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颓废者的悲哀</p><p class="ql-block">原鸡的颓废,成了人们的席上珍,野猪的颓废,成了人们的盘中餐,人若是颓废了,将会成为最悲哀的可怜之人。</p><p class="ql-block">生活在野外的原鸡就是鸡的祖先。它身体瘦小,体态轻盈,羽毛没有那么鲜艳,它有一对坚强有力的翅膀,飞行能力超强。其为热带林区的鸟类,常在灌木丛中活动,它们边走边用脚和喙拨开腐叶及土壤,觅食植物种子虫类和蚯蚓等。晚上为了逃避敌害,还要栖息在几米高的有浓绿树叶的树枝上过夜,生活过得挺辛苦,还要整天飞来飞去,居无定所,好生叹息。</p><p class="ql-block">后来就有一些懒惰的家伙,不愿受这些苦和累,于是便试探着在有庄户人家的附近转悠,看是否有意外的收获,突然有一天,终于找准了机会,一起跑过去把人家倒掉的刷锅水里锅巴巴,及剩饭剩菜等,连三赶四的抢食一空。有了这顿饱餐美餐不要紧,它们还栖息在了人家附近,等下顿的残羹美食,庄户人家也为有这样的新朋友光顾而庆幸。久而久之,嗨——这些鸡干脆就不走了。竟把庄户人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庄户人家也把鸡当作朋友,并为其搭了窝。这样鸡们的生活更安逸了,吃喝不愁,还居有定所,又不用担心敌害,三全其美的事,其不乐哉!鸡们也在这人家开始繁衍其后代,过上了游哉悠哉的快乐生活。</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鸡们也不飞行了,身体逐渐的胖大起来,体态圆润,就连那满身的羽毛也变得那么鲜艳,油亮。它的那对有力的大翅膀也萎缩了,竟成了无力的摆设,它们对自己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一天,庄户人家来了客人,正发愁着怎样招待客人时,家里男人忽然看到鸡窝里的鸡,喜出望外,说:“还发什么愁呀!现成的肉就在那放着”。说完,就来鸡窝旁伸手随意抓来一只杀了,家人和客人可是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鸡们看到这情景,即使想逃也逃不了了。因为它们完全丧失了自己独有的飞行及野外生存能为,难怪只能成为席上珍了。</p><p class="ql-block">再说猪,它的祖先算不上森林之王,但也称得上不好惹的家伙。身体瘦长,四肢健壮,行动起来倍溜。森林之王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轻易去惹它。但是后来只因一次误闯入庄户人家,得到了庄户人家的剩饭剩菜的一顿美餐之后,于是就总掂记这庄户人家了,老饭点过后,它就去光顾一番,庄户人家看它还挺可爱的,也不去轰赶它,时间长了,野猪也逐渐地温顺起来,看庄户人家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敌意,后来干脆就不再来回跑了,在庄户人家院子里是吃了睡,醒来吃,身体一天天肥胖起来,肉皮发嫩,毛色发亮,一年多时间,肥胖的几乎走不动了,这可是送上门的美餐,于是庄户人家,便招来亲戚朋友,把猪杀掉,好好的享受了一番,从此以后,庄户人家就相互转告,想方设法,吸引野猪来家享受所谓的美餐,其意在于驯养它慢慢失去其野性,再把它圈养起来,这样催肥更快些,野猪野性的丧失和颓废,也自然地就成了今天人们的盘中餐了。</p> <p class="ql-block">人那,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在过去的年代,人从呱呱坠地就被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出生在皇家,官员家的孩子,那就是贵族,也必被尊捧为贵人,出生在有銭家的孩子,也被尊为富家子弟,但若出生在农村贫人家的孩子,就只能自认命苦,要什么没什么,要靠山没靠山,要背景没背景,要机遇没机遇,纵是很有才华,没人提供展示的舞台,没人提协,那一切全成为泡影,只有靠自己拼苦力养家糊口,最终荒度一生。</p><p class="ql-block">当今的新时代,人赤条条来到这个社会,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享有同等的生命权,受教育权,公平竞争权,自主择业权等。无论怎样,人都要学会走好人生的这几步路,首先是要珍惜这个社会,感知理觧这个社会,其次是体验,融入,适应这个社会,最后则是建设,发展,享受这个社会。</p><p class="ql-block">人有大才小才,偏才怪才,天才庸才,奇才愚才之分。故大才者可堪大用,小才者适用,偏才怪才者若选对了他们偏好的学科门类,再加不懈努力,他们一定能创造出人间奇迹来。而奇才则是为拯救世界而诞生,他的出世就面临着改朝换代,中国历史几千年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往往国难临头,民不聊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奇才出世,平定天下,改朝换代,国运太平,人民敬之,人民仰之。庸才愚才也得有,有骑马坐轿的,就得有牵马抬轿的不是,故“天生我才必有用,林芥之才不可抛”呀!</p><p class="ql-block">人来到这个社会,就是创造财富奉献社会的,改变社会面貌,是为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大多数人都根深苗正,脚踏实地,能得到社会知识的滋养,茁壮成长,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社会之精英。</p><p class="ql-block">自命清高者也不乏其人。他们从小学甚至读到了大学,他们是学得很多的书本知识,也是不少人所不及的,但他们的社会知识并不高,他们只看到了社会美好的一面,而不知社会残酷的一面,他们只认为自己是某某名牌大学生,社会就得特殊的照顾和优待他,而当今之社会真的是人才济济,最不缺的就是普通的知识人,只我们国家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七八百万人之多,就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讲话也透出,为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的就业问题而担忧。</p><p class="ql-block">更有一些踩着父母肩膀,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到国外去留几年学,回国之后,就耀武扬威,趾高气扬,到某单位去应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某某国的留学生,自己是多个用人单位争抢的人才,那有这样推荐自己的,你是不是人才,你自己说了不算,那得用人单位来定。这样自封的争抢的人才,哪个单位肯用,哪个单位敢用。单位养不起,也用不起,只好与之拜拜。就这样,放不下架子,适应不了社会,到处碰壁,久而久之,窝家了,不出门了,后来结果抑郁了,一天天的消沉下去,最后彻底的颓废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就有实例,零几年西安某大学法律系大学生,法律知识脑子里装的不少,大家都知道学法律的全凭那三寸不烂之舌而工作生活的,他却不善言辞,不与人交往,回到社会中,找了几份工作,都因不适合而被辞退。于是没了勇气,窝家了,快四十的人了,还未成家,你说,再过几年不就彻底的颓废了吗?唉——悲哀呀!</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北邮的,可算是名牌吧,但到了单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欲要单位领导仰之,单位人人仰之,水盈自漫,人满自傲,你个小屁孩,就拿一纸名牌文聘,就求其人人仰之,这不是开国际玩笑的吗?</p><p class="ql-block">大家敬仰你,是大家抬举你,你却高昂着头,对同事爱搭不理的,单位能容得下这样的“人才”吗?被辞退,窝家了,抑郁了,只学得书本知识,而没有社会知识做基础,这可咋在社会中混呀!唉——又一个颓废者,大学生啊,悲哀呀!</p><p class="ql-block">年轻人哪,何不伏下身子,低下你高昂的头,放下你那臭架子,谦虚一点,先学会做人,再去谋事,把你学得的知识更好地用到社会实踏中来,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呢?只要你诚肯一点,认清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做真实的自己,社会一定会接纳你的,会拥抱你的,会包容你的。醒醒吧,年轻人,地球离了你,离了谁都会照样转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向善,爱吃亏,艰苦奋斗,甚至还要顶着冷嘲热讽,乐于奉献之人,只有这样做,才会换来你在社会中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我的教师同行们哪,请不要再紧紧盯着学生的分数了,整天要求孩子们去作那些重复的无效的练习题,辅导练习资料好几套,作了这套作那套,而孩子们只有被动的招架,去应付,逼得家长陪熬夜,来换得老师的欢悦和欣赏,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你身为教师,你不但要教会孩子们书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教会孩子们些社会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就对社会所感知,要让孩们懂得怎样使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去融入这个社会。对高智商者,还要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智慧,去改造社会,发展社会,以带动全民去享受这个美好的社会。</p><p class="ql-block">当今的时代,应该是新知识时代,应该说是名校高才生的天下,可往往用人单位偏偏喜爱那些务实,肯干,上尊敬领导,下团结同事,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私利,誓与集体共生共存共荣之人。兴许这些人学历并不高,但他们认识自己呀,是视时务者呀!俗语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知二叔贵姓,不认识自己,不反省自己,遇事总爱往别人身上推责任。把自己颓废的原因,全都归结到社会对自己的不公上,真是太悲哀了。</p> <p class="ql-block">人,不管你活多大,都不要忘了学习,学习即是一种修炼,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知识不断更新,大脑经常开动,活跃起来,才不之于落伍。城市的老年大学开办的红红火火,老年人有了充电的平台,才不会整天窝在家里使自己颓废,何况说年轻人呢?若再遇颓废者,不必再去可怜他,因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