门邀请靖边县的民间腰鼓队来水上丹霞谷底景区进行秧歌舞表演。</p><p class="ql-block">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p> <p class="ql-block">来自陕西靖边县的民间腰鼓队在水上丹霞谷底景区表演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地心丹霞景区是整个龙洲乡丹霞景区精华景观之一,这里的红砂岩怪石嶙峋、姿态万千,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着步行栈道的台阶下去,就可以进入长长的峡谷中,两侧的红砂岩像滔滔波浪扑面而来( 如照片1 ~ 2所示,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 下到谷底,可以观赏到 “ 一线天 ” 等奇景,此处沟壑深邃,沿高高低低的栈道梯子爬上爬下,能使人汗流浃背,四周皆是流动的沙岩波浪,似乎感觉有红色砂岩的波浪向你涌来,将你包围。特别是在一线天,两侧的岩石裂开一条窄缝,极窄处只能一个人侧身通过,而且要手脚并用,极其险峻。因为有了这窄窄的岩缝,才有抬头望一望的一线蓝天( 如照片3所示,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下榻在靖边县城的宾馆。</p><p class="ql-block"> 9月21日早晨,旅游大巴从靖边县城出发,前往延安附近的甘泉县雨岔大峡谷。途中,在高速公路安塞服务区休息。</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左右,进入雨岔大峡谷的牡丹沟。天公不作美,今天景区是阴天,没有阳光射入沟内,使得拍摄出来的沟内景色照片之效果可能要受影响了。</p> <p class="ql-block">牡丹沟内清凉潮湿,绿意盎然!由于有沟谷外的光线射入,峡谷内部的景色也是变幻多姿、曲线柔美。</p> <p class="ql-block">牡丹沟沟谷不长,蜿蜒曲折,没有出口,在沟内游览结束后,游客需要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乘坐景区的摆渡车来到雨岔大峡谷景区之桦树沟游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较之牡丹沟,桦树沟沟口的景色更是呈现出绿意盎然的特色了。</p> <p class="ql-block">几亿万年前,陕北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并使其一座黄土大山分开一条大裂缝,又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风吹、日晒、雨淋等各种大自然侵蚀力的影响,慢慢地形成了甘泉雨岔大峡谷这样梦幻神奇的峡谷景观。这个峡谷隐藏在黄土覆盖的地方,少为人知,虽规模不大,但其壮观的景象一点都不亚于美国的羚羊谷。</p> <p class="ql-block">悬崖绝壁上的株株嫩绿、峡壁上的片片绿意,尽显大自然生命的顽强和昂扬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桦树沟峡谷内细长狭窄、弯弯曲曲,峡壁凹凸不平、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讲,桦树沟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在中午时光。</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在阳光灿烂的晴天,阳光照射到峡谷内,则在光影的作用下,峡谷内变幻多姿、色彩斑斓、光怪陆离。拍出的照片会美不胜收。虽然,我们没有遇到晴天的阳光照射,但是这对观赏牡丹沟、桦树沟峡谷的神奇和梦幻也影响不大。</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的峡谷岩壁之优美曲线,堪比少女柔美的身姿,形似流水、曲如波浪。</p> <p class="ql-block">走进桦树沟,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色彩迷离的岩石、波浪起伏的线条,像流动的画卷,亦动亦静 ……</p> <p class="ql-block">离开雨岔大峡谷后,旅游大巴于下午1:30分左右来到了延安枣园参观。</p><p class="ql-block">照片2: 桦树沟峡谷的另一段出口处</p><p class="ql-block">照片3: 和来自杭州的旅游同伴一起,在枣园纪念石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枣园革命旧址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逐改名为 “ 延园 ”。</p><p class="ql-block">照片1: 任弼时同志之旧居</p><p class="ql-block">照片2: 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之旧居</p><p class="ql-block">照片3: 周恩来同志、张闻天同志之旧居</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位于延安市,因山上建有宝塔( 延安宝塔又称岭山寺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 约公元766 ~ 779年 ),宋仁宗庆历年间( 约公元1041 ~ 1048年)重建而得名。站在宝塔山上,可鸟瞰整个延安市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如照片4所示 )。</p><p class="ql-block"> 晚上下榻在延安火车站对面的宾馆。</p><p class="ql-block">照片1: 矗立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主街一侧之雕塑: 舞动延安</p><p class="ql-block">照片2 ~ 3: 在宝塔山上拍摄到的延安城市建筑掠影</p><p class="ql-block">照片5: 宝塔山下的景色一瞥</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上午,我们来到延川县的乾坤湾游览。乾坤湾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城南的乾坤湾镇,距延安市100公里。它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p><p class="ql-block">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是罕见的蛇曲景观,其中黄河在流经延川秦晋大峡谷的69公里处,蜿蜒形成了五个 “ S ” 形的大弯道,通称为河曲,其科学名为 “ 蛇曲 ”(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像蛇一样的蜿蜒的地质风貌。 )弯道。五个大弯道由北向南依次为: 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 伏羲在此推演了八卦图 )和清水湾( 八路军由此东渡 )。</p><p class="ql-block"> 延川黄河蛇曲是如今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观。现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是其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照片3 ~ 4: 在乾坤湾上面的观景平台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形似太极图的延川乾坤湾,其弯道弧度在320度以上,它如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从天庭丢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里的 “ 河书 ” 和 “ 洛图 ”,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极图,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如照片1、3 ~ 5所示 )。</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 “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而位于延川县境内的 “ 乾坤湾 ” 则是最壮观、最神奇、最完美的一道湾。黄河受吕梁山之阻,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大程、小程村及伏义和村一带时,陡然急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 S ” 形弯,因其酷似阴阳太极图,呈现天地、日月、阴阳、刚柔的乾坤之象,凝聚了天地之灵、汇集了黄河之韵,逐得名 “ 乾坤湾 ”。</p><p class="ql-block"> 奔腾不息的黄河,绕过万重雄山,冲破千里峡谷,从彩云之间飘然出来,到了乾坤湾,突然间静如止水,黄河在此收敛了涛声,放缓了脚步。</p><p class="ql-block">照片2: 位于乾坤湾景区入口处附近的 “ 九龙戏珠 ” 之鸟瞰景色。</p> <p class="ql-block">拜谒黄河乾坤湾,感念黄河孕天地。奔流不息的黄河,得天地、日月之灵气,集阴阳、刚柔之精华,造就自然乾坤之神奇。</p><p class="ql-block"> 延川黄河蛇曲的地质风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2005年8月通过了国土自资源部的审查,批准设立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与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一起,并称为延安三大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照片2 ~ 3: 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之乾坤台。</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傍晚,我们到达山西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黄河流淌一百六十万年绵延不绝。她像一条奔腾着的金色巨龙,穿越峡谷峻岭、流经平川高原,孕育了中华大地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世间万物,同时也塑造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p><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享旅游资源,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山西壶口镇的黄河东岸,游客可以观赏壶口处及黄河下游的风光。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有 “ 东流到海不复回 ” 的气魄。而在陕西壶口乡的黄河西岸,游客可以观赏壶口以上黄河上游的风光。宽阔的水面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有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的恢宏景象。</p><p class="ql-block"> 涛涛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河道宽度由300米乍然缩为50米,并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流直下,猛跌深槽之中,其形如巨壶沸腾,故称 “ 壶口瀑布 ”。</p> <p class="ql-block">浙江卫视《 奔跑吧!兄弟!》摄制组组织明星们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激情演唱歌曲《 黄河大合唱 》的视频( 来源于网络 )。</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第一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处洪波急湍、惊涛拍岸,“ 听之若雷霆之鸣,望之若虹霓直射 ”,因其无与伦比的雄浑气势而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 壶口景色,四时各异。春季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夏季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冬季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p><p class="ql-block">照片3: 天气晴朗时候的黄河壶口瀑布之景象( 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照片4: 哈!冒雨在黄河壶口瀑布处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山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山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山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三</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山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四</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山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五</p> <p class="ql-block">在冬天,黄河壶口瀑布飞溅的浪花和弥天水雾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成壮美的冰挂。冰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与瀑布中飞舞的彩虹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山西省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入口处之黄河景象</p><p class="ql-block">照片3 ~ 4: 陕西省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之景色( 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照片5: 陕西省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之冬天景色( 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照片6: 壶口冬韵 ~ 冰挂奇观(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陕西侧黄河壶口瀑布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下榻在位于陕西方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附近( 宜川县古渡口小镇 )的 “ 延安知青之苑 ”( 如照片1 ~ 2所示 )。</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早上,前往云丘山景区。游客们在途中的北京知青点旧址作短暂停留,参观知青旧居,回顾昔日的青葱岁月、人间沧桑。</p><p class="ql-block">照片3 ~ 4: 北京知青旧居</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坂儿上村境内,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它的主开发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玉皇顶为1629米。</p><p class="ql-block"> 云丘山景区内的人形山体形象逼真、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神奇,素有 “ 河汾第一名胜 ” 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云丘山的历史文化积淀博大精深,上古时为唐尧、虞舜和夏禹之望岳,观天测时在此起步初始,中和文化在此生根延伸,中华道教龙门派在此衍生传播,斯山与武当山齐名,素有 “ 北云丘、南武当 ” 之盛誉( 如照片4所示 )。</p><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云丘山景区入口处的景色</p><p class="ql-block">照片3: 矗立在云丘山景区入口区域的泰山石标志</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景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形成了奇峰异境,并有人文景观30余处、自然景观50余处。</p><p class="ql-block"> 云丘山之所以誉为名胜,乃是奇特二字。它的奇特主要体现在五大奇观: 第一奇,云丘山是上古时期羲和观天测时之地。 第二奇,中国最大的反季节冰洞群、风洞群。 第三奇,国家一、二级珍稀动植物宝库。 第四奇,国内面积最大、最具观赏价值的红叶观赏区。 第五奇,具有极高建筑价值的古村落建筑群和唐代古城( 吕香县)。</p><p class="ql-block"> 我们重点游览了塔尔坡古村落和冰洞群。</p><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塔尔坡古村和冰洞群的途中,需要陡步穿越神仙峪( 即柿子沟)景点。峪中空气清新、树木葱茏、雾气蒙蒙、溪流潺潺、鸟语花香,不禁令人心旷神怡( 如照片3 ~ 5所示 )。</p><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云丘山景区的景色掠影</p> <p class="ql-block">神仙峪中,辅以人工营造的云雾缭绕、仙气飘渺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凡人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进入云丘山神仙峪后,步行不远,就到了因位于神仙峪内的神塔附近而出名的塔尔坡古村。它是大深山里面的世外桃源、原生态古村落,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如照片1 ~ 2所示 )。</p><p class="ql-block">照片3: 新婚小俩口的洞房</p><p class="ql-block">照片4: 普通村民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塔尔坡古村落里共有20多个院落,依山而建,有窑洞、石木结构的瓦屋,是现存古民居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古村落富有建筑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p><p class="ql-block">照片3: 辣椒文化院</p><p class="ql-block">照片4: 捏花馍体验区</p> <p class="ql-block">照片1 ~ 2: 捏花馍体验区的内部布置</p><p class="ql-block">照片3: 洞穴客栈</p><p class="ql-block">照片4: 磨豆腐体验区</p> <p class="ql-block">照片1、4: 传统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照片2: 村里的田财主院落</p><p class="ql-block">照片3: 塔尔坡村文化石</p> <p class="ql-block">塔尔坡古村落的民居建筑掠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塔尔坡古村落,继续步行上山,不久就可以到达云丘山冰洞群( 如照片4所示 )。</p><p class="ql-block"> 据专家考证,云丘山冰洞群形成于第四冰川期,是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的天然群体性冰洞群,也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云丘山冰洞群由11个洞腔组成,现在已对游客开放1 ~ 6号冰洞穴。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自然冰洞群,其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深山之中的身后小小的洞口里面,竟然是一个奇妙美丽、令人震撼的世界( 如照片2 ~ 4所示 )。</p><p class="ql-block"> 冰洞群里寒气逼人,气温在零度以下,需要穿上由景点免费提供的厚厚棉大衣和安全帽。</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已发现的冰洞大多分布在极寒地带,而在山西云丘山这样纬度低( 北纬38度 ),且本身不具备形成冰洞的地方却能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天然冰洞群,则是冰洞研究领域至今未解的谜题,更是最具科学研究价值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地质专家分析,在云丘山冰洞群内可能存在有多个地下暗河、积储水的洞体、容纳空气的空腔和冷热交换通道,从而在山体内构成了复杂的、有强大制冷能力的制冷机制,并由此才形成了云丘山这种反季节性的冰洞群奇景。</p><p class="ql-block"> 走进冰洞群,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剔透的宫殿。冰洞内布满了冰柱、冰笋、冰钟乳、冰菊花、冰锥、冰葡萄 …… 它们婀娜多姿、形态各异,内部景色美不胜收,犹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五彩缤纷的冰洞群在不停变换颜色的彩灯照耀下,如梦如幻、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照片1: 在巨大冰柱中似乎存在着一位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置身在五光十色的冰洞内,不禁有一种时光穿梭的冲击感和震撼感。</p> <p class="ql-block">照片3: 在紫兰色灯光照耀下的冰洞景色</p><p class="ql-block">照片4: 在淡蓝色灯光照耀下的冰洞景色</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在粉红色灯光照耀下的冰洞景色</p><p class="ql-block">照片2: 在浅绿色灯光照耀下的冰洞景色</p> <p class="ql-block">冰洞内的通道相互贯通、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离开了云丘山冰洞群之后,旅游大巴又送我们到了王家大院游览。</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正门正上方 “ 寅賔 ” 两字,据说是 “ 迎宾 ” 之意,又一说是讲究紫气东来。</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王家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p><p class="ql-block">照片1: 大门是视履堡的东门</p> <p class="ql-block">通常人们所说的王家大院,事实上是由 “ 视履堡 ” 和 “ 恒贞堡 ” 两个相互独立的古堡组成的。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古堡都是顺着山坡所建,前低后高。若按面积、院落、房间的多少来比较,后者比前者要大; 而从建筑风格、建筑艺术来考量,则是前者更胜一筹。“ 视履堡 ” 是王家大院的精华部分,故王家大院的景区入口设在 “ 视履堡 ”。</p><p class="ql-block"> 视履堡也称为 “ 高家崖 ” 建筑群,有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 “ 敦厚宅 ” 和 “ 凝瑞居 ” 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圈,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占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它比乔家大院的占地面积大10倍,而整体面积比位于北京的紫禁城还要大。</p><p class="ql-block"> 古人 “ 以东为首,以西为次 ”,所以老大王汝聪的院子 “ 敦厚宅 ” 在东,且门楼高;老二王汝成的院子 “ 凝瑞居 ” 在西,门楼底。</p><p class="ql-block">照片4: 这是敦厚宅,也叫乐善堂的门壁。雕刻在门壁中间的图案为狮子滚绣球,象征着权威、权力,起着镇宅避邪的作用,是王家最有气势的砖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1: 这是第一座院子 ~ 乐善堂的大门,进入后就是大哥王汝聪的院子。</p><p class="ql-block">照片2: 院子第一进( 前院 )的中间位置放了一口大水缸,寓意以水为财,也是作为消防用水。</p><p class="ql-block">照片3: 进入上方掛有匾额 “ 法司马训 ” 的中堂大厅( 司马者,山西夏县的司马光也。),就是中院,这里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p><p class="ql-block">照片4: 后院是王汝聪的生活区,格局为前堂后寝、布局严谨,并具有私密性、隐匿性。东西厢楼第一层供儿孙栖身,二层为女儿特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经过两个朝代约300年修建的一个官邸,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弟弟王汝成的宅院名为 “ 凝瑞居 ”( 敬业堂,如照片2所示。)。敬业堂的后院和乐善堂的后院一样,是前堂后寝、布局严谨。正窑为长辈居住,东西偏窑一层为儿孙栖身,二层为女儿绣楼。</p><p class="ql-block">照片3: 养正书塾是敬业堂小少爷的启蒙书房。</p><p class="ql-block">照片4: 凝瑞居( 敬业堂 )的门壁</p><p class="ql-block">照片5: 王家大院的花鸟图砖雕</p> <p class="ql-block">出了凝瑞居,可以看到视履堡的高级书斋、由兄弟两家共用的桂馨书院,它是专供王家成年人藏书读书、写做文章的地方( 如照片2所示 )。</p><p class="ql-block">照片1: 王家大院的谦吉居</p><p class="ql-block">照片3: 王家大院的兰桂园</p><p class="ql-block">照片4: 王家大院的蘭芳居</p> <p class="ql-block">视履堡( 高家崖 )和恒贞堡( 红门堡 )东西相邻、一桥相连,从视履堡走过这道石桥,便是进了前面( 西面 )的恒贞堡,它是王森荣、王森椿的宅院( 如照片1所示,网友拍摄 )。</p><p class="ql-block"> 恒贞堡完全是一个城堡的模样,一座四方的城池,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堡墙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楼一层,可以想象当年该堡的防护是多么的严密!</p><p class="ql-block">照片2: 王家大院的恒贞堡鸟瞰全景图,围墙的右侧就是视履堡建筑群(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恒贞堡的院落为别具一格的前园后院的布局,前面花园既相互联通,又独立成章。茶余饭后,主人可在花园吟咏诗书、布棋对弈。</p> <p class="ql-block">恒贞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p> <p class="ql-block">恒贞堡的四周都有城墙,形成了 “ 城中有墙,墙中有城 ” 的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从宅院前面的城墙楼梯上去,就是恒贞堡( 红门堡 )的南城墙( 如照片4所示 )。</p> <p class="ql-block">恒贞堡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了一个很规整的 “ 王 ” 造型,同时又隐含 “ 龙 ” 的造型。</p><p class="ql-block">照片1: 恒贞堡的北城墙</p><p class="ql-block">照片2: 恒贞堡的东北角更楼</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之恒贞堡的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之恒贞堡的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王家归来不看院。气势宏大的王家大院虽为民居,实乃城堡,是一座城堡式的民居。王家大院是晋商大院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所以素有 “ 华夏民居第一宅 ” 之美誉。近年来,正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和青睐。</p><p class="ql-block"> 在游览了王家大院之后,此次的《 穿越晋陕、行摄晋陕 》旅游项目圆满划上句号,我在第二天返回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