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十四节气,记忆最深的就是冬至。<br><br>“冬至当日回”,农村家庭妇女,尤其是老太太,边搓麻线、纳鞋底,边在堂屋里靠晒太阳取暖,最温暖的时光,就是冬至前的十多天,因为阳光可以洒满“屋当门”。<br><br>但这天,她们都会发出留恋阳光的叹息:“冬至当日回”,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屋当门”的阳光开始减少了。<br><br>“最长”阳光不仅带来温暖,还能带给人间美景,有的属于天铸地造、可遇不可求,比如颐和园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br><br>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黄金时间为冬至或者前后几天的16:30左右。<br><br>我从2016到2019年冬至前后,先后拍过七八次“金光穿洞”。记得第一次来到十七孔桥“处女拍”,东岸“金牛”处,隔桥望去南湖岛最佳拍摄位置已经“人满为患”,不足50米长、2米宽的通道,旁边的“小山头”,都被挤的水泄不通,人们在零下七八度的寒风中,“站如松”、“坐如钟”,坚守着自己的“领地”,直到“金光穿洞”的最佳时刻。<br><br>没有“地盘”的我,只好用“态度”换“空间”:“麻烦您,谢谢!拍一张就离开”,不同地方如此重复着同样一句话。还好,“发烧友”都相互理解,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几张照片,虽然不是“黄金时间”,但也心满意足,留下的时间可以拍到落日景色。<br><br>好景总是属于勤奋者的,谁让自己懒惰不早来呢。<br><br>“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天(15日)继续拍,下午老早进入“阵地”,有幸获得了一锥“领地”。所谓“领地”,就是冰凉冰凉的石栏,有空间让你俯趴在那儿,且一直坚持下去。<br><br>一分钟、一刻钟、一个小时,感觉时间过的非常慢,人们相互聊天等待着。今天做“主人”,深知“流浪”难,凡“有求必应”,给前来“单反”尤其“手机”一族,让个空,拍几张,满载喜悦而去。<br><br>“良辰”慢慢到来,“金光”逐渐灌满桥洞,尤其以“九老大”为主的中间几个桥洞,“满面红光”,几百年的拱石青苔附着,“胡子”邋遢,难得一年几天的阳光扑面;桥上面一排小狮子像是共同拎着十七盏灯笼,在没结冰的桥水映照下,波光粼粼,倒影泛浮;随着太阳的落山,一盏盏“灯笼”相继熄灭,呈现沉寂,慢慢进入夜色。<br><br>一首《北京的桥》,唱出了古老北京的味道,却无法涵盖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据说,北京也只有这座“不东不西”经纬设计的十七孔桥,才能获得冬至的最大“恩赐”。<br><br>可想,冬至前后,当年的乾隆爷、西太后等,坐在万寿山佛香阁龙椅上,俯瞰日落前的十七孔桥,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br><br>十七孔桥,乾隆年间所建,全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飞跨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从中间桥孔向两边数去,均为九个洞,又称为“双九”桥,象征阳极最大,皇上至高无上。桥北面的一副对联“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写出了这座桥的特别之处。<br><br>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桥,都有一段故事。十七孔桥也有很多故事,但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与“数九桥洞”有什么天作人和之意,是巧合还是专门为之,也应该成为一个小故事。<br><br>“金光穿洞”,大概多为摄影爱好者所熟悉,两天去拍摄的所见所闻,也证明了只有那些摄影“发烧友”,才会不期而遇,“一看到底”,而一般游客则不会在这个寒冷季节光顾。<br><br>关注“金光穿洞”,也是这一两年的事儿,在北京包括即将要度过的今年冬至,算是第三个了。第一次因“心里没有”没拍,去年因“心里没数”耽误;今年不但拍了,而且“打”了一周的“提前量”,实践证明很多也很幸运,从拍完的第二天16日开始到冬至的21日,全是红色预警的雾霾。<br><br>原本想等冬至那天再拍摄,看来“天道不许”,无奈只好把这组照片,当作“准”“金光穿洞”好了。<br><br>学校停课了,幼儿园放假了,蹲在家里防雾霾。“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很有道理和效果,这组照片一直没发,就是为这几天“战略”储备的。“两眼不闻窗外天,一心翻阅美照片”,是一种“自救”蓝天的好办法。<br><br>同时,也将这组照片,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朋友,尤其最近几天70万平方公里之内遭受“霾袭”的朋友,愿给各位带来一点小惊,一份好心情!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