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70年12月十师开始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在陕西省长安县太乙宫公社成立新兵团,共6个营,女兵附属49团18连</p><p>新兵团的组成是按十师编制相对应,5个团,每个团新增兵员为一个营兵员,相对应,如46团为新兵团1营,以此类推,再加师直,师后,师机关所需兵员1个营,女兵31连是1个独立的新兵连。总共新兵团应该是6个营,和1个独立的女兵连队。这是女兵连连长和指导员。</p><p><br></p> <p>这是我们英姿飒爽的连长李书灵,在快过年的时候把全连战士拉到西安鼓楼旁边的一家照相馆,我们每人照了一张冬装一张夏装照片,让春节不能回家的我们,给家人报平安,一张小照片在那个年代体现出的是大爱。新兵快结束时团里请来西安东风照相馆,为全团官兵拍了照片,全班来一张,个人来一张,和好友来一张,好不热闹。</p> <p>1班长吕淑芬70年兵</p> <p>2班长吴秋影69年兵</p> <p>3班长常巧娥70年兵</p> <p>4班长赵乃秀70年兵和5班长王洪玲69年兵</p> <p>5班长王洪玲69年兵和六班长姜正萍70年兵</p> <p>6班长</p> <p>一班:</p> <p>二班</p> <p>三班</p> <p>四班</p> <p>五班</p> <p>六班</p> <p>46团部分女兵</p> <p>47团部分女兵</p> <p>48团部分女兵</p> <p>49团女兵</p> <p>49团卫生队女兵</p> <p>50团女兵</p> <p>师机关女兵</p> <p>师特务连女兵</p> <p>师修理营女兵</p> <p>师医院女兵</p> <p>72年1月全师野营拉练,也是铁道兵最后一次大型野外训练,这次拉练我也参加了,是全师最小一个,师丛副参谋长任大队长,师政治部张副主任任政委,寒冬腊月过旬河,女兵个子矮的河水齐腰深,第二天我和供管股的几个男兵组成尖刀班,只有我一个女兵,全副重装60里山路。</p> <p>以下是西安东风照相馆拍的照片</p> <p>那时照张相片很不容易,各种姿势带枪照相更不多见,她们飒爽英姿,正如毛主席所说:</p><p>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p><p>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p> <p>70年代初标准冬装照</p> <p>1974全军换装(74式军装),我们第一次穿上的确良军装,女兵们也有了的确良的黄色军裙,漂亮吧?至今我都保存着,换装以后部队开拔青海省乌兰县,裙子就被我们压了箱底,因为我们到了一个夏天连棉袄都脱不掉的地方。</p> <p>这是全师我见到的唯一一张在大海边的照片</p> <p>下面一组46团女兵照片,反映了她们在环境艰苦、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追求美的照片</p> <p>一个大院来的女兵</p> <p>下面49团女兵</p> <p>这是真的放映员,15岁,又小又认真</p> <p>电台台长工作中</p> <p>摆个学习姿势</p> <p>打字室战友在工作</p> <p>以下一组修理营女兵们照片,体现了半边天不让须眉。</p> <p>襄渝线上的陕西白河县</p> <p>修理营女兵聚精会神操纵着车床</p> <p>登上报纸</p> <p>女兰球队员与连长留下难忘的记忆</p> <p>修理营女兵工作之余拥抱大自然的开怀大笑</p> <p>透着修理营的特点,大老吊上来张合影</p> <p>与老排长相聚、出游、享受骑马骑骆驼的体验</p> <p>被洪水吞噬前的安康大桥</p> <p>阳安线通车后的安康火车站,是不是很简陋?</p> <p>大修后的推土机整装待发</p> <p>蒸汽机车是不是很威风</p> <p>修理营女兵真棒,大火车也要试试</p> <p>大吊车上留下靓颖</p> <p>修理营参加师后勤宣的文艺女兵</p> <p>女篮在修理营灯光球场合影</p> <p>新兵团的女兵篮球队</p> <p>新兵女篮与教练合影</p> <p>乌兰的油菜花海</p> <p>穿上裙装在油菜花海中一站,美哉。只是在雪域高原这样的装扮一瞬即逝。</p> <p>在陕西的冬装</p> <p>在乌兰,冬天我们就是穿成这样,遇开会站岗等还是冻得要命。</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48团卫生队宣传队战友们“文艺轻骑兵”</p> <p>下面一组医院的女兵照片</p> <p>过年了,师机关大门口是乌兰县最漂亮的地方</p> <p>旬河水,深山中,快乐的女兵</p> <p>医院文艺宣传队员</p> <p>我就是干这个当下最受爱戴的工作,又是绝大多数不愿意做的工作,一干就是40年。</p> <p>不要以为她们在掏耳朵,那是战友们在互相练习扎针灸,佩服我们吧。</p> <p>手术室的女兵们在维护器械,那时我们驻地偏僻,缺医少药,可我们医生却什么都能做。手术器械上百种,都要知道叫啥,干什么用,并且要一个个清洗、擦拭、上油、检查、打包,在高压灭菌,包布自己洗,消毒自己来,劈柴烧火挑水等等。</p> <p>这个大个女兵分到药局,那个年代医院用的大型制剂都是她们连夜加班做出来的,搬瓶子搬水、刷瓶子刷桶非常辛苦,还有许多常用制剂也都做,而且部队指战员和当地患者反映极好。</p> <p>看看她工作的认真劲儿</p> <p>一个当年用过药局制剂战友说:你们药房的制剂我用过多种,记得有一种叫做安宁香茅草制作的安宁茅油(青海乌兰的一种植物),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凤琴:因为我当时高原反应严重,一所程軍医就给我用的这个药,效果还不错,所以印象特深</p> <p>在襄渝线上我们分别在安康、旬阳,那时没有公交车,公路崎岖颠簸还经常塌方,当兵四年没有见过面,来到青藏线我们都在乌兰,而且都不远,我们相约一起看望老连长,那时老连长在医院政治处任干事,她找的相机和会拍照的人,给我们留下美好瞬间。</p> <p>我的左边博士研究生导师,右手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俩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坚决申请来到最艰苦的部队,博导说:离妈妈远了但是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近了。这是两位我一生最敬佩的战友,干活从不偷懒,学习及其认真,对病人态度好,医术精湛,经常和我们一起给病人做治疗,半夜起来上夜班,看到医生办公室的灯光,就知道肯定是她或她在看书。</p> <p>以下几张照片是邢军医给我们拍的,谢谢他</p> <p>有人说:女兵有这么长的大辫子是不允许的,我说:青海乌兰海拔近3000米,风沙大我们女兵都把头发放到军帽里,不知不觉就可以编小辫了,往军帽里放更方便和牢固,战友们说:没有理发店呀,只能任其长成。</p> <p>在乌兰7、8月份的我俩,仍然离不开棉衣。</p> <p>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张小萍临走和我们合影留念。</p> <p>我在青海住的房子门前和机械营子女合影</p> <p>在青海乌兰有一次去照相馆拍照,进来几个48团子女也要拍照,我们女兵拍完准备走时,小女孩拉我一下说:阿姨我们能和你照张像吗?我说好呀,这张照片好像钱是她们出的,若是现在我一定不能让她们出钱。去年我翻拍老照片,当我把照片发到我们师二代群里,马上就找到了其中一个,而且也在北京,我们自然就成了好朋友。</p> <p>我有幸81年到上海进修,这是当年最繁华的国际饭店</p> <p>黄浦江刚完成的夜景,和165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丽茹</p> <p>1983年我参加青海省乌兰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自治县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与各族妇女合影。</p> <p>我们71年卫训队大合影,一直珍藏至今。</p> <p>康秋杰烈士:牺牲时不满18岁</p> <p>于秀丽烈士</p> <p>哥哥祭文</p> <p>乌兰烈士陵园缅怀战友,1974年6月19日,我们71年两位女兵,在执行任务中遇车祸不幸牺牲,她们用生命谱写出壮丽篇章。我们永远怀念那些为青藏铁路牺牲的战友们。</p> <p>71年兵张振昌为女兵赞诗一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