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温州永嘉有一宋代古村落叫苍坡。</p><p> 苍坡古村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苍坡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它的建筑理念源自文房四宝。进木结构的村落大门,一条直线的石板道纵贯全村,为笔;石道中间过一桥,由五块大小匀称的石条搭成,为墨;整座村落占地面积最大的为石道两侧的莲池,为砚;而呈长方形的村子则为纸,意为激励后代,读书入仕,光宗耀祖。</p> <p> 李时日曾在村寨大门上题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以寓此村为龙腾虎跃、名人辈出之地。</p> <p> 跨进溪门,便打开了苍坡村的历史书页,这书页便是左右两边的两个池塘,左边一页是西池,右边一页是东池。这两个池塘从一诞生起就不只是普通的点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池塘。西池那一页,记载的是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东池那一页,记载的是对高尚精神美好品德的传颂和对神明的敬祀。</p> <p class="ql-block"> 东池中的水月堂。它初建于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当时苍坡八祖李霞溪在朝任迪功郎,他哥哥李锦溪在朝任成忠郎,兄弟友好,情深意切。李锦溪在宣和二年随童贯出征辽国,不幸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李霞溪知悉哥哥死后,心碎肠断,不能继续在汴京当官,就辞职归稳苍坡,就在东池北头水中央建造了这座水月堂,住在里面,日夜思念兄长,"寄兴殇咏,以终老焉"。</p> <p>水月堂现开辟为永嘉象棋馆。</p> <p> 路从东西池上面过,便有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桥,桥名“丁香”,中间高,两侧低。其中是有文章的,走的人身份不同,走法也不同。旧时读书人绅士走高桥,农夫贩卒走低桥;男人走高桥,女人走低桥——女人一生只在出嫁与娶入时可从高桥上经过。贵客来时可走高桥,以示礼遇。</p> <p>李氏祠堂</p> <p> 李氏大宗祠是苍坡村的礼教中心,也是宗族聚会、重大族事庆典的地方。自第一世李岑建村至今已42世,直接从苍坡分迁出去的村落达一百十几个,人口近二十万。</p> <p class="ql-block"> 仁济庙位于东池旁,是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由十世祖伯钧公始建,该庙被辟为楠溪江民俗馆。</p> <p>西莲池,背后的山就是“笔架山”。</p> <p> 古村里目前还有800多户3000多居民在此居住,沿着古村匆匆走过感受到了恬淡的乡村生活气息。</p> <p>望兄亭</p> <p>官厅(现为农村改革展厅)</p> <p>蕙风轩</p> <p class="ql-block">义学祠</p> <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仍保留宋代建筑,寨墙、鹅卵石路道、古宅、亭榭、祠庙及古柏,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蛟龙伏卧在古老的屋梁上,喧嚣着曾经的辉煌。</p> <p> 在古旧院落中穿梭,斑驳的古墙,长着青草的石墙……恍惚间,感觉时光错乱,穿越到那久远的年代……</p> <p> 所谓古村落,风景大抵相似,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但飞檐的暗尘簌簌里,窗棂的蛛丝隐隐中,却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故事。</p> <p> 古村的耕读文化,是写在苍坡天地之间,苍坡虽老,可耕读文化的意象却不老。家家户户的门口窗旁,都挂着各自的“家训"木牌。</p><p> 苍坡古村犹如桃源般的村庄,碧绿湖水,扬柳依依,古典的建筑和庭院,错落有致,木的雕花和石的雕刻,沉淀着岁月的光泽,流露着典雅的郁韵,一切都是那般的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 从中国山水诗的鼻祖——南朝诗人谢灵运开始,中国历代诗人对楠溪江多有吟诵。他们飞扬的灵感,他们与日月同辉的文字,孕育了永嘉人的山水情怀,创造出璀璨而深厚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宋. 苏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