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研共同体,是根据各自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联合互动,共同开展教研,从而形成一种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p><p class="ql-block"> 从夏日炎炎到冰天雪地,我们组织了八年级全员示范课,在听课、参加教研的过程中,大家都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以便于在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取之长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何春妮《背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贾菊艳《答谢中书书》</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崔雅丽《三峡》</i></p> <p class="ql-block">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教研共同体”较之以前的“师徒”模式,开阔了视野,能从多种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可以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p><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能使个人在与他人的研讨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其他团队成员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教研共同体”中的成员已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成为承担整体学习使命的团队成员,并从团队中获得接纳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动力源泉真正来自内心的需求。成员之间以共同的愿景为目标,共享学习资源,互帮互助,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杜飞颖《背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刘娟霞《白杨礼赞》</i></p><p class="ql-block"> 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读对”、“读懂”、“读透”,在读中思、在读中品、在读中悟。课堂上,刘老师不吝时间,慢下来让学生读,不以外在的灌输,而努力以心灵深处的理解促成内化。这种课堂看似“浅”,却深到了语文的本源。“绚烂至极而归于平谈”</p> <p class="ql-block"> 显然,在这样的教研共同体之中,学习的成果必将大大超过个体学习者的总和,而且能使每一个成员在教研共同体中最充分地施展自身的优势潜能,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李晓红《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杜晓玲《与朱元思书》</i></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雅茹老师《苏州园林》</b>这节示范课的讲授,本是篇说明文,张老师能够将这篇枯燥的说明文讲解地生动有趣,实属不易,是我应该学习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的教研共同体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能够听到一节优质的课何其不容易,教研共同体实现了我们的愿望。在这期间,我们通过一次一次地学习、一次一次地探讨、一次一次地实践,在教学中摸索前进,在教学中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现有基础上,依靠团队教研,寻找多元发展新支点,这是教研共同体建设的主题,也是目标,更是学校不变的追求。教研共同体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