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见:河滩会乃武功古城七大文化的活载体

拿笔小心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武功原为古有邰国,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又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圣地,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功镇作为武功县(郡)曾经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发展历程长达1800多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这座千年古镇,历史辉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孕育了不少中华民族的华夏英模:苏武、苏蕙、李世民、游师雄、康海、孙景烈,也留下了以“武功八景”为代表的武功当地特色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山水滋养,钟灵毓秀,古代先贤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躬体力行,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母仪文化、农耕文化、爱国文化、诗锦文化、感恩文化、戏志文化、关学文化等“七大优秀传统文化”,为后人们留下了可供传承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武功镇冬季东河滩物资交流大会(简称河滩会)是武功古城一张靓丽的名片!发展历程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且从未中断,被咸阳市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2016年开始正式更名为武功县后稷文化艺术节,2020年已经是第五届。</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意思和来源上来看,河滩会好像只是对后稷农耕文化的传承及表现,仔细分析,河滩会它不仅只是对后稷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纪念,实质上却是对以武功八景体现出来的七大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具体表现,现笔者一一来进行分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农耕文化</b></p><p class="ql-block"> 武功古城,它是以后稷教稼台的农耕文化首当其冲,确立了武功古城七大文化的体系。</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从起源、发展历史轨迹和发展历程来看,远古时代,农神后稷看到人们茹毛饮血,食不果腹,于是在教稼台前“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教给人们耕地种庄稼,使人类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们为感激农神后稷的伟大功绩,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农闲时节段在漆水河畔以物易物进行物资交换交流,互通有无,河滩会是对后稷的感恩祭典,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后稷开创的农耕文明文化,教稼台的重要地位和河滩会的来龙去脉是有着直接渊源关系。曾经武功河滩会闻名西北五省,是中国最早的集市,其繁华场景堪称“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更名为后稷文化节,是对农神后稷始祖的敬重,它成为武功古城一张靓丽的名片,其重要性和稳固地位我本文不用啰嗦进行论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母仪文化</b></p><p class="ql-block"> 后稷的母亲是姜媛。据《史记》载,姜嫄为帝喾元妃,履巨人之足迹而生后稷,母以子贵,世人尊称姜嫄为圣母。</p><p class="ql-block"> 姜媛体现出来的母仪文化,是武功古城的七大文化之一,母仪文化重要的表现就是相夫教子的中华文明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上,妻子携伴着丈夫,牵引着孩子共同逛会,孩子年幼走路不稳时,会心疼抱着孩子,有时怕累着孩子,会将孩子举过肩头,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肩膀上逛会见世面,给孩子增加见识,让孩子了解外边的精彩世界。孩子上学逛不成河滩会时,父母忘记不了自己的孩子,往往也会在回家时,给孩子买上一些诸如甘蔗,小玩具什么的,彰显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p><p class="ql-block"> 女人对丈夫,对孩子所做出的一切,无不是母仪文化的具体表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爱国文化</b></p><p class="ql-block">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并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p><p class="ql-block">  苏武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典范,位封“汉典属国”。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华夏后世所尊崇,成为保持中华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奠定了武功古城爱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苏武的精神就是坚强不屈,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热爱祖国精神,体现的是爱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举办的时间是农历十一月初七,此时正是寒风刺骨,风刀霜剑,冰天雪地的寒冷冬季,这样的气候环境和苏武在北海牧羊所处的气候环境极为相似。</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会址在沟坎众多,崎岖不平的河滩沟壑之地,环境也与北海贝加尔湖畔的地理环境特征相仿。河滩会时候的寒冷气候和行走崎岖不平路线,考验着逛会人的意志和毅力。相同的气候环境,相似的地理环境是对有邰人们意志和毅力的检验,尽管河滩会时,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人们唏嘘不止,可武功人民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坚韧不拔,没有被严寒恶略的天气所下倒,每天顶着凛冽寒风,乐此不彼逛会不止,拉动着地方经济建设,为国家活跃市场搞活经济做出着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们继承着苏武刚直不阿的精神,艰辛付出,创造着幸福美好的明天,艰苦的环境丝毫吓不到他们,应难而上,时刻不要忘记艰辛,不忘老苦,牢记本色,意志坚定地爱护自己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诗锦文化</b></p><p class="ql-block"> 在河滩会上,有大量的布匹织锦,刺绣工艺品售卖。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奠定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六国时期,武功有个前秦才女苏惠,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织绣在八寸锦缎上,叫做“璇玑图”,被武则天称为“天下第一才女”。</p><p class="ql-block"> 这就说明,织布在武功一带是众多农家家庭女人世代相传的一项必备技能,孩子从小就跟随父母进行着“男耕女织”,男娃学耕田,女娃学纺线织布的生活本领。这是后稷教民稼穑,苏惠织锦传统的发扬传承。</p> <p class="ql-block"> 现在,武功的各家各户妇女,还掌握着纺线织布的基本技能。以陕西苏绘精品专业社为代表,织女们遍及千家万户,促成武功成为了“全国手工织布第一县”。</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上,织女们织就的花色繁多的布匹织锦,刺绣花样繁多,琳琅满目。河滩会仿佛就是织女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技能大赛展示会,比赛会,亮宝会,五彩缤纷的纺织品,刺绣比赛着谁家纺织技艺的高与低!</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感恩文化</b></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皇帝感恩母亲,造就报本塔,巍峨耸立,永世不忘母恩。</p><p class="ql-block"> 河滩会期间,家有老人的家庭,子女们往往会在过会期间,就是自己手头再紧,也要给父母多少不等的一点逛会零花钱,让父母拿上自己的孝敬钱去逛会,让老人在会上想吃啥就吃,想喝啥就买着喝。会上各地的美食看着好了也品尝品尝。</p><p class="ql-block"> 有时,家里的年迈老人行动不便,如果自己不是多忙,能抽开身子有时间,以前是用架子车拉着,现在也会用车驮着亲自陪着年迈双亲逛逛会,用实际行动奉献着一份孝心,感激着父母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如果父母实在不想动怕连累自己孩子,儿女们也会在会上给父母捎带买回来一些油糕,扎糕,羊肉泡馍等一些家里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或给父母买上几件新衣服,几双新鞋报答孝敬父母,平凡中体现了感恩的心。</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戏志文化</b></p><p class="ql-block">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镇浒西庄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他潜心于戏曲和史志事业,与户县王九思相互唱和,组建起被民间称为“状元班”的康家戏班,开创了秦腔“四大声腔”流派之一的“康王腔”,至今被西部秦腔所承扬。</p><p class="ql-block"> 康海创立的以康王腔为代表的秦腔戏志文化,是武功古城的七大文化之一。</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河滩会上,热闹繁华的古会场面,吸引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的外地游客。前往武功古城的道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会场上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每年的河滩会都离不开秦腔大戏的表演。戏台下是人头攒动,掌声齐鸣。戏台上的秦腔名家纷纷登台亮相,表演时都是卖力地拿出看家本事声情并茂地尽情演唱。</p><p class="ql-block"> 康海是秦腔的始祖,武功镇是秦腔的发源地,河滩会上的秦腔大戏那不仅仅只是给村民们表演,它仿佛就是各路秦腔名家对秦腔老先人康海的敬重,是对武功这块秦腔发源地的“汇报演出”和“忠心答谢”会!</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关学文化</b></p><p class="ql-block"> 在河滩会址的南方,还有一处神迷之地,那就是“绿野亭”,它现在就是绿野中学的所在地,在那里关学大儒张载曾在设坛此讲学授课,创立了赫赫有名的关学文化。关学文化的精髓就是“四为”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p class="ql-block"> 愚者认为,张载的“四为”精神,不只只是一种“关学文化”,它实质更是对武功古城七大文化的全面总结和综合阐述。姜媛相夫教子,苏惠忠贞不渝爱情织锦和苏武威武不屈坚守边国19载表现了他们为家庭,为爱情,为祖国的拳拳忠厚天地之心。后稷看到人们茹毛饮血,饥寒交迫,教民稼穑实乃就是为生民立命啊!康海创办秦腔活跃了人的精神生活,写志书树立了志书方面的标杆,让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和事永久载入史册,本身就是往圣绝学!李世民在国家安危乱世,力挽狂澜,创立了唐朝历史上的繁华盛世,为万世树立起来了太平盛世榜样。</p> <p class="ql-block"> 武功古城的姜媛墓,教稼台,苏武墓,报本塔,绿野亭如点点明灯,散落在漆水河畔的关中大地上,”方圆五公里,上下五千年”,它不仅照亮了武功古城,更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照亮了华夏全国,为世人后代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让后人敬仰。其中体现出来的母仪、农耕、爱国、诗锦、感恩、戏志和关学七大文化,长期以来奠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p><p class="ql-block"> 眼观武功八景,时刻牢记古城七大文化,河滩会不正是七大文化鲜活的载体么?漫步在漆水河畔,游走在繁华的河滩古会上,让我们对祖先做出的历史功绩世代铭记和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