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集”,我们一起开始哈纳斯之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2020年10月02日 喀纳斯景区</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徒步距离:8KM)</font></h1> 小伙伴早起,在7点乘景区免费的区间车前往神仙湾(30分钟),拍摄清晨飘渺的晨雾景观,然后乘区间车到月亮湾(10分钟)。 在雪山间、彩林间、碧绿的河水上…蒙蒙的晨雾随意飘动,光怪陆离。 观云海,薄雾弥漫,云彩慢慢汇集。有云雾时人们把这里称作“神仙湾”,有阳光时叫“珍珠滩”。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早上陆地上形成的这种叫做“辐射雾”,可以详细了解一下<a h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1273a424af1ffc4ffe47ac9e.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雾形成的原因</a>https://wenku.baidu.com/view/1273a424af1ffc4ffe47ac9e.html。 在日出时分,太阳逐渐升起,照耀四方云海,晨雾也在慢慢褪去…太阳☀也照在了雪山上,形成了日照金山的景色。<br>随着太阳慢慢升起,天高云阔,森林山丘间色彩缤纷,碧蓝的湖水缓缓流淌。这个时候是感受喀纳斯湖的最好时光。<br> 上午早饭后,重新上路游览令人梦魂萦绕的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太阳出来后又是另一番情趣。 沿着木栈道前行,阴面栈道上还有薄薄的冰面,吧唧、吧唧、吧唧……呲溜滑~~需要倍加小心!但还是滑到了一次。 皑皑的雪山、五彩的从林、湛蓝的湖水、迷人的湖泊、悠扬的苏尔、如甸的草原、朝阳下放牧的图瓦人 ,这里呈现出了喀纳斯原始、纯真的美。相比更多人工修饰的瑞士风光,多一分粗犷,多一份人文风采。 风起,空气里添了寒意,<br> 缓步,走进深秋的画卷,<br> 眼前,是一帘闲愁幽梦,<br> 耳畔,响起溪流的音律,<br>我定居在大城市,想把灵魂寄托在喀纳斯。<br> 神仙湾是喀纳斯湖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这里的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块块似连似断的小岛,人称神仙湾。 神仙湾湖水另一奇观是变色,被称之为“变色湖”。春夏时节,湖水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换颜色。从每年的4、5月间开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br> 在喀纳斯,你能够看到清澈宁静的湖水,湖水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常变换颜色。环湖四周混合了云杉、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原始森林,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每至秋季更是万木争辉:金黄、殷红、墨绿各呈异彩。 <div> 关于湖水变色的原因是季节变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矿物成分多少的缘故;而与周围群山植物随季节变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阳光角度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光和作用对湖水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其主要是喀纳斯湖水来源于友谊峰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当冰川作用于周围由浅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时,冰川掘蚀携带的花岗岩岩块经挤压研磨成白色细粉末混合于冰层内,炎热的夏季夹带有白色细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进入喀纳斯河,流进阿克库勒的湖(白湖),阿克库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汇入喀纳斯湖,这就是喀纳斯湖水在7—8月变为白色的原因。另外,在不同的天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纳斯,特殊的水质与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产生不同的色彩。由于喀纳斯湖被群山环抱,在高原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阳光和云团的映射,又将周围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会随着天空云朵的变化和阳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变化万千,斑斓流彩。<br></div> <h5> 这里肯定是神打翻了调色盒的地方。</h5> 从卧龙湾北上1公里,你就可以见到风景如诗如画、令人百看不厌的月亮湾了。月亮湾夹在东西两山之间,河道随山势迂回,河流在这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仙女的丝带落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在不同的气候作用和光线照耀下,一汪水月不停地改变着充满神秘魅力的颜容,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彩画面。 <h5> 背景音乐是“神奇喀纳斯”</h5> 这里的树种以云彬、冷彬、欧洲山杨树、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阿尔泰山充沛的降水使该地区出现干旱区少见的棕色针叶林土带等冷湿型自然景观带。这些原生林,在雪山碧水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刚毅、壮阔、气势恢宏,却不乏妖娆的北国风光意境。 在新疆地区出土的一种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佐卢文中,据有关考释、研究,有一件文书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森林保护工作。有关的条文是:禁止随便砍伐树木,“连根砍树者,不管是谁,都罚马一匹”,在树木的生长期,应防止砍伐.如果砍伐树木大枝,则“罚牝牛一头”。(参见(日)长泽和俊:《楼兰王国》)这大概要算是我国最早的森林保护法了。 这里就是两千多图瓦人生活的家园,像仙境一样的家园!被图瓦人誉为“神的后花园”,正像图瓦人民歌所唱的一样:“你像天堂一样的美景噢,我居住着呢;你像地毯一样的草场噢,我放牧着呢;你圣水一样的奶酒噢,我天天喝着呢;你花儿一般的姑娘噢,我正在追呢。我的幸福和快乐与神仙差不多!” 有个有趣的问题,基督徒看到如此美景会如何形容他呢? “伊甸园”?除了伊甸园还有什么?而在《圣经•旧约》记载的“伊甸园” 里只有树、果子、河流。 <h5>《圣经•旧约》照片</h5> 其实这和基督教起源于干旱地区有关的,极端的干旱与恶虐的自然条件,绿洲就成为了人类生活向往的理想家园。<br>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伊甸园,是地上的乐园,神•耶和华照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类的祖先,男人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并安置这对男女住在伊甸园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含有乐园的意思,指《圣经》中上帝为亚当、夏娃创造的乐园,后世用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br> 顺便提一下,起源于干旱地区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与恶虐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客观上需要酋长的绝对领导,并带领族人创造新生活,也就形成了一神宗教,并形成信仰、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相统一的教义(这点与儒家文化圈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中华文化中,宗教-信仰、儒家-道德规范、政府-世俗法规是分离的)。<br> 图瓦人作为蒙古部落一支,但没有伊斯兰化,是否与生活在如此美景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聚居区都是干旱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等。<br> 说到这点,不得不讨论一下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禀赋问题,由于有自然禀赋的不同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从而影响到人类、知识发展差异。<br> 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导致各地区的自然禀赋差异巨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是地区反差最大的4个国家之一,中国的基尼系数20多年居高不下。一些专家在论中国崛起时,中国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创新与地区平衡发展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里,就专门有一章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br>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第二级阶梯,自然禀赋不如东南沿海,属于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侯(<a href="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810302341&journal_id=stxb"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新疆的干旱变化与地形、气温、降雨量以及太阳辐射等因子密切相关</a>),却是我国西北区重要的粮食和商品棉生产基地,但2020年省份GDP排名第24位(共31个省、自治区)、人均GDP排名21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推进路上“丝绸之路”建设,充分发挥新疆作为祖国西北口岸的作用,是新疆大发展的历史契机。 近两千多年来<a h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01dce7ea856a561252d36ffb.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a>的梗概为:西汉(公元前119一前2年)、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元代(公元1206-1368年)属丝绸之路的兴盛畅通时期;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初至6世纪后期)、五代及两宋(包括辽、金、夏、公元10世纪初至13世纪后半叶)及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0年)为丝绸之路的相对荒芜沉寂时期。这些时期尽管存在着某些短期复苏,但是总体上看,是“中原”封建政权因游牧军事集团中阻丝路或者侵扰“边关”而“闭关绝贡”。<div>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说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阶段性变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它的开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丝绸之路”作为物化的形态,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又把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大动脉,使这些文明经过大动脉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异彩。</div><div><br></div> 英荷战争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从此成为世界海运业的主导力量,海运也以载货量大、运费低廉,在竞争中打败了俄国重建“丝绸之路”的泛亚铁路计划。<br> 2013年后,中国用购买美国国债的钱,用来推动“丝绸之路”建设,大力推进中欧班列(中欧铁路建设)。中欧班列与海运互补优势,能有效缩短了中欧间的货物运期,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散装货运,中欧班列大多经新疆出入境。但中欧班列没有列入泛亚铁路网规划,其中的国家利益博弈原因,我在这不细分析了。<br> 喀纳斯上流有着200多条冰川。在二十万年以前覆盖着的是古冰川,十二万年前形成的现代冰川冰盖长达一百公里,两万年前的喀纳斯河谷仍然被几百米厚的现代冰川覆盖着。现在冰川长度只超过10公里,冰舌末端海拔2416米,是中国冰舌末端最低的冰川。 冰川覆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冰川融水提供的淡水占陆地淡水的85%。如冰川全部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60多米。我们都有责任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在下一个冰川期前不要人为地加速冰川的消融。 卧龙湾:海拔1325米,面积约90000平方米,因河湾中有一酷似霸王龙的河心滩而得名。由于该河流发育于相对宽缓的冰川U形谷,加之下游受到白桦林泥石流的堰塞,河道在此突然变宽,河流多表现为侧蚀,呈“Ω”字形,河中心树木丛生,草水相依。 偶见一只贪吃的松鼠,一点都不怕人,我们围观、拍摄了半天,此时你会感到你走进了童话世界。这里的松鼠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看到的棕红或者棕黑色的松鼠,背面的毛呈现鲜艳橙红色,属于北松鼠的饿地亚种,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流向北印度洋的鄂毕河沿岸,这种松鼠到了冬天不会换成一生浅蓝色或者洁白的毛,只剩下耳廓有纯红色的毛。 这是我们队友阿根拍到的喀纳斯网红:小狐狸,他经常出现在新疆喀纳斯景区附近,每一次出现,都会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而小狐狸们也越来越不怕生,不仅卖萌撒娇,而且还学会了偷偷“藏食”。 <h5> 在这里与人类交朋友的不只一只狐狸,这视频是另一位广州领队拍摄的。</h5> 大家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及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下午登高1068多个台阶,登顶观鱼台俯视喀纳斯湖风貌及美丽的阿尔泰山脉。 观鱼台上可看到喀纳斯湖三分之二盛景,远眺雪山近观松,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凌云之感。 <h5> 喀纳斯湖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第二期冰川期的产物,是冰川强烈刨蚀、冰石表物堰塞山谷而成的湖泊。</h5> 喀纳斯湖(蒙古语,是“狭谷里的湖”的意思)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西北端密林深处的高山、内陆淡水湖。形如弯月,湖面海拔1374米,长24.5公里,平均宽1.9公里, 面积45.73㎞2,平均水深90米,最大深188.4米,蓄水量40亿立方米。 喀纳斯湖有佛光、神密湖怪、岩画等神密奇景。岩画记录了古代图瓦人的滑雪狩猎场景。 2015年中国阿勒泰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上,与会的挪威、瑞典、芬兰等18国30余位滑雪历史研究专家联名发表《阿勒泰宣言》,认同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域。 <h5> 图瓦人古老的毛皮滑雪板</h5> 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个使用毛皮滑雪板的地方。2011年,2名图瓦人用毛皮滑雪板到吉林参加滑雪大赛,击败众多高手包揽冠亚军,毛皮滑雪板就此惊艳了世界。其神奇之处,在于毛皮滑雪板使用的是马小腿上的毛皮,上坡的时候能够扒的住(逆着毛方向),下坡的时候特别顺溜(顺着毛方向)。 我询问了当地图瓦人使用毛皮滑雪板的滑雪方法,他们说是以类似犁式滑雪、配合木棍的方式滑雪,可惜没能真正看到他们滑雪加以考证。 <h5> 他们是比赛上坡啵,惊讶吧!</h5> 滑雪发展的初期主要为了生存的需要,是人类为了适应寒冷多雪的自然环境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合在日常生活、交通运输、狩猎等活动中。 夜宿:喀纳斯(木屋多人间) <h1></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神只允许我们在“神的后花园”留宿两晚,明天我们将迎接这次旅途中最大的考验。欲知道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详细道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