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符焕龙先生的故事

陈开杰

<p> 符焕龙,男,今年八十有二,祖籍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玉符村,现居龙桥墟龙源街,原琼山县龙桥道班退休工人。符老先生向来乐于助人,同事、邻居皆有口碑,本人仅择几桩事实予以说之。</p> <p>  一,义养堂弟之子长大成家立业</p><p><br></p><p> 符焕龙老先生的堂弟符焕积,自幼体弱多病,婚后育有一子,孩子未满四岁,其妻因意外离世。独善其身尚有困难的符焕积,根本无能力抚养孩子。符焕龙老先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和老伴商量后,遂将堂弟之子符多胜,接来自家一起生活,这一接过来就是三十年有余。</p><p> 符老先生和爱人,俩人都是龙桥道班工人,工资并不高,膝下有二女一男,俩人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和供孩子上来,已经捉襟见肘。把堂弟之子接过来,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生活上又增加了负担,但符老先和妻子,毫不在乎,视其为己出,待他如亲生,一口饭一口汤地哺养,到了上学年龄,又将他送上学校,尽力地让侄子过上幸福快乐的童年。</p><p> 符多胜到了结婚年龄,符老先生夫妻俩又张罗地为他娶媳妇,婚后有孩子,老先生夫妻俩视为自己的孙子,用心地呵护。几年前,符多胜到了三十五岁,孩子也十岁出头了,符老先生也老了,才让符多胜分家独居。</p><p> 一勺勺饭,一勺勺汤,一份份父母恩。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符老先生把嗷嗷待哺的符多胜,接过来哺养,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p><p><br></p> <p>  二,义救落水女孩</p><p><br></p><p> 一九八二年,琼山县龙塘玉胡村,年仅十一岁的胡春天,有一天在一个台风过后,随其奶奶和十三岁的姐姐,经过横跨南渡江的水坝,到东岸去打柴。三人各挑一担柴火返回时,江水暴涨淹没了水坝,姐妹俩小心翼翼地跟着奶奶,趟着几乎至膝盖深的水,艰难地在看不到的坝路上行走。哗啦啦轰鸣的江水,在阳光照射下粼粼光芒,让人心悸眼花。忽然,″啊"的一声凄惨的尖叫,妹妹胡春天已被江水冲下坝底,幸好跌落在水坝的护提上才没被江水卷走,惊恐的奶奶和姐姐,吓得大哭呼喊着"救命”,但是,涉水而过的多位行人,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无奈地匆匆离去。</p><p> 这时,符老先生刚好开着拖拉机经过,见状赶紧刹车,看着坝底下哭喊救命的孩子,心急如焚,陡度近六十的坝体,有六、七米深,就是跳下去救人也爬不上来,着急之下,符老先生忽然瞥见了捆绑柴火的绳索,急忙地扯下绳索,一头系在自己的腰间,另一头抛下去给女孩子,教她系着自己的腰间,确认绳子系牢固后,符老先生才小心地把她往上拉了上来,女孩子终于拾回了一条命。</p> <p>  三,搭救触电男孩</p><p><br></p><p> 龙桥墟上的吴崇良,十一岁那年,和一个小伙伴在龙桥食品站大门前玩耍,偶尔见到一根断落在地上的电线,便去扯拉玩弄,不料这是一根带电的火线,触电的吴崇良瞬间倒地翻滚,那个小伙伴见状吓得逃之夭夭。幸好符老先生就在附近,看见了立即跑过来,从路过的一位农夫手里夺过锄头,对准电线一锄铡了下去,电线被铡断了,被电咬得脸色惨白的吴崇良获救了。</p> <p>  四,捡回迷路的女孩子</p><p><br></p><p> 二十三年前的一天,四岁的吴海选,从老家龙桥镇博片村独自徒步,到龙桥中心小学寻找姐姐,迷路走到了龙桥和龙泉镇交界处的雄赫村坎,走进了坎边的一条山道,她的哭声引起了骑摩托车路过的符老先生的注意,符老先生停下车,顺着哭声寻去。小女孩见到和谒的符老先生,立即扑进他的怀里,见到救星似的放声大哭。符老先生忍不住也陪着她掉眼泪,又安抚着她,并在原地喊有没有孩子的亲人,无回音后,就带她回到家里。符老先生的妻子给她喂饱饭后,又给她洗澡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小女孩子高兴的又嘣又跳,乐哈哈的,很逗人喜爱。当天午后,符老先生带着她在镇上转悠,逢人便问认识这孩子吗?谁认得她的家人吗?瞎转了好久,终于有人认得,这是博片村吴正家的女儿。一会儿,吴正家匆匆赶到,千恩万谢地把女儿接过孩子,女孩子舍不得离开老先生,还不想跟爸爸回家呢。符老先生风趣地说,要不就留下来当我的闺女吧。</p> <p>  五,路见有难,倾力相助</p><p><br></p><p> 龙桥镇美朗村的彭学易,二十七年前,骑摩托车经过石塔村美舍河边时,不慎连人带车跌入路边的水田里,想把车弄出水田已不可能,更别说把车拉上一米多高的公路。由任他如何乞求过路人帮忙,别人总是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巧了,符老先生刚好路过,见此情景,善心又发,当即跳下水田,把摩托车从田里捞了上来,问明情况后,又把摩托车抬上拖拉机,带上素味平生的彭学易送回家。</p> <p>  符老先生积德行善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详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愿世间有很多很多像符老先生这样的善人,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