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国家海洋博物馆</b><b style="color:rgb(1, 1, 1);"> </b>是由国家自然资源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共管,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分为“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态”三大版块,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博物馆迎面看到两个巨大像望远镜样的建筑(因平面目力范围只能看到两个,实际是多个展馆相互连接又百变造型)白色外墙像贝壳纹路被阳光照射后闪闪发亮,那超大望远镜方孔是建筑窗体。</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的视觉在地面看不太出建筑的构想,那就借助专业俯拍视角看看这座建筑整体形象,设计师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它像是</span>飞跃入海的鱼儿,又如伸向大海的船坞,也似伸出触角的章鱼,<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或者海星、贝壳等海洋生物……</span>每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参观者放飞想象,在心底描绘那份美妙空间吧。每个分馆都面朝大海,向水中延伸,绝对是高科技感满溢的诚意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019年5月对外开放,<span style="font-size: 18px;">需网上预约登记,扫健康码进入。</span>展馆众多,面积很大,<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刚建成有些馆还没开放,引导提示还不够明确醒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入馆内,先是一个上部有很多网格架映入的中央大厅,两旁的屋体就像大大木船在海中航行。越往里走主体钢架结构就像鱼骨一样支撑起了各个馆内高大宽阔的“鱼腹”空间,让人有种亲临海洋翱翔探索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为远古海洋、今日海洋、龙的时代。之前并没有做攻略,不太了解这座博物馆的地位与功能及作用。想象着就像在国外看到的海洋博物馆差不多吧,主要看那些海洋生物,五彩的鱼儿鲜亮的贝壳之类。刚开始几个馆是介绍海洋文化的历史,有图片有模型,并不太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座三层楼贯穿到底的大厅,核心展品是一艘根据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典型远洋货船特点而设计的,全木质结构仿古船。该船长27.8米,外宽8.6米,堪称国宝级展品。居高临下看那艘大船在那些白色立体的钢架庇护下就像在乘风破浪中,真到眼前这大船看着好高大很威武,那时我国的造船技能就很有水平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为海洋历史、海洋文化、生物海洋、海洋考古天文。这一部分很有科普知识和趣味性,有个体较大、保存精美、具有极高展出及科研价值的短吻贫齿龙化石;有化石含量极高、头部完整保存,极为稀少的白垩世晚期蛇颈龙化石骨架;也有见证古海洋地质变迁与中生代爬行动物演化的沧龙骨架等,因受第一部分有点枯燥影响这些没转到,错过精华部分,看博物馆一定要做点功课,重点部分才不会遗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蓝色家园展厅,包括活体珊瑚生态展、活体鱼类展、活体水母展三个展厅。</span>灯光不断变换,各类海生物在最适合的环境下自由游动,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底漫游的过程中观察不同稀奇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特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是一个非常适合孩子的乐园,望远镜,大章鱼滑滑梯,各种小朋友探索的装置,让孩子在互动中懂得海洋知识,在玩乐中获得求知欲望。特别适合带孩子开阔眼界,寓教于乐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距天津市区约160公里,距滨海城区也有约20公里,还纳闷怎么建在那么远的地方?看到在博物馆另一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博物馆与大海是如此近距离接触,大海的深浅色彩就在馆前放射,波浪的起伏就在馆边回旋。终于明白该馆选址用意,在离海最近的地方,建造一所承载的中国海洋文化,充满科技感的大型博物馆和教育相结合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水平一流,创意构想奇幻,与海近在咫尺的博物馆前坐坐(安全因素有护栏隔着),面朝大海背靠展馆,蓝绿色海浪簇拥,白色贝壳屋舒展,好有诗意画面展开,好有家国情怀涌动。看完展馆有时间围着建筑与大海形成的情境,拍倒影拍美图也是挺惬意的玩法。如去北京不看长城是种损失,那去天津不去海洋博物馆,会是种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海博馆不单纯是海洋生物的展馆,更是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博物馆,全方位的展示了中国海洋的蓝色文明。</span>有专家解读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可以称之为“海洋上的故宫”。这个评价可够高够规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该馆的地位的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南湾有两条栈道延伸入海,一侧展出2014年8月刚退出现役,完成各种巡逻、演习、护卫等重大任务的752号护卫艇。一侧直通博物馆展厅,一步步往海中走,一次次回头观望博物馆全貌,会有更立体更全面更直观感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后感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体环境很好,整个场馆的设计感很强,毕竟是国家级的,</span>定位很高标准深层次,比想象中要大要好,是个信息量很大,种类全面的科普打卡圣地,不光适合孩子也很适合成人在城市繁杂中放松心情观赏、学习、认知海洋知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b> 地处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包含滨海图书馆、滨海美术馆、滨海科技馆、滨海演艺中心、滨海市民活动中心、文化长廊。文化中心的点睛之笔,是28把伞形钢结构,高大典雅,通透而有质感,串联五座文化场馆,成为律动感极强主轴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技馆要门票正举办一个展览,时间关系没进去,应该进去探索下有什么新科技。美术馆入内没什么展览,只有一些简单的图片介绍。三个展馆最出彩的当属图书馆,也是天津网红打卡地。</p> 滨海新区图书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滨海新区图书馆</b> 由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设计立意“滨海之眼”和“书山有路勤为径”。建筑面积33700平方米,设计藏书总量达120万册。</p><p class="ql-block"> 去年几幅科幻感十足的“中国最美图书馆”照片曾刷屏,我去年就紧跟潮流来过这个网红图书馆,那时图书馆正热,周末排队30~40分钟才得以入内参观。这回与朋友一起再次感受下,因疫情也因热度已散,也因不是周末没多少人参观,能安静好好看看图书馆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图书馆的大门处透明玻璃幕墙是一圈像人的眼睛样的弯弧造型,从外向内看是深色墙体镶嵌着浅色“眼睛”亮晶晶散射光芒,而从内向外看是浅色墙体包裹着深色“眼瞳”,一眨一眨的像在与书对话,与爱看书的人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书馆中庭正中位置是直径21m球形多功能报告厅,这颗巨大的发光球体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滨海之眼”独到之处,它宛如一只“眼睛”在书中探索奇妙世界,也为图书馆公共空间塑造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空间焦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庭以铝板结合彩色印刷为基础,打造出“书山”的造型,表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主题,表现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内涵。</span>环绕四周的书架如瀑布般从屋顶倾斜而下,这些空间内部波浪般的结构纹理,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域,它们既是陈列书架,又是台阶,也是来访者的阅读空间。</p><p class="ql-block"> 这些满眼是书的层层书架,在人能够触摸到的地方是真书,能随手翻阅。在越来越高,可望不可及的部位是一些贴纸装饰假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假图书虚实巧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楼上台阶有一个个方孔内嵌空间,都是自习室,到这片区域人们都自觉不说话,有人定力十足专心看书,有人信手拿过几本书翻翻,简单拍下照悄声退出。而真正阅读在2~5楼才是核心部分,而且一般游客不会再往上走了,阅览室为爱看书的朋友提供更为安静可心的环境。先一睹该图书馆的立意设计,再静心在美丽的地方阅读,也是件挺幸福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设计中“书山”,随着球的体积逐渐变化,而显现出不规则梯田的形态。天花板的高度如同激流般富有倾泻而下的变化,在如此立体空间中体验观看更富有三维效果,更有视觉力度。山坡的等高线决定了书架的位置,较平缓的山坡让人们逐级而上,形成东方美学中“登高望远,逐理求索”的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人说这里不适合读书学习,只适合拍照,其实另有阅览室。在有“中国最美图书馆”的地方,书的海洋充满律动,书山引路充满求知,白色纯净充满梦幻,让人们争相一睹它别样风采,谁都愿意在美丽的地方留下足迹。人们打开好奇的眼界,会更想探索求知更多更广的未知天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和滨海新区图书馆充满新时代的律动,正能量的朝气,<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民众追红,说明人们心中的渴望。</span>在这个躁动的年代,繁华的都市中另辟蹊径,找回心中探索的博物馆,学习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游走天津核心海河各桥,徜徉百年老建筑光阴里,领略滨海新区进取创新,在新老文化中慢慢体会感知,让人感怀又让人振奋有品有味的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