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20年12月31日,骨科针对一位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占位的患者进行了一次多学科会诊。此次会诊由骨科主任:孟庆辉院长提出,医务科科长李彬彬主持召开,</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脑病科主任:宋述强院长亲临指导,</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骨科副主任:张国栋详细汇报病情、诊断,提出会诊目的。会诊中,</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消化科主任:胡尚选院长,心血管科主任:杨思超,急诊科主任:李定,肿瘤科主任:丁瑞景 ,进行了</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除此之外</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骨科护士长:张春艳,心内科护士长:高寒凝,参与其中。</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最终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span></p> <p class="ql-block">病情简介:患者,女,95岁,于2020.12.01以“外伤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入院。 诊断:1.左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肝占位;4.骨质疏松症;5.心功能不全(2+)</p> <p class="ql-block">患者于入院第二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给予左侧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康复锻炼,预防下肢血栓,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等治疗,患者切口愈合可,左侧髋关节活动可,现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差,小便色重,大便便秘。两肺呼吸音清,左肺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未闻及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肠鸣音低。双下肢中度水肿。患者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悸、稍微活动即出现。</p> <p class="ql-block">胡尚选院长发言:肝占位存在,可暂缓处理,现患者下肢水肿严重,精神差、纳差,腹胀,现主要纠正心功能,调节胃肠道功能,理气药物应用,强心利尿药物应用,必要时酌情使用地高辛。</p> <p class="ql-block">宋述强院长发言:患者95岁,预后差,现患者出现心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补钠以口服为主,不低于120,补钠不超6g,避免脑水质脱髓鞘,加重心衰。结合辅助检查,考虑肺栓塞可能,心功能差,积极纠正心衰,利尿药物应用,结合辅助检查肝占位存在,对症中药治疗,调理患者身体情况,排除肺栓塞可能,改善心功能,调节胃肠道功能。</p> <p class="ql-block">杨思超心内科主任发言:查看病人后,患者高龄,病情复杂,多学科疾病,预后差,现患者端坐呼吸,心率快,腹胀,结合辅助检查,现患者心衰、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同意现治疗方案,给予硝普钠,考虑患者年龄较高,少量地高辛药物应用,补充白蛋白,控制滴速,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美托洛尔药物应用,根据心率调整药量,控制血压。调整电解质,静推速尿,记录24小时尿量,监测电解质。复查胸部CT,排除肺部占位。</p> <p class="ql-block">李定急诊科主任:老年女性,95岁,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差,结合辅助检查,患者心衰、电解质紊乱,查体:全腹压痛,颜面部,双下肢浮肿,端坐体位,呼吸较块,呼吸音粗,听诊左下肺湿性啰音,右下肺呼吸音低,可以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肺栓塞、肺部占位的可能。可以尝试更换体位为端坐位,治疗心衰,控制感染,调节电解质,控制补钠速度。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预后差。</p> <p class="ql-block">丁瑞景肿瘤科主任:腹痛腹胀明显,全腹右压痛,现目前心衰,影像学检查支持肝占位,缺乏金标准,调节电解质,以口服补钠为主,避免加重心衰,调节胃肠道功能对症治疗。</p> <p class="ql-block"> 各科室的专家们特意从繁忙的临床一线聚集到一起,目标只有一个:为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让更多的多学科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先转入心内科由杨思超主任和高寒凝护士长团队为患者继续治疗,这样病情复杂、风险高、预后差的患者确实棘手,但他们仍然愿意肩负重担为患者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骨科护士与心内科护士交接患者情况。</p> <p class="ql-block">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规范化诊疗。</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避免患者重复就医或在各科室不同意见之间徘徊,有利于争取到治疗的黄金时机。另一方面,多学科专家能干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尽可能解决各方面的疑问。可极大节省患者的时间、精力和花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